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普京從法學院畢業,順利進入他所期待的特工機構,蘇聯情報組織克格勃。
此時的克格勃,正在逐漸走向強盛時期。
在20世紀60年代,克格勃組織一度陷入癱瘓狀態,它入侵西方反間諜的活動一直受挫,國內又要經歷史達林時代的政治動蕩。在國內外的雙重夾擊下,克格勃組織幾乎處於瓦解狀態。
但安德羅波夫的出現,悄然改變了克格勃的頹弱情形。在安德羅波夫的強力領導下,克格勃組織一躍成為蘇聯體制內、最強有力的部門之一。
在克格勃內部工作的普京,也深深地被它所吸引,並且一直將它視為自己的精神力量。而克格勃的領袖安德羅波夫,幾乎可以說是普京行動意識的精神導師——因為安德羅波夫的出現,他重塑了克格勃的輝煌與信仰,堅定地捍衛蘇聯。
除去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現,安德羅波夫的精神境界、意識形態觀念則讓人更加欽佩,他總是能夠及時準確地發現、蘇聯存在的問題。
蘇聯能持續存在74年,正是因為還有像安德羅波夫這樣的蘇聯人。
在蘇聯體制內,安德羅波夫一直被稱為自由主義者、現代主義者。這樣的名聲,來源於他的實際行動。
20世紀50年代,安德羅波夫堅定芬蘭折中論的思想,呼籲芬蘭保持半獨立、資產階級的獨立狀態;
1953年-1957年,他擔任蘇聯駐匈牙利大使。面對匈牙利發生的布達佩斯事件,他不得不採取鎮壓行動,請求蘇聯武力鎮壓。
1951年到1961年,他開始負責蘇聯內部各加盟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問題。
從50年代到60年代,他一直堅定,蘇聯需要實事求是地認識社會問題,因地制宜地發展。這與當時蘇聯體制內,盛行的虛假宣傳、計劃指令有天壤之別。
歷史證明,安德羅波夫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如果蘇聯按照他的認識來發展,也不會在1991年解體。
在擔任克格勃主席之後,他開始著手改造克格勃的形象,力圖將克格勃從恐怖組織變為一個監控組織,用史達林的話來說,就是「重要的不是讓拳頭打人,而是讓它懸掛在每個人的頭上」。
這樣的政治立場,也就決定了安德羅波夫是絕不會贊同勃列日列夫的做法——勃列日列夫讓每個蘇聯權貴保持其權力範圍的做法,一定會讓蘇聯走向滅亡,權力分散只會讓蘇聯快速解體。
很快,後勃列日列夫時代的蘇聯開始走下坡路,經濟停滯、通貨膨脹,蘇聯軍隊開支佔了國民經濟總值相當大的比重。接著,一份秘密報告引起了安德羅波夫的強烈不安:按照這種情況發展,蘇聯將會在2000年淪為二流國家,甚至是第三世界的國家!
面對蘇聯危機,安德羅波夫提出措施:他將支持在蘇聯體制內,渴望進行改革工作的人,但是也會毫不留情地打擊異見分子和叛徒。後來,俄羅斯改革意識形態家亞歷山大·雅科夫列夫,將這種做法稱為典型的新史達林主義。
在執掌克格勃事務期間,他一直將意識形態顛覆作為主要工作,與史達林的恐怖統治相比,他更喜歡用預防一詞、來指代這種思想控制方法。
為了應對1968年布拉格之春帶來的影響,安德羅波夫成立克格勃第五分局。該部門負責監控一切政治異見,阻止一切反對活動。
1970年,索忍尼辛事件爆發,這讓克格勃很是頭疼。在蘇聯體制內,最大的一個異見分子索忍尼辛、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安德羅波夫立即請求克裡姆林宮,將這位文學家開除蘇聯國籍,驅逐出境。但蘇聯的領導們,並未聽從他的建議。
到了1971年,勃列日涅夫聽從好友建議,決定試圖團結索忍尼辛,「我們不應該公開處決敵人,而是要在愛撫中,讓敵人窒息」。
到了1977年,有一名有名的異見分子出現了,安德羅波夫依然採取相同的措施來處理,用克格勃特工不斷滲透進入反對派。
……
在拯救蘇聯危機的過程中,安德羅波夫一直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捍衛蘇聯的完整與強大。
從思想上來看,他是蘇聯所有領導中,最有遠見的領袖,是他提出了蘇聯的正確改革方向;
從武裝力量上而言,他一手打造了捍衛蘇聯體制的利器,克格勃。即使在蘇聯解體的危機關頭,還是有無數克格勃人在奮力拯救這個已經破碎的國家;
從政治手腕而言,他反對史達林體制的恐怖主義,力圖從監控角度來管控蘇聯的人心危機。
可惜,安德羅波夫在1984年2月就去世了,成為蘇聯領袖的時間只有一年零三個月,急劇惡化的身體情況,讓他沒有太多時間來挽救蘇聯了。
我是七哥,現在正在更新蘇聯史、普京的早年經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哦!每天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