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的大腦反而比較懶惰,專家:智力與大腦工作效率有關

2020-12-05 百家號

聰明人的大腦反而比較懶惰,專家:智力與大腦工作效率有關

人類有不同的膚色有不同的種族,但是我們的大腦容量基本上就相似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智力水平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這說明我們的進化速度沒有分別,至少不會出現智人與尼安德特人那樣大的區別。但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國家,有的比較發達,有的則比較窮,這些都會對當地人的智力水平造成影響。事實上人類的智力會受到很多外部條件的影響,而且智力又是表現在多方面的,所以我們想判斷一個人到底有多聰明是很困難的。而我們要研究一個人為什麼會聰明或者為什麼不聰明,我們就必須先搞清楚怎麼比較人們之間的智力水平。

我們知道智力是表現在多個方面的,所以我們必須從多個角度來衡量一個人的智力。所以人們建立了一個標準並且把智力水平用數字量化,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測試某個人在完成一些任務時的得分來判斷他的智力水平。這個標準就是IQ。經過數年的完善,我們基本上可以通過IQ測驗來判斷一個人的智力水平。

既然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測驗來知道誰比較聰明。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研究那些聰明的人來找到讓人智力提高的方式。通過各種研究,人們發現智力比較高的人其大腦活動反而並不是很多,也就是說他們的大腦並不勤奮。但是這些人大腦的某些區域興奮度卻更高。也就是說,他們的大腦處理問題的速度更快,所以他們的腦細胞並不需要長時間的工作。

當然這個工作效率並不是完全由基因決定的。人們發現教育能夠提高人的智力水平。一般來說,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人IQ能提升1到5點。所以一個地方的教育水平越高,那裡的人就會相對更聰明一些。另外,接受一些智力訓練也能對提高智力有一些幫助。比如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只不過這種訓練對智力的提升並不大。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人類在後天接受到的關於智力方面的培養實際上就是在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長期的訓練會讓我們在應對某種任務的時候有更快的反應,這就意味著你在變得更聰明。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大腦結構智力更高?
    點擊查看 智力是描述我們的推理、理解複雜思維、從經驗中學習,以及有效適應環境的能力。理解人類智力的生物學基礎是一項重要的科學目標。神經科學研究已經開始對人腦功能、結構和內部連接的個體差異與一般智力之間的關係展開了研究。
  • 科學研究表明:聰明人的大腦「運行速度」更快
    如果是,那麼UCLA醫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醫學分校)的神經學教授Paul Thompson博士最近的研究結果就顯得更有意義了,他的研究表明,聰明的人不僅更加睿智,而且他們大腦的「速度」也確比常人快。測試可以顯示出大腦的各個部分通過連接組織傳遞信息的狀況,觀測的結果顯示,聰明人的腦部信息傳遞速度比常人更快。為了保證測試的準確性,研究者對92個人(46對雙胞胎)進行了智力測驗,然後再開始檢測他們的大腦並比較他們的遺傳標記。測試結果表明智力水平與腦部信息傳遞速度存在明顯的相互關係。「這些圖像顯示出腦部神經的傳遞速度。
  • 我們先來看看聰明人的大腦有何不同?
    然而,聰明人大腦的連通性是否也與普通人不同呢?一項新研究支持了這個假設。對於聰明的人,某些大腦區域在不同大腦區域之間的信息流動中參與度更強,而另一些大腦區域則參與得較少。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普通人都對弄清楚人類思維的基礎非常著迷。認知能力的差異(比如,導致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差異)很大程度上被歸因於個體智力差異。
  • 五個好習慣提升大腦工作效率
    無孔不入的信息給大腦增加了沉重的負擔,使我們疲於應對。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提升腦力呢? 完成任務刺激多巴胺分泌 多巴胺是大腦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其作用是傳遞亢奮和歡愉的信息。美國範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大腦繪圖技術對「積極進取型」和「鬆懈懶惰型」兩種人的大腦進行分析。
  • 可能是因為你的大腦效率太高
    要怪就怪你聰明而又懶惰的大腦吧。大腦是人體最為複雜和精密的器官,記憶的形成涉及腦部不同區域的協調合作。認知心理學將記憶定義為記憶系統或記憶儲存模型,是大腦對信息進行編碼、存儲、提取的過程。記憶加工有三個不同的階段,分別是感覺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 教育專家告訴你,鍛鍊大腦、提升智力最好的方法是什麼?答案出乎意料!
    2016年一場TED演講火爆全網,教育專家洪蘭教授以幽默的語氣,深入淺出地從人類大腦不同部位的功能出發,告訴各位家長,如何利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出一個聰明智慧而且心理健康的孩子?在洪蘭教授看來,運動、遊戲和閱讀是鍛鍊孩子大腦、提升孩子智力最高效的三種方法。
  • 智人大腦比較小,尼安德特人大腦比較大,尼安德特人卻輸了?
    文/濤聲依舊智人大腦比較小,尼安德特人大腦比較大,智人卻成為了勝者?腦袋大有智慧,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句話一直深信不疑,在現代醫學看來,大腦的大小的確決定了腦容量的大小,也決定了智慧的大小,而在弱肉強食的時代裡,智力的大小決定著自身的存亡。
  • 2020年,是時候學會養成習慣,讓大腦天生懶惰了
    總統年輕時曾經歷過一段黑暗時期,並接受過專家的指導。因為正是這本書給總統帶來了安慰,使他遠離了黑暗,他成了一名出版商。出版商的心願是,這本書可以賣出去再重新出版,於是他開始多做善事,積累運氣,甚至最後給了中獎彩票給孫子玩,寧願自己的運氣也不願意再版。似乎日本人非常重視這些小細節,並相信他們可以通過這些日常行為為自己積累運氣,廣結善緣。
  • 影響人類智力大腦結構圖繪出
    這個聯合研究小組包括了該成果文章的第一作者,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簡·格蘭舍(Jan Gläscher)以及其他心理學、神經系統科學以及生物學的專家學者。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與來自愛荷華州大學以及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一起對241名患有大腦功能障礙的病人所參與IQ測試的結果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研究。
  • 藥物上癮與大腦區域有關
    核心提示:一個外部專家羅伯特歐爾博士說:「在老鼠中的這項研究與涉及到人類藥物上癮行為的新的結果匹配性很好。」羅伯特博士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藥物濫用法部門的一員。   10月25日,星期四(健康日報新聞)——根據一項在老鼠身上所做的安菲他明上癮的試驗的新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有一個特殊的大腦區域可能對藥物上癮是至關重要的。   一個外部專家羅伯特歐爾博士說:「在老鼠中的這項研究與涉及到人類藥物上癮行為的新的結果匹配性很好。」
  • 寶寶智力和頭圍大小有關?頭圍大的寶寶,更聰明?一起來了解真相
    毫無疑問,最主要的肯定就是大腦的發育情況,大腦雖然只佔了我們身體重量的2%,但它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管是說話還是走路,都要經過大腦的思考和計算,所以大腦的耗氧量,佔到了人體的25%左右。寶寶智力和頭圍大小有關?頭圍大的寶寶,更聰明?既然智力跟大腦有關,那是不是就說明,腦袋越大的寶寶,大腦發育情況就越好,智力就越高呢?
  • 神經系統科學家繪製出影響人類智力大腦結構圖
    這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被刊登在今年二月第四周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隨即就引發了學界對於一個更加有爭議的問題的探討——智力究竟是什麼東西?我們如何才能測算出一個人準確的智力水平?  這個聯合研究小組包括了該成果文章的第一作者,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簡·格蘭舍(Jan Gläscher)以及其他心理學、神經系統科學以及生物學的專家學者。
  • 專家:孩子記憶力差,閱讀背誦困難?多半跟大腦記憶工作原理有關
    因此我們就要從這個源頭出發來了解孩子的大腦記憶原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閱讀障礙的問題。大腦記憶分為長期記憶以及工作記憶這兩個部分。對於一般人來講,或許對長期記憶這個概念會比較熟悉,比如我們會記得一些以前我們曾經重複背過的古詩,這些能夠長期存在我們大腦當中的有效信息就屬於長期記憶。
  • 如何更好發揮大腦創造力?沒有那麼複雜
    市場營銷專家阿里·納克維提到,大腦的兩種從根本上講完全不同的運作模式:「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事實證明,工作記憶與智力和創造力的關係與人們直覺所認為的相反。1.智力往往等同於工作記憶的強度但令人驚訝的是,研究表明這麼做有一個隱蔽的好處—工作記憶較差的人更容易找到捷徑並取得概念上的突破。似乎那些記性好、工作記憶容量大的「聰明人」有時不太願意用更新穎、簡單的方法來看待問題。
  • 「解密」有關大腦的8個謠言,你聽過的大腦故事,不見得是真的
    【解密】有關大腦的8個謠言,你聽過的大腦故事,不見得是真的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大腦,大腦真的是非常神奇的器官大腦非常複雜,大約由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天文學家們認為銀河系由1000億顆恆星組成,所以大腦其實應該就像銀河系一樣深邃複雜。雖然現代醫學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大腦對我們人類來說依然神秘莫測。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有關大腦的8個神話,你會發現它們一個比一個更神奇。第8名,大腦是灰色的嗎?大家想過大腦是什麼顏色的嗎?除非在醫療領域工作,要不然想這個幹嗎?
  • 大腦越大的人越聰明嗎?
    甚至在現代人類中,腦容量解釋了人與人之間智力差異的10%。較大的大腦可能有更多的神經元,因而有更好的加工能力;另外,這些神經元之間可能有更大體積的絕緣性白質,因而讓神經元之間有更快的信息交換。 儘管如此,腦的大小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尼安德特人比我們有更大的大腦,但他們滅絕了。」榮格說,「男性的大腦也比女性的大,難道這意味著男性比女性更聰明嗎?顯然不是。」
  • 如何讓工作效率更高,只需讓自己的大腦「走神兒」
    就是掌握了科學的工作節奏,既要會專注工作,又要會走神。一、在工作中「走神」,更能提高工作效率我們經常對做事容易半途而廢、淺嘗輒止的人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人付出的努力遠遠不夠,不會有多大的前途,但真的是這樣嗎?
  • 揭秘《最強大腦》:選手須提前做17頁智力測試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Dr.魏」的背後,還有一個專家團隊和評分體系。在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樓上,記者見到了專家團首席顧問劉嘉教授,請他解密《最強大腦》項目「難度分」的由來。揭秘:選手須提前做17頁智力測試作為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劉嘉教授長期從事學術研究工作,自信對節目的科學性心中有數。
  •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
    除了它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式,它的工作方式令人驚訝。此前的研究表明,比如計程車司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記憶很多路標和街道,因此負責長期記憶存儲和檢索的海馬區體積明顯大於普通人。布局具有日本恐怖片的特點:解剖後的大腦放在工作檯上,前面是殘肢、斷臂和紋身的皮膚,後面是福馬林屍體池。這種來自視覺和嗅覺的強烈衝擊,對心臟的挑戰不亞於瘋狂的過山車!策展人佐藤說,以前有個女孩怕暈過去,最後留下精神分裂症後遺症,所以在這個收藏工作的人一定要大膽,要有碩士以上學歷。目前,這個博物館大多數都是男性都在工作。
  • 莫錯過大腦發育關鍵期,也要規避影響智力的因素哦
    圖片源自網絡2、飲食對於小嬰兒來講,母乳是無可替代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多種促進寶寶智力發育的活性物質,特別是對智力發育有重要影響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牛磺酸不僅能增加腦細胞的數量,促進神經細胞的分化和成熟,還有助於神經節點的形成;有助於寶寶智力發育。而對於添加輔食之後的寶寶來說,吃肉過多或者貪吃的孩子,智力發育會相對受到影響。而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發育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