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想更直觀的了解本片內容,歡迎您點擊下行連結,收看西瓜視頻上的同名節目,需15分鐘。如果您只想閱讀文字,文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大腦,大腦真的是非常神奇的器官。大腦非常複雜,大約由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天文學家們認為銀河系由1000億顆恆星組成,所以大腦其實應該就像銀河系一樣深邃複雜。
雖然現代醫學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大腦對我們人類來說依然神秘莫測。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有關大腦的8個神話,你會發現它們一個比一個更神奇。
第8名,大腦是灰色的嗎?
大家想過大腦是什麼顏色的嗎?除非在醫療領域工作,要不然想這個幹嗎?我們身體裡有各種顏色,如紅色的血液、白色的骨頭和還有其它顏色的液體。大腦呢?看過醫學電影的人都會說,大腦不就是灰色的嗎?
事實上,目前存在於你頭骨中的活生生的、會跳動的大腦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灰色,它還有白色、黑色和紅色。
大腦的大部分是灰色的。有時整個大腦被稱為灰質。英國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書中,有位著名的偵探叫波洛,經常談到使用他的「小灰細胞」去推理,其實指的就是用他的大腦。灰質遍布大腦的各個部分,以及脊髓;它由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 但是,大腦還包含白質,腦白質,是大腦內部神經纖維聚集的地方。
黑色成分稱為黑質,黑質細胞富含黑色素,大腦內的黑質是基底神經節的一部分。是腦內合成多巴胺的主要核團。
最後,大腦中還有紅色——這是大腦中的許多血管。那麼,為什麼在實驗室裡保留下來的大腦會顯出乾巴巴的灰色呢?這是由於福馬林藥液的浸泡,泡久了大腦就變成灰色的了。
第7名,聽莫扎特會讓人更聰明嗎?
很久以前就流傳過這樣的江湖傳說,聽莫扎特會讓人更聰明。所以很多人都做過這樣的事,拿一個很好的耳機放在孕婦的肚子上,播放莫扎特的音樂,用來增加寶寶的智力。這種事還產生了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莫扎特效應」。這個神話是怎麼開始的呢?
20世紀50年代,一位名叫阿爾伯特·託馬蒂斯(Albert Tomatis)的法國耳鼻喉科專家,發明了一種託馬蒂斯聲音療法,他認為他用莫扎特的音樂幫助患有語言和聽覺障礙的人恢復了健康。託馬蒂斯獲得了很大的聲譽,但他的研究直到今天都還未被證明真的有效。
到了20世紀90年代,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做了一項研究,他們找來36名學生接受智商測試,在測試前先讓他聽了10分鐘莫扎特奏鳴曲。據這項研究的心理學家戈登肖博士說,聽完之後這些學生的平均智商分數上升了8分。所以「莫扎特效應」從此誕生了。
一位名叫丹·坎貝爾(Dan Campbell)的音樂家將「莫扎特效應」這一詞語註冊為商標,並根據這一概念創作了一系列書籍和CD。隨後在美國的喬治亞州、佛羅裡達州和田納西州也開始宣傳嬰幼兒聽古典音樂。
有一家公司名叫小愛因斯坦Baby Einstein,是一家專業為嬰幼兒製作DVD和其他產品的公司。很多父母購買這些產品,他們相信接觸偉大的藝術作品(主要是莫扎特),有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
不過近年來,有關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在科學界的爭議越來越大。參與研究的弗朗西斯·勞舍爾博士專門出來解釋說,他們從來沒有宣稱古典音樂,尤其是莫扎特能讓人變得更聰明。但是有一些證據表明,聽一聽音樂可以提高注意力、自信和協調能力。
所以說,莫扎特當然不會讓人變得更聰明,一切都只是生意而已。
第6名,學習會使大腦產生紋路嗎?
大腦是圓形的,兩瓣灰色腫塊,上面蓋著一層「皺紋」。當猿進化成人類以後,我們的大腦就越來越大了,這是為了適應更高級的功能。如果我們把大腦所有的腦脊和裂縫都展開,大腦就變得和枕頭一樣大了。
但是,人類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皺巴巴的大腦;胎兒在發育早期的時候大腦非常光滑。隨著胎兒的成長,它的神經元也跟著一起生長並遷移到大腦的不同區域,形成了腦溝和腦回。當嬰兒長到40周的時候,他的大腦就和成年人一樣皺了。
所以人在學習過程中不會產生新的紋路。這個紋路在我們出生40周後就定形了,假設我們的大腦一生都保持健康,那麼這些紋路就是我們一生的皺紋。
當我們學習的時候,我們的大腦確實會發生變化——只是不會增加新的腦溝和腦回。這種變化被稱為大腦可塑性。科學家通過研究老鼠在學習任務時大腦的變化,發現突觸和支持神經元的血細胞會生長並增加數量。
有些研究人員認為,當我們製造出新的記憶時,我們就會得到新的神經元,但是這一研究還沒有得到證實。
第5名,人可以通過潛意識得到信息嗎?
人在潛意識層面可以得到信息,這事到底是真是假?所謂潛意識信息是一種嵌入圖像或聲音中的信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滲透到潛意識裡,並影響人們的行為。
第一個使用這個詞的人是一位市場研究員叫詹姆斯 維查裡。1957年,他宣稱在新澤西州的一場電影放映中插入了廣告信息。這些信息以極快的速度閃爍在電影屏幕上,告訴觀眾要喝可口可樂,吃爆米花。
據維查裡說,電影院裡的可樂銷量增長了18%,爆米花銷量也增長了57%,這證明他的潛意識信息是有效的。
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維查裡(Vicary)的理論火了,一些廣播和電視廣告有意的包含了潛意識信息。1974年,聯邦通信委員會下令禁止傳媒公司使用潛意識廣告。
潛意識信息真的有用嗎?在其後的研究中,加拿大一家電視臺在節目播出時在屏幕上快速閃出「立即撥打電話」的信息,結果證明對觀眾沒有任何影響。
連中央情報局都被維查多給騙了,中情局於1958年發表了一份叫做「潛意識的操作潛力」的報告,本想大展身手開展這項研究,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
潛意識信息就是個騙局,實際上,維查裡對他的研究結果撒了謊,他後來在電視採訪中承認他從來沒有在電影院做過實驗。
第4名,人腦是動物界最大的大腦嗎?
人類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那麼人類也應該擁有所有動物中最大的大腦。是這樣嗎?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的。
成年人大腦的平均重量約1361克。我們都知道海豚,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海豚的大腦平均重量和人類一樣。但是抹香鯨可厲害了,它的大腦重量約7800克,是人類的6倍重。然而,動物學家認為抹香鯨還沒有海豚聰明。
我們再來看看比較輕的大腦,比如:小獵犬的大腦約為72克,是人類的二十分之一,猩猩的大腦約為370克,是人類的四分之一。狗和猩猩都是很聰明的動物,但它們的大腦都很小。
在這些比較中,大家可能會注意到一個重要的問題。海豚的平均體重約為158.8公斤,而抹香鯨的體重可達13噸。小獵犬是一種很小的狗,最大的體重約為11.3公斤,所以有理由認為智力與大腦的重量並沒有什麼關係。
大腦的智力取決於大腦重量與全身重量的比例,比例越小越聰明。人類腦重量與全身重量的比例大約是1:50,但對大多數其他哺乳動物來說,是1比180,對鳥類來說,是1比220。
所以,雖然人類的大腦不是動物界最大的大腦,但人類是最聰明的。
第3名,腦損傷是永久性的嗎?
腦損傷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大腦實際上是相當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傷害。對大多數人而言,腦損害可以等同於植物人,或精神殘疾的人,似乎腦損傷是不可逆的,不可治癒的。
但事實並非總是這樣,腦損傷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對人到底產生怎樣的影響,取決於它受傷的位置和嚴重程度。比如說,腦震蕩是一種輕微的腦損傷,只是大腦在顱骨內的輕微反彈,會導致腦內出血和撕裂。但是,大腦能從輕微損傷中恢復得非常好;絕大多數經歷過輕微腦震蕩的人都不會有永久性殘疾。
而更加嚴重的腦損傷,有時需要手術來清除積聚在腦內的血液來緩解壓力。嚴重腦損傷的患者,大多是永久性、不可逆轉的損傷。
有沒有介於這兩者之間的腦損傷呢?有,有些患有重腦損傷的人可能會永久性的殘疾,但是他的大腦有一部分是可以康復的。比如說,如果神經元受損或丟失,它們就不能再生長了——但突觸或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是可以再造的。實際上,這是大腦在神經元之間創造了新的路徑。
還有,原本與某些功能無關的大腦區域可以接管大腦中受損的區域,讓患者可以使用其它腦部分,重新學習。這就是大腦可塑性現象,例如,中風患者就是通過這樣的治療來恢復語言和運動技能的。
大腦還有很多的未知的領域。當一個人被診斷為重度腦損傷時,醫生並不能知道在損傷後會恢復到什麼程度。而病人總是給醫生帶來驚喜,超過了醫生的預期。其實這是因為大腦的奇特的再生能力。
第2名,酒精會殺死腦細胞嗎?
酒喝到醉的人,往往會出現口齒不清、運動能力和判斷力下降等行為。很多人在第二天還會出現頭痛、噁心等副作用。喝酒到底會不會殺死腦細胞呢?
即使是重度酗酒者,酒精實際上也不會導致腦細胞死亡。但是酒精可以損傷神經元的末端,這些神經元被稱為樹突。據布法羅大學解剖學和細胞生物學教授羅伯塔·彭特尼(Roberta J. Pentney)稱,酗酒後腦細胞本身並沒有被破壞,但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的方式被改變了。
酗酒者會發展出一種叫做韋尼克-科爾薩科夫症候群的神經系統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大腦某些部位的神經元永久的喪失。會導致記憶問題、意識混亂、眼睛麻痺、肌肉缺乏協調和健忘症。最終會導致死亡。這是由於缺乏必需的B族維生素硫胺素所致的。過度飲酒會干擾人體對硫胺素的吸收。
所以,雖然酒精並不會殺死腦細胞,但如果人們大量飲酒,它仍然會損害我們的大腦。
最後,我們來到有關大腦的最大的神話。第1名,人類只開發了10%的大腦。
我們在很早以前就被告知只使用了大腦的10%,還有種說法是關於愛因斯坦大概開發了大腦的20%,所以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這些傳說,主要來源於20世紀初一位名叫威廉·詹姆斯的美國心理學家,他第一個提出,「普通人很少有成就,因為只用了大腦的一小部分」。大約是大腦的10%。
許多人都欣然接受了威廉這個想法,一些專家開始寫書,聲稱他們知道如何開發其餘的90%大腦。
不過,這不是真的。除了這1000億個神經元以外,大腦中還充滿了其他類型的細胞,這些細胞一直在使用。人類不可能只有10%的大腦在使用,剩下90%在閒著。
掃描大腦顯示,無論人們在做什麼,大腦總是活躍的。舉一個例子。如果人們坐在桌子旁吃飯,就不會用到腳。人們正在集中精力把食物送到嘴裡,咬完和吞進去。但這並不意味著腳不起作用——它們仍然有活動,比如血液在流動,只是人們沒有移動它們。
因此,就實際的大腦能力而言,人們無法去挖掘任何隱藏的,額外的潛力。 所以,再有人說可以幫助人們提升大腦的能力,千萬別當真,那依然只是個生意而已。
以上就是有關大腦的八個江湖傳說,你曾經相信過其中的幾個?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西瓜視頻:老鳴講科普,可以收看我的科普視頻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