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一塗病痛走掉,新型水凝膠預防治療傷口感染兩不誤

2020-12-05 騰訊網

意外燒傷、劃傷或者手術造成的傷口在癒合過程中總是會受到發炎、感染等問題的困擾,目前針對傷口感染的預防和治療主要的處理手段是對細菌下手,對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以及施用消毒防腐藥。但是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會增加抗生素耐藥性的問題。在如今多重耐藥菌感染愈發嚴重的情況下,持續使用抗生素處理傷口並不是長久之計。

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基於人體的天然肽防禦系統開發了一種新型水凝膠。它可以預防和治療傷口感染,殺死多重耐藥菌。這項研究結果於近日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DOI:10.1126/scitranslmed.aax6601

機體本身就具有治癒傷口的能力,TCP-25是一種凝血酶衍生肽,具有抗菌作用,可清除病原體的脂多糖(造成炎症的罪魁禍首),從而防止與CD14(脂多糖受體)相互作用和Toll樣受體二聚化,從而導致下遊免疫活化降低。研究人員開發的這種新型水凝膠製劑可通過TCP-25功能化,靶向細菌及其誘導的炎症。

TCP-25HEC凝膠製劑在皮下感染和炎症小鼠模型中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結果表明TCP-25水凝膠可在體外試驗及皮下感染的小鼠模型中殺死革蘭氏陽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水凝膠還可以使脂多糖誘導的局部炎症反應減少。凝膠除了在治療後24小時內降低炎症反應外,還可在3-4天的時間內進一步降低細菌水平。在豬的傷口模型中,TCP-25預防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並降低了促炎細胞因子的濃度。

TCP-25凝膠在豬的傷口模型中的作用

這款基於機體自然防禦機制研發的凝膠目前正處於推動用於燒傷患者的臨床研究過程當中。研究人員未來也將致力於開發針對其他器官感染的新型肽基藥物,這也為傷口感染的抗生素替代療法帶來了新的希望。

End

參考資料:

[1] A dual-action peptide-containing hydrogel targets wound infection and inflammation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相關焦點

  • 合工大研發出用於耐藥性細菌感染傷口處理的可噴塗水凝膠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7日訊(記者 侯智 通訊員 何濤)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何濤和陸楊兩位教授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一種溫敏性複合水凝膠,可噴塗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傷口上原位形成穩定的抗菌敷料。
  • 科學家研發新型傷口癒合水凝膠,通過觸發免疫反應減少疤痕
    現在,杜克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的水凝膠,可以觸發再生免疫反應,幫助皮膚更健康、更牢固地癒合,而不會留下疤痕。當皮膚受傷時,身體的反應是迅速形成疤痕組織,以防止傷口的感染、疼痛和脫水。
  • 可實時監測糖尿病傷口狀態和葡萄糖的新型水凝膠敷料光學傳感器
    針對糖尿病傷口監測和癒合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雷教授課題組在糖尿病傷口監測和促癒合方面取得最新進展,開發了一個多功能的兩性離子凝膠創傷敷料作為一個光學傳感器同時監測糖尿病傷口治療的pH值和葡萄糖水平(圖1)。
  • 陳根:傷口癒合水凝膠,觸發免疫減少疤痕
    文/陳根無疤痕一直是傷口修復的理想狀態。通常,當皮膚受傷時,身體會迅速形成疤痕組織,以防止傷口感染、疼痛和脫水和迅速修補受傷的皮膚。但同時,疤痕也會在皮膚上留下難看的印記,頭髮和汗腺將不再生長。因此,尋找治癒傷口而不留疤痕的方法是一個吸引大量注意力的科學領域。此前,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已通過研究嬰兒的特殊皮膚構造和狀態,試圖將嬰兒的無疤痕皮膚在成年人身上複製。
  • 傷口癒合水凝膠,可以觸發免疫減少疤痕
    文|陳根無疤痕一直是傷口修復的理想狀態。通常,當皮膚受傷時,身體會迅速形成疤痕組織,以防止傷口感染、疼痛和脫水和迅速修補受傷的皮膚。但同時,疤痕也會在皮膚上留下難看的印記,頭髮和汗腺將不再生長。因此,尋找治癒傷口而不留疤痕的方法是一個吸引大量注意力的科學領域。
  • 新型水凝膠可助傷口快速癒合
    新華社華盛頓6月1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一種水凝膠「創可貼」可以幫助傷口快速癒合。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從「層粘連蛋白」獲得啟發,發明了這種水凝膠。研究人員發現,層粘連蛋白中一個叫A5G81的片段對傷口癒合很關鍵。他們將A5G81加入一種抗氧化分子中,所得物質可在體溫條件下自聚集後形成一個「支架」,提高傷口處組織的再生能力。使用蛋白片段而非整個蛋白來製作這種物質,是因為前者合成相對容易,生產成本更低。
  • 向細菌感染說「不」!深圳大學研發出加速傷口癒合的超疏液ZIF-8水凝膠敷料
    ZIF-8 @ PVA水凝膠膜的全疏性表徵臨床治療過程中,傷口惡化往往來源於細菌的感染,這嚴重阻礙了傷口的癒合。研究人員採用傷口常見的大腸桿菌(E. coli)測試ZIF-8 @ PVA水凝膠膜的抗菌能力,結果如圖3所示,500 µg mL-1ZIF-8 @ PVA敷料的大腸桿菌懸浮液接觸角明顯高於其他敷料,同時表面的菌落數也明顯減少。
  • 西交大郭保林《材料化學》水凝膠敷料雙管齊下,加速傷口閉合癒合
    QCS/rGO2-PDA/PNIPAm水凝膠的光熱作用賦予的抗菌活性對(e)大腸桿菌和(f)金黃色葡萄球菌。3.4水凝膠的固有抗菌活性,光熱性能和近紅外(NIR)輔助抗菌能力細菌傷口感染將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例如傷口癒合緩慢,甚至致命的敗血病。
  • 深圳先進院等成功製備黑磷基光敏水凝膠
    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王懷雨與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朱劍豪等合作,成功製備出基於黑磷納米片的近紅外響應光敏水凝膠,可用於癌症手術與光熱協同治療和創面修復。  癌症治療目前仍以手術切除腫瘤組織為主,但其中會面臨創傷較大、傷口易感染和術後局部復發率高等難題。
  • 活性氧清除型水凝膠加速創面癒合
    製備的水凝膠可作為ROS清除劑,通過降低ROS水平和上調創面周圍M2表型巨噬細胞,促進創面癒合。而在傷口中形成的水凝膠可以釋放治療藥物,用以響應存在於傷口微環境中的內源性ROS。 創面癒合受損,尤其是糖尿病創面的癒合,是臨床高血糖患者常見的困境。作者通過混合聚乙烯醇(PVA)和3-聯胺(TPA),由苯基硼酸和醇的羥基反應交聯快速地形成ROS響應型水凝膠。
  • 西安交大開發適用於關節傷口處的自修復型抗菌水凝膠
    關鍵詞:動態化學鍵,抗菌水凝膠,關節傷口皮膚損傷是人類最常見的身體損傷之一。設計新型高性能創傷敷料一直是現代醫療技術研究領域的熱點。在近年來製備的新型敷料中,高水含量、高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膠被認為是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敷料之一。首先,通過提供多孔結構和適當的溶脹比,水凝膠基質可以允許氧的存在,吸收滲出物,維持溼潤的癒合環境,以促進傷口癒合。其次,水凝膠膠粘劑可以清除部分細菌,促進氣體交換,抑制厭氧菌的增殖。此外,傳統敷料的抗菌性能是由水凝膠基質中的抗生素所賦予的。
  • 杭師大謝恬教授團隊發明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統,用於腫瘤手術...
    杭州師範大學謝恬教授團隊發明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統用於腫瘤手術輔助治療新策略手術是目前實體瘤治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創口感染和術後腫瘤復發是實體瘤手術治療面臨的兩大挑戰。新輔助治療和術後輔助治療在改善患者預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天津大學張雷教授研發可實時監測糖尿病傷口pH和葡萄糖的多功能水...
    本站訊(通訊員 李莎)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雷教授課題組在糖尿病傷口監測和促癒合方面取得最新進展,開發了一種可實時監測傷口狀態的新型水凝膠敷料,可將糖尿病傷口的pH和葡萄糖信號轉化為光信號,利用手機採集圖像並進行數據定量分析。
  • 6日痔瘡淨納米銀抗菌水凝膠讓你輕鬆擺脫痔瘡!
    生病的人多,治病的人,治病的方法也多,當前用來治療痔瘡的方法可謂五花八門,這讓痔瘡患者們在選擇治療的方法上帶來一定的困擾。一邊又想快點治好痔瘡,一邊又在擔心方法不對沒有效果,不知如何是好。近期,筆者了解到這樣一款治療痔瘡的產品——6日痔瘡淨納米銀抗菌水凝膠。其簡單、快速、有效的治療效果受到廣大患者的喜愛。
  • 仿生水凝膠材料可在數十秒內使傷口快速癒合
    怎樣才能使傷口快速癒合?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等單位的研究團隊報告了一種能在數十秒內完全止住大動脈損傷和心臟穿透傷大出血的仿生水凝膠材料,這種材料的效果已經在動物實驗中得到證實,未來有望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 新型手術凝膠:幾十秒就能「縫合」傷口,還可以隨著人體「變形」
    一種叫做MeTro的新型手術凝膠或許可以拯救無數人生命。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的傷口,MeTro都能直接作用於傷口,並在幾十秒內就將其「縫合」。這種富有彈性與黏性的手術膠很可能會徹底改變緊急治療的方法。來自美國及雪梨的研究者們發明了MeTro。
  • 《自然·材料》微/水凝膠激活適應性免疫反應,促進傷口再生癒合
    D-手性交聯劑肽增強體內MAP降解由於未觀察到傷口閉合結果的差異,因此作者接下來通過檢查傷口完全癒合後21天的切除組織,檢查體內D胺基酸交聯劑的水凝膠降解是否減慢。出乎意料的是,用D-MAP或1:1 L/D-MAP水凝膠混合物處理的傷口的組織學切片在受傷後21天表現出極少至無水凝膠持久性,接近未用水凝膠治療的小鼠(假手術)所見的水平用L-MAP水凝膠處理後顯示出大量的水凝膠殘留(圖1c–f)。3.
  • 天津大學團隊研發「神奇敷料」 監測糖尿病傷口只需手機「掃一掃」
    責任編輯:劉歡   中新網天津1月21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焦德芳)記者21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張雷教授團隊成功研發新型水凝膠敷料
  • 新型體溫響應智能水凝膠產品通過臨床試驗前研究
    可注射溫度感應智能生物材料體系給傳統醫學帶來革新,具備微創植入、智能給藥等優勢;臨床使用便捷、治療更有效,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在863計劃「再生醫學前沿技術與應用研究」重點項目的支持下,我國科學家對引導組織再生的新型體溫響應智能水凝膠進行了系列研究,並取得重要進展。
  • 科學家研究蜘蛛絲新生物材料可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它們是理想的植入物,傷口敷料,假體,隱形眼鏡,和其他日常輔助。科學家們在雜誌上展示了他們的創新成果。 這是一個被廣泛低估的感染風險:微生物沉降在物體表面,這是醫學治療和一般生活質量所不可缺少的。漸漸地,它們形成了一種緻密的、通常看不見的生物膜,即使是清洗劑也不能輕易去除,而且常常對抗生素和抗毒品產生抗藥性。細菌和真菌可以遷移到生物體的鄰近組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