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人類智力大腦結構圖繪出

2020-11-26 科學網

    研究人員在大腦中發現了一些影響一般智力水平高低的特定部位。(上圖中橘黃色的部分就是特定部位所在的區域) 

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愛荷華州大學、南加州大學以及西班牙馬德裡自治大學(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adrid)的神經系統科學家們近日宣布他們已經共同繪製出影響人類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的大腦結構圖。

 

這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被刊登在今年2月第四周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隨即就引發了學界對於一個更加有爭議的問題的探討——智力究竟是什麼東西?我們如何才能測算出一個人準確的智力水平?

 

這個聯合研究小組包括了該成果文章的第一作者,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簡·格蘭舍(Jan Gläscher)以及其他心理學、神經系統科學以及生物學的專家學者。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與來自愛荷華州大學以及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一起對241名患有大腦功能障礙的病人所參與IQ測試的結果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研究。研究人員將每位病人大腦中存在功能障礙的部位進行了定位,同時他們根據病人參加IQ測試所得的分數劃定出了大腦中可能影響智力水平的區域。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拉爾夫·阿道夫(Ralph Adolphs)表示:「一般智力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概念。但是其基本原理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公認——人類參與各種不同的測試所取得的不同分數其實都是有內在的聯繫的。有些人的分數高,有些人的分數低——由此就引發出另外一個問題:人類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是否取決於大腦特定區域的功能強弱。」

 

研究人員發現,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通常取決於大腦兩個半球所共同組成的網絡所發揮功能的強弱,而並非單一的結構所能控制。

 

格蘭舍解釋說:「出乎研究人員意料之外的是——大腦當中存在著一種分散式系統(distributed system)。若干個大腦部位的連同作用是決定一般智力水平高低層次的關鍵。」

 

阿道夫表示:「也許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和特定的大腦部位的功能強弱沒有任何關係,它只受到整個大腦功能的影響——但那並不是我們的研究成果,我們通過研究所發現的大腦特定部位之間的協同合作原理與現存的一種名叫parieto-frontal integration theory的理論不謀而合,此理論認為大腦可以將多種功能進行整合以完成不同的工作,比如製造記憶等等。」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成果將為研究大腦、智力以及周圍環境三者之間如何「互動交流」打開一條新的道路。

 

這項在加州理工學院進行的研究活動得到了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西蒙斯基金會(he Simons Foundation)、日本政府下屬的全球卓越研究中心(Global Center of Excellence grant)等機構的大力支持。(來源:搜狐科學  尚力)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神經系統科學家繪製出影響人類智力大腦結構圖
    研究人員在大腦中發現了一些影響一般智力水平高低的特定部位。(上圖中橘黃色的部分就是特定部位所在的區域)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愛荷華州大學、南加州大學以及西班牙馬德裡自治大學(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adrid)的神經系統科學家們近日宣布他們已經共同繪製出影響人類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的大腦結構圖。
  • 復旦團隊首繪人類大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復旦團隊首繪人類大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張炯強     新民網編輯:戴慧菁    2016-07-26 12:28
  • 大腦功能網絡動態圖首繪 或使機器人產生人類思維方式
    大腦功能網絡動態圖首繪 或使機器人產生人類思維方式 原標題:   本報上海7月25日電(記者顏維琦、曹繼軍)通過核磁共振掃描技術度量人類大腦各個區域的動態相互作用模式,並揭示其動態變化的產生機制,從而首次繪製腦功能網絡的動態圖譜
  • 《細胞》:愛滋病病毒衣殼蛋白結構圖首次繪出
  • 圖解網際網路虛擬左右大腦組織結構圖
    我們在《用腦科學解讀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未來》一文中提出,以搜尋引擎為起點的百度大腦,谷歌大腦等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系統將進化成為網際網路的左大腦,主要負責將來自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社交網絡積累的網際網路大數據分類,索引,整理最後轉化為有條理
  • 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四條旋臂星系
    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的距離和自行,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該圖是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 中美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中美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科技日報南京4月21日電 銀河系直徑約為10萬至18萬光年,太陽系離銀河系中心很遠,且位置接近銀道面,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旋臂都重疊投影在天球上而無法分辨。
  • 果蠅幼蟲大腦部分神經元連接圖繪出
    原標題:果蠅幼蟲大腦部分神經元連接圖繪出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日前繪製出果蠅幼蟲大腦學習和記憶中心的完整神經元連接圖,從而為最終繪出所有動物的大腦神經元連接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美最新繪製大腦對日常物質分類的信息結構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學家完成一項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首次發現與人們日常生活事物相對應的大腦結構圖。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鷳研究小組掃描患者大腦,繪製出大腦處理不同信息分類(圖中右側),之後能夠顯示在這個虛擬3D大腦結構圖(圖中左側)
  • 什麼樣的大腦結構智力更高?
    點擊查看 智力是描述我們的推理、理解複雜思維、從經驗中學習,以及有效適應環境的能力。理解人類智力的生物學基礎是一項重要的科學目標。神經科學研究已經開始對人腦功能、結構和內部連接的個體差異與一般智力之間的關係展開了研究。
  • 中國科學家首繪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機器人或有人類思維
    信息 中國科學家首繪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機器人或有人類思維 他們研究發現,大腦功能網絡的動態變化與人類的智能高度相關。  馮建峰告訴記者,根據這一發現,未來將有可能通過賦予人工智慧系統內部各部件動態相互作用的模式,使機器人真正產生人類的思維方式。
  • 多巴胺對快樂和獎勵有關鍵作用 或直接影響人類智力
    該研究顯示,人類身體多巴胺系統進化方式不同於大猩猩。人類大腦區域存在大量多巴胺物質,有助於我們思考和計劃,這將解釋我們為什麼比其它靈長目動物更聰明。  化學物質多巴胺對快樂和獎勵具有關鍵性作用,目前最新研究表明,多巴胺對於人類智力也具有重要意義。
  • 人類智力:進化未終結
    然而,經過上萬年的進化,人類大腦是否到了極限,智力是否達到了最大值?按照達爾文的理論,人類從猿人進化為現代人歷經了漫長的時間。在被時間洗禮的過程中,人類被改變的不僅僅是外形,更重要的是大腦容量的擴充、智力的進化,才最終讓人類站在食物鏈的制高點。
  • 最精確人類大腦地圖繪出 97個區域首次查明
    大腦的運行原理就像生命起源一樣,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就如同地球儀上描制的不同國家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在哪裡以及國家之間的不同,現在科學家對於大腦皮層已經描繪出了這樣的地圖,每個半球的山峰和低谷一樣的褶皺被分成180個獨立的部分。
  • 聰明人的大腦反而比較懶惰,專家:智力與大腦工作效率有關
    聰明人的大腦反而比較懶惰,專家:智力與大腦工作效率有關人類有不同的膚色有不同的種族,但是我們的大腦容量基本上就相似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智力水平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這說明我們的進化速度沒有分別,至少不會出現智人與尼安德特人那樣大的區別。
  • 莫錯過大腦發育關鍵期,也要規避影響智力的因素哦
    那麼我們不妨從孩子的大腦發育開始了解吧!【寶寶的大腦發育】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大腦,即便是同卵雙胞胎,大腦也是不同的。寶寶剛出生,大腦只有了成人的1/4大小;到了2歲,已經長到成人大腦的3/4,到了寶寶5歲,他的大腦大小以及容量就已經和成人相當接近了。
  • 【重磅】耶魯神經科學掃描大腦判斷人類智力,區分準確率達99%
    這些「天分」存儲於大腦的不同位置,而隨著科學家對大腦的了解越來越多,他們發現大腦中存儲天分的位置是「神經連接體」(connectome),即不同區域間的連接。神經科學家能通過掃描大腦知道一個人的智力水平,這在今天聽起來仍然像科幻一樣。不僅如此,只需通過掃描大腦,還能夠知道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這只是時間問題。這項研究由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主導。
  • 美國科學家繪出最精確人類大腦地圖97個大腦皮層區域首次查明
    大腦的運行原理就像生命起源一樣,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就如同地球儀上描制的不同國家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在哪裡以及國家之間的不同,現在科學家對於大腦皮層已經描繪出了這樣的地圖,每個半球的山峰和低谷一樣的褶皺被分成180個獨立的部分。這些區域在結構、功能和相鄰部分的連接屬性上都有明顯的不同,它們其中的97個之前都沒有被描述過,屬於首次公布。
  • 「數學中的人類基因組計劃」E8結構圖繪製完成
    「數學中的人類基因組計劃」E8結構圖繪製完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2日 12:21 來源:     來源    現在,一個由18位數學家組成的國際專家組利用功能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和編程技術,繪製出了E8的結構圖。這一成果可謂「數學中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有望促使幾何學、數論和弦理論等眾多領域產生突破性進展。該小組成員之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數學教授David Vogan於3月19日在MIT正式宣布了這一發現。
  • 哺乳動物大腦乙醯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分布圖譜繪出—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首席記者許琦敏)過去百年間,獲得人類大腦細胞的三維圖譜,一直是全世界神經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