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4個方法重新組織你自己的大腦,提升你的注意力

2021-01-16 楠悅讀

本文字數3454,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有序》。

作者丹尼爾·列維汀,加拿大蒙麥吉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行為神經科學、信息科學學院和教育學院的特聘教授。曾在史丹福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並擔任過多家企業的諮詢顧問。

心理學家丹尼爾列維汀從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有序:關於心智效率的認知科學》結合注意力、記憶分類等神經理論,為你提出解藥。他認為,在信息過載的時代,重點不是避開眾多信息,而是重新組織你自己的大腦!

人類大腦進化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信息爆炸的速度,但若能將充塞在我們腦中的信息取出,讓它外部化,或者對信息分類或形成組塊,就可以重新組織並加以管理,從而卸下腦中負擔、讓頭腦再次高效運轉!

一個「有序」的大腦,才可以幫助你做時間管理、人際管理,在家庭生活和公司行為上做出正確、合理的決策。書中既有理論,又分析了大量和我們生活相關的實例,讀來鞭闢入理,趣味橫生。

01、注意力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注意力?我們都有一種感覺,面對過量的信息,感覺自己的記性不夠,總是記不住。但事實是,真正稀缺的並不是記憶力,而是注意力。假如把大腦看成計算機,記憶力就相當於硬碟,是存儲信息的地方,空間很大;而注意力就像內存,是運行程序,也就是思考的地方,空間很有限。信息過載的本質,不是記憶力不足,而是注意力稀缺。那它是怎麼運行的呢?

作者說,注意力的結構像一個蹺蹺板,這個蹺蹺板的兩端,是兩種狀態。一種叫專注狀態,也就是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只做一件事的狀態。比如寫作、畫畫、唱歌的時候,大腦都處在專注狀態裡。蹺蹺板的另一端,叫神遊狀態,也叫白日夢狀態,也就是我們放空自己,對外界的信息視而不見。比如你發現一本書已經讀了好幾頁,卻一個字也沒看進去;在高速公路上開了很長一段路,卻突然發現自己不知身處何地。

而控制這個蹺蹺板的,叫作注意力過濾器,它會從我們接收到的信息裡篩選兩大類。一是變量,比如你在開車時,突然經過一個色彩鮮豔的廣告牌,這個變量就會激起你的注意力。另一類是重要的東西,也就是對於你來說很重要的東西,比如難忘的生日宴、考上大學時的快樂時刻,當他們出現,你都會不自覺地調動注意力。注意力系統工作有4大原則,我們分別說一下。

1、稀缺原則

也就是說,注意力是稀缺的。大腦在高度專注的時候,它會消耗一種重要的養分,叫做氧化葡萄糖,但在神遊模式裡,大腦基本不會消耗太多能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難長時間保持高度專注,而發呆卻可以發上很久。根據作者的觀察,注意力稀缺,是生存環境塑造的結果。

人類在1萬年前進入農耕時代,在此之前的200萬年,都處在狩獵時代。在那個時期,我們基本只需要做好一件事,狩獵。在狩獵時代,人類的生存狀態決定了,我們只需要進化出足以應付狩獵的注意力就足夠了,只要確保狩獵中能高度警覺,既能打到獵物,又不被豺狼虎豹吃掉。這個階段一直持續了200萬年,直到1萬年前,人類才進入農耕社會。這個突如其來的轉變讓人很不適應,從獵人變成農民,要處理更多的信息。

比如,人口密度比以前更大,意味著要處理更多的人際信息;要耕作土地,意味著要探索新的農業手段。這些多出來的信息,都多少讓人類的大腦有些不適應,這就是最初的信息過載。而且隨著人類生產的信息越來越多,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突出。

2、協作原則

我們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明明衣服裡裝著手機,還在四處找手機,明明手裡拿著鑰匙,還在到處找鑰匙。造成這種情況的,就是注意力系統的協作原則。注意力系統並非由大腦的某一個特定區域負責,而是要由大腦的多個不同部位協作運行。當我們高度專注於一件事的時候,會覺得全身的潛能都被調動起來了,精力充沛,原本沉澱在記憶深處的知識也變得異常清晰,身體會變得更加靈活,能夠精確完成每一個大腦指令。

3、關閉原則

也就是,在注意力系統關閉的時候,我們是察覺不到的。這個過程就有點像睡覺,睡著的時候,我們是不知道自己正在睡覺的,只有醒過來之後才意識到。同樣,當我們的注意力關閉,也就是走神的時候,我們是不知道自己正在走神的,只有注意力再次啟動,回過神的時候,才能意識到。

4、切換原則

我們的大腦在高度專注的時候,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化葡萄糖,同樣,當我們的注意力切換,從一個任務切換到另一個任務時,也要消耗氧化葡萄糖,切換所消耗的精力一點都不比執行任務少。我們把注意力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需要消耗額外的能量,區別在於你在做的事情到底需不需要走心。

比如,從喝水切換到吃飯,不需要消耗額外的注意力,但是從寫作切換到演講,就需要消耗很多注意力。

02、如何提升注意力

了解了注意力的工作原理以後,我們如何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呢?作者在書中介紹了三個方法,分別是:注意力外包、策略性走神和訓練知識素養。

1、注意力外包

也就是說,通過外部工具,把一部分注意力轉移到大腦之外,減輕大腦的負擔。其實說白了,就是列一個待辦清單。把任務按照優先級一件件寫在清單上,然後按照順序逐個完成。

比如,把你需要做的工作記下來,完成一項以後劃掉,接著完成下一項。老闆僱用秘書來規劃時間,本質上都是利用外部資源來分擔注意力。再比如,你是位外科醫生,要組織一臺大手術,就要按照手術的關鍵控制點列出一張清單,比如跟麻醉師溝通,要提前做好病人的術前教育,一旦發生意外應該怎麼處理。

一張好清單,必須要滿足兩個要點。一是簡潔,不用面面俱到,只記下關鍵要點。二是更新,一張好清單往往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執行中要根據環境變化隨時調整。注意力外包可以降低犯錯的機率。

2、策略性走神

也就是在專注思考一段時間之後,故意放空自己,留出一段專門的時間來走神。走神未必都是壞事。人們往往認為,只有全神貫注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創造力,但根據作者的觀察,有計劃的走神,有時候反而有助於激發創造力。據說,很多偉大的發現,都來自洗澡時的靈光一現,比如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發現了浮力定律。作者認為,這是有紮實的神經科學依據的。

在大腦裡,有兩個跟創造力有關的關鍵區域。一個叫左前額葉皮層,它負責的是深度思考,也就是針對特定的問題,調動專門的知識。比如你要解一道物理題,調用了很多物理公式,這個過程主要就是由左前額葉皮層完成的。另一個關鍵區域是我們的右腦,它負責的是聯想思考,也就是把一些原本不相干的想法連接在一起,碰撞出新的可能性。比如開發一款網際網路產品,不能光懂技術,還要有更廣闊的視野,了解市場行情,懂得用戶心理。

但這個區域有一個局限,就是你越刻意聯想,努力把無關的東西聯繫起來,反而越是什麼都想不起來,只有你放鬆甚至走神的時候,右腦反而會更活躍,這些聯想才會自動發生。策略性走神,走得越徹底越好,最好是讓大腦完全放空。

比如,咖啡廳或者公園裡,周圍最好一個同事都沒有,任何與辦公環境有關的東西都不在視線之內,只有在這個環境裡放空自己,才是一次合格的策略性走神,這時你的創造力往往能得到更大限度的調動。

3、訓練知識素養

提高注意力使用效率,最終目的還是要解決具體的問題。我們會覺得,要想解決更多的問題,就要具備更多的知識,知識越多,本事越大。但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只能用有限的精力去面對無窮的知識。那麼,應該怎麼辦呢?我們應該怎麼用有限的精力,去面對無窮的知識呢?

根據作者的分析,這個問題一開始就打偏了。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最應該具備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知識素養。所謂知識素養,不是一個確定性的信息,而是尋找和判斷知識的能力。當面對一個問題時,你並不需要直接具備相關的知識,但是,你知道應該從哪裡獲取這些知識,並且知道怎麼運用,這就叫知識素養。

比如,谷歌在面試員工的時候,經常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其中一個是,帝國大廈的重量是多少?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問這種問題到底有什麼意義呢?谷歌要的其實並不是答案,而是面試者的解題思路。你首先得知道計算大廈的重量需要哪些信息,比如建築高度、面積、材料、裡面有哪些結構等等,然後你還得知道去哪裡查這些信息,當同一個信息查到幾個不同的結果時應該怎麼判斷取捨。

最後的話:

要想更好地使用注意力資源,我們得先深入了解注意力系統的特點,知道它是怎麼工作的。書中為我們介紹的非常詳細,通過了解注意力工作原理的4大原則,我們知道注意力是有局限性的。針對這些局限性,作者為我們提供了3個有效的工具,來幫我們降低大腦的負擔。

相關焦點

  • 優化你的大腦,這14個方法非常實用
    無論你什麼年紀,精神鍛鍊都能帶給大腦普遍積極的影響。所以,這兒提供14個方法提升你的腦力。這意味著找到了享受運動,而不是強迫自己去運動的方法,會讓你更聰明,也更有幸福感。所以,做點運動,選擇一個訓練項目比如馬拉松,三項全能或者「趣味賽跑」,或者找個伴兒一起讓運動變得有趣。
  • 大腦老不老,看注意力就知道!只需一張圖,就能測出你的大腦年齡
    而注意力是大腦眾多機能的根基,如果注意力異常下降,輕則活動身體時易撞到腳趾、做事途中被打斷後就會忘了下一步等小問題,重則出現認知障礙釀成嚴重意外,例如駕駛時大腦需同時處理多項信息,注意力稍不足很容易出事。簡單測試注意力要維持大腦健康,就要不時檢查注意力,以趕在大腦開始衰退前發現問題,做出改善並預防惡化。
  • 什麼是第二大腦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第二大腦」?三點幫助你
    在過往的思維觀念中,我們很仰賴大腦來處理所有事情,如果你理解大腦這個神奇的器官,你會發現大腦幾乎無時無刻在處理你所有的事情,要思考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哪些表情不該出現,同時大腦還要處理手、腳的行動,把該記住的東西要記錄下來。只是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如果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的大腦發揮更大的生產力,你覺得這件事對你的幫助有多大?
  • 認識你自己,從認識大腦開始!
    「認識你自己!」這是兩千多年前希臘古城德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著的一句名言。兩千多年來,人類在探索外在物質世界上,已經有了不少收穫,甚至有點兒忘乎所以了,以致於忽略了對內在的探索。人類要認識自己,要從「身、心、腦」三個方面進行。當然,表層的認識,已經有不少了,大腦有些什麼功能、內心狀態怎樣調整、身體健康怎樣獲得,我們對這些都有了很多的了解。
  • 研究發現大腦在專注與分心之間不停交替,注意力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你以為的大腦是一部攝影機,其實它是一部照相機,連續不斷地按下快門,組成我們看到的連貫的畫面。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在注意力爆發的間隙,我們其實處於分心狀態,在分心期間,大腦會暫停手頭工作,檢查周圍環境,看看在注意力的主焦點之外,有沒有什麼東西可能更加重要,如果沒有,大腦會重新聚焦於你正在做的事。
  • 精英們都在用的腦力開發方法,喚醒你的大腦
    從打破自己思維的限制到靠行動去獲取動力,再到使用經無數人驗證過的方式方法,來釋放我們的超能力,實現自我成長。吉姆·奎克是一名大腦教練,他在記憶力提升和快速學習方面都是公認的世界級專家,目前他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幫助他人釋放自身蘊藏的潛能和腦力上。
  • 如何提升孩子記憶力?送你五個方法,快速提升記憶力
    相信很多寶寶上小學的媽媽都有一個苦惱,那就是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放學後問今天學了什麼,孩子一問三不知,那麼今天就來教大家在家怎麼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今天的方法主要是一個拓展孩子記憶力和注意力的方法。
  • 六種塑造大腦讓你聰明的方法
    科學家發現,成人的大腦遠比他們想像的具有可塑性,個人行為甚至環境因素能導致大腦細胞的重新布局,甚至改變其功能。     研究表明,鍛鍊能夠改善大腦的執行能力,包括規劃、組織和多任務處理能力。你的食譜也對大腦的有效運作有所影響,諸如聽音樂、玩遊戲、沉思等可提高大腦的認知能力。
  • 8個方法,讓你提升專注力
    換個角度來說,這種人平時雖然總是拖拉懶散,但到了緊要關頭就是特別有專注力。 這是因為當大腦發現自己正陷入危機時,會分泌「腎上腺素」讓我們發揮無比強大的專注力。 腎上腺素是用來逃避危險與壓力的神經傳導物質,假設我們看到狗要咬過來,或是可疑的危險人物,就會進入緊張的警戒狀態。這種壓力會刺激正腎上腺素分泌。
  • 讓大腦保持年輕的6個方法
    大腦是人類一切生理活動的「總指揮」,它的健康關乎記憶、睡眠、運動、語言、感官等。大腦不健康不僅影響工作效率,而且會導致心理問題或其他身體疾病。下面將介紹保持大腦年輕的幾個有效方法。2、適時休息——使大腦勞逸結合長時間運作會使大腦疲勞、反應遲鈍,影響下一項工作的執行能力。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對人們在產生創造性解決方法時的條件進行了研究,他們的推論是睡眠中的大腦綜合處理複雜信息的能力是極強的。建議上班族工作時儘量擠出一小段時間午睡,或選擇定期出遊,給身心放個假。3、培養愛好——給大腦加速「人的大腦就是一部學習機器。」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注意力!6個方法提升孩子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那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寶寶的注意力呢?
  • 你能在任何年齡改變你的大腦嗎?
    它很活躍,可以適應,癒合,重新連結或更新自己。因此,重塑我們的大腦,讓它恢復活力並保持在最佳狀態還為時不晚。那麼,我們可以從哪些有科學依據的活動和習慣著手來改善自己的大腦呢?這裡給大家推薦5種方法:1. 玩雜耍玩雜耍,也就是練習拋接遊戲,比如耍空竹、拋接球等簡單活動都可以改善大腦的灰質。
  • 「注意力」裡有大秘密:別人用它控制你,你要用它成就更好的自己
    而在如何獲得幸福的問題上,心理學家有一個簡單的答案:「如果你認為自己幸福,那麼你就是幸福的。」你可能畫了一個大問號:這是什麼答案?如果我不幸福,又怎樣「認為」自己幸福呢,這豈不是自欺欺人?但如果從注意力原理來看,用這種方法獲得幸福,最為靠譜。如前所述,注意力會影響我們的選擇和判斷,而它同樣也會強烈地影響我們的內在體驗。
  • 媽媽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神經心理學:是大腦缺乏結構化訓練
    因此,一個人能夠將自己的注意最大限度的放在「隨時注意」和「被注意」上,大腦就能分配更多的資源給到學習,學習才更準確和有效率。了解了「注意」的分類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孩子為什麼會注意力不集中呢?人類產生注意的最高部分是大腦皮層,而大腦皮層不僅對皮層下組織起到調節、控制作用,而且會主動地調節行動,對信息進行選擇,而前額葉對控制注意有著重要的作用。神經心理學研究發現,前額葉受損的人,注意調控能力下降,不是很難集中注意力,就是容易被外界其他的幹擾所影響。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頭痛?學會這5招,輕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秦金亮(浙江師範大學教授)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一問題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也成為家長關心的問題。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孩子存在注意力問題,請一定要去專業的機構做評估。但更應該明確,孩子不可能像成人一樣維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孩子在不同時期,其注意力一次集中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盲目對孩子提出高要求,而應該根據孩子的發展特徵確定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 Neuron:我們的大腦為什麼在快速不停的轉換注意力?
    你可能會覺得你周圍的世界是一幅平滑,連續的畫面。但研究感知的神經科學家現在發現:我們的大腦實際上會以驚人的速度轉移焦點-每秒四次。
  • 解剖發現愛因斯坦大腦異於常人,聯合國大腦教練:跟我學你也可以
    我們能不能複製他的大腦開發方法,從而讓自己成為下一個「最強大腦」呢?《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是吉姆的最新作品,在這本書裡,吉姆將教會我們一套全世界精英都在採用的腦力開發方法,通過閱讀和學習這本書,你獲得以下「大腦超能力」:自由穿梭書頁的閱讀能力、如鋼鐵般牢固的記憶力、像雷射一樣的專注力、無垠無限的創造力、清晰的思維、細緻的洞察力、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 了解大腦的秘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提升記憶力
    出現這種情況,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覺得是自己的記憶力不好,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不了解我們的大腦。只要了解了大腦給我們的密碼,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記憶是把我們大腦中零碎的信心重新組建起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提高大腦記憶的方法有哪些?
  • 大腦的神奇功能,既幫了你,又騙了你
    4、神奇的大腦自動處理功能介紹幾個大腦的自動處理功能,你看完之後,你就會明白,我們真的被大腦給騙了!你可以做個小實驗,看電腦屏幕的時候嘗試去同時注意兩個地方,你會發現你辦不到,這並不是你的眼睛做不到,而是你的大腦功能導致的——你注意的東西被呈現,而其他東西則被剪切掉。從進化的角度而言,這個功能是很棒的,因為它有助於你集中注意力。要是各種細節都平均的呈現出來,需要大腦處理的信息就會太多,進而降低速度,不利於我們迅速做出判斷。
  • 重新訓練大腦!這些APP可治癒心理疾病
    但是,合適的工具可以彌補你的專業缺陷,或是重新訓練你的大腦。這其實就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局限性,然後選擇正確的工具來解決問題。以下是職業中最常見的一些不足之處,同時我們還介紹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工具。疏忽如果發現自己在重要會議或談話中走神了,那麼是時候重新訓練來延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培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了。從調整日常工作環境開始:如果在工作日,你不斷地被電子郵件通知、推送的文章或電話打斷,那麼就會削弱你長時間專注於一項任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