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Google Glass遇上西雅圖 超能科技異化人類

2020-12-07 大眾網

  可穿戴設備將引發社會倫理震蕩 未量產已被美國部分地區禁止使用

  當北京遇上西雅圖,成就的是一段美麗的愛情。而當Google Glass「遇上西雅圖」,卻遭遇了「被禁」的命運。近日,西雅圖的The 5 Point酒吧成為第一家禁止佩戴Google Glass入內消費的酒吧,餐廳的老闆擔心這款神器會侵犯客人的隱私。無獨有偶,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立法者最近也打算修法禁止駕駛中佩戴Google Glass之類的頭戴式裝置。雖然Google Glass普及到平常人家仍有待時日,然而被稱為簡易版Google Glass的「山寨」級產品Memoto再過幾周就將如約而至,索尼頭戴式眼鏡的研發進展也相當順利。可抓拍並上傳共享照片、視頻,提供背景提示……當「可穿戴技術」日益走近我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的擔憂不僅僅在於駕駛安全方面。

  犯罪、撒謊、記錄生活……人類一面追尋新技術的誕生,希望它能改變生活,一面卻又持有戒備之心,擔心無法駕馭。無可否認,未來,可穿戴設備勢必引發社會的巨大變革。

  源起

  Google Glass在美酒吧遭禁

  作為一款可以「拓展現實」的眼鏡,Google Glass可以上網衝浪、處理文字信息和電子郵件,進行視頻通話,還可以通過聲音控制拍照。只要對著眼鏡說「OK Glass,take a picture」(眼鏡,拍張照!),Google眼鏡便可以將他視線範圍內的會場影像拍下來,並同朋友共享。除通過語音識別以外,使用者還可以通過觸摸眼鏡來操作拍照。這一切聽起來真的很方便,但會不會也讓你心驚膽戰?置身於Google Glass的世界,包括挖鼻孔、隱秘的不屑表情在內的一切通通無所遁形。

  在Google Glass即將上市之際,反對之聲也不時出現。西雅圖The 5 Point酒吧在其Facebook上稱,佩戴Google Glass的顧客將會被趕出去。餐廳的老闆Dave Meinert以隱私問題解釋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客戶來我的餐廳是絕對不希望有人悄悄的攝影和拍照,同時即時上傳到網際網路,我們必須保護顧客的隱私不受幹擾。」

  無獨有偶,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立法者最近也打算修法禁止駕駛中佩戴Google Glass之類的頭戴式裝置。維吉尼亞州立法機關的Gary G. Howell認為,在駕駛過程中佩戴具備顯示功能的計算器是違法行為,可能會造成駕駛安全問題。

  「人體植入」可能引發變革

  Google Glass的出現已經讓人們開始擔心隱私問題,然而,另一種可以植入人體的晶片VeriChip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可植入晶片作為「超級可穿戴設備」,甚至都不需要「穿戴」,而成為了人體的一部分。據了解,植入晶片的手術過程不到3分鐘,只需要輕微的局部麻醉,幾乎沒有任何疼痛。

  這種「超級可穿戴設備」在安全管理、金融和個人認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它的誕生卻更多地引發了爭議。可植入晶片上記錄著個人信息,成為不可假冒的「身份證」。晶片可以對外發射無線電信號,當附近的儀器對其進行掃描時,晶片就會在儀器上顯示出數據。把這個數據連接到電腦上,就可以獲取更多有關攜帶晶片者的個人信息。由於植入體內後不容易取出來,人們相當於被打上了「電子烙印」,一切行蹤「皆在掌握」。

  此外,目前很多科學家正在研究與人類的神經系統相連通的晶片,未來,即便你手無縛雞之力,只要植入了晶片,就能立即變身為「李小龍」了。與網際網路相連,需要的知識也可以隨時得到。

  顛覆

  可穿戴設備讓每人無所遁形

  以Google Glass為導火線的可穿戴產品所引發的大討論,目前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可穿戴給人類是帶來正面還是消極的影響?關鍵在它們是用於什麼地方上。

  近日,一家廠商Taser推出了警察專用的智能眼鏡AXON Flex,在他們巡邏的時候可以記錄下整個事件的真實情況,方便警察在之後查看並下載重要的信息。此外,這款眼鏡還具備車牌號和駕駛證自動識別功能,未來還計劃推出人臉識別功能,這將非常有利於警察抓捕逃犯和尋找失蹤人口。

  從某些角度上來說,可穿戴設備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卻也讓我們每時每刻都無所遁形。「隱私是一種不受幹擾的權利,也是個人控制與自己有關資訊的權利。主要目的在於保護個人的心境、精神與感覺,不受非法侵犯。」廣東慧港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天祥認為,由於可以不被察覺地拍照、錄影,「可穿戴設備」的出現將使得人們的隱私暴露在更多的風險中。心理學專家劉中良認為,「無所遁形的暴露」會大大激發心理焦慮,讓人們處在緊張之中。

  河海大學教授楊愷鈞認為,不能指望科技的發明對人類「有百利無一害」,Google Glass侵犯隱私的問題可以更多地藉助法律的完善和有效執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探討

  社會學專家稱「超能科技」異化人類

  「科技」一直被評價為「雙刃劍」,一方面帶給人們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卻也讓人們的生活、行為、社交、文化倫理等方面不可遏制地發生變革,不管變革是不是我們喜歡的。「戴著Google Glass,我的臉看上去也不怪異,但我還是感覺哪裡不對。可穿戴設備看起來很美,但我還是不想戴它。」你會不會也有同樣的感覺?

  對於Google Glass更讓社會學家擔心的是「人體植入晶片」。最早的時候,人們將晶片植入動物體內,用來鑑別它們的身份。未來,如果每個人身上也都被打上「電子烙印」,會不會通通變成「超人類」機器人?復旦大學文化研究專家呂新雨教授認為,「可穿戴設備」很有可能使得人們不再會有任何秘密隱私,從而更無「自由」可言。「人類的記憶、思考能力都交給了人體晶片,再接下來可能是感情能力——人還是人嗎?是否有人會希望自己變成這樣的『機器人』呢?」

  第一個在身體裡植入晶片的美國教授凱文·沃維克認為,「植入晶片的半人半電腦的物種智力一定比人高,而且通過電腦網路,他們的腦力資源可以和其他人共享。到那個時候,不是我們要把他們當做人還是當做機器來看待,而是他們怎樣看待人類。」

中國手機市場2012年的「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深圳雙雄「中華」合計趕超三星,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雙雙同比大增近九成。艾瑞專家麥浩超分析,蘋果的反彈得益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大幅增長趨勢,其品牌塑造和體驗優勢也值得國產品牌學習。

 

 

 

 

 

    2012年蘋果和三星合佔全球手機產業81%的毛利,手機利潤方面全年所佔比例達到103%。這意味著,除了蘋果和三星,其他廠商整體是在虧損經營。中國廠商的「賺吆喝不賺錢」無疑難以持久,這也折射出核心競爭力仍然不強的事實。

    日前,中國聯通與諾基亞共同宣布推出聯通戰略定製機-諾基亞520,此款移動終端是Nokia Lumia家族中價格最親民的新成員,也是最具良好性價比的WCDMA制式Windows Phone千元級智慧型手機。此款新產品的發布標誌著國際品牌正式加入21M速率千元智能機陣營。

相關焦點

  • 科技異化:人與自然關係異化的直接動因
    人與自然關係的異化意味著,把自然視為可以無盡地索取的對象已經成為思維習慣,徵服和主宰自然已成為科技進步、生產力發展的證明。而科技異化的實質,首先是指人所創造的科技體系、科技產品,演變為限制人、壓抑人、甚至統治人的反人類的異己力量。
  • 《北京遇上西雅圖》影片空間結構分析
    影片空間結構分析——《北京遇上西雅圖》影片的空間是銀幕體現的基本空間世界,它不能離開影片的敘事和影片的主題,電影中的空間既是主題的載體,又是敘事的環境;既是影片的視覺風格,又是影片的造型風格;所以,電影中的空間有很大的表現性和象徵意義
  • 北京遇上西雅圖:湯唯飾演拜金主義者,雖然打著愛的旗號
    北京遇上西雅圖:湯唯飾演拜金主義者,雖然打著愛的旗號,卻花錢如土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是在2013發行的,因為他是關於西雅圖中的北京,這在當時非常流行,這部電影的口號是「首部由女導演執導並票房過億」。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聚焦於「第三者」,這正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第三者」,文佳佳以愛的名義,戀愛並懷上情況下誰知道金主沒有離婚,獨自去西雅圖。在勞動期間,她揮霍淫蕩,傲慢專橫,花錢如流水,她認為所有這些都是她用青春和美麗購買的「奢侈」生命。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金主的希望「聖誕節到來相會」逐漸變成「被放鴿子」失望;她的金錢觀也從喜歡花錢如土地,慢慢變成厭惡。
  • 無家可歸者激增 街頭越來越臭 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陽光下有...
    陽光的美國西海岸,坐擁矽谷好萊塢這樣的文化地標,孕育了亞馬遜微軟谷歌這樣的科技巨頭,讓世人心嚮往之。然而在盛名之下,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的街頭卻出現越來越多的無家可歸者,以及越來越刺鼻的汙濁之氣。美國NBC日前報導稱,洛杉磯與舊金山灣區的無家可歸者數量已僅次於紐約,排在全美第二和第三位。
  • 美國超能寶石研發成功 國際珠寶行業扣響量子科技大門
    美國超能寶石嶄露鋒芒  由香港天泉鼎豐集團、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美國超能寶石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合作於美國研發出的新科技實驗室產品 -- 美國超能寶石,逐漸在珠寶消費市場聲名鵲起。 在位於美國加州的實驗基地,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與美國超能寶石科技有限公司在培育的過程中,採用了一種獨特的處理技術,使產品具有波粒二象量子狀態的能量,是集裝飾、紀念、保健等功能於一體的新科技能量寶石。
  • Google Trends谷歌趨勢使用教程(圖文)
    打開谷歌趨勢網址:https://trends.google.com 我們可以看到,關於glass bottle, 人們搜索的比較多的就是bottle, glass bottles, glass water bottle等詞彙,討論較多的主題便是瓶子、玻璃瓶、水、葡萄酒等。
  • 《超能少年》作者寄語
    (超能少年六部曲封面)目錄:《超能少年1·納米危機》《超能少年2·追擊外星人》《超能少年3·勇闖基因島》《超能少年4·時間來客》陶小軒「網絡遊俠」6班科技委員,「超能少年團」成員。活潑好動,熱愛科技發明,鬼點子多,會經常惹點兒小麻煩。擁有超強的數學和邏輯能力,戴著特製腦波眼鏡,可以隨時連結網際網路。
  • 《自然辯證法》中的技術異化思想
    因此,基於「異化」範疇可將技術異化定義為:人們通過技術實踐創造出來的對象物,最終成為與人自身相對立的、異己的力量。在資本主義社會,技術已滲透到自然、社會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恩格斯認為,對於生產行為後果的預見,在自然方面要比社會方面更為容易。因而,與馬克思不同的是,恩格斯更側重從自然層面剖析技術異化。
  • 超能社會?人類能否進化成更高級的生命
    有人說,人類當然在進化,骨骼、面部輪廓、身高、頭髮顏色、牙齒長短、鼻子高矮……這些都與古代人有了很明顯的差距,特別是近代以來,人類在突飛猛進的「進化」,是自然選擇了我們成為更完美的「人類種族」!
  • 電影裡的西雅圖:中國人眼中的美國浪漫之都
    兩部浪漫喜劇無疑塑造了西雅圖在中國公眾心裡的形象。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西雅圖被國人視為美國浪漫之都,有幾分類似世界對巴黎的看法。最近上映的小說改編影片《五十度灰》可能改變了人們對西雅圖的認識。這部影片取景地大部分在西雅圖,包含很多航拍、低俗的炫富和性虐的元素。
  • 身邊科學:異化的動物與異化的人類
    如今它已被人類馴化了,成為人類招財納寶的工具。當三兒舉起右手的那一刻,作為一隻猴,它向人類的文明邁出一大步,可是它卻永遠失去了野性,再也無法做回一隻猴。」這讓我不禁聯想到上個世紀40年代在歐洲很有名氣的啞行者(蔣彝)寫的一本書《愛丁堡畫記》,其中有段文字記述了作者在英國觀察到的現代消費文化對可愛的水鳥帶來的負面衝擊。
  • 超能鞋子
    超能鞋子 二實小 三(1)班 張金宇指導教師:馬娜娜當今世界裡,有許多交通工具,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汽車。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現在已經成為空氣汙染和環境汙染的主要汙染源之一了。我想發明一種「超能」鞋子來代替汽車,造福人類。既然這個鞋子是超能的,它的特別之處在哪呢?首先,它能讓你日行千裡,暢通無阻。當你出門上學時,只需要對它大聲說「飛行」,並告訴它你要飛行的高度,這時,超能鞋子的鞋底就會變成噴火器,把你託上空中。等鞋內的氣壓表達到你設定的高度時,它就會把你的腿向後輕輕一拉,然後你便會像超人一樣向前飛去。
  • 積極的"異化":人工智慧時代的"人的本質力量"
    比如,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多次向全世界發出警告,如果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會通過核戰爭或者是生物戰爭摧毀人類。他認為,人類在地球上最多只能再生活1000年。為了生存,人類應該儘快逃離地球,繼續深入地探索太空。②霍金建議,人類可以組成一定程度與形式上的「世界政府」用於防止科技和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威脅,不過他也同時表示「世界政府」本身也將是問題的來源。
  • 我們如何看待異化?
    大部分認為盧卡奇的物化與馬克思的異化是相同的,甚至說《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發現,更加證明了盧卡奇物化概念與馬克思異化思想的一致,二者互為證明。但實際上,這裡存在一個巨大的不同,即二者如何看待異化?01 真我生活的兩種思路盧卡奇認為異化了的生活,就不在是人的生活,人們應該堅決徹底的突破異化,改變異化的生活,回歸真我的生活。
  • 《超能泰坦》「生化人改造」的深層次解讀
    作為國慶檔期後第一道科幻大餐,《超能泰坦》不止擁有眾多歐美一線巨星加持的豪華演員陣容,還在劇情中融合科幻、生化人危機、親情等多種元素,懸念叢生扣人心弦,自前日上映後更是獲得眾多網友的追捧與好評。歐美一線巨星實力加持 腦洞大開貼近現實探討人性口碑炸裂作為一部科幻電影,《超能泰坦》對未來世界的構建,在想像力方面,再次做到了信馬由韁、天馬行空,並直截了當地以科幻驚悚的方式將「人類禍起對未來的無知和無畏」的慘狀精彩示人,讓人在全新質感科幻大片的震撼中不得不陷入深思。
  • 網絡電影《超能英雄聯盟》在廣西太平開機拍攝
    網絡電影《超能英雄聯盟》在廣西太平開機拍攝2015年12月23日 08:00:02來源:新華娛樂    昨日中午,由陳利平執導,李健仁、黃一山、程東、李達、羅梅、鄭環宇、陳勇、周玉華、趙徑偉等聯袂出演的科幻動作喜劇網絡電影《超能英雄聯盟(暫定名)》在廣西梧州藤縣太平鎮明月軒開機。
  • 宮崎駿動漫世界中的勞動與異化
    謝韞馬克思將勞動稱為「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從這個角度批判了資本主義對於勞動和人的本質力量的異化。宮崎駿則分析了在發達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異化:隨著科技和機器體系的發展,生產日益擴大,商品日益豐富,生產活動由人的勞動,逐步變成了以科技發展和機器體系能力的增強為主體。於是,人由生產的主體,變成了消費的主體,也就是說:在勞動者被異化為「勞動力」之後,人又被從生產者,異化為「消費者」,通過這種「二重異化」,人的本質力量——勞動進一步被邊緣化了。
  • 對消費異化現象的反思
    符號化及符號異化現象卡西爾說,符號化的思維和行為是人類生活中最富於代表性的特徵,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必要條件。①符號化的模式是一種先驗符號能力的呈示,符號形式成了人自身創造的真正的中介。正是從先驗符號功能出發,並「藉助於這些中介,人類才能使自身與世界分離開來,而正是由於這種分離,人類才能使得自身與世界緊密地聯結起來。
  • 馬克思哲學中的異化概念
    費爾巴哈在他的《基督教本質》一書中認為,人類而非上帝才是基本存在的。一切有關上帝的所謂知識只不過是人的知識,因此上帝是人性,我們各種對上帝的觀念,只不過是反映了人類存在的不同類型,費爾巴哈顛覆了黑格爾的唯心論,得出的唯物主義論,這對馬克思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 論馬克思與弗洛姆異化思想的價值
    【內容摘要】馬克思的異化思想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局限性及其克服給予了深刻的唯物主義的理解。弗洛姆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家,他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的研究,批判並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性異化等問題,並基於此提出拯救人類社會的途徑。本文主要分析了弗洛姆和馬克思異化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