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宇宙就是一臺巨型量子計算機!俄新研究顛覆宇宙學理論

2020-10-15 墨玫人工智慧


來源:TNW

編輯:大明

俄羅斯康德大學(IKBFU)的物理學家最近提出了關於宇宙的全新觀點。他們認為,我們實際上生活在巨大的量子計算機仿真世界中,並將這個觀點與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多重世界」理論結合在了一起。文章提出,實質上整個宇宙可能都是無數個宇宙組成的大型量子系統的一部分。

最近,IBM和谷歌在量子計算領域打得火熱。量子計算機也許有一天可以執行經典計算機無法完成的高級計算任務,但是目前,量子理論還只是填補經典世界與量子世界之間鴻溝的一種方法。

IBM量子計算機的早期版本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整個宇宙都是量子的?


這項研究的論文作者,俄羅斯康德大學物理、數學與信息拓撲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Artyam Yurov和Valerian Yurov認為,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包括宇宙本身,都應被視為量子的。這意味著,要體驗「量子現實」,我們並不需要研究亞原子粒子或量子比特:我們已經在量子世界中。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是量子的!



論文首先指出,他們是基於目前流行的理論物理學觀點得出這個驚人結論的:


基於麥可和霍爾提出的量子模型,我們提出了關於宇宙學的新觀點。我們繼續探索這一模型的思想,考慮了許多經典的均質和各向同性的宇宙,這些宇宙的演化由標準的愛因斯坦-弗裡德曼方程確定,但它們之間也發生了量子力學領域的相互作用。

論文以數學方式描述了整個宇宙本身就是一個量子體的觀點。這意味著,宇宙也和微小的亞原子粒子一樣,具有包括「疊加」在內的量子性質。從理論上講,我們的宇宙應該一次能夠處於一個以上的位置或狀態,這意味著必須存在某種可以與之相互作用的對象,這個對象甚至可能是宇宙自己。

將量子力學擴展至大型宏觀目標的問題在於,其他理論量子特徵變得不再有意義。在這種情況下,「退相干」或量子目標如何從多個狀態「坍縮」到我們在經典觀測中看到的物理狀態,似乎在宇宙的尺度上說不通。

對此,研究人員有一個簡單的解釋:根本就 「沒有'退相干'這種事情。」

論文作者之一Artyom Yurov表示:

以前,我對這個想法也持懷疑態度。因為眾所周知,目標越大,坍縮起來就越快。即使是細菌的坍縮速度也非常快,而現在我們說的是宇宙。但如果你問我:「宇宙與什麼東西進行相互作用?」,那麼除了另一個宇宙,再沒有什麼別的東西可以與之互動了。


但是,本研究進一步探索了「多重相互作用的世界」(MIW)理論,該理論認為,所有量子特徵都會在另一種現實中真實表現出來(一隻貓,在一個世界上已經死了,在另一個世界上還活著,在另一個世界上跳舞等等。)他們逐步認識到,這個理論不僅有意義,而且如果假設所有事物(包括宇宙在內)都具有量子特徵,那麼數學和科學似乎就會變得更加和諧。


我們只是量子宇宙計算時可忽略的「噪音」


該研究認為:

量子現象如此脆弱的原因與「波函數的坍縮」無關。實際上,諸如波函數之類的對象是無關緊要的。量子現象的存在完全依賴於相鄰「世界」的相互位置:當兩個世界足夠接近時,量子勢能不僅活躍地表現出來,而且會不斷增強。當兩個世界彼此遠離,量子勢能減弱,粒子又重新表現為經典世界中的特徵。


利用這個假設,研究人員通過計算,將「多世界」量子理論擴展到涵蓋「多宇宙「範圍。研究認為,如果宇宙是一個量子體,它必須與其他物體相互作用,而這個物體可能是其他的宇宙。

但是,這項研究並沒能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像一個巨大的量子計算機中同時跨越多個宇宙的單個量子比特一樣的存在。如果目前的宇宙表現出經典現實世界的特徵,並不是因為我們在觀測「量子宇宙」,導致其坍縮為「經典宇宙」的話,那麼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我們是巨大機器中的齒輪,也許宇宙就是一個量子比特,也許我們也是量子比特。也許,我們只是宇宙在進行計算時會忽略的噪音。


對這篇論文中提出的「多重量子宇宙」觀點,你怎麼看?


--------------完-----------------

薦:

【中國風動漫】除了《哪吒》,這些良心國產動畫也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聲明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於網際網路,不代表本訂閱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編輯:Zero


相關焦點

  • 量子計算機、肖爾算法與多重宇宙有關聯性,能證明多重宇宙存在
    我們知道,傳統計算機的發明是20世紀最為重要的科學事件之一,那麼,量子計算機的發明將是21世紀最為重要的科學事件,它的重要性並非僅僅體現在計算機本身,而且將可能顛覆我們傳統的單一宇宙觀——我們的可見宇宙並不是唯一的,多重宇宙確實存在。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純粹是扯淡,量子計算機和多重宇宙有什麼關係?量子計算機的出現怎麼會是多重宇宙存在的有力證據?
  • 從超級計算機到量子計算機的飛躍,或將解開物理學中最神秘概念!
    實驗表明,量子系統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準確地表示實時計算,而不是從想像的時間旋轉到實時來尋找結果。研究提供了一個系統如何進化的更真實的圖景,可以把這個問題映射到量子模擬上,讓它進化。量子宇宙學是麥吉根預計新的量子計算選擇將產生深遠影響的另一個領域。
  • 「量子計算」未來會顛覆人類認知的科技!量子計算機到底是什麼?
    那麼本文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一未來會顛覆人類認知的技術-量子計算機!首先科普一下,現在的電子銀行系統、網絡等領域的加密算法都是使用RSA密鑰體系,當前認為比較安全的RSA密鑰是1024位數! 要破解這樣的密鑰,超級計算機需要60萬年! 而量子計算機, 只需要幾秒鐘!
  • 即使做出了量子計算機,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是巨大的「黑箱」
    由於這個假說太過於「叛逆」,簡直顛覆了整個經典物理學,所以在該假設提出之後的10餘年裡,普朗克一直試圖尋找各種方法來解釋輻射能量的不連續性現象,但最終歸於失敗。在新的理論面前,光的波動說與微粒說之爭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結論落下了帷幕。而後人們發現,不單單能量和光存在這種量子性,包括電子等其他微觀粒子,也存在這種「量子性」。
  • 使用量子環宇宙論新研究解釋關於宇宙的大規模結構的兩個主要謎團
    一項使用環量子宇宙學的新研究使用量子力學將引力物理擴展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之外的理論解釋了兩個主要的奧秘。儘管理論上的差異發生在最小的尺度上,甚至比質子都小得多,但它們的影響卻是宇宙中可達到的最大尺度。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由於這個假說太過於「叛逆」,簡直顛覆了整個經典物理學,所以在該假設提出之後的10餘年裡,普朗克一直試圖尋找各種方法來解釋輻射能量的不連續性現象,但最終歸於失敗。1905年,愛因斯坦在普朗克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光的傳播也是「一份一份」的,並且愛因斯坦給出了極其充分的數學證明,證明存在所謂的「光量子」。在此之前光作為一種波,已經被人們廣為接受。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 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由於這個假說太過於「叛逆」,簡直顛覆了整個經典物理學,所以在該假設提出之後的10餘年裡,普朗克一直試圖尋找各種方法來解釋輻射能量的不連續性現象,但最終歸於失敗。1905年,愛因斯坦在普朗克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光的傳播也是「一份一份」的,並且愛因斯坦給出了極其充分的數學證明,證明存在所謂的「光量子」。在此之前光作為一種波,已經被人們廣為接受。在新的理論面前,光的波動說與微粒說之爭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結論落下了帷幕。
  • 科學家研製超級量子計算機,成現實版深思,或徹底改變未來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已經制定了一個巨大的超級量子計算機的藍圖,其開源化的模塊設計理論上可以讓計算機達到足球場大小,能夠快速解決普通計算機需要幾十億年才能解決的問題在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五部曲中,有一臺超級牛逼的超級計算機「深思」,在它的眼裡,一臺能在一毫秒數清一顆恆星所有原子數量的「十億巨型腦」,只能算是一把算盤;一臺能算出一場持續5個星期的沙塵暴中每一顆沙塵運行軌跡的「Google星際思想者」,也只是一臺袖珍計算機。它被設計出來解決宇宙、生命及一切的終極答案,最後得出一個莫名其妙的數字「42」。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普朗克把這一份一份的能量稱為「能量子」,也被人們稱為「量子」。這在當時是一個顛覆性的概念,因為在經典物理學裡,人們一直認為能量的傳輸是連續的,不存在最小單位。由於這個假說太過於「叛逆」,簡直顛覆了整個經典物理學,所以在該假設提出之後的10餘年裡,普朗克一直試圖尋找各種方法來解釋輻射能量的不連續性現象,但最終歸於失敗。
  • 微觀宇宙:量子物理學將顛覆時空的定義
    這個理論的內容非常特別,它顛覆了人類傳統物理學的定義,一個量子可以同時存在於A與B的兩個點,也就是說他可以同時影響過去與未來,這個驚人的發現也讓人類科學界陷入了矛盾之中。,使現代計算機發生徹底變革,甚至可以讓人類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實現即時通訊。
  • 量子真空零點能與全息宇宙
    關於宇宙具有全息性質,量子糾纏和非定域性,以及物質、能量、時空之間的相互轉換關係的認識,使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深化了。    整個宇宙是一個自我進化的、全息的、含有隱能量的系統,宇宙每個粒子都相互關聯。粒子由渦旋產生,具有撓場性質的渦旋幾乎產生瞬間相互作用。可以把宇宙比作一臺超級計算機,每個物理體系都有自己的計算機系統,這些物理子系統與宇宙這個超級計算機聯繫在一起。
  • 1000個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或於2023年實現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5日報導,IBM公司近日公布了其量子計算機發展路線圖,其中包括到2023年建造一臺包含10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據悉,IBM目前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僅包含65個量子比特。IBM研究人員已為巨型低溫恆溫器安裝了硬體,以容納未來包含100萬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 被稱為「大一統」的理論,解釋了宇宙本質,內容顛覆認知
    那麼當下物理界中困擾人們很久,並且足以再次顛覆我們認知的研究方向是什麼呢?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弦理論」這個回答一定是相當一部分想說的答案,畢竟弦理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大一統理論」,就連知名的美劇《生活大爆炸》中主角謝爾頓在一開始就是研究弦理論的,只不過因為一直沒有進展,在最後放棄了。
  • 美國剛剛爆出大料:量子計算機將顛覆一切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谷歌研究人員在本周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交的論文中寫道,其實驗標誌著量子處理器上執行的首次計算。而這一堪稱「恐怖」的計算速度,被研究人員稱作是「量子霸權」的證明。就在本周早些時候,IBM宣布:將在10月推出53量子比特的可商用量子計算機,向外部用戶開放使用。這說明IBM第一臺量子計算機面市比以前設想的要快得多,今年就進入到實用環節。
  • 連接整個宇宙的量子力學
    雖然我們能用這個理論進行數學運算,但要理解它的含義仍然是艱難的挑戰。關於量子力學有許多不同的解讀,而每一種的看法都不相同,它們對於量子力學的表現也就是表面的現象,實驗室裡發生的事,都有相同的預測。薛丁格曾經是量子力學方面的先驅之一,他實際上想要借盒子裡的貓的實驗表明這個理論的一些推論非常……荒唐可笑,但是結果卻表明這只可憐的貓實際上是疊加態的絕佳例證。當你將量子理論觀點運用在我們更加熟知的宏觀世界中,大部分都將會遭遇滑鐵盧失敗。
  • 新哈勃常數值挑戰現有宇宙學標準模型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4日報導,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藉助全新方法,對哈勃常數開展了最新測量,結果73.9(km/s)/mpc(百萬秒差距),與宇宙學標準模型預測的值有較大差距,為修改宇宙學標準模型提供了佐證。
  • 「元層次」的物理學:建構子理論如何解釋生命、宇宙和量子計算
    你可以將物理學看作是解釋黑洞、粒子碰撞、蘋果下落和量子計算機等事物行為的一種方式。但如今一些物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種理論,則不僅僅關注個體現象;這是一種描述宇宙本身的全新方式。這種理論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比如為什麼生物演化是可能的,以及像思想、信息等抽象事物如何擁有獨立於任何物理系統的特性。研究者稱這種理論為「建構子理論」(constructor theory)。
  • 「元層次」的物理學:建構子理論如何解釋生命、宇宙和量子計算
    你可以將物理學看作是解釋黑洞、粒子碰撞、蘋果下落和量子計算機等事物行為的一種方式。但如今一些物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種理論,則不僅僅關注個體現象;這是一種描述宇宙本身的全新方式。例如,量子計算定律從根本上並不是關於量子系統在某個初始狀態之後會發生什麼,而是關於信息的哪些變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所謂「通用量子計算機」——一臺能夠精確模擬任何物理系統的量子計算機——能否建成的問題,與「初始條件加運動定律」的框架截然不同。
  • 量子計算機有望突破,新理論提示開發量子算法更有效方法
    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們說,但是大多數時候,創造一種可以擊敗傳統計算機的量子算法是一個偶然的過程。為了給該過程帶來更多指導並減少其隨意性,這些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理論,該理論可能最終導致對量子算法進行更系統的設計。發表在《高級量子技術》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的新理論是確定可以用可接受數量的量子門來創建和處理哪些量子態以勝過普通算法的首次已知嘗試。
  • 面對氣候變化等生存危機,也許我們只是需要一臺量子計算機
    >2019年6月4日,谷歌的量子研究團隊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在過去10年中,這個團隊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來建造一臺能實際運行的量子計算機,距離量子霸權越來越近。團隊成員塞爾吉奧·博伊克索(Sergio Boixo)設計了一個傳統計算機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谷歌的Sycamore量子晶片卻能輕而易舉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