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研發出用於耐藥性細菌感染傷口處理的可噴塗水凝膠

2020-12-04 未來網高校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7日訊(記者 侯智 通訊員 何濤)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何濤和陸楊兩位教授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一種溫敏性複合水凝膠,可噴塗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傷口上原位形成穩定的抗菌敷料。相關成果以「Thermoresponsive in Situ Forming Hydrogel with Sol-Gel Irreversibility for Effective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ed Wound Healing」為題發表在美國化學會ACS Nano(影響因子13.709),這一成果為設計滿足特定環境需求的非化學反應交聯響應水凝膠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研究生閆旭和方蔚偉,通訊作者為何濤教授和陸楊教授。

原位成型水凝膠具有可注射、快速凝膠化和生物相容性,因而可以作為一種創面敷料。但是通過化學反應(如Michael加成、click chemistry、Schiff base、酶介導或光交聯反應)構建的原位水凝膠需要額外的有機交聯劑和催化劑,實際使用中存在不便,且殘留反應物具有潛在的風險。通過氫鍵、鏈纏結和配位來構建的原位水凝膠避免了有機交聯劑的需求,但是在沒有環境刺激的情況下水凝膠可以發生可逆相轉變,導致傷口敷料的失效。因此非化學交聯的穩定水凝膠有助於開發新型液體創口貼。

據悉,該校化學與化工學院何濤教授課題組和陸楊教授課題組合作,將溫敏性嵌段聚合物 p(NPIAM-co-n-BA)-PEG- p(NPIAM-co-n-BA) (PEP)和抗菌性的載銀石墨烯納米片(AG)複合,可以噴塗在皮膚創傷上原位快速形成凝膠,同時能夠充分填充處理深的切割傷口。該凝膠對處理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感染的傷口效果顯著。與具有可逆的溶膠-凝膠轉變的傳統熱響應水凝膠相比,該PEP-AG水凝膠形成後即使溫度降低到5℃仍能長時間保持凝膠狀態,表現出特殊的溶膠-凝膠不可逆性。研究結果表明,PEP-AG水凝膠特殊的溶膠-凝膠不可逆性來自於PNIPAM鏈和AG納米片之間的協同相互作用。因此,該PEP-AG水凝膠可以作為高緯度、寒冷地區或者冬季戶外活動時的新型液體創口貼。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中國博士後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相關焦點

  • 輕輕一塗病痛走掉,新型水凝膠預防治療傷口感染兩不誤
    意外燒傷、劃傷或者手術造成的傷口在癒合過程中總是會受到發炎、感染等問題的困擾,目前針對傷口感染的預防和治療主要的處理手段是對細菌下手,對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以及施用消毒防腐藥。但是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會增加抗生素耐藥性的問題。在如今多重耐藥菌感染愈發嚴重的情況下,持續使用抗生素處理傷口並不是長久之計。
  • 深圳大學研發出加速傷口癒合的超疏液ZIF-8水凝膠敷料
    不僅能夠減少細菌的粘附,還可以將抗菌成分包裹並釋放到傷口處;通過對感染的全層皮膚缺損大鼠的體內研究表明,該敷料能夠促進血管生成和膠原蛋白沉積從而加速傷口癒合,表現出了對慢性傷口的治癒作用,這在臨床中具有極大的潛力。
  • 深圳先進院等成功製備黑磷基光敏水凝膠
    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王懷雨與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朱劍豪等合作,成功製備出基於黑磷納米片的近紅外響應光敏水凝膠,可用於癌症手術與光熱協同治療和創面修復。  癌症治療目前仍以手術切除腫瘤組織為主,但其中會面臨創傷較大、傷口易感染和術後局部復發率高等難題。
  • 西交大郭保林《材料化學》水凝膠敷料雙管齊下,加速傷口閉合癒合
    體內全層皮膚缺損模型表明,水凝膠敷料顯著促進傷口閉合併加速傷口收縮,並以更高的肉芽組織厚度,膠原蛋白分布和增強的血管形成促進傷口癒合過程。總之,具有生物力學活性的可自我修復的導電膠水凝膠通過輔助傷口閉合和生化功能促進了傷口癒合,通過將生物力學和生化功能結合在一起,為傷口處理開闢了雙管齊下的策略方法。
  • 杭師大謝恬教授團隊發明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統,用於腫瘤手術...
    該研究報導了負載臨床常用化療藥(如阿黴素、謝恬教授團隊研發的欖香烯脂質體抗癌新藥欖香烯乳狀注射液等)的二維鍺烯納米片水凝膠創口塗層用於實體瘤手術輔助治療,發揮抑制腫瘤復發和預防創口感染的雙重作用,再次證實了中醫藥「祛邪扶正」與增效減毒,以及謝恬教授團隊提出的中西醫結合「分子配伍理論」治療惡性腫瘤的特色和優勢。
  • 活性氧清除型水凝膠加速創面癒合
    細菌感染一直是皮膚傷口的一大威脅,尤其是嚴重影響了糖尿病患者的創面癒合。眾所周知,傷口或細菌感染產生的活性氧(ROS)會進一步阻礙傷口癒合。結果均表明,ROS響應型水凝膠對ROS的清除具有促進創面癒合的作用(圖2)。 圖2 ROS響應型水凝膠的體內抗炎作用和傷口癒合。 接下來作者詳細研究了水凝膠處理後傷口微環境的體內變化。
  • 中國醫學科學院王偉偉團隊《ACS Nano》:可吸收聚合物抗菌水凝膠研究取得進展
    將抗菌劑負載到水凝膠,能夠改善細菌感染的組織損傷修復。然而,這些抗菌分子的應用受限於低抗菌活性、體內易降解或不降解、需要外界光刺激、以及潛在的體內毒性等科學問題。因此,開發完全可吸收抗菌水凝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價值。
  • 《綠色化學·綜述》生物分子合納米複合水凝膠用於止血和傷口癒合
    探索了納米複合水凝膠製劑的傳統化學和物理方法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系統地綜述了使用生物啟發方法製備納米複合水凝膠製劑的最新生物製備策略,並且也強調了與生物製備納米複合水凝膠在止血和傷口癒合應用中有關的最新進展。還討論了納米複合水凝膠的未來前景。本文深入探討了生態友好型生物啟發性策略的進展,該策略可用於止血和傷口癒合應用的納米複合水凝膠的生物加工。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抗生素:可殺死多種耐藥性「超級細菌」,同時增強...
    它能增強人體免疫反應,甚至可以殺死最具化學抗性的「超級細菌」,他們稱這是「潛在的裡程碑」。 如果成功商業化,那麼那些感染了超強、高度進化的「超級細菌」的醫院患者,可以服用這種被稱為雙作用免疫抗生素(DAIAs)的靜脈注射藥物,來清除細菌感染。
  • 天津大學張雷教授研發可實時監測糖尿病傷口pH和葡萄糖的多功能水...
    本站訊(通訊員 李莎)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雷教授課題組在糖尿病傷口監測和促癒合方面取得最新進展,開發了一種可實時監測傷口狀態的新型水凝膠敷料,可將糖尿病傷口的pH和葡萄糖信號轉化為光信號,利用手機採集圖像並進行數據定量分析。
  • Nature: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殺死多種耐藥性細菌同時增強免疫的新型...
    當人體受到細菌感染時,為了減輕痛苦和加速痊癒,我們往往會服用抗生素治療,可以在免疫反應清除感染細胞和細菌的同時,防止細菌在身體中放肆侵襲。但隨著抗生素的濫用,細菌也會通過突變和獲得抗生素抗性遺傳元件進化出各種抵抗機制,由此產生了多重耐藥性的「超級細菌」。
  • 科學家研發新型傷口癒合水凝膠,通過觸發免疫反應減少疤痕
    現在,杜克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的水凝膠,可以觸發再生免疫反應,幫助皮膚更健康、更牢固地癒合,而不會留下疤痕。當皮膚受傷時,身體的反應是迅速形成疤痕組織,以防止傷口的感染、疼痛和脫水。
  • 重金屬鎵可用於對抗「超級細菌」
    新華社華盛頓9月26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26日說,他們發現重金屬鎵有望用於開發新的抗生素,對抗綠膿桿菌這種「超級細菌」。  綠膿桿菌可導致肺部、尿路以及傷口等感染。癌症和愛滋病等患者由於自身抗感染能力受損,容易感染這種細菌。尋找新型抗生素對抗這種「超級細菌」一直是研究人員的目標。
  • 細菌耐藥性試驗測定MIC值綜述
    1引言  細菌感染威脅著人類的生存。1928年Flemming發現了青黴素,1941用於臨床,細菌性疾病的治療從此進入了抗生素時代。抗生素這一「神奇的藥物」曾使人類有效控制了許多可怕的細菌感染性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下降。
  • 西安交大開發適用於關節傷口處的自修復型抗菌水凝膠
    在近年來製備的新型敷料中,高水含量、高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膠被認為是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敷料之一。首先,通過提供多孔結構和適當的溶脹比,水凝膠基質可以允許氧的存在,吸收滲出物,維持溼潤的癒合環境,以促進傷口癒合。其次,水凝膠膠粘劑可以清除部分細菌,促進氣體交換,抑制厭氧菌的增殖。此外,傳統敷料的抗菌性能是由水凝膠基質中的抗生素所賦予的。
  • 蘭州大學柳明珠等《ACS 材料快訊》核鹼基啟發自黏附抗菌水凝膠
    【前沿背景】  在生物材料科學中,迫切需要開發具有抗菌活性和可複製粘附力的水凝膠傷口敷料。但是,目前的水凝膠傷口敷料要麼使用無機抗菌劑,例如具有劑量依賴性和不令人滿意的生物相容性的銀和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要麼使用不斷發展的耐藥細菌來加載抗生素。
  • 新型水凝膠可助傷口快速癒合
    新華社華盛頓6月1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一種水凝膠「創可貼」可以幫助傷口快速癒合。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從「層粘連蛋白」獲得啟發,發明了這種水凝膠。層粘連蛋白是皮膚等人體組織中存在的一種蛋白質,可向細胞發出信號,促使細胞分化並黏合在一起。研究人員發現,層粘連蛋白中一個叫A5G81的片段對傷口癒合很關鍵。他們將A5G81加入一種抗氧化分子中,所得物質可在體溫條件下自聚集後形成一個「支架」,提高傷口處組織的再生能力。使用蛋白片段而非整個蛋白來製作這種物質,是因為前者合成相對容易,生產成本更低。
  • 蘭大柳明珠呂少瑜《ACS材料快訊》核鹼基啟發自黏附抗菌水凝膠
    【前沿背景】在生物材料科學中,迫切需要開發具有抗菌活性和可複製粘附力的水凝膠傷口敷料。但是,目前的水凝膠傷口敷料要麼使用無機抗菌劑,例如具有劑量依賴性和不令人滿意的生物相容性的銀和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要麼使用不斷發展的耐藥細菌來加載抗生素。
  • 蘭大柳明珠/呂少瑜《ACS材料快訊》核鹼基啟發自黏附抗菌水凝膠
    但是,目前的水凝膠傷口敷料要麼使用無機抗菌劑,例如具有劑量依賴性和不令人滿意的生物相容性的銀和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要麼使用不斷發展的耐藥細菌來加載抗生素。  【科研摘要】  最近,蘭州大學柳明珠/呂少瑜教授團隊報導了以核鹼基為基礎的自粘性和固有的抗菌水凝膠可作為傷口敷料。
  • 細菌耐藥性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這些實驗揭示出當將某些病原菌(包括傷口來源的大腸桿菌)添加到含有L. parafarraginis代謝物的培養基中時,它們的生長受到顯著抑制。接下來,這些研究人員利用PCR技術在L. parafarraginis中鑑定出4種細菌素結構基因,並且作為最後一步,證實這種細菌確實能夠表達這些細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