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術如何突出數學與物理學的神秘聯繫

2021-01-08 每天一點純數學

無限量子糾纏可以驗證非常困難的數學問題的證明

為何純數學能夠如此充分地揭示物理世界的本質,一直是一個謎。

反物質是在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方程中發現的,然後在宇宙射線中被發現。在實驗證實前幾年,夸克出現在穆雷·蓋爾曼(Murray Gell-Mann)在餐巾紙上勾勒出的符號中。愛因斯坦的引力方程式表明,宇宙在埃德溫·哈勃提供證明之前已膨脹了十年。愛因斯坦的數學方法還預測了重力波在整整一個世紀之前就被龐然大物的設備檢測到了(由黑洞的碰撞產生的,這也是愛因斯坦的數學方法首次得出的結論)。

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Eugene Wigner)稱數學的神秘力量為「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不合理效力」。維格納說,某種程度上講,旨在解釋已知現象的數學包含了尚未經歷的現象的線索-該數學給出的結果比實際情況要多。「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巨大用處與神秘事物接壤,……沒有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維格納( Wigner )在1960年寫道。

但是,也許會有一個新的線索來解釋這個解釋。也許數學描述物理世界的獨特能力與以下事實有關:物理世界也對數學有話要說。

至少這是一篇新論文的一個可能的含義,該論文震驚了數學,計算機科學和量子物理學等相互關聯的世界。

在長達165頁的極其複雜的論文中,計算機科學家紀正峰及其同事提出了一個結果,深入到了有關數學,計算及其與現實的聯繫的深層問題的核心。這是關於驗證非常複雜的數學命題的解決方案的過程,甚至是一些認為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從本質上講,新發現歸結為證明了無限和幾乎無限之間的巨大鴻溝,對某些引人注目的數學問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事實證明,要了解這一鴻溝,需要量子物理學的神秘力量。

長期以來,每個參與人員都知道一些數學問題很難解決(至少沒有無限的時間),但是可以很容易地驗證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假設有人聲稱對這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有答案。他們的證明太長,無法逐行檢查。您能否僅通過問那個人(「提供者」)一些問題來驗證答案?有時是的。但是對於非常複雜的證據,可能不是。但是,如果有兩個證明都擁有證明,則向每個問題詢問一些問題可能使您可以驗證證明是正確的(至少很有可能)。但是有一個陷阱-證明人必須分開放置,這樣他們就無法交流,因此就如何回答您的問題串通了起來。(此方法稱為MIP,用於多證明者交互式證明。)

在沒有實際看到證明的情況下驗證證明並不是一個奇怪的概念。存在許多示例,證明者可以說服您他們知道問題的答案而無需實際告訴您答案。例如,用於對秘密消息進行編碼的標準方法依賴於使用非常大的數字(可能長數百位)來對消息進行編碼。只有知道主要因素的人才能解碼它,這些主要因素相乘後會產生非常大的數目。即使有一支超級計算機,也無法弄清楚那些素數(在宇宙的生命周期內)。因此,如果某人可以解碼您的消息,則他們向您證明了他們知道素數,而無需告訴您它們是什麼。

不過,有一天,使用下一代量子計算機來計算這些素數可能是可行的。當今的量子計算機還比較初級,但是原則上,高級模型可以通過計算極大數量的素因來破解代碼。

這種力量至少部分地來自被稱為量子糾纏的怪異現象。事實證明,類似地,量子糾纏增強了MIP證明者的力量。通過共享無限數量的量子糾纏,MIP證明者可以比非量子MIP證明者驗證更為複雜的證明。

必須說,糾纏是愛因斯坦所謂的「遠距離怪異動作」。但這不是遠距離的行動,而且看起來很詭異。來自共同起源(例如,都被單個原子吐出)的量子粒子(例如,光子,光粒子)共享一個量子連接,即使這些粒子相距很遠,也可以將對粒子進行的某些測量結果連結起來。它可能是神秘的,但不是魔術。這是物理學。

說兩個證明者共享糾纏光子對的供應。他們可以說服驗證者他們對某些問題有有效的證明。但是,對於一大類極其複雜的問題,只有在這種糾纏粒子的數量無限大的情況下,該方法才有效。大量的糾纏是不夠的。它實際上必須是無限的。巨大但數量有限的糾纏甚至無法近似於無限數量的糾纏的力量。

正如Emily Conover在她對《科學新聞》的報導中所解釋的那樣,這一發現證明了一些被廣泛認為的數學猜想是錯誤的。其中一個被稱為Tsirelson問題,它特別表明,足夠多的糾纏可以近似於無限量時的糾纏。Tsirelson問題在數學上等同於另一個未解決的問題,稱為Connes嵌入猜想,該問題與算子的代數有關,算子是量子力學中用來表示可觀察量的數學表達式。

駁斥Connes猜想,並證明MIP加糾纏可用於驗證極其複雜的證明,這使數學界的許多人震驚。(一位專家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將他的糞便比作磚頭。)但是這項新作品不太可能對日常生活產生直接影響。一方面,無所不知的證明者不存在,如果真的做到了,他們將可能成為具有無限計算能力(更不用說不可思議的能源供應)的未來超級AI量子計算機了。甚至在《星際迷航》的世紀裡,沒人知道如何做到這一點。

儘管如此,對這一發現的追求很可能會為數學,計算機科學和量子物理學帶來更深層次的含義。

正如計算機科學理論家斯科特·亞倫森(Scott Aaronson )在他關於新發現的博客中指出的那樣,它可能不會為解釋量子力學的最佳方法帶來任何爭議。但是也許它可以提供一些關於無限性質的線索。這可能對某些事情有好處,也許可以說明無窮大在現實中起著有意義的作用,還是僅僅是數學上的理想化。

在另一個層面上,新作品提出了關於數學與物理世界之間關係的有趣觀點。量子糾纏(一種令人驚訝的物理現象)的存在,以某種方式使數學家能夠解決看似嚴格的數學問題。想知道物理學為什麼能幫助數學可能與考慮數學在幫助物理方面的不合理有效性一樣有趣。也許有一天會解釋另一個。

相關焦點

  • 探測量子引力:量子計算與黑洞之間令人著迷的聯繫
    這就是物理與數學的本質區別。數學家也會猜測,而他們對真相的最終裁決是嚴格的證明。物理學家可能會使用甚至發明複雜的數學工具,但他們卻有著不一樣的終極目標:解釋宇宙的本來面目。因此,實驗在物理學中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實驗驗證可能遠遠落後於我們的理論推測。科學家花了100年時間,才在地球上探測到來自宇宙深處的引力波;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則花了50年。
  • 從超級計算機到量子計算機的飛躍,或將解開物理學中最神秘概念!
    這些量子計算機有可能解開物理學中一些最神秘的概念。而且,奇怪的是,這些所謂的奧秘可能對許多人來說有點熟悉。雖然大多數人都很熟悉時間和溫度的概念,並且每天都會看它們幾次,但事實證明,這些基本概念在物理學中仍然是個謎。
  • 量子並不神秘,別往神秘主義扯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網絡上的這句調侃深入人心,也說明在很多人心目中,量子力學是一門神神秘秘的學科,似乎與神秘主義、唯心主義聯繫在一起。我看見一位信奉「量子佛學」的網民,他提出了他的疑惑:「既然唯物主義強調物質是第一性,為什麼病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影響到身體機能呢?這還不能說明唯心主義的正確嗎?」
  • 對於量子物理學,你是否也有這些誤解
    撰文:Julien Bobroff(巴黎薩克雷大學物理學教授)多年來,我一直在推廣自己的研究領域——量子物理學。一般公眾都覺得這是個很吸引人的話題,書籍和雜誌封面也常常表現它的神秘。然而,在物理學的這個領域中出現了許多誤解,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通過事實來說明這其中的6個錯誤觀念。
  • 40年量子飛躍:凝聚態物理學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索利斯等人將拓撲學結合到物理的材料學研究中,不僅對神秘的量子霍爾效應背後的理論做出了闡釋,也開啟了人們對拓撲絕緣體、拓撲超導體和拓撲金屬等如今熱門的課題的研究。在過去的十年多裡,與拓撲材料相關的技術一直處於凝聚態物理研究的前沿。
  • 大量空間結構與量子力學數學有著驚人的聯繫
    相反我得到了這個方程,它是量子力學的基石新的研究將宇宙中大量物質的扭曲與薛丁格方程聯繫起來,薛丁格方程描述了原子和亞原子物體的量子力學行為。Batygin在教授一門課的時候遇到了這種聯繫。他試圖解釋波是如何穿過廣泛的圓盤的,這些圓盤是空間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例如這些圓盤是由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恆星組成的,並由新生恆星系統中的塵埃和碎片構成。這些磁碟彎曲和彎曲,以一種複雜的方式,當前的建模不能處理所有的時間。
  • 量子科學是如何與現實世界聯繫起來呢
    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一個神秘的新事物,太難以掌握,也正因為如此,一開始就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界環境所造成的。其實科學的可行性有多久遠?可以想像一下,從我們最基本的活動,穿衣吃飯等生理需求的出發點來看,研究量子力學,比基本的科學發現還要更早的久,可是那些尋找真相的科學工作者往往是對有限的環境,毫無經驗的人。
  • 量子物理學:從普朗克到東方哲學
    據報導:「大約200位數學物理學家聽了他對這一概念的簡短闡述,這對改變人們對所謂的'常識'和'現實'的信念很有必要。」《時代》周刊指出,解釋量子理論比解釋相對論更加困難,量子科學只能用數學來表達。「普朗克是量子理論的奠基人,海森堡、薛丁格和德布羅意表明,必須重寫整個這一力學科學。當它被重寫時,只有數學家才能理解它。」
  • 量子物理學機器學習:讓人工智慧學習與運用量子力學
    在物理、化學等領域,人工智慧已成為預測微觀量子系統實驗或模擬結果的工具。為此,人工智慧需要能夠系統地學習與納入物理學、化學等的基本定律。該研究團隊通過三年的共同努力,通過計算機科學專業知識開發足夠靈活的人工智慧算法,使其吸收化學和物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從而可以讓人工智慧求解波函數基本方程,捕獲波動函數的形狀和行為,以及通過算法進表示和處理量子化學數據。
  • 量子物理學中最大難題之一:如何在不改變量子系統的情況下測量?
    博科園:本文為量子物理學類量子物理學很難解釋廣島大學霍爾格·F·霍夫曼副教授和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卡蒂克·帕特卡爾試圖解決量子物理學中最大的難題之一:如何在不改變量子系統的情況下測量它?他們在發表《新物理學期刊》上新研究中發現:通過讀取從遠離系統本身的量子系統觀察到的信息,研究人員可以根據分析方法確定其狀態。雖然分析完全從量子系統中移除,但通過仔細閱讀量子數據,可以恢復可能結果的初始疊加。
  • 數學物理學是新學科嗎?看看科學探索獎得主怎麼說
    從我們有認知,到大學畢業,數學、物理作為自然學科,雖然難學,但是還是得到了很多學習者的選擇,讓國家在需要這方面人才時不短缺。不過提起數學物理學,能認真解釋的人還真不多。我試探地問問我的學生,一臉懵。怯怯地說:「老師我聽說過數學、物理,沒聽說過數學物理學」。
  • 量子物理學:到底什麼是真的?
    身為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的Maroney解釋說,自從他們在20世紀初發明量子理論後,就一直在討論它有多麼奇怪,比如它如何使得粒子和原子同時在很多個方向移動,或者同時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不過,Maroney認為,討論終究不是證據。「如果我們告訴公眾量子理論是怪誕的,就最好證明這是真的。否則,我們不是在研究科學,只是在黑板上解釋一些好玩的胡亂塗鴉而已。」
  • 量子力學是數學分析方法從物理學中分離出來的支
    原本量子力學的表述所針對的是量子場論。但量子場論之所以無法進行有意義的表述是因為它只能在有限的空間進行有限的運算。並且對於反常情況或者非空集合是無法有意義的展開。你所糾結的量子場論和量子力學區別是在後者。你看到了問題和你所選擇的反射率物質基本粒子的具體情況關係,所以你是可以有所體會。對於場論而言其保守場同一性的論述是這樣:量子場論決定性質的保守場,而量子力學則是決定性質發散的保守場。所以有的區別是我們還可以對其表述。至於結論是不是這樣,就要看我們具體的具體觀察和實驗結果來判斷了。不是。
  • 物理學之「道」:超級震撼的東方神秘主義與近代物理學的相互佐證
    《物理學之「道」》的主要特色有:《物理學之「道」》知識涉及面非常廣,闡釋相當權威、專業。《物理學之「道」》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探索近代物理學與東方哲學、宗教、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繫。現代物理學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跟實驗能夠證明東方神秘文化或者東方的哲學、宗教所揭示的世界本源理論或現象。用現代物理學解釋並佐證東方神秘主義的觀點、思想、方法與正確性、可能性,這是《物理學之「道」》的主旨。
  • 文小剛:物理學的新革命——凝聚態物理中的近代數學
    事實上,數學的發展常常得益於物理學提出的問題,而物理學的每一次重大革命,則往往伴隨著新數學的引入。《返樸》總編文小剛特為此撰文,回顧歷史上幾次物理學革命,從數學的眼光看待物理學,並闡述凝聚態物理中的近代數學。在他看來,範疇學、代數拓撲等近代數學理論在物理學中的應用意味著,物理學正在進行一場新的革命。
  • 機器學習,神經網絡能否揭開:量子物理學的神秘面紗?
    今天,通過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比過去更深入地研究電子行為,從而有可能實現像個人電腦那樣改變世界的科學突破。然而,這些工具生成的數據太複雜,人類無法解釋。科內爾領導的一個團隊開發了一種利用機器學習來分析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生成數據的方法,掃描隧道顯微鏡是一種技術,它可以生成亞原子尺度的圖像。
  • 走進量子的神秘世界
    如果本質上是不確定的,我們又該如何從物理學角度來證明這一點?  「目前的科學理論是:我們的世界不是決定論的。有了這樣的新理念後,我們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潘建偉說。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近年來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科學家們的引領中,我們走入量子力學的奇妙世界。  上帝擲骰子嗎?
  • 科學網—量子物理學:到底什麼是真的?
    科學家開展一系列試驗探究量子怪誕性
  • 萬物皆為疊加態粒子:如何用量子物理學詮釋生活?
    我不是物理學家,也不是什麼科學家,只是一個量子物理學狂熱愛好者,量子物理學就是我寫作靈感的主要來源。自從一腳踏入令人著迷的科學世界,我就開始用所學宇宙法則來解釋周圍的一切,其中一個法則與粒子的疊加有關。
  • 神秘面紗終被揭開!量子技術,21世紀無可爭議的科技明星
    提到量子,相信大部分人會覺得它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距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十分遙遠,普通人對量子的了解也許僅僅限於幾個技術名詞,如量子電視、量子衛星、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訊等。其實量子的家族成員還遠不止於此,然而量子的存在究竟意味著什麼,它是如何為人類服務,它又將怎樣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