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1980年5月的一天,一個名叫瑪爾佳利達.科涅庫娃的75老人安詳地去世了,後人在清理她遺物的時候,發現了幾封年久深遠,用英文或德文書寫的信件,書信寫的含情脈脈,淳樸而自然。是情書,誰都有過幾次久遠的愛情,自然也算不得什麼,當鄰人發現情書的落款的時候不禁大吃一驚。每封信的落款的時候,居然是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在每一封情誼綿綿信件的落款處,我們難以想像,當時的愛因斯坦已經是67歲的老人了,但是愛情是不分年齡和時段的,喪期後孤獨的生活常給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帶來無盡悽涼與惆悵,就在他陷入鬱悶而憂鬱的境地時,充滿青春的俄羅斯美少婦瑪爾佳利達的出現,改變了愛因斯坦的消沉。世界上最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逃脫不了克格勃的情網。可見,克格勃為了竊取情報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
在1924年的春天,莫斯科舉辦蘇聯藝術文化展,在蘇聯享有「俄羅斯羅丹」之稱的著名雕塑家謝爾蓋·科涅庫夫來到紐約。以從藝術交流的目的來到了美國紐約,與他同行的還有年輕貌美的妻子瑪爾佳利達,這位29歲少婦,儀容秀麗,風華絕代,一雙誘人的眼睛深不見底。而她真實的身份卻是蘇聯國家安全局高級特工,也就是一個間諜,一隻燕子。按照美蘇藝術交流計劃,科涅庫夫夫婦將在美國進行藝術交流兩個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涅庫夫在此收集到了大量美國的有價值軍事和科技情報,於是為了韜光養晦長期潛伏,經莫斯科總部批准,瑪爾佳利達和她的丈夫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定居下來,這一住就是20年,他們居住在了美國紐約某地,目的就是為了接近在此居住的國際物理領域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而後與他邂逅並相戀,當然這已經是十年以後的事情了。克格勃真沉得住氣啊。但正是他們的超長期經營,獲取了最豐厚的回報。
在1933年,國際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為躲避德國納粹分子的迫害,沒有選擇新生的蘇維埃,而是選擇移民美國並在紐約定居。他的一系列科學發現與創新被美國應用到了軍事研發上,如飛彈核武器等。這一系列的事情引起了蘇聯克格勃的高度重視,於是他們指使瑪爾佳利達可以行動了,在時機恰當的時候,以特殊的方式接近愛因斯坦,並從中獲獲取高科技情報。終於來臨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終於來臨了,1935年6月的一天,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科涅庫夫夫婦為愛因斯坦畫像,聽到這一消息,瑪爾佳利達得到消息以後,十分興奮,雖然瑪爾佳利達很清楚,愛因斯坦已經是56歲的人了,但是她決心和信心以自己動人的容貌與舉止打動對方。當天,瑪爾佳利達以助手的名義與丈夫一起來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果然楚楚動人的身姿與彬彬有禮的舉止,以及對科學的嚮往,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整日處在枯燥無味狀態下的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尤其使人不可思議的是,平日循規蹈矩的科學家,居然當著少婦的面口若懸河地暢談起來,而且談論的居然是好萊塢的明星八卦,看來就情感而言人的本性是相通的,絕對沒有凡人和偉人的區別。凡是男人都對美女沒有免疫力。
後來,瑪爾佳利達回憶說:他非常謙遜,對於任何官方的會議和對他的宣傳都十分反感,常常自嘲他現在的地位。他有一頭蓬鬆的頭髮,不修邊幅,不愛洗澡。而當他談論起科學,他就異常的活躍起來,談起自己的相對論,我聽得非常關注,雖然我什麼都不懂,或許我的專注激發了他的興趣,他竟然拿起執筆寫下許多公式,給我這個任何都不懂的女人講起了高等物理,講著講著他就會以一種異樣的目光看著我,裝作混亂的我,也開始在紙上亂畫著信筆塗鴉,竟然畫出了他的頭像,他靈機一動給畫上起了一個名字,「阿瑪」,就是我倆的名字,阿爾伯特與瑪爾佳利達第1個字母的組合。瑪爾佳利達能夠了,她成功地俘虜了世界上最偉大科學家的頭腦。
但最大的問題在於,當時愛因斯坦的妻子愛麗還在,二人還不敢過於「放肆」。愛因斯坦在極力控制著自己,不敢對瑪爾佳利達有任何非分之想,不過時間不長,愛因斯坦的妻子愛麗意外地去世了,這給暗戀中的愛因斯坦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他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地追求自己的愛情了,而這恰恰符合瑪爾佳利達意思,於是兩位情投意合的戀人一下子便墜入了情網。但是二人都似乎忘記了一個問題,瑪爾佳利達是一個有夫之婦。開始最初,他們還顧及雕塑家科涅庫夫,後來隨著情感的積極發展,他們拋開了一切世俗的觀念,不僅成雙成對地出入公共場所,而且在愛因斯坦的別墅裡同吃同住,在這種在這種十分親密的接觸中,瑪爾佳利達不僅從愛因斯坦的口中收集到了總部急需的有關科技情報,而且還以通過愛因斯坦地位和聲望結識了許多重要身份的專家學者,其中包括羅斯貝爾特。菲斯菲拉等大量的科學人員,這些人最終被發展成蘇聯間諜。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瑪爾佳利達被蘇聯政府任命為蘇聯駐美國救濟委員會秘書,專門負責對外救濟事宜,有了職位不低的公開身份,瑪爾佳利達工作起來更加方便,不久,愛因斯坦買下了位於紐約一棟嶄新別墅,這是二人每年郊外度假的住處,隨著時間的推移,瑪爾佳利達的思想發生了重大轉變,由於工作需要利用情感誘惑住愛因斯坦,變成了從內心深處尊重愛戀,溫文爾雅才華橫溢的大科學家,深深地吸引著瑪爾佳利達,也就是說她已經真的愛上了愛因斯坦,但是這並沒並沒有影響瑪爾佳利達履行她的職責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瑪爾佳利達就接到莫斯科克格勃總部的命令,讓她想盡一切辦法,讓愛因斯坦與身在紐約的蘇聯駐美國間諜米哈伊洛夫接頭並建立正常聯繫。已經是準夫人地位的瑪爾佳利達,已經控制了愛因斯坦的大腦,又經過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說教,終於迫使愛因斯坦就犯。在1945年8月30日.愛因斯坦與米哈伊洛夫在紐約會面,就在二人會面的當天,瑪爾佳利達以探親的名義離開了美國取道回蘇聯探親。二人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見面。克格勃後來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把與愛因斯坦的會面,定在了一個特殊的地點。愛因斯坦科開始全力幫助蘇聯研製核武器與精確制導武器,這都是在極其機密的情況下進行了,即便是在克格勃總部也是只有極少數人物知道此事。
在瑪爾佳利達回國以後,收到的第1封信就是愛因斯坦從美國寄來的,在信中除了必要的情況介紹之外,還簡單的提到了他與克格勃間諜米哈伊洛夫會面的情況。從中可以看出愛因斯坦的不情願,而瑪爾佳利達成功地做通了愛因斯坦的工作,使其定期與米哈伊洛夫會面,將大量的科技情報轉送給了蘇聯。若干年以後,負責與米哈伊洛夫聯絡的蘇多拉普多夫中將評價說:瑪爾佳利達是一位出色的女特工,她能在周圍環境中極為複雜的情況下立住腳,並成功地誘惑住了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實在是間諜奇才,要知道每一次愛因斯坦與我們的會面,都會向我方提供的都是最新的科技情報,我們蘇聯尚未開發飛彈與核武器等尖端技術的資料,但從這一點來看,瑪爾佳利達是舉世無雙的諜海英雄。
應該說,蘇多拉普多夫中將說對克格勃間諜瑪爾佳利達的評價是絕對準確的,蘇聯研製核武器成功以後。為核武器所立下最大功勳的三個人:愛因斯坦,博倫和奧別蓋伊爾。而愛因斯坦就是瑪爾佳利達「拉下水的」,不過為了長期吸引愛因斯坦,瑪爾佳利達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為了保持自己苗條的身材,她甚至終身未孕。1945年聖誕夜前夕,瑪爾佳利達與她丈夫科涅庫夫在美國神秘失蹤兩天以後,二人出現在克格勃總部,瑪爾佳利達與她丈夫科涅庫夫被授予一級勳章,而當時參加授勳的除了他們夫婦二人之外,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當時的克格勃主席以及具體負責此事的蘇多普拉夫中將,他們得到了政府的最高獎賞。
從此以後,他們夫妻二人遠離鬧市,過著隱姓埋名生活,只有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可憐的瑪爾佳利達才會悄悄地拿出精心保存的來自美國的若干書信,一塊手錶,她默默的讀著寫給自己的信件,並回憶起與愛因斯坦分別時的情景,聽到即將秘密離別的消息,老人極度傷感,但是他沒有說出一句勸歸的話,而是強忍內心的激動,默默的摘下自己所戴的手錶送給了他最愛的瑪爾佳利達。就像愛因斯坦寄給瑪爾佳利達最後一封信寫的那樣:苦難也罷,甜蜜也罷,都來自我不能左右的外部世界。而我只能孤寂地生活著。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當日午夜在睡夢中,因主動脈瘤破裂引發的腦溢血逝世於普林斯頓,享年76歲。一位名叫託馬斯·哈維的醫生借解剖愛因斯坦遺體的機會,背著愛因斯坦的家人「悄悄」地取走了愛因斯坦的大腦和眼球。這位病理醫生希望未來神經科學界能夠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以發現愛因斯坦聰明的原因。但是否聰明不得而知,但愛因斯坦愛情的思維一定是發達的。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