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設計出比鑽石更堅固的碳納米結構

2020-12-03 量子認知

我們許多人都知道鑽石,它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它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在工業上它主要用於製造鑽探用的探頭和磨削工具,故又稱為金剛鑽或金剛石。形狀完整的金剛石經過打磨,稱為鑽石,可用於製造高檔飾品,價格非常昂貴。目前世界上最昂貴的高檔鑽石從幾千萬到幾億美元,還有兩顆是無價之寶。

儘管鑽石具有極其獨特的魅力,但它僅僅是碳的一種特殊形式,或稱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是指由同一種化學元素組成,而結構形態卻不相同的單質。同素異形體由於結構不同,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上也有差異。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即由純碳元素所能構成的各種不同的分子結構。包括如下圖所示的八種碳的同素異形體:a) 鑽石、b) 石墨、c) 藍絲黛爾石、d) C60 (富勒烯)、e) C540、f) C70 富勒烯(C70)、g) 無定形碳、和 h) 單層碳納米管等。

它們都是由碳原子組成的,但是它們之間原子鍵的類型不同,這導致了不同的材料結構和性能。鑽石為什麼是目前已知最硬的天然物質?是因為鑽石的碳元素構成的晶體的碳原子的空間結構是正四面體形,原子間以共價鍵結合,是一種非常穩定的結合方式。

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的科學家們在結構上設計了一種板狀納米級碳結構材料,其強度與密度之比比金剛石還強。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訊》上。

研究人員成功設計和製造了壁厚約160納米的閉孔板狀納米晶格結構材料,該材料由緊密連接的閉孔板代替了過去幾十年來這種結構中常見的圓柱形桁架組成。研究表明,這種排列達到了多孔材料強度和剛度的理論極限。

該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研究人員、論文作者延斯·鮑爾(Jens Bauer)說:「以前的基于波束的設計雖然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但在機械性能方面並沒有那麼有效。」 「我們創造的這種新型的板式納米纖維比最佳的束式納米纖維要強得多、也要更堅硬得多。」該論文指出,所設計研製的材料已顯示出可將圓柱梁型體系結構的平均性能提高多達639%的強度和522%的剛性。

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以及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教授洛倫佐·瓦爾德維特(Lorenzo Valdevit)建築材料實驗室的使用爾灣材料研究所提供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和其他技術驗證了他們的發現。

論文第一作者、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卡梅倫·克魯克(Cameron Crook)說:「科學家們預測,以板狀設計排列的納米晶格會非常堅固。」 「但是以這種方式製造結構特別地困難,直到我們成功做到這一理論,該理論才被證明。」

研究人員說,該研究成就的關鍵取決於複雜的3D雷射列印工藝,稱為雙光子聚合直接雷射寫入(two-photon lithography direct laser writing)。當雷射聚焦在對紫外線敏感的液態樹脂的液滴內部時,隨著紫外線敏感樹脂的逐層添加,分子同時被兩個光子撞擊,該材料在兩個光子會合的位置變成固態聚合物。通過掃描雷射或在三個維度上移動載物臺,該技術能夠對該細微結構進行周期性排列,每個細微結構由厚度為160納米的平板組件組成。

該研究的一項創新還包括在板上的小孔,這樣的小孔可用於從成品材料中去除多餘的樹脂。作為最後一步,晶格經過熱解,在真空中將其加熱到900攝氏度一小時。最終結果是形成了立方形狀的碳結構,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多孔材料具有最高的強度。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目標和成就是利用基礎物質的固有機械作用。研究人員說:「當您使用任何一種材料並將其尺寸顯著減小到100納米時,它就會接近理論上沒有孔或裂紋的晶體。減少這些缺陷會增加系統的整體強度。」

該大學設計與製造創新研究所所長、研究主導作者、瓦爾德維特(Valdevit)補充說:「以前沒有人將這些結構與材料聯繫起來。」 「我們是第一個通過實驗驗證其性能與預期相符的小組,同時還展示了具有前所未有的機械強度的結構材料。」這種碳納米晶體結構對結構工程師,特別是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廣闊的前景,因為人們希望它們的強度和低質量密度的結合將大大提高飛機和太空飛行器的性能。

相關焦點

  • 蘭德智庫報告可領;歐洲向電池類項目投入數十億美元;美國設計出比鑽石更堅固的碳納米結構!
    昭和電工等利用AI預測將材料開發試驗數降為25分之1以下2.蘭德智庫發布《衡量21世紀的權力國家、權力周期和大國戰爭的風險》報告3.歐洲向電池類項目投入數十億美元4.三菱瓦斯化學在泰國增加用於半導體的樹脂產能5.美國研究人員設計出比鑽石更堅固的碳納米結構
  • 比強度超過鑽石!科學家設計碳的新結構,強度和剛度接近理論極限
    而近日,美國加利福尼大學爾灣分校與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一起,從材料的微結構角度設計出一種碳的板狀納米結構,該結構的比強度(強度-重量比)甚至要超過鑽石。這項研究發表在了《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 比鑽石還要硬,科學家利用計算機:設計製造出「五角」超硬鑽石
    來自筑波大學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計算設計了一種新的碳基材料,其硬度甚至比鑽石還高。這種被發明者稱為「五角鑽石」的結構,可能有助於在困難的切割製造任務中取代目前的合成鑽石。鑽石完全由排列在緻密晶格中的碳原子組成,以其在已知材料中無與倫比的硬度而聞名。然而,碳可以形成許多其他穩定的構型,稱為同素異形體。
  • 科學家做出了在強度密度比上優於鑽石的物質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構造納米級碳,做出了一種在強度密度比上優於鑽石的物質。雖然做出了這種微碳晶格,在實驗室中進行了測試,但還不能用於實際應用。但這種新的方法能幫我們在未來構造出更堅固更輕的物質,航空航天等行業對此會非常感興趣。
  • 比鑽石更硬的材料出現了
    昨天,phys.org、Science Codex、ZeeNews、IEN、Kitco等多家媒體都在報導一件新鮮事:日本筑波市(Tsukuba)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電腦上設計出了一種比鑽石硬度更高的碳基材料。
  • 傳說中的最硬物質「碳炔」雛形已被合成,硬度是鑽石40倍
    奧地利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學》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們在實驗室大量合成出有史以來最長的穩定線性碳鏈,其由6000多個碳原子組成,或有助最終批量製造出目前已知的最硬的物質
  • 目前已知的最硬的物質「碳炔」 硬度是鑽石的40倍、石墨烯的兩倍
    美國科學家經過理論計算指出,碳炔這種碳原子一維線性帶狀物的強度應該比任何已知的材料更硬更堅固,擁有巨大的抗張強度和硬度,硬度是鑽石的40倍、石墨烯的兩倍,因此,可用於製備超堅固的設備。另外,它還擁有僅被拉伸3%就能從導體轉變成絕緣體的獨特屬性,因而備受電子設備領域青睞。儘管科學家們可採用某些方法讓碳鏈保持穩定,但此前只能製造出最多擁有100個碳原子的不穩定碳鏈。
  • 人類已知的最堅固的材料
    可能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鋼鐵和鑽石,而在某種不同程度上來說,鑽石確實是人類已知的最堅固物體之一,但是在科技發展的近十幾年裡,人類已知的最堅固材料可遠遠不止這些,今天就讓我們來簡單盤點一下吧 鑽石作為公認的世界上最堅固的物體之一,鑽石在堅固係數排行榜上屬於極其堅固的物體
  • 科學家發明出比鑽石更堅硬的物質
    長久以來,人們認為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是鑽石,近來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比鑽石更加堅硬的物質——「立方體氮化硼」。這種透明晶體的維氏硬度達到了108G帕,鑽石的維氏硬度為100G帕。這種堅硬物質的奧秘來自於它的納米微觀結構,就像洋蔥一層層摺疊而成,又像俄羅斯套娃層層嵌套在一起。當置於1800攝氏度和150億帕(68000個大氣壓)的條件下,氮化硼就能形成這樣的結構。
  • AEnM:碳基納米材料的結構設計和組成調控在儲鋰方面的應用進展
    此外,優異的結構穩定性也能夠充分緩解電化學反應過程中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對電極材料的破壞,進而提高了電池的循環壽命。這些優異的特性使其成為儲能材料的首選,科學家們已經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用於製備和設計能夠適應不同電化化學環境的碳基電極材料。
  • 如果碳原子變成二維結構會表現出怎樣的能力?
    如果碳原子變成二維結構會表現出怎樣的能力? 石墨是碳同素異形體的一種形態,碳原子可組成平面六邊形環平鋪結構,堆疊起來便是石墨,因這些層狀結構之間僅有微弱的結合力,可以輕易造成相互滑動、脫落。石墨也因此表現出質地較軟且有滑膩感的特性,不僅能用來寫字,還能做潤滑材料,同時科學家們利用石墨材料較好的耐腐蝕性、導電性與導熱性等,在產業界展開廣泛應用。 而碳原子的神奇之處在於,不同的排列組合能形成屬性截然不同的材料。
  • 鑽石變成納米大小後,竟會有這種神奇功能
    所以,你可以想見,納米鑽石可不會像手上所戴的大克拉鑽石那麼耀眼。納米鑽石的概念最早起源於科學家在太空隕石中發現的鑽石結晶體,這些鑽石結晶體的平均直徑只有3納米。所以,只有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發現。科學家們猜測,這些鑽石可能是太空中超新星爆發形成的。
  • 首創碳納米管抗疲勞性測試系統,登上《Science》
    對於具有理想結構的單層壁的碳納米管,其抗拉強度約800 GPa。碳納米管的結構雖然與高分子材料的結構相似,但其結構卻比高分子材料穩定得多。碳納米管是目前可製備出的具有最高比強度的材料。若將以其他工程材料為基體與碳納米管制成複合材料, 可使複合材料表現出良好的強度、彈性、抗疲勞性及各向同性,給複合材料的性能帶來極大的改善。
  • 更強CPU:碳納米電晶體性能首次超越矽電晶體-CPU,處理器,碳納米...
    晶片製造商現在面臨一定的困難,它們要用更小的製程製造更快的CPU,正因如此,晶片企業已經開始尋找「矽」的替代品,比如碳納米管,最近,碳納米管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碳納米電晶體,其性能大大超越現有的矽電晶體,它所通過的電量比電晶體高了1.9倍。科學家表示,碳納米管電晶體超越矽電晶體,這還是第一次。
  • 科學家研製納米立方氮化硼 其硬度已超越鑽石
    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鑽石並不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材料,目前,1月份出版的《自然》雜誌撰文指出一種最新材料已超越了鑽石的硬度。來自芝加哥大學等多所高校科學家組建的一支研究小組指出,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是將氮化硼微粒壓縮成一種超堅硬物質形式。
  • 迄今最長碳鏈或能造出最硬物質「碳炔」
    奧地利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學》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們在實驗室大量合成出有史以來最長的穩定線性碳鏈,其由6000多個碳原子組成,或有助最終批量製造出目前已知的最硬的物質——碳炔。  1885年,德國有機化學家阿道夫·馮-貝耶爾首次提出碳炔的概念,他將其描述為一種無限長的碳碳單鍵和三鍵交替而成的碳鏈。
  • 人類已知最堅固的5種材料,除了鑽石,看看你還認識哪些?
    大家知道材料有軟硬輕重等等方面的屬性,有的材料硬度大,抗磨抗壓等功效強,而有的材料韌性好,結構特殊。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人類已知最堅固的5種材料,除了鑽石,看看你還認識哪些呢? 鑽石非常堅硬,必須用其它鑽石來切割。
  • 青島科技大學與北大等Sic Adv:單壁碳納米管的生長動力學
    CNT的頂端包含鈷納米顆粒,這是尖端生長的典型特徵。碳納米管是由碳製成的堅固而輕巧的納米材料,具有出色的載流能力和非常高的導熱性,是電子應用的理想選擇。儘管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未來最有趣的材料,但科學家仍在為它們的可控合成而努力。
  • 碳納米管——汙水處理新神器!
    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近日研究出一種新型碳納米管可以成為下一代處理有毒淤泥以及汙水的神器。我們的生活離健康與環保更進一步了呢!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研究出一種新型碳納米管可以成為下一代處理有毒淤泥以及汙水的神器。
  • 碳納米管接連實現重大突破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清華大學魏飛教授團隊成功製備出單根長度達半米以上的碳納米管,創造了新世界紀錄,這也是目前所有一維納米材料長度的最高值。與此同時,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強度極好且十分輕巧的碳制導線,由許多碳納米管組成,其強度是銅導線的30倍,重量不到銅線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