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偽科學?生活中的偽科學用什麼方法來識別?

2020-12-04 細細說科學

什麼叫做偽科學?生活中的偽科學用什麼方法來識別?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豔豔,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來講一講什麼是為科學是什麼,你從中得到的科學思維就是了解現代科學在哪裡,它的邊界是什麼?偽科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如果細究起來,是很容易陷入到嚴肅的分析當中,可是我們不這麼做,我們用最通俗的話說就是自己不是科學卻硬要標榜自己是科學,那這個就叫做偽科學,辨識偽科學其實是一個太過寬泛的問題,因為曾經有不少驚世駭俗的科學理論,在他們最初誕生的時候是被那個領域的一部分科學家稱之為偽科學的。舉些例子離現在比較近的,比如說描述宇宙跟空間的叫弦理論,最早是70年代開始有人研究的,大致的意思呢,就是所有的能量形式都可以用一根小小的弦的振動疊加得到最終的效果,對那個時代研究弦論的人,就有可能被人稱作是研究偽科學的,其實這個理論到現在也還沒有找到任何觀測的證據,即便是80年代之後,弦論成了研究的大熱門,對我們這樣的外行聽上去仍然是覺得虛無縹緲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只要是處於這個時代,科學圈邊界的理論處於有待突破,找到新證據的理論都有可能被扣上一頂偽科學的帽子,把它們分出個是非出來,這是科學家們的事兒,而我們不是科學家,一般的也遇不到這些難題,那我們就來講一講普通人在生活中能遇到的事情上,怎麼識別偽科學。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普通的,一種是對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那第一種方法呢,就是來看他有沒有這個特徵,就是他寫的這個內容圍繞著疾病跟死亡,而且他還在製造恐慌焦慮,如果這篇文章後面還提供了一個緩解焦慮跟恐懼的解決辦法,那麼保健品微商的生意成交率就更高了。即便不直接賣保健品,但也依然可以藉此賺到關注度跟流量。而這兩樣東西在網際網路上跟現金沒有什麼區別,識別為科學我們主要說第二種方法,因為他需要的能力比較高,就是偽科學在聲稱自己是科學的方式上,往往通過名人名言來備述,而不是在有美譽度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比如說有些老年人在80年代的中國興起特異功能的時候被點燃了熱情,此後的30多年一直是致力於研究人體特異功能,但他能拿出的證據都是從前和某某領導的通信或者和某些名人的合影,還有像什麼什麼部長曾經對他說他這個研究很有潛力,都是這樣的說法。初聽之下好像還真覺得這些都是一些很難得的備述,但是不是科學這個事兒,不論是在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都不是領導說了算,也不是名人說了算,甚至也不是某一個或某幾個科學家說了算的,想證明一個理論是科學的,其實只要去給那個領域美譽度最高的期刊投稿就行了,甚至像自然科學細胞這樣的雜誌都是跨領域的雜誌,你只要有一篇文章在這樣級別的雜誌登出了,什麼領導的來信倍速都不需要,科學家的同行們就會認可你,這就不是偽科學。

越是驚世駭俗的言論,就越是需要堅實可靠的證據,所以第二個級別來識別偽科學的方法就是看它的理論是否已經發表在高水平的期刊上,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怎麼知道是不是高水平的期刊呢?我們先從水平最高的分類上來說,那就是SCI列表裡的那些刊物,SCI科學引文索引這個列表裡一共有3500多份期刊,涵蓋了幾乎現在所有科學分支,如果能在這3500分鐘任何一個期刊上發過論文,就說明已經邁進科學圈了。SCI還有一個擴展列表叫SCIE,這裡還有5600多個期刊,但既然叫做擴展列表,那就沒有核心的高水平了,但是能發在擴展列表裡的刊物,也說明這篇論文中研究者的觀點得到了科學家的認同。兩個加起來就9000多份刊物了,但是他們裡面90%以上都是要用英文寫論文的,尤其是對中國搞偽科學的這些人來說,英語寫作絕對是一個大過濾器。而現實生活中誰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在這上發論文呢?

咱們國家985的很多院系碩士生,想拿學位證的話,至少要求在畢業前有一篇發在SCI或者SCIE上,這個要求不但是對學生在科研能力上的一個考驗,就是說來驗證一下你是不是搞研究的那塊料,這個要求同樣也是對學生在英文閱讀跟英文寫作上的考驗。因為確實有些同學看慣了國內的論文,還照這個思路投稿SCI,那是不可能過關的,所以你發現沒有,這個標準就是問一句,您這個理論發表在SCI的期刊上了嗎?如果發了,其實這篇文章和作者在這個話題上已經屬於科學圈內的人了,如果還沒發,那麼這個理論最高最高的水平封頂了,也離咱們國家985正經統招統分的碩士研究生還差了一大截兒,但是有些學科比如像人類學,經濟、法律,地理、心理學,就這些學科,因為它跟數學的關係不是很緊密,緊密度遠遠不如物理化學,他們得到的證據,有時候受條件所限也很難說可以付現或者再次測量,但是這些學科依然有很高的含金量,這些研究呢就不放在SCI列表中,而是在SSCI列表中。

你看他們的名字都很像,其實他們都是同一個單位整理出來的,那就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不過這些內容都是網上隨時可以查到的內容,他又是特別長100多頁的表格,所以我們知道怎麼早知道有這件事兒就行了,不用保存那些東西。除了這兩大類,最高水平還有一個EL,這個是工程期刊的評價體系,不過偽科學一般還是跟理論相關的內容,工程細節方面偽科學幾乎是不涉及的,所以這個咱們就不多說了。門檻最高的說完那門檻降低一些的呢?就是咱們國家稱之為核心期刊的那些刊物,這裡我並不是貶低咱們自己,你想SCI3500多種刊物只有120多個是中國的期刊,佔比是3.4%,這個比例放在這我們再來看咱們國家拿出任何一個像經濟體量,人口數量,科研人口的數量,反正是任何一個項目在世界上的比例都遠遠超過3.4%這個數字,那這個核心刊物是什麼呢?就是咱們國家的圖書館要收錄的資料,可是十幾萬種或幾十萬種期刊哪些當館藏呢?不能說都收藏吧。

所以還是再從中選出一些比較優質的作為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咱們國家主要是三個,一個是北大核心刊物,一個是南大核心刊物,還有一個叫做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那什麼樣的人就有能力在這些刊物上發論文呢?那就是那些非985或者非211大學,大學碩士畢業的時候,就要求他們必須在這些列表中發過論文?如果門檻再放寬,那就是雖然名字裡叫做學術期刊,有些名號呢甚至叫省級期刊,但是不論發多少篇也不算數,因為這些刊物往往是收了錢就刊登,根本就沒有不通過這麼一說。可是學術期刊咱們之前說過,評定的指標就是一個美譽度,誰給錢就能發的期刊,一定是最沒有美譽度的,哪些人可以在這裡發論文呢?差不多就是那些搞偽科學的人,這樣我們就很好分辨偽科學了。那麼我們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你喜歡豔豔的文章,那就點讚關注豔豔吧。以後的文章我們還會為大家持續帶來一些乾貨,記得關注豔豔哦!

此篇文章為別等了快回家吧原創文章,目前只在百度百家號平臺獨家發布,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普通人如何識別偽科學?
    越是科學昌明的時代,偽科學的雜草也一定會跟著冒出來。我們身處人類歷史上科學最發達的時代裡,識別偽科學的急迫性也是空前的。但我們普通人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科學訓練,該怎樣識別偽科學呢?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常識性的規律,去大致區分科學和偽科學。
  • 教你辨別什麼是偽科學,科學理論的標準是什麼?
    什麼是偽科學?偽科學是一種假科學,它基於錯誤或不存在的科學證據提出索賠。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偽科學以一種使它們看似可能的方式提出主張,但對這些主張幾乎沒有經驗支持。圖形學,數字命理學和佔星學都是偽科學的例子。
  • 什麼是「偽科學」,最前延告訴你
    提出大陸漂移的可能性,在他一生坎坷卻又輝煌的記載中,根本沒有佔到什麼重要的位置,畢竟我們是站在「上帝視角」去審視過去,而他處於當時那個環境,又無法孤身一人徹底將自己提出的可能性實踐驗真。值得引發的思考就是,偽科學到底是超越科學階段理解的存在,還是毫無作用價值。這個問題,很難斷定,就像「玄論」是否為偽科學一樣發人深省;與「科學的終點,是神學。」一樣耐人尋味。在科學的進程中,人與「神」的爭鬥,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 神秘學和玄學是不是偽科學?偽科學的定義!
    宗教是不是偽科學?偽科學的定義是什麼!偽科學(pseudoscience)是已經被實踐(包括科學實驗)證偽、但仍然當做科學予以宣傳推廣的理論假說或假設。在人類科學發展過程中,理論假說或假設往往是科學發現的拐杖。
  • 如何讓「偽科學」露出真容
    如果知道了星座僅僅是一種命名,和出生年月沒關係,那麼你就不會認可星座決定命運和性格的說法;如果知道了病理,知道了用科學方法才能治病,那麼你就不會相信氣功、巫術包治百病;如果知道了電閃雷鳴的原理,就不會認為這是因某個人幹了壞事而得的報應——   近年來,關於李一、王林、張必清等打著醫學科學的名義,利用偽科學牟利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偽科學養生、星座命理、玄幻學說等
  • 偽科學,長啥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短期瀏覽了家人朋友「饋贈」的大量癌症偽科學文章,三觀盡毀,最終總結出了偽科學文章的「六大特點」,可以讓大家即使看不懂文章內容,也能輕鬆識別絕大多數偽科學文章。這個類似當年俞敏洪和新東方教大家如何在讀不懂英文的情況下正確作答英語閱讀題。多國人迷信「外國醫生」和「老醫生」,偽科學文最了解大家,乾脆直接送給大家一個套餐:「外國老醫生」!
  • 我們應該如何鑑別偽科學?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偽科學以一種使它們看起來可能的方式提出主張,但幾乎或者根本沒有經驗支持這些主張。現實中,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偽科學言論,至今還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許多情況下,這些偽科學依靠一些奇聞、軼事和名人推薦來支持他們稀奇古怪的說法。當你想要確定某件事是否為偽科學時,你可以通過尋找以下幾個關鍵信息來進行剖析。首先,考慮其目的。科學總是致力於幫助人們發展對世界更深入、更豐富、更全面的了解。偽科學則常常專注於推進某種意識形態議程。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第三,他什麼時候開始做偽科學?第四,他是不是從事偽科學多年?我們先講第一個問題。第一,呂克・蒙塔尼發表論文超級不喜歡用 email 作為通訊方式,用他的 Hotmail 郵箱來檢索 PubMed 資料庫只能檢索到兩篇論文;第二,呂克超級喜歡當論文的第一作者;第三,我能查到的、他是通訊作者並且研究的是他本行 HIV 的論文,最後一篇於 1997 年發表在《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報導了一位血清學檢測呈陰性的 HIV
  •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偽科學?
    一般而言,「真實」是某種觀點的一個有用特性;它為我們心靈和思想的鬥爭提供了一些競爭優勢。但是,「真實」並不是使觀點成立或傳播的唯一標準。當信念為相信它們的個人或社會提供某些有用的功能時,它們才會持續存在。當你深入思考時,一些奇怪或錯誤的信念所導致的結果往往就顯而易見:人們相信快速致富的計劃,因為他們確實很想快速致富;人們相信能帶來奇蹟的治療方法,因為他們非常想讓身體好起來。
  • 右腦開發是偽科學嗎?
    要說右腦開發是不是偽科學?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叫做科學?簡單地說,科學是人類想通過證偽來揭示事物的本質的一種方法。如果把人類認識事物過程中的那些階段性結論,奉為不變的真理,那麼科學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義,科學被淪為神學。這才是科學最大的悲哀!西方科學最讓人無奈的地方就是在於,「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科學結論不斷南轅北轍」。
  • 科學與偽科學兩者之間的親密關係
    科學是神聖的,大家都知道只要是科學的都是靠譜的,大家不知到的是科學也時有不靠譜的,我們把這種科學性的東西叫做偽科學。科學與偽科學之間有著很親密的關係,科學與偽科學就像是親密的兄弟倆,從小玩到大,相愛相殺就是科學與偽科學之間的關係。
  • 科學和宗教、偽科學的區別
    原標題:科學和宗教、偽科學的區別   我們首先要說清楚科學是什麼,特別是科學有三個要素,然後馬上就會明白科學和宗教、偽科學的區別了。   「獨立」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指的是科學研究所發現的規律「獨立」於研究者以及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另外一方面指的是科學研究者必須具有獨立的思想,科學研究工作也是獨立進行的。   「唯一」指的是科學規律的唯一性,無論誰做這個研究,無論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做這個研究,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發現的科學規律也都是一樣的,可以被不同的人於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地點重複。
  • 淬鍊百毒不侵的理智思維,教你專業破解偽科學
    就在2018年11月2日,這套理論終於被「官宣」偽科學。美國聖地牙哥法庭判一個叫做羅伯特·歐·陽(Robert O. Young)的人,賠償一名癌症患者 1.05億美元。而這位羅伯特·歐·陽就是大名鼎鼎的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他已當庭承認自己並不是什麼微生物學家、血液病專家、醫學專家及自然療法師,甚至連行醫資質都沒有。
  • 平行宇宙指的什麼?這種概念屬於偽科學嗎?
    科學與偽科學有這本質區別,中間還有一個「非科學」。科學是什麼?人類通過不斷地觀察宇宙中的各種現象總結歸納的理論,而偽科學說白了就是與科學對著幹,違反科學定律,比如說「永動機」就是最典型的偽科學!
  • 這些「偽科學」的方法,你可能正在用,小心甲醛超標緻癌!
    古人說的沒有錯,騙子雖然多,但是行騙的方法一般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我們在除甲醛的時候也會碰到許多錯誤的方法,卻被人冠以科學的名號,這其實就是典型的騙局,也有很多人把這樣的情況稱為「偽科學」。所謂偽科學就是好像有些道理,但是實際應用上卻沒有效果,但卻容易瓦解人的理性,自動跳進騙局之中。一些典型的常見偏方都有「偽科學」的意思,比如果皮除醛法,依據果皮上的小孔讓人相信它是可以吸附甲醛的,但實際上它並沒有那樣的屬性,只能散發出一些氣味騙騙人罷了。
  • 關於偽科學的七個標誌
    無獨有偶,美國專利商標局曾經發布的No.6362718專利描述了某個從真空中奪取能量的電磁發電機專利。某幾家大型電力公司在氫原子發電項目上不惜砸進數千萬美元,希望通過將氫原子降低到穩態以下發電……這等於告訴人們,我們要去探索南極點以南地區一樣。世界上好像每個荒誕的科學論斷都有科學家信誓旦旦地作擔保,這其中的許多項目在花掉傻子或者傻子公司們大筆大筆銀子後,往往只能上法院去解決。
  • 「偽科學」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我們分享的表達是「偽科學」,它的英文表達是:junk science 「垃圾科學」(Junk Science)是指當科學事實被歪曲、風險被誇大以及科學經政治或意識形態包裝並挪為他用時而產生的科學報告,也稱偽科學。
  • 來論|「蘿蔔實驗」是用偽科學熬製的「雞湯」
    這是學校師生為期一個月的實驗,讓孩子們用不同的語言對待兩個蘿蔔,感受語言對蘿蔔的作用。該實驗引起了不少家長和網友的質疑,學校方面對此解釋,該實驗確實沒有科學依據,主要是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而教育專家對此事的看法存在爭議——脫離了科學的教育,有存在的合理性嗎?
  • 心理學其實是偽科學?
    心理學的研究範圍廣泛,涉及了感知覺、認知、情緒、思維活動、記憶、人格特徵、人際關係、社會規律等方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一門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廣泛實踐應用的科學。為什麼有些人會說心理學是偽科學呢?本文從三方面展開。
  • 那位相信「水有記憶」的諾獎得主,究竟做了什麼偽科學?-虎嗅網
    本文想說的是,蒙塔尼曾在 2008 年因首次分離愛滋病毒而獲得諾貝爾獎,然而獲獎後不久就深陷「偽科學」的輿論泥沼,這也讓他備受學界質疑。本篇試圖回答如下幾個問題:第一,呂克·蒙塔尼究竟在做什麼?第二,他有沒有做偽科學?第三,他什麼時候開始做偽科學?第四,他是不是從事偽科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