什麼叫做偽科學?生活中的偽科學用什麼方法來識別?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豔豔,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來講一講什麼是為科學是什麼,你從中得到的科學思維就是了解現代科學在哪裡,它的邊界是什麼?偽科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如果細究起來,是很容易陷入到嚴肅的分析當中,可是我們不這麼做,我們用最通俗的話說就是自己不是科學卻硬要標榜自己是科學,那這個就叫做偽科學,辨識偽科學其實是一個太過寬泛的問題,因為曾經有不少驚世駭俗的科學理論,在他們最初誕生的時候是被那個領域的一部分科學家稱之為偽科學的。舉些例子離現在比較近的,比如說描述宇宙跟空間的叫弦理論,最早是70年代開始有人研究的,大致的意思呢,就是所有的能量形式都可以用一根小小的弦的振動疊加得到最終的效果,對那個時代研究弦論的人,就有可能被人稱作是研究偽科學的,其實這個理論到現在也還沒有找到任何觀測的證據,即便是80年代之後,弦論成了研究的大熱門,對我們這樣的外行聽上去仍然是覺得虛無縹緲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只要是處於這個時代,科學圈邊界的理論處於有待突破,找到新證據的理論都有可能被扣上一頂偽科學的帽子,把它們分出個是非出來,這是科學家們的事兒,而我們不是科學家,一般的也遇不到這些難題,那我們就來講一講普通人在生活中能遇到的事情上,怎麼識別偽科學。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普通的,一種是對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那第一種方法呢,就是來看他有沒有這個特徵,就是他寫的這個內容圍繞著疾病跟死亡,而且他還在製造恐慌焦慮,如果這篇文章後面還提供了一個緩解焦慮跟恐懼的解決辦法,那麼保健品微商的生意成交率就更高了。即便不直接賣保健品,但也依然可以藉此賺到關注度跟流量。而這兩樣東西在網際網路上跟現金沒有什麼區別,識別為科學我們主要說第二種方法,因為他需要的能力比較高,就是偽科學在聲稱自己是科學的方式上,往往通過名人名言來備述,而不是在有美譽度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比如說有些老年人在80年代的中國興起特異功能的時候被點燃了熱情,此後的30多年一直是致力於研究人體特異功能,但他能拿出的證據都是從前和某某領導的通信或者和某些名人的合影,還有像什麼什麼部長曾經對他說他這個研究很有潛力,都是這樣的說法。初聽之下好像還真覺得這些都是一些很難得的備述,但是不是科學這個事兒,不論是在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都不是領導說了算,也不是名人說了算,甚至也不是某一個或某幾個科學家說了算的,想證明一個理論是科學的,其實只要去給那個領域美譽度最高的期刊投稿就行了,甚至像自然科學細胞這樣的雜誌都是跨領域的雜誌,你只要有一篇文章在這樣級別的雜誌登出了,什麼領導的來信倍速都不需要,科學家的同行們就會認可你,這就不是偽科學。
越是驚世駭俗的言論,就越是需要堅實可靠的證據,所以第二個級別來識別偽科學的方法就是看它的理論是否已經發表在高水平的期刊上,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怎麼知道是不是高水平的期刊呢?我們先從水平最高的分類上來說,那就是SCI列表裡的那些刊物,SCI科學引文索引這個列表裡一共有3500多份期刊,涵蓋了幾乎現在所有科學分支,如果能在這3500分鐘任何一個期刊上發過論文,就說明已經邁進科學圈了。SCI還有一個擴展列表叫SCIE,這裡還有5600多個期刊,但既然叫做擴展列表,那就沒有核心的高水平了,但是能發在擴展列表裡的刊物,也說明這篇論文中研究者的觀點得到了科學家的認同。兩個加起來就9000多份刊物了,但是他們裡面90%以上都是要用英文寫論文的,尤其是對中國搞偽科學的這些人來說,英語寫作絕對是一個大過濾器。而現實生活中誰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在這上發論文呢?
咱們國家985的很多院系碩士生,想拿學位證的話,至少要求在畢業前有一篇發在SCI或者SCIE上,這個要求不但是對學生在科研能力上的一個考驗,就是說來驗證一下你是不是搞研究的那塊料,這個要求同樣也是對學生在英文閱讀跟英文寫作上的考驗。因為確實有些同學看慣了國內的論文,還照這個思路投稿SCI,那是不可能過關的,所以你發現沒有,這個標準就是問一句,您這個理論發表在SCI的期刊上了嗎?如果發了,其實這篇文章和作者在這個話題上已經屬於科學圈內的人了,如果還沒發,那麼這個理論最高最高的水平封頂了,也離咱們國家985正經統招統分的碩士研究生還差了一大截兒,但是有些學科比如像人類學,經濟、法律,地理、心理學,就這些學科,因為它跟數學的關係不是很緊密,緊密度遠遠不如物理化學,他們得到的證據,有時候受條件所限也很難說可以付現或者再次測量,但是這些學科依然有很高的含金量,這些研究呢就不放在SCI列表中,而是在SSCI列表中。
你看他們的名字都很像,其實他們都是同一個單位整理出來的,那就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不過這些內容都是網上隨時可以查到的內容,他又是特別長100多頁的表格,所以我們知道怎麼早知道有這件事兒就行了,不用保存那些東西。除了這兩大類,最高水平還有一個EL,這個是工程期刊的評價體系,不過偽科學一般還是跟理論相關的內容,工程細節方面偽科學幾乎是不涉及的,所以這個咱們就不多說了。門檻最高的說完那門檻降低一些的呢?就是咱們國家稱之為核心期刊的那些刊物,這裡我並不是貶低咱們自己,你想SCI3500多種刊物只有120多個是中國的期刊,佔比是3.4%,這個比例放在這我們再來看咱們國家拿出任何一個像經濟體量,人口數量,科研人口的數量,反正是任何一個項目在世界上的比例都遠遠超過3.4%這個數字,那這個核心刊物是什麼呢?就是咱們國家的圖書館要收錄的資料,可是十幾萬種或幾十萬種期刊哪些當館藏呢?不能說都收藏吧。
所以還是再從中選出一些比較優質的作為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咱們國家主要是三個,一個是北大核心刊物,一個是南大核心刊物,還有一個叫做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那什麼樣的人就有能力在這些刊物上發論文呢?那就是那些非985或者非211大學,大學碩士畢業的時候,就要求他們必須在這些列表中發過論文?如果門檻再放寬,那就是雖然名字裡叫做學術期刊,有些名號呢甚至叫省級期刊,但是不論發多少篇也不算數,因為這些刊物往往是收了錢就刊登,根本就沒有不通過這麼一說。可是學術期刊咱們之前說過,評定的指標就是一個美譽度,誰給錢就能發的期刊,一定是最沒有美譽度的,哪些人可以在這裡發論文呢?差不多就是那些搞偽科學的人,這樣我們就很好分辨偽科學了。那麼我們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你喜歡豔豔的文章,那就點讚關注豔豔吧。以後的文章我們還會為大家持續帶來一些乾貨,記得關注豔豔哦!
此篇文章為別等了快回家吧原創文章,目前只在百度百家號平臺獨家發布,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