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將引發社會倫理震蕩 未量產已被美國部分地區禁止使用
當北京遇上西雅圖,成就的是一段美麗的愛情。而當Google Glass「遇上西雅圖」,卻遭遇了「被禁」的命運。近日,西雅圖的The 5 Point酒吧成為第一家禁止佩戴Google Glass入內消費的酒吧,餐廳的老闆擔心這款神器會侵犯客人的隱私。無獨有偶,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立法者最近也打算修法禁止駕駛中佩戴Google Glass之類的頭戴式裝置。雖然Google Glass普及到平常人家仍有待時日,然而被稱為簡易版Google Glass的「山寨」級產品Memoto再過幾周就將如約而至,索尼頭戴式眼鏡的研發進展也相當順利。可抓拍並上傳共享照片、視頻,提供背景提示……當「可穿戴技術」日益走近我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的擔憂不僅僅在於駕駛安全方面。
犯罪、撒謊、記錄生活……人類一面追尋新技術的誕生,希望它能改變生活,一面卻又持有戒備之心,擔心無法駕馭。無可否認,未來,可穿戴設備勢必引發社會的巨大變革。
源起
Google Glass在美酒吧遭禁
作為一款可以「拓展現實」的眼鏡,Google Glass可以上網衝浪、處理文字信息和電子郵件,進行視頻通話,還可以通過聲音控制拍照。只要對著眼鏡說「OK Glass,take a picture」(眼鏡,拍張照!),Google眼鏡便可以將他視線範圍內的會場影像拍下來,並同朋友共享。除通過語音識別以外,使用者還可以通過觸摸眼鏡來操作拍照。這一切聽起來真的很方便,但會不會也讓你心驚膽戰?置身於Google Glass的世界,包括挖鼻孔、隱秘的不屑表情在內的一切通通無所遁形。
在Google Glass即將上市之際,反對之聲也不時出現。西雅圖The 5 Point酒吧在其Facebook上稱,佩戴Google Glass的顧客將會被趕出去。餐廳的老闆Dave Meinert以隱私問題解釋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客戶來我的餐廳是絕對不希望有人悄悄的攝影和拍照,同時即時上傳到網際網路,我們必須保護顧客的隱私不受幹擾。」
無獨有偶,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立法者最近也打算修法禁止駕駛中佩戴Google Glass之類的頭戴式裝置。維吉尼亞州立法機關的Gary G. Howell認為,在駕駛過程中佩戴具備顯示功能的計算器是違法行為,可能會造成駕駛安全問題。
「人體植入」可能引發變革
Google Glass的出現已經讓人們開始擔心隱私問題,然而,另一種可以植入人體的晶片VeriChip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可植入晶片作為「超級可穿戴設備」,甚至都不需要「穿戴」,而成為了人體的一部分。據了解,植入晶片的手術過程不到3分鐘,只需要輕微的局部麻醉,幾乎沒有任何疼痛。
這種「超級可穿戴設備」在安全管理、金融和個人認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它的誕生卻更多地引發了爭議。可植入晶片上記錄著個人信息,成為不可假冒的「身份證」。晶片可以對外發射無線電信號,當附近的儀器對其進行掃描時,晶片就會在儀器上顯示出數據。把這個數據連接到電腦上,就可以獲取更多有關攜帶晶片者的個人信息。由於植入體內後不容易取出來,人們相當於被打上了「電子烙印」,一切行蹤「皆在掌握」。
此外,目前很多科學家正在研究與人類的神經系統相連通的晶片,未來,即便你手無縛雞之力,只要植入了晶片,就能立即變身為「李小龍」了。與網際網路相連,需要的知識也可以隨時得到。
顛覆
可穿戴設備讓每人無所遁形
以Google Glass為導火線的可穿戴產品所引發的大討論,目前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可穿戴給人類是帶來正面還是消極的影響?關鍵在它們是用於什麼地方上。
近日,一家廠商Taser推出了警察專用的智能眼鏡AXON Flex,在他們巡邏的時候可以記錄下整個事件的真實情況,方便警察在之後查看並下載重要的信息。此外,這款眼鏡還具備車牌號和駕駛證自動識別功能,未來還計劃推出人臉識別功能,這將非常有利於警察抓捕逃犯和尋找失蹤人口。
從某些角度上來說,可穿戴設備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卻也讓我們每時每刻都無所遁形。「隱私是一種不受幹擾的權利,也是個人控制與自己有關資訊的權利。主要目的在於保護個人的心境、精神與感覺,不受非法侵犯。」廣東慧港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天祥認為,由於可以不被察覺地拍照、錄影,「可穿戴設備」的出現將使得人們的隱私暴露在更多的風險中。心理學專家劉中良認為,「無所遁形的暴露」會大大激發心理焦慮,讓人們處在緊張之中。
河海大學教授楊愷鈞認為,不能指望科技的發明對人類「有百利無一害」,Google Glass侵犯隱私的問題可以更多地藉助法律的完善和有效執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探討
社會學專家稱「超能科技」異化人類
「科技」一直被評價為「雙刃劍」,一方面帶給人們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卻也讓人們的生活、行為、社交、文化倫理等方面不可遏制地發生變革,不管變革是不是我們喜歡的。「戴著Google Glass,我的臉看上去也不怪異,但我還是感覺哪裡不對。可穿戴設備看起來很美,但我還是不想戴它。」你會不會也有同樣的感覺?
對於Google Glass更讓社會學家擔心的是「人體植入晶片」。最早的時候,人們將晶片植入動物體內,用來鑑別它們的身份。未來,如果每個人身上也都被打上「電子烙印」,會不會通通變成「超人類」機器人?復旦大學文化研究專家呂新雨教授認為,「可穿戴設備」很有可能使得人們不再會有任何秘密隱私,從而更無「自由」可言。「人類的記憶、思考能力都交給了人體晶片,再接下來可能是感情能力——人還是人嗎?是否有人會希望自己變成這樣的『機器人』呢?」
第一個在身體裡植入晶片的美國教授凱文·沃維克認為,「植入晶片的半人半電腦的物種智力一定比人高,而且通過電腦網路,他們的腦力資源可以和其他人共享。到那個時候,不是我們要把他們當做人還是當做機器來看待,而是他們怎樣看待人類。」
中國手機市場2012年的「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深圳雙雄「中華」合計趕超三星,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雙雙同比大增近九成。艾瑞專家麥浩超分析,蘋果的反彈得益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大幅增長趨勢,其品牌塑造和體驗優勢也值得國產品牌學習。
2012年蘋果和三星合佔全球手機產業81%的毛利,手機利潤方面全年所佔比例達到103%。這意味著,除了蘋果和三星,其他廠商整體是在虧損經營。中國廠商的「賺吆喝不賺錢」無疑難以持久,這也折射出核心競爭力仍然不強的事實。
日前,中國聯通與諾基亞共同宣布推出聯通戰略定製機-諾基亞520,此款移動終端是Nokia Lumia家族中價格最親民的新成員,也是最具良好性價比的WCDMA制式Windows Phone千元級智慧型手機。此款新產品的發布標誌著國際品牌正式加入21M速率千元智能機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