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帶颱風」在北京以東形成,網友:比正規颱風娜基莉還要完整

2020-12-05 中國氣象愛好者

11月10日上午,我國周圍有三個氣旋系統活動,分別是位於孟加拉灣的氣旋風暴布布、位於南海上的24號颱風娜基莉,還有位於我國北方的溫帶「颱風」——溫帶氣旋。

在這當中,溫帶氣旋是冷暖空氣交鋒中誕生的,此前,華北多地的雨雪天氣就和冷暖空氣的交鋒有關,現在,冷暖空氣的交鋒最終在北京以東誘生出了這個溫帶氣旋。

雖然說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系統,不過也有網友在看了衛星雲圖後表示,這個溫帶「颱風」比正規的颱風娜基莉看起來還要規整一些。

溫帶「颱風」特寫。

這種區別是因為颱風娜基莉在南海上撲騰了太久,水溫太低導致迅速減弱,所以看上去結構甚至不如溫帶氣旋。

溫帶氣旋和颱風娜基莉的合照

相關焦點

  • 2019年第24號颱風娜基莉最新消息 颱風娜基莉路徑圖
    2019今年第24號颱風娜基莉最新消息(11月6日):  @weatherman_信欣:【颱風娜基莉今後3天重點製造海上大風】24號颱風娜基莉,今晨的結構依然不太好,環流中心附近對流較弱,呈現季風低壓的特點。目前正在緩慢向東移動,7日以後掉頭向西,8日起緩慢西行,10日晚登陸越南。
  • 颱風「娜基莉」生成 名字來源柬埔寨 意為一種花
    颱風「娜基莉」生成 名字來源柬埔寨 意為一種花 2019-11-06 15:40:18 來源:新華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颱風娜基莉生成】中央氣象臺11月6日06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 今年還要「刮颱風」!三個颱風或依次生成,抗旱喜雨真要來了嗎
    就這樣,又一個颱風活躍期悄然到來:11月2日,今年第23號颱風夏浪在太平洋深處形成;南海也有一個颱風胚胎發展,很可能在立冬前加強為24號颱風娜基莉。ECMWF的MJO預報夏浪張牙舞爪,雲系龐大,不過離我國很遠,未來對我國沒有影響。但南海颱風胚胎就不一樣了,它目前就在我國中沙群島附近,外圍雲系時不時闖入華南、福建沿海,製造壯觀紅霞。
  • 超強颱風將和溫帶氣旋激烈攪合,再送一場大暴雨
    這三個氣旋其實不太一樣,日本以東和日本以西的氣旋系統都是溫帶氣旋,其中位於日本以東的溫帶氣旋是20號颱風浣熊變性轉化形成的溫帶氣旋
  • 分析:其實是溫帶颱風
    9月14日下午,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南方地區降雨增多的同時,東北亞地區有多個氣氣旋系統狂舞——在這當中,和我國比較有關係的是位於我國以北蒙古高原附近的氣旋雲系和位於日本海上的氣旋雲系,位於蒙古高原附近的氣旋雲系已經在我國北方甩出了一道降雨帶,而日本海上的氣旋雲系已經將部分陰雨天氣甩上我國東北,因此有的網友表示
  • 颱風「娜基莉」生成!福州沿海最大陣風將達8-9級
    都11月了還有颱風?是的,你沒看錯!南海熱帶低壓已經加強為今年第24號颱風「娜基莉」了……5日晚上8點鐘,南海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24號颱風「娜基莉」(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Nakri;名字來源:柬埔寨;名稱意義:一種花)。
  • 受颱風減弱成溫帶氣旋影響 雨水還要在我市待兩天
    受颱風減弱成溫帶氣旋影響 雨水還要在我市待兩天 2020-09-09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東北又要被颱風包圍?衛星清晰可見,已形成兩個新溫帶氣旋!
    9月14號晚上,我國很多地區都遭受大暴雨,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和北方部分沿海城市,突如其來暴雨讓很多人束手無策,甚至還有很多小夥伴們,因此被淋雨,當然這種情況在九月份極為常見,根據衛星圖來看,突然出現的暴雨主要還是因為有兩個氣旋出現了,它們路過蒙古高原的附近,為我國北方地區留下了降雨帶,所以才讓北方地區昨晚突降暴雨,讓很多人猜測氣旋出現,難道要形成新颱風了嗎
  • 1號颱風杜鵑生成,會登陸我國?權威預報:可能性小,或是好颱風
    2月18日中午,從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西太平洋地區天氣主要分成了兩個部分——從我國東部海區到日本附近,溫帶氣旋拉扯下來的大量冷空氣在海上形成了壯觀的大範圍冷流雲
  • 2020年第一號颱風「黃蜂」,在菲律賓以東廣闊的太平洋洋面生成
    由於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低壓系統水平方向空氣呈「北逆南順」旋轉,低壓系統「旋轉輻合」的運動形態很像江河中的旋渦,所以又被稱為「氣旋」,氣旋可以分為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兩大類,颱風屬於熱帶氣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熱帶氣旋都會被稱為颱風,颱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也就是風速達到每秒32米以上。
  • 11號颱風"紅霞」又要來東北?
    11號颱風「紅霞」 或將影響東北 颱風胚胎90W目前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上,未來可能穿過菲律賓後,在南海上發展起來,有可能成為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
  • 颱風要在周末登陸長三角?分析:只是溫帶氣旋,但也會帶來大風
    而4月17日超級超級計算機的最新預測中則指出,在4月19日也就是本周末前後,一個強盛的低壓系統將在江浙滬一帶出現,因此也有網友會問「這是颱風登陸了嗎?」這當然不是颱風登陸,現在才是4月中旬,西太平洋還沒有完全暖起來,我國近海更是如此,因此有颱風登陸的可能性很低,而登陸長三角的颱風至少也得等到夏天到來。
  • 颱風極盛期沒結束?衛星雲圖確定:我國上海以東又現颱風胚胎
    這兩天,西太平洋的颱風「極盛期」誕生了大量的新颱風,13號颱風玲玲、14號颱風劍魚和15號颱風法茜相繼誕生。時至9月10日,颱風法茜已經襲擊日本並且朝著北太平洋而去,在北海道以東洋面減弱為熱帶風暴並且變為「6」字型,這意味著其即將併入西風帶中。
  • 颱風蘇馬倫走了,颱風飛燕來了,下一次颱風的名字你知道嗎?
    颱風是地球上最強勁的風暴,極端氣候的代表。每年都會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關島附近的洋面以及南海地區形成。颱風路過的地方風力強勁,摧枯拉朽,給人類帶來很大的災難。不過凡事都有兩方面,颱風氣候也有好的的一面。颱風給人類帶來了豐富的淡水資源,給陸地上帶來了豐富的降水,緩解了旱情。
  •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颱風的影響及防禦措施
    颱風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它多發於夏秋季節。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颱風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本期MAIGOO小編為大家講解下有關颱風的相關知識,颱風的是怎麼形成的、颱風給我們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颱風來臨我們應該做好哪些防禦措施。颱風的形成形成條件1、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溼的大氣。
  • 三個颱風或依次生成 抗旱喜雨就要來了嗎?
    雖然近來杭州的天氣比較單調,但是最近海上並不太平,三個颱風或依次生成,抗旱喜雨就要來了嗎?  民間氣象組織@中國氣象愛好者分析,前不久,今年第23號颱風夏浪在太平洋深處形成,不過因為距離較遠,未來對我國沒有影響。而正在南海發展的颱風胚胎,則很可能在立冬前加強為24號颱風「娜基莉」。
  • 今年第5號、6號颱風幾乎同時生成,颱風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根據我國氣象臺發布的藍色預警,今年的5號颱風「薔薇」在8月9日凌晨3點左右在巴士海峽以東獲得命名,隨後向偏北移動,對韓國、日本等地區帶來降雨,之後強度逐漸降低,到11日05時左右就會降低至溫帶氣旋,該颱風也隨之而消失。而在昨天上午,今年的6號颱風「米克拉」也形成了,該名字是泰國提供,寓意是雷天使。米拉克或將在我國福建一帶登陸,登陸之後強度將會逐漸減弱,直到消失。
  • 颱風巴威今日登陸,熱帶的颱風為什麼會北上?颱風路徑主要有3種
    登陸後的飛燕強度減弱變成了溫帶氣旋。但它還是一路北上並最終抵達了北冰洋。颱風飛燕可以說是近幾年來「飛」的最遠的颱風了。位於菲律賓以東和關島附近的太平洋海域就是颱風理想的生成地。在這裡海洋貪婪地吸收著太陽的熱量。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空中,同時海面上的空氣也會受熱上升,海面附近的氣壓變低。這樣這片海域附近的空氣就會流動到這裡,風就形成了。
  • 受颱風減弱成溫帶氣旋影響 雨水還要在牡丹江市待兩天
    隨著颱風中心的來臨,昨天白天我市降水開始減弱,出現了小雨天氣,市區早晨最低氣溫為14.8℃,白天最高氣溫為20.6℃,感覺較涼。據中國天氣網報導,颱風「海神」8日早晨變性為溫帶氣旋,中央氣象臺對其停止編號,但對我省的風雨影響還未結束。
  • 颱風娜基莉最新路徑圖,颱風娜基莉實時路徑圖
    時 間:11 日 05 時   命 名:「娜基莉」,Nakri   編 號:1924 號   中心位置:北緯13.0度、東經109.0度   強度等級:熱帶風暴   最大風力:8級, 20米/秒(約72公裡/小時)   中心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