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物理學基石還是偽科學?神秘的弦論能否被驗證

2020-12-04 新浪科技

來源:環球科學

圖片: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弦論被視為解決量子物理和引力難題的重要候選理論。但是,弦論無法解釋宇宙發展理論中的暴脹現象,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弦論就一直會被質疑是否能夠真的成立。

現在,有科學家提出了新的猜想,他們認為暴脹可以在弦論中存在一段很短的時間,並且能限制暴脹。這意味著它就有被實際數據檢驗的希望。

許多物理學家都認為弦論是將量子物理和引力結合為大統一理論的最優候選理論。然而,也有觀點認為弦論是偽科學,因為它無法用實驗驗證。不過,得益於一個認為弦論可能會限制宇宙膨脹的新猜想,現在有科學家提出了用實驗證明弦論的可能。

新猜想有這樣一個關鍵問題:宇宙是向我們展示了所有關於量子的秘密,還是隱藏著經典物理看不見的細節?因為如果這些細節能被看到,弦論可能就無法解釋它們。

難以描述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如果一種理論被證明無法預言宇宙的基本性質,那麼就可以排除這種理論思想了。而事實上,弦論一直難以描述人氣最高的早期宇宙發展理論——暴脹。

「暴脹是對宇宙現有狀態和結構最具說服力的解釋。」 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的物理學家Marilena Loverde說。暴脹從某種意義上解釋了宇宙如何從無到有:早期宇宙經歷了極端的膨脹階段,這一過程放大了量子真空中的隨機漲落,並將它們轉化為星系和我們周圍的其他物質。

然而,理論學家在解釋弦論場景下的暴脹時遇到了困難。對此最有希望的解釋——KKLT構造(IIB型弦論中的亞穩態德西特真空,以論文作者的姓氏首字母命名)並未使所有人信服。「這取決於你問誰,」麥吉爾大學的宇宙學家Suddhasattwa Brahma說,「許多人對弦論有著揮之不去的懷疑:它真的能成立嗎?」

弦論限制暴脹?

2018年,一些弦論科學家得出了一系列具有啟發性的結論,認為在弦論中去驗證暴脹理論的困難反映了一種不可能性,即暴脹也許本就不能在弦論中發生。這個猜想被叫做德西特沼澤地猜想(de Sitter swampland conjecture),它聲稱,任何可以描述德西特空間(發生暴脹的宇宙)的概念都具有某種技術缺陷,這種缺陷會使這種概念陷入一片錯誤理論的「沼澤地」。

不過,目前仍無人能證明沼澤地猜想,而且尚有一些弦理論家期望弦論最終能容納暴脹。但是許多人認為,儘管沼澤地猜想不一定嚴格成立,但與之相近的版本或許可行。Brahma希望能完善沼澤地猜想,使其不用完全排除暴脹。他說:「也許暴脹可以存在很短一段時間。

如果弦論可以限制暴脹,那麼它就有被實際數據檢驗的希望。但是,只有當猜想被證明時,確定性檢驗才能開展。沼澤地猜想的提出者之一,哈佛大學物理學家Cumrun Vafa認為,如果研究者們可以將它與既有的物理法則聯繫起來,就能構建檢驗它的場景。「這裡面有兩個層次,」他說,「首先要讓理論更有可信度,接下來才是解釋它。」

構建可信度的方法之一是嘗試解釋哪種物理法則會限制暴脹,或者更實際地講,弦論要怎樣才能說服宇宙學家重新思考被廣為接受的暴脹理論?

這些問題驅使著Vafa和他在哈佛大學的合作者Alek Bedroya去尋找一個可證實沼澤地猜想的物理條件。他們發現暴脹本身就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理論學家尚未對宇宙膨脹發生、真空靜態被放大時的極小量子細節達成共識。

物理學家還不能有效地描述超越普朗克長度的世界,他們推測在這一極短距離下,引力會出現量子效應。暴脹理論的支持者假設有朝一日能夠解決「跨普朗克」的細節問題,並且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不會讓預測產生很大差異。但是,現在這些支持者並不知道怎麼能做到這一點。

而Vafa 和Bedroya則乾脆地指出:這是做不到的。他們有一種「跨普朗克審查」新猜想,猜想將跨普朗克尺度作為審查標準,認為即使有膨脹的放大效應,那些極微小的量子模糊性仍然會保持極小和量子化。如果這一想法為真,就限制了暴脹的程度,因為太大的暴脹程度會過度放大跨普朗克細節

轉換弦論尋找答案

所以,將弦論稍作轉換後,研究者就可以從天文數據中尋找答案。多大程度的暴脹無法通過這一猜想的審查?當前的情況有些複雜,因為現在有多種不同的暴脹過程模型,但還沒有一種被數據證實是描述宇宙的正確模型。研究者已經開始研究新猜想對多種暴脹版本的限制。雖然一些模型可以用內置方法隱藏跨普朗克細節,但許多典型模型都與猜想相衝突,Loverde說。

例如,原初引力波就帶來一個明顯的衝突。理論學家認為這些波是在暴脹階段產生的,它們在宇宙微波背景中會留下微弱但清晰的信號。目前,這些信號還未被觀察到,但是世界各地的天文望遠鏡正在積極尋找它們。Loverde說,「跨普朗克審查」猜想允許的信號「小到不可觀察」,因此原始引力波的任何跡象都意味著該猜想在我們的宇宙中不成立,除非理論學家可以提出不同的解釋。

這個猜想真的能檢驗弦論嗎?Vafa認為為時尚早。目前,猜想導出的法則仍然未被證實,但是「這些法則間出人意料的聯繫越多,它就越可信,」他說。

相關焦點

  • 是物理學基石,還是「偽科學」?神秘的弦論能否被實驗驗證
    圖片: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弦論被視為解決量子物理和引力難題的重要候選理論。但是,弦論無法解釋宇宙發展理論中的暴脹現象,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弦論就一直會被質疑是否能夠真的成立。現在,有科學家提出了新的猜想,他們認為暴脹可以在弦論中存在一段很短的時間,並且能限制暴脹。
  • 弦論和多重宇宙算不算偽科學?
    一年前,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宇宙學家喬治·埃利斯(George Ellis)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約瑟夫·西爾克(Joseph Silk)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表達對物理學的擔憂,稱理論物理正遭遇「一個令人擔憂的轉折」(G. Ellis and J. Silk Nature 516, 321–323; 2014)。
  • 弦論是偽科學嗎?一個沒有經驗檢驗的理論還是科學嗎?
    物理學中的弦論之爭凸顯出科學是多麼需要哲學。作者:Massimo Pigliucci,紐約城市學院哲學教授。廣義相對論是一門可靠的科學,而精神分析理論,以及馬克思主義對歷史事件演變的描述,都是偽科學。他的預測是可驗證的,但是被事實證偽了。然而,馬克思的追隨者並沒有接受這些反駁,而是重新解釋了理論和證據,以獲得其他人的認同。這樣,他們就把這個理論從被證偽的事實中拯救出來。通過這種策略,他們摧毀了自己的科學地位。這兩種精神分析理論屬於不同的類別。它們根本無法驗證,也無法證偽。
  • 弦論是偽科學嗎?一個沒有經驗檢驗的理論還是科學嗎?
    物理學中的弦論之爭凸顯出科學是多麼需要哲學。作者:Massimo Pigliucci,紐約城市學院哲學教授。廣義相對論是一門可靠的科學,而精神分析理論,以及馬克思主義對歷史事件演變的描述,都是偽科學。他的預測是可驗證的,但是被事實證偽了。然而,馬克思的追隨者並沒有接受這些反駁,而是重新解釋了理論和證據,以獲得其他人的認同。這樣,他們就把這個理論從被證偽的事實中拯救出來。通過這種策略,他們摧毀了自己的科學地位。 這兩種精神分析理論屬於不同的類別。它們根本無法驗證,也無法證偽。我個人並不懷疑他們的學說是相當重要的,而且有一天可能會在一門可證偽的心理科學中發揮作用。
  • 弦論到底是科學還是哲學?
    弦論是科學理論嗎?實驗能證明弦論的正確性嗎?
  • 弦論
    弦理論,又稱弦論,是發展中理論物理學的一支,結合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為萬有理論
  • 現在還說相對論是偽科學的人才是真正的偽科學或科盲
    令人堪憂的是至今還有為數不少的人對相對論充滿了質疑和貶損,認為相對論是偽科學,這說明中國科普任務還任重道遠。下面就來談談我對相對論一點淺薄的認識。我認為現在還說相對論是偽科學的人恰恰給自己畫了一張像,不是愚蠢無知裝聰明,就是一個真正的偽科學騙子。
  • 弦論和諾貝爾物理學獎賭局
    弦論就此誕生。之後很多人認為,弦論實際上是意外落入人間的理論,畢竟誕生之初,就連描述理論的基本數學工具還未被發明出來。 當然,弦論本身還遠為完滿,所以又出現了許多與之競爭的其它大一統理論,比較有名的如:圈量子理論。所有這些理論的問題在於,它們能夠對現有現象提供很好的解釋,但是卻無法給出可被實驗驗證的理論預言!
  • 什麼叫做偽科學?生活中的偽科學用什麼方法來識別?
    舉些例子離現在比較近的,比如說描述宇宙跟空間的叫弦理論,最早是70年代開始有人研究的,大致的意思呢,就是所有的能量形式都可以用一根小小的弦的振動疊加得到最終的效果,對那個時代研究弦論的人,就有可能被人稱作是研究偽科學的,其實這個理論到現在也還沒有找到任何觀測的證據,即便是80年代之後,弦論成了研究的大熱門,對我們這樣的外行聽上去仍然是覺得虛無縹緲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 為什麼說物理學近100年沒有重大突破?是什麼阻礙了科學的發展?
    也是最接近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已經被實驗所驗證的物理學理論。這套理論大概從上世紀30年開始,一直到80年前,幾乎是宣告建立完成。但是具體的驗證一直到2012年,才找到了最後一塊拼圖,也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對於最後的2塊拼圖,中微子和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我們還了解得不多。
  • 物理學的不歸路:弦論已經倒掉
    如果弦論最終被證實,那我們眼前的宇宙,再也不是一個僵硬乏味的物質世界,而是一首美麗的交響曲了。但是想像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經過50年,無數科學家的研究,仍然只是停留在紙面上,成為一種美好的願景。要跨進現實,前面還有一道萬丈深淵的溝壑。這道巨大的不可逾越的溝壑,就是引力和量子力學的統一。
  •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
    19世紀末,物理學上空飄著兩朵烏雲。它們分別引發了兩場重要的革命: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物理學家已經通過實驗驗證了這種行為。這引起一些有趣的哲學思考:在進行測量之前,我們真的能說粒子存在嗎?這仍然是現代物理學的最大謎團之一。我們不知道在我們背過身時的量子世界是什麼樣子。
  • 弦論簡評
    這暗示著弦論中一個最重要的事實: 一旦弦確定了, 它的相互作用也就確定了; 相互作用不必象在量子場論中那樣額外引進。將一個相對論性弦理論量子化被證明是十分微妙的。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當人們試圖對弦論量子化時, 一些異乎尋常的東西出現了。 其中最戲劇性的或許是閉弦的基態被證明是自旋為 2 的無質量場, 即引力子。
  • 量子技術如何突出數學與物理學的神秘聯繫
    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Eugene Wigner)稱數學的神秘力量為「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不合理效力」。維格納說,某種程度上講,旨在解釋已知現象的數學包含了尚未經歷的現象的線索-該數學給出的結果比實際情況要多。「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巨大用處與神秘事物接壤,……沒有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維格納( Wigner )在1960年寫道。
  • 引力和量子力學的不兼容性:從粒子物理中出來的弦論能否將其統一
    於是人們就得到了一個合理的,可以由實驗驗證的結果。但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中,重整化卻不起作用。因為原始方程中找不到一個能被扣除的無窮項,沒東西可以消除。於是量子引力的計算結果還是無窮大的。顯然方程中有些東西是錯的。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們付出了很多努力。
  • 弦論能用千萬億種方式,創造出我們的宇宙?
    一些物理學家堅信「弦論景觀」,認為得出的大量的數學上的解,每個解對應的方程可以描述一個宇宙。偶然之間,他們發現在這些解中,有一個與我們的宇宙有著相同粒子組成的方程子集。這是一個至少有千萬億解的解集,也是迄今為止在弦論中發現最大的。
  • 神秘學和玄學是不是偽科學?偽科學的定義!
    宗教是不是偽科學?偽科學的定義是什麼!偽科學(pseudoscience)是已經被實踐(包括科學實驗)證偽、但仍然當做科學予以宣傳推廣的理論假說或假設。在人類科學發展過程中,理論假說或假設往往是科學發現的拐杖。
  • 為什麼弦論需要 11 個維度解釋?
    最近,網上開始流傳一個微信稿《一張圖弄明白:從零維到十維空間》,其實這篇偽科學我在08年在網上就看到過了,看了以後覺得跟什麼李大師的那一套有點相似,於是沒有理睬。但不知道誰又把它給刨出來廣為流傳,連我的同學都開始找我問我是不是真的,我覺得有必要看帖闢謠了。
  • 弦論與它又有什麼區別?
    在量子物理學中,事物是可量化的,即它們由離散的不可分割的單元組成。因此,在量子世界中,沒有人能夠簡單地將每個能量單位進一步劃分,或者將每個長度分割。在物理學中,處於所有基本力統一的框架內的理論很可能是量子理論。該理論仍然需要描述空間,這引起了一個問題:是否有可能空間本身也是「粒狀」的?是的,圈量子重力論由此孕育而生。甚至時間也會產生微小的量子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