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00跑山系列賽總決賽暨2020丹霞100跑山賽
正火熱報名中
▼▼▼
作為跑山一族 來到一處新的山峰
只逛不吃豈不百來一趟?
丹霞山腳下 又有什麼讓人垂涎的美味呢?
說起仁化,人們首先想到是那聞名遐邇「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丹霞山,但你可知道,地處南嶺山脈南麓的仁化縣,除了有「丹山錦水」的自然景觀,歷史悠久的古村落、古塔等旅遊資源,當地美食也是一絕,且各具特色。
仁化黑山羊
仁化以丹山碧水而聞名,據說,仁化眾多因風化而形成蜂窩狀的巖壁上,生長著一種低等藍藻類植物:春季呈淺綠色,夏季為深綠色,秋季為黃綠色,冬季為黃褐色。人們稱之為"變色龍",黑山羊一年四季食了此植物,其肉質鮮嫩無比,且無腥羶味,故深受廣大食客喜愛而聞名。
烤黑山羊腿
取仁化黑山羊腿,以醬料醃製後炭火慢烤,羊皮爽嫩,膠質豐富,頗具口感,羊肉甘香嫩滑,羊汁內蘊,羊味十足。
爆炒山坑螺
到丹霞山不能不吃爆炒山坑螺,每年秋天是吃山坑螺的最佳時節。山坑螺體積小巧尖長,呈圓錐形,如手指大小,四季都有。但烹調很講究,上乘的做法是:煮前應將山坑螺用乾淨的浸泡,去除螺體內的沙泥及雜物,再放入常溫的雞湯浸泡餵養,使其肉肥厚鮮嫩鮮甜,然後鉗去螺尾尖部。爆炒時,加上青椒絲、紫蘇、生薑、蔥等佐料,並掌握好火候,不能炒過火,這樣才會做出鮮、甜、爽的山坑螺。吮起來外香內甜,松滑易吸,味道鮮美,肉質豐腴細膩,香稠爽口。
長江臘鴨
廣東省仁化縣「長江臘鴨」歷史悠久,自清朝光緒年間一直流傳至今,主要產於仁化縣長江鎮木溪、滸松等村,原料精選於當地山溪、河流、山塘用稻穀、玉米放養的本地優良品種「麻鴨」。
每到年冬11月至12月份,每家每戶開始製作「臘鴨」。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氣候,其製作程序以獨特的配方和工藝流程加工而成。具有味美濃香,風味獨特,爽脆可口,外形美觀的特點,成為遠近聞名的美味佳餚,產品暢銷於粵港澳和珠江三角州一帶。
炸蠔豉
要做這道菜,需要準備5種食材——鮮嫩的冬筍、香菇、幹蠔、香蔥和瘦肉。除了蠔豉,香蔥、冬筍、瘦肉、香蔥等都取材於石塘本地的特產。每份食材加入本地產的壓榨純花生油、鹽、蠔油進行調味。然後用切好的豬網油將5種食材包裹在一起。用加入少許鹽和水調製成的酥炸粉,將包扣好的蠔鼓裹上一層炸粉,然後將花生油燒成七分熱時,把裹好炸粉的蠔鼓丟下油鍋,3-4分鐘後炸至金黃酥脆即可出鍋。
看著金黃金黃熱氣騰騰的炸蠔豉,相信大家都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品嘗了!炸至金黃的外表,入口異常的爽口甘香,裡面則是六種配料,每種都有不同的調味,濃、香、甜、脆、清樣樣俱全。
石塘酥炸魚
石塘炸魚塊取石塘當地的大魚,剛出鍋的幹炸魚塊炸得黃黃的,一股焦香的孜然味兒立即鑽進每個人的鼻孔。魚塊炸得大,直接下手掰著吃更爽,掰開炸酥的魚肉,一股熱氣「騰」地冒出來,一塊兒一塊兒地撕著吃,滋味兒浸得最透,外面炸得酥脆,裡面卻是軟香,輕輕掰開酥脆的表皮,露出鮮嫩的魚肉,一點魚腥味也沒有,只有一股熱騰騰的甜香氣味。撕著吃還不怕有刺,端起一杯石塘米酒一同吃,更別有一番風味。
丹霞山豆腐
一個中間微凸的細瓷三足淺圓盤裡,盛著白嫩嫩、晶瑩瑩的豆腐糕,面上澆上一勺蝦仁八鮮的佐料,色、香、味俱全,食之細嫩如脂,鮮滑清香。其實那嫩白的豆腐膏並不是豆製品,而是用新鮮的沌蛋清加上佐料蒸製而成。
丹霞臭豆豉魚
臭豆豉魚採用民間古傳的臭豆豉炆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回味無窮,一點也不比臭豆腐遜色。
白糖餅
白糖餅是仁化長江鎮上的一種歷經數百年的傳統客家小吃,它以入口即化的獨特口感,甜而不膩,鬆軟等特點,得到大眾喜歡,白糖餅不像其他餅那樣需要烘乾或者煎炸,而是蒸熟。另外,白糖餅往往由純手工製作,精選上等糯米,經浸泡、磨粉、煮糖等多道工序製成。
群樂酸蘿蔔
群樂酸蘿蔔,它從一輛小推車在仁化體育館處售賣到如今發展成為批量的加工點,這家老字號早已成為仁化人民記憶中最深刻的小吃。
堆花米酒
石塘鎮位於仁化縣西南部,村落規模宏大,歷史悠久,是清代鹹豐年間有名的千家村。不僅如此,石塘村的釀酒文化也相當深遠,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石塘堆花米酒採用當地優質的地下水源、自製酒餅以及傳統工藝純手工釀製而成,集色清、氣香、味醇、質好於一身,在粵北頗有名氣。
米酒歷來以「燒酒」稱之。南宋年間,因江西吉安籍名相文天祥稱讚「店家釀得如此好燒酒,真是香氣撲鼻,層層堆花。」而得名「堆花米酒」。之後,文天祥抗擊元兵,寧死不屈,人們為了懷念這位忠烈賢相,更將堆花米酒作為對忠臣的懷念。
看到這裡 你是否已手指大動 躍躍欲試?
探丹霞地貌 賞自然美景 品仁化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