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科學昌明的時代,偽科學的雜草也一定會跟著冒出來。我們身處人類歷史上科學最發達的時代裡,識別偽科學的急迫性也是空前的。但我們普通人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科學訓練,該怎樣識別偽科學呢?
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常識性的規律,去大致區分科學和偽科學。
首先,要分辨科學和偽科學,要看一個理論是如何發展起來的。科學史證明,越是有影響力的理論,越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比如原子模型,這個理論是通過好幾代科學家的努力,不斷嘗試和改進才最終確立的,期間還出了好幾個諾貝爾獎得主。偽科學就不同了,它的出現通常都是一鳴驚人式的,在其後也基本是一成不變。就像一些巫醫、玄學、佔星術,生出來啥樣,這輩子就啥樣,核心理論甚至來自於上古的經典。
其次,科學和偽科學在面對反例和挑戰時,態度截然不同。科學家大都極重視反例,會對這些相反的證據展開激烈的討論。比如上世紀有科學家發現,無論地球怎樣運動,光相對於地球的速度都是恆定的,這挑戰的可是牛頓的傳統力學。但科學界還是對此理論反覆驗證,最後由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推翻了牛頓力學的時空觀。偽科學則完全不同,他們對於反例極其反感,會動用一切手段和資源去打壓甚至抹黑新出現的證據。就像當年歐洲的宗教勢力,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不允許任何對地心說提出異議,甚至不惜迫害那些有實證精神的科學家。儘管我們現在能嚴格區分宗教與科學,但在當時宗教卻是絕對的政治正確,大多數人對這雙方的是非當然是無從判斷的。
再有就是科學最核心的特徵,可證偽性。霍金在《時間簡史》中說:沒有永垂不朽的科學理論,它必須一次次地經受考驗,只有考驗通過了,它才暫時得以倖存。每一個科學理論提出時,就一定要給出檢驗的方法,也就是說只要你能提出某個方面的證據,就可以證明我是錯的。就像前面說的牛頓力學,從創立時就給出了清晰的證偽方法,如果誰能證明對於不同運動狀態的物體,它所經歷的時間流逝速度是不一樣的,那就是我錯了。後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從這個方面證明了牛頓力學中的錯誤。當然,這也就是偽科學和科學最大的區別,偽科學認為自己的理論一經提出,就是萬古不變的真理,任何反例都是不證自明的錯誤。
最後,科學和偽科學的根基和解釋也完全不同。科學是基於非常嚴格的知識和證據產生的,其中就算包含假設,那也是從大量的觀測證據總結出來的經驗常識,而且檢驗這些假設的方法也是非常直接就給出來了的。比如說,歐幾裡德的平面幾何就基於幾個假設,其中一條是一對平行線永不相交,後來有人就發現這一定理在球面不適用,於是便誕生了球面幾何。然而偽科學的基礎就非常模糊不清了,比如許多國內的民間科學家,就把他們的理論建立在什麼太極之類的玄學基礎上,完全沒法用技術手段來探究這些基礎是真是假。
科學就是一是一二是二,邏輯鮮明、清晰,每一步都可以檢驗推敲。偽科學不僅不嚴謹,其邏輯更是模稜兩可、異想天開。這些就是我們普通人也能辨別的,科學和偽科學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