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巴契夫:世界的英雄,俄羅斯的棄兒,時間好像不多了

2021-01-10 騰訊網

01 偶然

最近偶然看到一個關於戈巴契夫的新聞:

俄羅斯《觀點報》報導,今年89歲的戈巴契夫獨居在由國家提供的公寓中,助手是他最親近的人。他的女兒和兩個外孫女都居住在德國,受疫情影響無法探望他。

——年事已高,獨居狀態,依靠助手。

報導稱,戈巴契夫的身體不太好,幾乎無法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動需要藉助特種裝置,去二樓必須使用電梯,否則需要1個小時才能走到臥室。

看到這個信息,還是有點驚訝;雖然我知道戈巴契夫依然健在,但仍然和很多人一樣,潛意識中會把他當一個故去的歷史人物。

縱觀斯拉夫人歷史,從莫斯科公國的大公、到沙俄帝國的沙皇、到紅色蘇聯的總書記、再到如今俄羅斯帝國的總統們,沒有一個人比戈巴契夫長壽。

史達林、勃列日涅夫、葉爾欽那種能活到70多歲,都算比較長壽了。戈巴契夫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只要能堅持到明年3月份,就能達到90歲高壽,每一天都在創造歷史。

帝國思維中的歷史人物,通常講蓋棺定論。

但是對戈巴契夫而言,他的定論無需蓋棺——

他是蘇聯最後的標誌,也是斯拉夫人歷史的拐點。

放在歷史長河中看,戈巴契夫也許是歷史上唯一憑藉一己之力,推動一個超級帝國解體的人物。

在工業文明之前,不論是東方的漢帝國與唐帝國,還是西方的羅馬帝國與奧斯曼帝國,都有一個漫長的衰落過程。

工業文明周期內的西班牙帝國與大英帝國,也是經歷了戰爭洗禮方才衰落。

唯有戈巴契夫領導下的蘇聯,解體過程非常迅速;擁有超級武力卻沒有使用。

02 戈爾簡史

立體史觀中,蘇聯在斯拉夫文明中(對應工業文明周期)的地位,類似於秦帝國或隋帝國在華夏文明中(對應農耕文明周期)的地位。既是歷史大周期中的明星,也是炮灰。推理邏輯參照《民國夢與民國》或美國史的序言。

蘇聯雖然是列寧建國,但列寧死得很早(1924年);蘇聯實際上是在史達林手中徹底成型、壯大並走向巔峰。

史達林身邊的群體,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國功勳。從這個層面來說,勃列日涅夫(二戰時曾擔任烏克蘭第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也算是開國功勳集團的一員。

但是這個開國集團只有奪利爭權,沒有人真的想改革。原本赫魯雪夫想改一改,但被勃列日涅夫推翻。從那以後,開國功勳集團再也沒人搞改革。

戈巴契夫是蘇聯第一位開國功勳集團之外的統治者——

他生於1931年,沒趕上衛國戰爭血與火的考驗;

他21歲(1952年)才入黨,那時史達林的人生已到暮年;

當他1955年大學畢業,恰好趕上赫魯雪夫批判史達林;

戈巴契夫走上政壇之後則一路開掛。從邊疆團組織幹起,到區委書記,一路往上,40歲(1971年)就成了蘇聯的中央委員。

鑑於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僵化,選擇一個年輕的改革派上臺勢在必行。1980年10月,49歲的戈巴契夫成為最年輕的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從那時開始,基本就定調了戈巴契夫將走上最高崗位。

但戈巴契夫有明顯的缺陷:一直在行政系統混,缺乏軍方根基。

當然在保守派眼中,戈巴契夫缺乏軍方根基可能是一個好事兒。因為如果改革搞不好,軍方可以對他形成制約。

但人算不如天算,葉爾欽領導的軍方不僅反戈巴契夫,還直接把蘇聯給弄散架了。如果戈巴契夫軍方根基深厚,蘇聯也許不用解體。

當然這些都是陳年舊事了,要掰扯清楚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那麼如何看待戈巴契夫主導蘇聯走向散架這事兒?

03 大歷史

俄羅斯媒體曾如此評價戈巴契夫:世界的英雄、俄羅斯的棄兒。

所謂世界的英雄,首先針對美國和歐洲而言。從意識形態上看,蘇聯解體是自由主義戰勝集權主義。日裔學者福山寫的著名的《歷史的終結》就是典型例證。

從現實主義看,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耀武揚威好幾十年。歐洲方面,冷戰壓力一下子消失了。

所以歐美感謝戈巴契夫,給他頒發了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一系列獎章,捧他為推倒柏林圍牆、結束冷戰和改變世界的英雄。

另外東方的中國和日本也應該感謝戈巴契夫。蘇聯解體之後,中日外部壓力也驟然大幅度降低,中國還從俄羅斯和烏克蘭那裡淘到不少寶貝。

所謂俄羅斯的棄兒,是指在俄羅斯民間,仍然有很多人懷念蘇聯,認為戈巴契夫和葉爾欽是毀掉蘇聯的罪人。

2001年(普京剛上臺)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高達66%的俄羅斯人認為戈巴契夫、葉爾欽應對國家的困境負責。

但是到2011年,全俄輿論中心在戈巴契夫80歲生日前夕做的民意調查顯示——

對他表示憤慨的俄羅斯人已經從2001年的30%下降至20%,厭惡他的人從9%下降至5%。——難道說俄羅斯人不再怨憤戈巴契夫?

對他好感和同情的人從16%下降至5%,尊敬的人從15%降至10%,對他冷淡和漠不關心的人則從25%升至47%。

——隨著普京時代來臨,俄羅斯人已經逐漸把戈巴契夫遺忘。

在普通俄羅斯人眼中,戈巴契夫已經是現實的棄兒。雖然他還活著,但已經類似於一個故去的歷史人物。

俄羅斯普通人可以把戈巴契夫遺忘,但精英階層不能。因為精英階層除了掌權、斂財、順便搞腐敗之餘,還要談點理想情懷,也就是要講傳承。

04 精英階層

俄羅斯精英階層一直在為戈巴契夫辯護。精英階層一直有這樣一種聲音:

「蘇聯解體實際上不是戈巴契夫的過錯,而首先是俄羅斯聯邦人民的過錯,是積極支持俄羅斯聯邦享有主權的思想、俄羅斯聯邦從蘇聯分離出去的思想的俄羅斯人的過錯。要知道葉爾欽在1991年6月參加總統選舉時打的就是獨立的、享有主權的俄羅斯聯邦的旗號。」

另外還有聲音認為,戈巴契夫給了蘇聯人民自由,只不過付出的代價太大。

即便普京(一直沒退黨)多次聲稱(戈巴契夫改革導致的)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

其實原因很簡單,沒有戈巴契夫改革,就沒有現在的俄羅斯。這就好比,雖然崇禎把明朝折騰沒了,但南明朝廷一定還要尊崇崇禎。普京如果否定戈巴契夫,就會傷及俄羅斯繼承蘇聯的法理。

至於俄羅斯精英階層,其實在意識形態中一直傾向於歐美,他們很多人至少不恨戈巴契夫。他們這種情懷,會在戈巴契夫舉辦葬禮時釋放。

某種意義上說,整個地球村都在等一場戈巴契夫的葬禮(沒有詛咒的意思),算是21世紀的人們給20世紀的歷史畫上一個句號。

戈巴契夫之於這個世界,定論已有,只差蓋棺。

相關焦點

  • 回顧蘇聯:從安德羅波夫到戈巴契夫(之二)
    他還建議安德羅波夫多去匈牙利看看。要知道,當時的匈牙利在1958年經濟改革之後一切都蓬勃發展,那裡甚至出現了私營企業和銀行,而這在當時的蘇聯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安德羅波夫建議阿利耶夫研究匈牙利的經濟。由此安德羅波夫邀請阿利耶夫到莫斯科去,並且請他做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這是一個負責經濟方面的職位。阿利耶夫由此登上全蘇聯的政治舞臺。
  • 戈巴契夫透露,誰才是導致蘇聯解體的罪人
    2019年11月9日,為慶祝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德國《明鏡》周刊付費採訪了蘇聯前總統戈巴契夫。面對德國媒體,今年88歲的戈巴契夫再次談起他的「新思維」,追憶往事,戈老希望媒體將他的話轉告各國民眾——他想讓大家知道,究竟誰該為蘇聯的解體承擔責任。
  • 戈巴契夫說:蘇聯解體不能怪自己,也不怪葉爾欽,都怪這四個人
    從世界歷史來看,雖然歷史潮流如大江東去,一去不復返。但是即便是很多歷史史實,雖然歷經歲月蹉跎,歷經世界潮流,但是直到現在依舊是很多撲朔迷離,難以呈現真相。最典型就是蘇聯的解體,到現在大部分人都至今想不明白,那麼強大的蘇聯,那麼發達的蘇聯,為何會走向解體呢!而且作為責任人的戈巴契夫,還有葉爾欽,都不承認自己解體蘇聯。
  • 葉爾欽敢大聲喝斥戈巴契夫,為何勃列日涅夫時期卻沒人敢這樣?
    葉爾欽於1991年6月12日當選為俄羅斯聯邦總統,代表著激進勢力獲得權力。7月20日以布非黨化命令,限期解散機關、軍隊、企業中執政黨組織。俄羅斯議會通過一些實行私有化的法律。1991年8月19日蘇聯高層發動的政變,給了俄羅斯聯邦總統葉爾欽一個巨大的機會。此時俄羅斯聯邦總統擁有相當多的支持者。葉爾欽很在俄羅斯議會大廈成立了抵抗指揮部。
  • 戈巴契夫:這鍋太重,我不背
    蘇聯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戈巴契夫先生退休之後,一直置身輿論漩渦當中,無法安享晚年。多年來,很多媒體和公眾都指責他「賣國求榮」(無原則討好西方,為自己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是蘇聯解體的「罪人」。近日,戈巴契夫的歷史帳本上又添了一筆「賣國」新帳。
  • 戈巴契夫向葉爾欽開啟總統密檔:二人當場震驚
    這一發現,立刻震驚了世界。當時德國宣稱這些屍體是被蘇聯人屠殺的波蘭軍官,隨後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說,這一暴行是德國人幹的,由此揭開了爭論幾十年的卡廷慘案迷霧。當時,流亡在倫敦的波蘭臨時政府對這一消息極為重視,認為被發現的波蘭軍官屍體正是1939—1940年在蘇聯失蹤的波蘭軍官的一部分。
  • 葉爾欽敢斥責戈巴契夫,為何勃列日涅夫時期沒人敢這樣?
    關於俄羅斯總統指著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罵一事確實是真實發生的,俄羅斯是蘇聯的加盟國之一,一個加盟國敢指責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肯定與環境有關。實際上當時的蘇聯面臨解體的危機,戈巴契夫雖然還在任職,但是已經沒有什麼實權了。
  • 久加諾夫下屬:戈巴契夫是毀滅蘇聯的血腥怪物,中國則創造輝煌
    久加諾夫下屬發文稱,今天在莫斯科地區一個風景如畫的角落裡,一個精心保護的舒適別墅中的某個地方,生活著一個可怕而醜陋的血腥怪物戈巴契夫,怪物被美味佳餚所滋養。希特勒未能成功解散蘇聯,但這是由現在正在莫斯科附近咆哮的怪物戈巴契夫所完成的。
  • 戈巴契夫辭職第二天蘇聯就解體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真相不...
    蘇聯解體這個行為影響了當時很多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蘇聯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多的人口國家,能和蘇聯相比並論的數來數去也沒有幾個,美國算是一個很強勁的大敵人。蘇聯的突然解體使美國特別的開心。在列寧去世後,史達林就上任參政,他領導下的蘇聯一度成為了強大的重工業和軍事強國,在歐洲乃至世界上都佔有一定地位,不可小視。之所以要和大家講這個人是因為蘇聯真正意義上的解體與這個人做的事有這一點點的關係。 在史達林去世之後,赫魯雪夫清除了貝利亞集團,做了最高領導人。
  • 不喜歡HBO版車諾比,俄羅斯:我們自己拍!
    據俄羅斯「INOSMI」新聞網8日報導,由於不喜歡HBO版《車諾比》,俄羅斯NTV電視臺5日宣布將拍攝俄羅斯自己版本的車諾比劇集。報導稱,目前已拍攝完畢進入後期製作階段,故事將講述蘇聯特工如何接受任務前往車諾比阻止美國中情局(CIA)特工破壞核電站的陰謀。俄版導演阿列克謝·穆拉多夫表示,俄版將為車諾比這場悲劇展示另一種視角。
  • 小說三體宛如一部世界近代史,程心像戈巴契夫一樣毀滅了地球
    尤其我對程心這個人物更加感興趣了,我越讀程心越覺得他像一個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啊,像誰呢?戈巴契夫。程心所面對的環境啊,跟戈巴契夫很有相似之處,戈巴契夫當年是美蘇對峙,世界兩大陣營在互相核威脅之下,保持了微妙的平衡。
  • 向列寧學習的戈巴契夫到底學到了什麼?
    戈巴契夫向列寧請教後,到底學到了哪些「有益經驗」呢?一是經濟政策上的模仿。1986年是經濟政策試驗的一年。戈巴契夫在這方面開展大量的日常工作。戈巴契夫視察地方切爾尼亞耶夫指出,在那個階段,在缺乏一個整體的改革構想的情況下,戈巴契夫就曾依靠政治局中最「
  • 俄羅斯搞「休克療法」大錯特錯?
    圖註:戈巴契夫與葉爾欽導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現嚴重經濟衰退。正文:一、俄羅斯為何選擇「休克療法」1、80年代戈巴契夫實行漸進式改革提振經濟失敗,人們對漸進改革失去耐心80年代初期,蘇聯的經濟增長乏力,1980年到1985年GNP增長率一直在2%左右,戈巴契夫為了提振經濟實施了一系列漸進改革,可是他對經濟計劃抱有希望和眷戀,不願放棄計劃經濟
  • 俄羅斯的「生命之水」
    俄羅斯人當然也吸菸,甚至也許是世界上吸菸比例最高的,只不過他們吸的不是水煙而是香菸:列車員、超市收銀員、街頭藝術家、打扮入時的年輕女子、裹著披肩的老太太、清潔工人……形形色色的人吸著形形色色的香菸,而街邊的垃圾桶,只要稍加注意——裡面至少有一半是菸蒂。
  • 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他是蘇聯的罪人嗎?看看晚年的他怎麼說
    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他是蘇聯的罪人嗎?看看晚年的他怎麼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的人民都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好不容易熬到了戰爭結束,以為能過幾天安生日子了,但是這國際形勢卻沒有變得特別好,反而換了一種形式的對戰,各國剛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正是要休養生息的時候,然而有兩個超級大國卻不消停了。
  • 俄羅斯與喬治亞關係為何緊張?除女總統,「高加索銀狐」也有關
    當時在喬治亞任團的書記,與戈巴契夫關係很好。正是因為謝瓦爾德納澤與戈巴契夫的關係,1985年,戈巴契夫執政後,任命為謝瓦爾德納澤為蘇聯外長,從此成為戈巴契夫的左膀右臂,也是蘇聯解體的「四巨頭之一」(戈巴契夫、葉爾欽、謝瓦爾德納澤、雅科夫列夫)。
  • 蘇聯秘聞:安德羅波夫用一瓶魚子醬掃清了戈巴契夫晉升的障礙
    我長期在俄羅斯工作,對蘇俄歷史有比較深入的研究,我覺得,已經板上釘釘的歷史還是不能隨意惡搞,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詳細的講解此案過程並且加以分析,希望你能喜歡!(相關內容搜索結果頁面)一瓶魚子醬引發的貪腐大案上世紀60年,蘇聯為爭奪世界海洋資源,組建了一批大型船隊,發展遠洋捕撈,到1970年漁業產量已經達到800萬噸,成為僅次於日本的漁業大國。
  • 2020阿拉善英雄會如期舉辦,但好像有點變味兒了?
    2020年第15屆阿拉善英雄會將於今年國慶期間,如期在阿拉善夢想沙漠公園舉行——注意了,關鍵詞是「如期」。這短短兩個字,不知重新燃起了多少人期待的小火苗。畢竟前段時間,越野人眼巴巴盼望的馬幫大會,已經宣布由於疫情關係延期,具體舉辦時間還未定。官方承諾,本次越野人的盛會絕對不鴿,這讓大家多多少少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 俄羅斯城市伏爾加格勒(史達林格勒)
    莫斯科和伏爾加格勒之間每天有5-6班次往返程航班,航程時間大約為1小時,此外,每天有3次火車從莫斯科出發,經18小時到伏爾加格勒,伏爾加格勒還是俄南部的一個旅遊中心,每年有十多萬餘外國遊客遊覽伏爾加格勒,它不但是一個漂亮、廣闊、美麗的城市,並且有許多的歷史古蹟、博物館、劇院、音樂廳、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