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工作效率更高,只需讓自己的大腦「走神兒」

2020-12-04 沫嘯長風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擾,聚精會神做了一天的方案,老闆看了一眼就被打回,熬夜熬成熊貓眼,統計的數據還是漏洞百出,一個星期有5天都在天上來回飛,卻一個單子都沒有籤下來。

為了專注工作,你甚至經常放棄與家人團聚。可是這麼努力的你,卻還在原地踏步,最後落得個身心俱疲。因此,方法不對,再努力都是白費!

工作不是永遠只有一種模式,只有那些懂得管理工作節奏,能夠在高度的精力集中和有意的走神之間隨意切換的人,才是優秀的人。

《如何打造你的最優工作節奏》一書顛覆了我們對於專注的定義,作者斯裡尼·皮利認為過度專注並沒有任何好處,只會削弱自己的力量,不斷消耗大腦的能量,讓我們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只專注於當下,而忽視未來的機會。

斯裡尼是一位全能型學者,既是知名腦科學家、精神病學家、高管培訓師,他還是知名作家、音樂家、詩人、主題演講者,他甚至開創了神經培訓領域。

他為什麼在多個領域全面開花呢?就是掌握了科學的工作節奏,既要會專注工作,又要會走神。

一、在工作中「走神」,更能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經常對做事容易半途而廢、淺嘗輒止的人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人付出的努力遠遠不夠,不會有多大的前途,但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過於專注可能會讓我們錯過真正重要的事。如果太專注於工作,反而會讓自己錯過一些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比如約好下班後和許久未見的朋友見面,為了工作竟然忘記了;答應每天留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卻被工作全部佔據了;約定年底回家看望長輩,忙於工作錯過了時間。

工作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工作將自己的私生活塞得滿滿的,而忘記了工作之外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未做,錯過了只能遺憾。

專注就像一束手電筒的光,雖然明亮,但狹窄的光線只能照到你的前方,以至於周圍的事物你可能會忽略看不見。

其次,「走神」可以讓我們在需要專注的時候思維更敏捷。由於做事行為習慣和認知,我們可能會一整天都要求自己保持專注,不允許有半點懈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高效工作,內心也會更充實。

但事實並未如此,如果大腦一直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則會耗費大量的精力,讓我們感到疲憊不堪、無法清晰的思考、失去做事的興趣,相反,工作效率也會打折扣。

我們常說「得不償失」,就是這樣,越想幹成一件事,反而越容易失敗,就是太專注眼前,瞎使勁,不抬頭看路,導致精力被提前消耗。

只有將緊張的狀態切換到放鬆狀態,大腦才有時間復原,讓你之後能夠煥然一新地再次回到專注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勞逸結合。

最後,「走神」可以讓我們拓寬視野。還是以手電筒的光束為例,走神就像是讓聚焦的光束向四周擴散,以便讓你的視野更寬廣,能看到重要的事物和細節,或審視過去,告訴自己不再犯相同的錯誤。

走神可以整合過去、目前和未來的信息,幫你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把你生命時間軸上的各個點連起來。

也許你在走路時突然頓悟,思緒從當前的事情上跑開了。幾個星期都沒有搞明白的事情,一下子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思路變得異常清晰。

因此,學會走神也是一項技能,最關鍵的是我們要學習如何打磨和駕馭它,不讓它在你的生活裡肆意妄為。

二、讓大腦「走神」的5種方法

大腦是高耗能組織,雖然只佔身體質量的2%,卻要消耗20%的能量。大腦一直處於高速運轉狀態,會調動神經元頻繁活動放電,每次放電都需要消耗能量恢復電勢差為下次放電做準備。

如果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有可能引起罷工,最明顯的現象就是感到疲勞,工作效率下降,若想讓大腦保持一個好的狀態,就要主動讓大腦「走神」,那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種方法:遐想。當你產生一些奇怪、虛構或假設性的想法時,試圖講給別人聽,可以是頭腦風暴法。

邀請同事或朋友一起圍繞自己的想法,進行思維發散,天馬行空的任意設想,可能會產生更多想法、點子和辦法。

我們的大腦有自動聯結功能,你會發現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突然間找到了更好的解決辦法。以前只看到事情的表面,現在知道了底層邏輯。

因此,任由自己的思緒飄蕩,可能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第二種:做白日夢。要對自己的白日夢做好規劃,這是一種可控制的走神,即有意識、有計劃地遠離手邊的工作,可以增強我們的好奇心,提高敏銳性,探索自己的設想、感受和感知。

做白日夢的三個步驟:

a.給自己設定一個走神的時間段,從你決定停止專注時開始。比如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

b.進入走神之前的「脫鉤點」,有意識地察覺自己開始走神;

c.真正放下了正在專注處理的工作,切換到了走神狀態,思想漂浮在輕盈的白日夢裡,內心完全鬆懈下來,放任自己神遊,因為鬧鐘會把你拉回現實。

當我們的工作處於一籌莫展時,此時,你要做的就是放下手頭文件,或者離開電腦。接著選擇一項不費腦力的活動,比如聽歌、澆花、眺望遠處,不管做什麼都要放鬆下來。

並自我開導,勸自己別為工作停滯不前感到內疚和沮喪,並提醒自己,暫時的放鬆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所以好好休息吧。如果你發現自己還是想著工作的事,試試做些身體運動,把自己拉回走神的狀態,稍作幾次練習,你很快就學會了。

第三種:自言自語。與自己的大腦開展對話,經研究發現,自言自語作為減壓策略是有效的。用第二人稱的自言自語效果更好,把自己稱呼為「你」或者直呼名字。

女子網球運動員塞雷納威廉士會在比賽時,大喊一聲「加油,塞雷納」,而不是「加油」。大量科學研究表明自言自語可以重塑個人想法,比如把「我沒用」改為「我需要」「為什麼我總是會碰到這種事」改為「和我同樣處於劣勢的人是怎樣克服這些缺點實現目標的」。

只要正面、積極地想問題,你就能得到圓滿的答案。自言自語還可以讓你停下來,重新評估現在做的事情,並在必要時糾正路線。養成這樣的習慣,可以讓你時不時停下手裡正在處理的工作,進行自我檢查。

第四種:冥想。就是一個沉澱思維沙子,給自己思想洗洗澡、排排毒的過程,讓自己全身心放鬆下來。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Shauna Shapiro博士,曾在Ted演講上提出:作為一名教授和科學家,我研究人們如何改變自我,如何進行自我改造,我發現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正念冥想。

同樣,《哈佛幸福課》中塔爾博士也說道,冥想是幸福的處方良藥。每周6-7次15分鐘的冥想練習,能讓人的大腦得到靜謐休息,更容易感染到積極情緒。

眾所周知,賈伯斯、科比、馬雲等大佬都推崇冥想,可見冥想的好處之多。賈伯斯說:「冥想是人生成功的秘訣。」作為普通人該如何進行冥想呢?

找一個舒適且安靜的地方,用你喜歡的姿勢,趴著、躺著、坐著都可以,只要別睡著。根據現實情況對冥想的時間長短進行設置,用手機當鬧鈴,但是別忘了把手機調成靜音狀態。

閉上眼睛,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呼和吸上,仔細感受呼吸所帶給你的最細微的感受,用心去體會它,不必考慮其他。

剛開始冥想的時候,你需要關注的就是呼吸。但是,只要是人都會有走神的時候。當意識到思想「脫軌」了,不是刻意遏制想法,而是慢慢地回歸到呼吸上。

這是一個需要不斷練習的過程,冥想時,我們可以得到心靈地解脫,可以更好地培養專注力,變得更高效。

三、如何建立科學的工作節奏?

1.使用鬧鐘。在工作中,你可能不會自覺地將走神時間放進日常工作中,但設定鬧鐘可以提醒你做真正該做的事情。

每天拿出一小段時間來練習走神,可以設定10分鐘鬧鐘,也可以讓鬧鐘來提醒你休息時間到了,不管你在幹什麼,請立即停下來。

我們可以選擇讓思想走走神,還是出去散步,甚至打個盹兒,都可以。

2.創建時間表。研究表明,人每天都把近一半的時間花在了與手頭任務無關的精神漫遊上。我們為什麼不駕馭好自己的精神力量呢?

創建一張時間表能夠幫助你規範精神漫遊,從而更好的利用它。結合你給自己制定的工作計劃,按需填充時間空隙,安排預約,時間表則可以隔斷日常工作和走神時間。

這有點像使用番茄鍾工作法,每專注45分鐘就可以走神15分鐘,每天的第一個專注時間段可以比其餘的稍長。

比如你可以先專心工作1個小時後,休息一會;但此後,就要儘量做到每專心工作45分鐘就休息15分鐘。休息期間可以自由走神,讓大腦放鬆下來。

除了較短的休息外,還可以在周內安排一些活動,比如哪天晚上和朋友聚餐,或看一場電影。沒有固定的時間,但一定要安排自己做一些與工作和慣例之外的事情,每周至少一次。

接下來,還可以給自己安排長一點的假期,在度假時保持身心放鬆,這是屬於你自己的時間,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總結:

走神是一種明智的放鬆方式,可以讓我們的思考更加靈活,休息、做白日夢、降低專注度,或許會讓你感覺自己正在浪費時間,半途而廢。

但如果你從「專注-專注-疲憊」切換到「專注-休息-專注-娛樂-專注-嘗試」的模式,你就可以從疲憊中抽離出來,利用走神給自己充電,以便下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根據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走神方式,從而擺脫困局、實現更高效地工作。

相關焦點

  • 《有序》:4個方法重新組織你自己的大腦,提升你的注意力
    心理學家丹尼爾列維汀從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有序:關於心智效率的認知科學》結合注意力、記憶分類等神經理論,為你提出解藥。他認為,在信息過載的時代,重點不是避開眾多信息,而是重新組織你自己的大腦!
  • 工作總是摸魚、走神,你可能得了「成人多動症」
    你是否總是感覺注意力難以集中,工作總是走神?複習功課時,不是左看看就是右瞅瞅,連窗外的鳥叫聲都比書本有趣得多?每到加班時,渾身不舒服,購物慾、食慾似乎都能瞬間擴大一百倍?工作容易走神、效率低下的上班族如果這些症狀全中,那你可能真的有病!這可不是在罵人,如果上述現象在你的生活中經常出現,並且已經嚴重影響學習和工作。
  • 長沙小升初學生閱讀英語如何不走神
    在這個階段也有不少問題接踵而來,尤其是在英語備考方面,不少家長感到非常苦惱,大都是反映孩子讀中文書「津津有味」,可一拿起英文書,就不容易「專下心來」,孩子經常「走神」,要麼就「哈欠連天」。下面,長沙奧數網編輯整理了小升初學生閱讀英語走神的主要原因以及解決對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孩子讀英語書走神犯困,有很多原因。
  • 孩子上課總是走神怎麼辦?首都兒研所特級專家白建萍講授講解如何
    很多家長可能都在為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問題而頭痛,下面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特邀專家白建萍教授就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孩子上課總是走神的原因是什麼。人的注意是受大腦控制的,大腦皮層的一定區域受到外界刺激形成興奮區域,周圍的區域則受到抑制而處於相對不興奮的狀態。
  • 又走神了!
    隨著一聲鈴響,你的思緒回到現實,你才發現,自己走神了。某一天的下午,你正在讀一本書,看著書本中的某一行字,你的思緒又飄遠了。你開始回憶起自己在地鐵站碰見的姑娘,展望自己順利脫單,最好能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遠處傳來的汽車鳴笛,把你拽回了現實,你才發現,自己走神了。
  • 孩子上課愛走神?如何幫娃提升專注力,「路徑依賴理論」需了解
    老師說,鑫鑫在上數學課時,總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老師有時會提醒她一下,但沒有過多久,鑫鑫又走神了。娜娜媽媽給娜娜報了鋼琴、繪畫和珠心算等好幾個興趣班,原本進展比較順利,娜娜媽媽也較為心寬,而最近,珠心算的老師給娜娜媽媽發微信說,娜娜上課時不太專注了,老師講完讓同學們練習,娜娜卻是一愣神!
  • 經常走神?說明你太聰明了!
    研究發現:工作中易走神的人智商更高。斯迪凱斯是一家通過對神經科學家和認知研究者的調研結果進行分析,為企業提供人力管理解決方案的公司。他們調查了17個國家,一萬多人,發現其中有近一半的人都表示難以集中注意力工作,」在容易走神這件事上,聰明人跟普通人差不多,甚至不如普通人。」
  • 五個好習慣提升大腦工作效率
    無孔不入的信息給大腦增加了沉重的負擔,使我們疲於應對。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提升腦力呢? 完成任務刺激多巴胺分泌 多巴胺是大腦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其作用是傳遞亢奮和歡愉的信息。美國範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大腦繪圖技術對「積極進取型」和「鬆懈懶惰型」兩種人的大腦進行分析。
  •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大腦)更善於思考?
    大腦有兩個區:長期記憶區和工作記憶區。①工作記憶區,主要是意識和思考區,做的是「加工」工作。②長期記憶區,主要是存儲區域,它存儲著大量事實性知識(事物真實情況的知識)和過程性知識(也就是與原有知識連結的部分,通俗來說就是怎麼辦的知識)。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大腦會先調用長期記憶區來做決策,這樣的效率最高。
  • 高三注意:上課總是走神怎麼辦?五招教你集中精力!
    在高考複習的過程中,每天都要上很多的課,大家都知道課堂效率的重要性,但是總是有些同學控制不住自己上課會走神,那麼該如何應對呢?2、心裡暗示經常走神的同學,建議上課的時候給自己個心理暗示,比如上課之前告訴自己,玩的時候盡情玩,學的時候認真學,這節課很重要,我一定要好好聽,如果落下了,課後我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補課。要鼓勵自己,給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告訴自己一定能認真聽講。在上課過程中,堅持沒有走神,也要不斷鼓勵自己。
  • 白日夢不是沒用 研究稱走神會讓人產生創新性思維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導 美媒稱,最近有研究顯示,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相互發生作用,會產生各種不同類型的「走神」,而大腦的控制系統與「走神」之間發生的一種特殊互動,則會讓人產生創新性思維。他們試圖對大腦如何走神以及怎樣從中獲益做出解釋。當神經學家們剛剛開始使用影像技術時,他們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現象。在受試者等待試驗開始時,一種特殊的大腦網絡會被點亮。科學家們稱之為「默認網絡」。人們做白日夢、發呆、陷入回憶或是勾畫未來時,這一網絡便會被激活。一些研究顯示,人們會把近50%的清醒時間花費在這種「任務無關思維」上,而這幾乎與我們花費在正經事上的時間一樣多。
  • 年紀輕輕就容易健忘、走神、反應遲鈍?這是大腦發出求救信號!
    年紀輕輕就容易健忘、走神、反應遲鈍?這是大腦發出求救信號!;設置了密碼,防的永遠是自己;出門倒個垃圾,忘了帶鑰匙……這些令人迷惑的「健忘」行為你中了幾條?
  • 孩子好動愛走神怎麼辦?這4個原因,總是被家長忽視
    2心理方面的原因,大人要求高,孩子心理壓力過重,自尊心也受損,所以有時候雖然眼睛盯著書本兒,手裡拿著筆,但腦子裡都會想著如果這個題做不好,考試考不到多少分,父母會不會懲罰自己,不能專注於當下所做的功課上面,導致孩子老走神兒。
  • 「自由聯想」讓大腦「散散步」
    當我們工作或學習的時候,大腦所進行的聯想是一種有目的的、受意志控制的聯想,在意志的控制和支配下,聯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具體問題。當我們忙完了一天的事情、躺在床上快要睡著的時候,大腦從緊張的工作學習中擺脫出來,這時大腦會暫時放棄意志控制而毫無目的地、天南地北地「胡思亂想」,我們也就在這「胡思亂想」中漸漸睡去。這種沒有意志控制的「胡思亂想」,就叫「自由聯想」。
  • 聰明人的大腦反而比較懶惰,專家:智力與大腦工作效率有關
    聰明人的大腦反而比較懶惰,專家:智力與大腦工作效率有關人類有不同的膚色有不同的種族,但是我們的大腦容量基本上就相似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智力水平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這說明我們的進化速度沒有分別,至少不會出現智人與尼安德特人那樣大的區別。
  • 又走神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隨著一聲鈴響,你的思緒回到現實,你才發現,自己走神了。某一天的下午,你正在讀一本書,看著書本中的某一行字,你的思緒又飄遠了。你開始回憶起自己在地鐵站碰見的姑娘,展望自己順利脫單,走向人生巔峰。遠處傳來的汽車鳴笛,把你拽回了現實,你才發現,自己走神了。
  • 西媒:往往在你走神時
    如果你問運動員,他是如何做到贏得比賽的關鍵一步的,很可能他也說不清楚。靈感只會在那些在某項工作上積累了大量經驗的人身上才會顯現」,馬丁內斯解釋說。在大多數情況下,靈感閃現的時候可以觀察到有重要的運動調節功能的基底神經節的活動增強。專家認為,關鍵在於做好迅速推理的準備。這是所謂「橫向思維」的基礎,橫向思維在心理學中用來指我們不習慣於採取,能夠避開普通邏輯,以不同方式面對挑戰的替代路徑。
  • 連開車都無法集中注意力,人到底是有多容易走神?
    >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可見走神的壞處明顯更嚴重所以,如果你不能把走神轉為出神我勸各位還是好好學習下如何提高注意力?天津師範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的研究指出工作記憶越強,走神次數越少想要提升工作記憶我們應該為大腦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 測試你的大腦活躍度,聽弗洛伊德說自由聯想有用呢!
    當我們工作或學習的時候,大腦所進行的聯想是一種有目的的、受意志控制的聯想,在意志的控制和支配下,聯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具體問題。當我們忙完了一天的事情、躺在床上快要睡著的時候,大腦從一天的緊張工作學習中擺脫出來,這時大腦會暫時失去意志控制而毫無目的地、天南地北地「胡思亂想」,我們也就在這「胡思亂想」中漸漸睡去。
  • 英語演講 | 怎樣克服走神的問題,變得更專注?
    我們的大腦在不斷接收信息的過程中會決定哪些是重要的。外部幹擾(如壓力)和內部幹擾(如走神)都會削弱我們的注意力。Amishi Jha是一位專注於大腦注意力機制的神經學家,主要研究如何集中注意力。她表示一些簡單的技巧可以提高注意力,一起來看看她在TED上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