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蘇聯:從安德羅波夫到戈巴契夫(之二)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新華網北京8月14日電(丁小玉)核心提示:今年是蘇聯解體20周年。生於1937年的俄羅斯著名導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是蘇聯解體的見證者。康查洛夫斯基拍攝過有關前蘇共總書記安德羅波夫的影片,1978年他導演的《西伯利亞頌》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他最近在《俄羅斯報》發表回憶文章,講述上世紀他所了解的蘇聯變革歷史。本文分兩部分刊載,今日是第二部分。

聰明的科裡亞沒有說錯。正是20年以後,在80年代中期,開始又出現了改革的思想。正是當時在歷史的舞臺上出現了一位改革的人物——戈巴契夫。

戈巴契夫在70年代末被安德羅波夫親自調至莫斯科。安德羅波夫經常在南方修養,在基斯洛沃茨克市治療腎病,而戈巴契夫是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第一位蘇共書記。安德羅波夫很欣賞戈巴契夫,於是把他介紹給了勃列日涅夫,他也很欣賞這位有教養的年輕黨內活動家。因此戈巴契夫調派為農業部長出現在莫斯科政壇上。

時任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羅波夫和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書記的戈巴契夫(1973年)資料圖片

改革和自由化的思想最早是由安德羅波夫提出來的,因為他作為克格勃的首腦,比誰都要清楚當時蘇聯經濟的悲慘境地。而當他成為國家元首的時候,他終於有機會實現他早已考慮好的計劃。不過我不覺得安德羅波夫是完全信任戈巴契夫的。安德羅波夫屬於老一輩的人,他不會打破體制,他最多只會用新的形式來領導整個國家。

實際上要說安德羅波夫真正的追隨者應該是蓋達爾·阿利耶夫(曾任亞塞拜然中共中央第一書記)。正是他不顧蘇聯當時的領導在亞塞拜然開始了改革。他還建議安德羅波夫多去匈牙利看看。要知道,當時的匈牙利在1958年經濟改革之後一切都蓬勃發展,那裡甚至出現了私營企業和銀行,而這在當時的蘇聯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安德羅波夫建議阿利耶夫研究匈牙利的經濟。

由此安德羅波夫邀請阿利耶夫到莫斯科去,並且請他做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這是一個負責經濟方面的職位。阿利耶夫由此登上全蘇聯的政治舞臺。

康查洛夫斯基拍攝的有關蓋達爾·阿利耶夫的紀錄片 資料圖片

安德羅波夫有這樣的看法:在領導蘇聯這樣一個大國進行改革方面,戈巴契夫不夠強硬,或者可以說是有些軟弱。安德羅波夫明白,他需要的是另一種類型的政治家。我曾經很多次聽阿利耶夫的朋友說到,當時已經病重的安德羅波夫自己也不知道要選誰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很多人都以為阿利耶夫最後會成為這個巨大國家的首腦。但阿利耶夫自己心裡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史達林之後俄羅斯人民未必希望看到一位來自伊斯蘭地區的亞塞拜然人成為國家元首。

因此,在安德羅波夫離開蘇共政治局的時候有兩位十分強大的候補。亞塞拜然的民族英雄阿利耶夫和打破陳規的年輕的戈巴契夫。雖然戈巴契夫否認自己當時做的一切是為了讓阿利耶夫從領導人之爭中出局,但阿利耶夫本人曾經告訴我,安德羅波夫當時心肌梗塞,戈巴契夫在他痊癒之前一次都沒去看過他,雖然他周圍很多人都建議他去見一見,但他對這樣的建議一概不理。雖然阿利耶夫是安德羅波夫最親密的戰友但最後他還是表示自己會支持戈巴契夫。兩個巨頭的鬥爭最後以戈巴契夫掌握最高政權結束,而阿利耶夫則被打入冷宮,最後黯然離開。

 

我覺得,戈巴契夫作為新一代的政治力量,夢想著他能夠將蘇聯的體制從一切經濟和思想障礙中解放出來,這能夠保證經濟的增長,鼓舞人民進行生產建設等等。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而且最後的結果恰恰相反。

我想戈巴契夫沒有預料到這一點,他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因為他在政治方面的學識不夠,讓他無法看清自己行為能夠帶來的後果。他自己的腦中未必清楚的知道要如何打破舊的制度,並且如何不被這些改革後的餘波危及。或許他不知道,想要開展如此大規模的改革,他的陣營仍然缺乏經驗、學識和潛力。

反對戈巴契夫改革的蘇聯民眾 資料圖片

當然,現在我們可以輕易做出這種推論,但在當時很少有人明白形勢的複雜性——大家只憑一腔熱情就想要「快速的、一次性的、永遠的」改變一切。我當時人在美國,我清楚的記得我是以多麼激動的心情聽完了戈巴契夫的演講,我甚至因為對他的欽佩和讚賞而流下了眼淚!我一想到列寧格勒會改回彼得堡的名字、聖依薩大教堂會響起革命開始的鐘聲,我就完全沉浸在了對新時代的期待之中。我想,我們所有的人和我們的後代都因為戈巴契夫的出現而擁有巨大的希望。

而實際上戈巴契夫為祖國和世界所做的很多事是應該得到正面的歷史評價的。但是不能忘記列寧曾經說過的話:我們應該知道人民前進的方向,然後走在他們的前面。應該推測歷史的趨勢並且順著它走下去。

當時蘇聯的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瀕臨破產的邊緣。我記得當時基辛格寫的一篇文章中說,社會主義制度不可避免的將要倒塌,因為蘇聯沒有信息自由,因此也就不能發展軍事工業綜合體。的確,蘇聯在當時的那種制度之下不允許信息自由,這成為了整個體制的威脅。信息自由是不可避免的歷史所趨。當時的體制已經不再發揮作用,有些東西必須要改變,正因如此戈巴契夫號召開始新一輪的改革。這一輪改革非常積極,社會立刻呈現發展的態勢,但這也在後來導致了戈巴契夫的政治生涯的結束。

 

資料圖片

問題在於,他沒有把黨內人員的情況考慮在內,這其中大部分按民族來看都是俄羅斯人——這8000到10000人是整個蘇聯共產黨的核心,他們並不想放棄自己的經濟特權。這樣一來全國上下沒有例外的經濟改革就變得困難重重。為了不讓戈巴契夫的改革能夠順利實施,蘇共總是有人在從中作梗。而戈巴契夫天真的認為,通過自由改革他能夠帶領這個國家走向民主之路——這成為了他致命的錯誤。

戈巴契夫未必知道傑出的俄國政治家斯託雷平的斷言:俄羅斯的自由改革只有在制度極其規範嚴格時才能實現,因為制度中的任何姑息漏洞,都代表著這個政權的軟弱。為了去除蘇共對經濟的專控作用這個國家需要更加嚴格的管理體系,不管是在蘇共內部,還是在整個國家,戈巴契夫都沒能做到這一點。在我看來,這本來是聰明的阿利耶夫所能夠實現的。而實際上,民眾對戈巴契夫也並沒有多少好感,有人說他是「懦夫」,還有人說他是「聽媽媽的話的孩子」。

資料圖片

戈巴契夫沒有能夠完全控制蘇共,導致蘇共分裂成他無法掌控的小集團。在這其中最有力的要數葉爾欽的陣營。

我們之所以說戈巴契夫偉大不是因為他是一位政治家和空想家,而是因為他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執政蘇聯。當時國內外的力量在蘇聯掀起了一股巨浪,這股浪潮非常迅猛。當然他在歷史上留下的是偉大的政治家的形象,因為是他將蘇聯從極權政治中解放了出來。他甚至還是推到柏林圍牆的主力之一(雖然他沒有預料到這點而且這也不是他所希望的)。我一直記得電視屏幕上戈巴契夫那張驚慌失措的臉,用知識分子特有的憤怒高聲說道:「葉爾欽闖入我的辦公室喝光了我所有的白蘭地!……」

或者這只是我夢中出現的場景?

相關焦點

  • 蘇聯秘聞:安德羅波夫用一瓶魚子醬掃清了戈巴契夫晉升的障礙
    題/蘇聯秘聞:安德羅波夫用一瓶魚子醬掃清了戈巴契夫晉升的障礙禁門報告員/雨笠煙衰圖片聲明/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解決!前言:1979-1981年蘇聯曾發生一起震驚全國的醜聞,一些官員相互勾結,將名貴的魚子醬裝入普通鯡魚罐頭走私到西歐,這起案件被稱為「魚子醬案」。「魚子醬案」由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親自查辦,蘇聯漁業部副部長雷託夫被處決,1500名官員被起訴,5000多名官員被解職。
  • 安德羅波夫挽救蘇聯的改革三板斧
    安德羅波夫執政期間積極主張「改善蘇中關係」,繼承了勃列日涅夫去世前提出的要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的方針。但他執政時間短暫,兩國關係沒有實質性進展。不過,在安德羅波夫出任蘇共總書記的一年零三個月裡(其中有半年處於急救狀態,3個多月在醫院的重症病房作透析),他的對內改革得到了蘇聯群眾的廣泛支持,被譽為蘇聯的改革家。
  • 探析:安德羅波夫執政只有15個月,為何俄羅斯人對他評價很高?
    蘇聯歷屆領導人,安德羅波夫執政15個月,為何後來有很高評價?蘇聯歷史上領導人很多,但目前在俄羅斯人眼中,除了早期領導人對其有印象以外,還有一個蘇聯解體前9年有一個元首,俄羅斯人對其評價很好,此人就是被稱為蘇聯「中興之主」的安德羅波夫。
  • 前克格勃主席新著《個人與權力》贊安德羅波夫
    在安德羅波夫任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15個月中,8至9個月時間都在積極地、全力以赴地工作。其他時間則因病重無法正常工作。很明顯,繼續領導國家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任由病情發展下去,早晚會有生命之虞。從國外請來的著名腎病專家為他作出的診斷沒有給人絲毫希望。這一點安德羅波夫本人也十分清楚。他勇敢地承受著疾病帶來的痛苦,僅剩一點力氣的時候還在考慮黨和國家的命運。
  • 普京的精神導師,克格勃的強大領袖,安德羅波夫怎麼拯救蘇聯
    而克格勃的領袖安德羅波夫,幾乎可以說是普京行動意識的精神導師——因為安德羅波夫的出現,他重塑了克格勃的輝煌與信仰,堅定地捍衛蘇聯。除去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現,安德羅波夫的精神境界、意識形態觀念則讓人更加欽佩,他總是能夠及時準確地發現、蘇聯存在的問題。蘇聯能持續存在74年,正是因為還有像安德羅波夫這樣的蘇聯人。
  • 安德羅波夫
    安德羅波夫於1914年6月15日出生在俄國斯塔夫羅波爾州古納;茲卡耶車站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父親是俄羅斯人,母親是阿塞爾拜疆的穆斯林。從1930豐起,他先後做過工人、電報員、電影放映員和水手。1936年在水運專科學校畢業後,分配到雷賓斯克一家造船廠工作,任共青團組織委員。1937年任共青團雅羅斯拉夫州委書記。
  • 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他是蘇聯的罪人嗎?看看晚年的他怎麼說
    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他是蘇聯的罪人嗎?看看晚年的他怎麼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的人民都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好不容易熬到了戰爭結束,以為能過幾天安生日子了,但是這國際形勢卻沒有變得特別好,反而換了一種形式的對戰,各國剛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正是要休養生息的時候,然而有兩個超級大國卻不消停了。
  • 勃列日涅夫為何會死在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寶座上?上去了就下不來了
    文|飛魚說史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勃列日涅夫身居極為重要的政治職位,但是,作為一個人物,他是那麼平庸;作為一個政治家,他是那麼缺乏才氣,他是個幾乎在各個方面都很弱的人,這正是他與所有前任的不同之處。,而後經過史達林、赫魯雪夫時代的潛伏,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已經徹底成形,並逐步引導著蘇聯走向崩潰。
  • 普京的治國方略,勃列日涅夫內政,捆綁歐洲安德羅波夫路線
    在內政方面,普京建立起了自己的權威制度,具體表現在兩個方向:制服寡頭、安德羅波夫國家權威路線,勃列日涅夫內部協調機制。別列佐夫斯基的事件,已經表明普京在寡頭政治上的規則:所有寡頭遵循我的規則,就會獲得許多好處,否則只能完蛋——要麼「偶然地「死亡,要麼就像別列佐夫斯基那樣、永遠滾出俄羅斯,最後」悄然死去「。
  • 勳章之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
    然而,我在一次次重返莫斯科的時候,卻發現俄羅斯的舞臺上,在說唱藝人的口中經常掛著兩個蘇聯領導人的名字,一個是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戈巴契夫,另一個就是勃列日涅夫。為什麼蘇聯的一國之君就該是這種不堪回首的樣子呢?也許,這和勃列日涅夫執政的時代以及他在這個時代中的所作所為有關。勃列日涅夫是在1964年10月用突然召開中央全會的辦法把赫魯雪夫趕下臺的。
  • 戈巴契夫透露,誰才是導致蘇聯解體的罪人
    2019年11月9日,為慶祝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德國《明鏡》周刊付費採訪了蘇聯前總統戈巴契夫。面對德國媒體,今年88歲的戈巴契夫再次談起他的「新思維」,追憶往事,戈老希望媒體將他的話轉告各國民眾——他想讓大家知道,究竟誰該為蘇聯的解體承擔責任。
  • 戈巴契夫是蘇聯解體的歷史罪人?羅斯福:史達林模式害了他和國家
    蘇聯是在1991年宣布解體的,而最後一個領導人就是戈巴契夫。身為共產主義的老大哥蘇聯又是如何解體的呢?蘇聯解體的直接原因確實是戈巴契夫政策上的大問題,戈巴契夫1990年,蘇共28大時正式宣布,蘇共改革的目標是「在國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其實就是:在政治方面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和多黨制,否定共產黨的領導;經濟方面推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主張各種所有制平等競爭,取消起主導作用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導作用,實行生產資料「非國有化和私有化」的所謂的「完全的市場經濟」改革;意識形態方面實行多元化
  • 戈巴契夫辭職第二天蘇聯就解體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真相不...
    在一九九一年末,十二月份的時候,蘇聯宣布了解體。蘇聯解體這個行為影響了當時很多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蘇聯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多的人口國家,能和蘇聯相比並論的數來數去也沒有幾個,美國算是一個很強勁的大敵人。蘇聯的突然解體使美國特別的開心。
  • 戈巴契夫說:蘇聯解體不能怪自己,也不怪葉爾欽,都怪這四個人
    最典型就是蘇聯的解體,到現在大部分人都至今想不明白,那麼強大的蘇聯,那麼發達的蘇聯,為何會走向解體呢!而且作為責任人的戈巴契夫,還有葉爾欽,都不承認自己解體蘇聯。而且戈巴契夫甚至還說,蘇聯解體不能怪自己,也不能怪葉爾欽,而是這四個人的錯。
  • 戈巴契夫:世界的英雄,俄羅斯的棄兒,時間好像不多了
    報導稱,戈巴契夫的身體不太好,幾乎無法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動需要藉助特種裝置,去二樓必須使用電梯,否則需要1個小時才能走到臥室。 看到這個信息,還是有點驚訝;雖然我知道戈巴契夫依然健在,但仍然和很多人一樣,潛意識中會把他當一個故去的歷史人物。
  • 久加諾夫下屬:戈巴契夫是毀滅蘇聯的血腥怪物,中國則創造輝煌
    久加諾夫下屬發文稱,今天在莫斯科地區一個風景如畫的角落裡,一個精心保護的舒適別墅中的某個地方,生活著一個可怕而醜陋的血腥怪物戈巴契夫,怪物被美味佳餚所滋養。希特勒未能成功解散蘇聯,但這是由現在正在莫斯科附近咆哮的怪物戈巴契夫所完成的。
  • 蘇聯解體前曾考慮賣地給鄰國?戈巴契夫:這鍋太重,我不背
    蘇聯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戈巴契夫先生退休之後,一直置身輿論漩渦當中,無法安享晚年。多年來,很多媒體和公眾都指責他「賣國求榮」(無原則討好西方,為自己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是蘇聯解體的「罪人」。近日,戈巴契夫的歷史帳本上又添了一筆「賣國」新帳。
  • 俄媒揭前蘇共總書記安德羅波夫的五個人生秘密
    雷賓斯基用了五年的時間,為這位榮譽的國家元首安德羅波夫編寫了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材料,並進行展覽。第一次展出了很多從前沒有出現過的他的個人物品。比如他用來看報紙的眼鏡,以及他所用的文具,一個紅色的和一個藍色的蠟筆。這些物品有著一個又一個故事,它們包含著一個人和整個國家的歷史。1.無國籍這是關於安德羅波夫最神秘的故事,也是他名字的起源之一。他總是說他來自一個農民家庭。
  • 葉爾欽敢大聲喝斥戈巴契夫,為何勃列日涅夫時期卻沒人敢這樣?
    這個問題帶出三個人物,即:勃列日涅夫、戈巴契夫、葉爾欽。同時也代表著三種不同的時代。勃列日涅夫不是俄羅斯總統,是蘇聯時期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勃列日涅夫代表著蘇聯最鼎盛時期;戈巴契夫代表著蘇聯解體時政治人物,也就是蘇聯最後掌門人;葉爾欽代表著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也是瓦解蘇聯的一號人物。
  • 戈巴契夫向葉爾欽開啟總統密檔:二人當場震驚
    1943年春,德國工兵師為修復斯摩稜斯克周邊遭到炸毀的鐵路,強行把勞工驅趕到卡廷森林裡幹活。在修復鐵路的過程中,幾名勞工挖到一座埋著許多軍官和士兵的大墳。這一發現,立刻震驚了世界。二戰結束後,西方著作較普遍的認為,卡廷慘案是蘇聯人幹的,但蘇聯堅決否認,相關史料也一直對此案諱莫如深。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接管了蘇聯遺留的密檔,才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當時,關於密封的檔案袋裡究竟裝了什麼文件,除了前蘇聯的幾位核心人物外,誰都不知道,這也給檔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