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擬利用碳纖維復材等輕質材料解決能源問題

2020-12-06 紡織導報

美國能源部擬利用碳纖維復材等輕質材料解決能源問題

發表時間:2016/3/16

美國能源部(DOE)宣布推出其能源材料網絡(EMN)——一個4000萬美元的計劃,該計劃將重點解決的影響清潔能源技術的廣泛商業化的主要障礙:設計、測試和製造先進的材料。美國能源部認為這個項目將開啟「美國企業家和製造商的全球的清潔能源競賽。」

能源部副主席Franklin指出:「利用更好的材料製造清潔能源產品有可能徹底改變整個能源行業,但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實驗室研究用的材料在投向市場。通過結合美國製造技術、發現新材料的學術領導和美國能源部的國家實驗室的特殊作用,能源材料網絡可以在商業清潔能源材料領域引發一場革命。」

作為EMN的一部分,美國能源部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提供資金建立了四個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合作研發項目。其中之一是輕質材料協會 (LightMat)。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帶領下,該團隊將設計專業合金和碳纖維增強聚合物複合材料,努力提高汽車燃料的效率,該材料可以實現大規模生產。

LightMat網絡包括三個團隊的專家,包括技術專家、技術轉讓/協議專家和數據專家,這些專家來自國家實驗室——包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的副主任David Danielson說:「通過能源材料網絡,國家實驗室及其合作夥伴將開發和應用先進的新材料研究工具,能夠大大加快清潔能源材料的發現速度。這可能是加速通過創新降低成本製造範圍廣泛的清潔能源技術的道路。」

EMN可能不是最近唯一的可能影響複合材料行業的能源部計劃。能源部還宣布推出SuperTruck II,一項8000萬美元資金的計劃,用於研究、開發和推廣長途卡車技術。使用複合材料是提高大型卡車氣動效率的最佳途徑。

(來源:新材料在線)

相關焦點

  • 光威復材:2019利潤增近四成 包頭萬噸級碳纖維項目有序推進
    公司以碳纖維為核心,以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產業鏈上下遊應用領域為主線,形成了從聚丙烯腈原絲開始的碳纖維、織物、樹脂、高性能預浸材料、到複合材料部件和複合材料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盈利模式。公司主要有五大業務板塊,即碳纖維板塊、通用新材料板塊、複合材料板塊、能源新材料板塊、精密機械板塊。
  • 【復材資訊】碳纖維復材是如何成為現如今炙手可熱的熱門材料的?
    【復材資訊】碳纖維復材是如何成為現如今炙手可熱的熱門材料的?F1(世界一級方程錦標賽)賽車,車身大部分結構都用碳纖維材料。頂級跑車的一大賣點也是周身使用碳纖維,用以提高氣動性和結構強度。碳纖維可加工成織物、氈、席、帶、紙及其他材料。傳統使用中碳纖維除用作絕熱保溫材料外,一般不單獨使用,多作為增強材料加入到樹脂、金屬、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構成複合材料。
  • 【復材資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十六個主要應用領域及技術進展(下)
    複合材料芯材鋁導線(ACCC)以複合材料芯材替代金屬芯材,為解決架空線弧垂問題開闢了更有效的技術途徑。2002年,基於ACCC專利技術,全球供配電設備技術領先企業——美國CTC公司展開了產品的研發,以期將其投入使用。
  • 美國能源部擬斥資1億美元建立國家氫能實驗室研發聯盟
    通過這些雄心勃勃的新舉措,美國政府繼續致力於所有上述能源解決方案,為發電和運輸提供多種清潔能源選擇。 ——美國能源部副部長 Mark W.Menezes 7月1日,美國能源部(DOE)發布了H2 @ Scale研究與開發項目的提案,旨在通過投資與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的合作研究開發協議(CRADA)項目來增加工業界和利益相關者對H2 @ Scale的參與。
  • 從奧迪R8碳纖維復材後壁看汽車結構的複合材料應用之路
    為此,奧迪願意抓住這一機遇,重點研發碳纖維復材。如今,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奧迪應從何種入手?目前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從小批量應用開始,逐步實現高速量產,這從各車企的產品開發戰略中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最近的7年裡,奧迪就是這樣操作的。
  • 碳纖維行業龍頭光威復材深度解析
    依託 精密機械-原絲-碳纖維-織物-預浸料-製品的全產業鏈業務能力,公司將整體布局拓 展纖維、通用新材料、能源新材料、複合材料和精密機械五大業務板塊,以高性能 碳纖維為公司的核心產品,重點布局高強度、高模量和低成本「兩高一低」三個技 術發展方向,以保持公司碳纖維及其製品在軍用和民用市場的競爭優勢,推動公司 產品在下遊市場的不斷拓展,將公司打造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碳纖維全產業鏈製造 商。
  • 光威復材:在壓力容器領域 公司目前主要是以相關牌號碳纖維材料...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7日訊,有投資者向光威復材(300699)提問, 請問公司在2020年壓力容器儲氫罐方面有什麼進展?客戶穩定嗎?另外在無人機材料方面拓展新客戶了嗎?
  • 中國•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
    碳纖維復材則具有剛度大、強度高、密度低等優勢,是滿足大型葉片「輕質高強」要求的理想材料。  「未來,風電市場需要進一步加大國產低成本碳纖維的批量、穩定供應,風電葉片和碳纖維產業也需要協同創新,通過智能製造助推碳纖維風電葉片提質增效。」牟書香說。
  • 合肥工業大學在碳纖維復材組合結構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王靜峰教授課題組在碳纖維復材組合結構領域取得研究進展,其論文Performance and design of partially CFRP-jacketed circular CFT column under eccentric compression發表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上,並被國際著名工程學科技網站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發現製造碳纖維的新方法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近日通過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製造碳纖維的全新方法,可顯著降低成本,提高材料強度,有望在未來提升這種輕質、高強度的材料安全性,並降低汽車、航空航天材料的製造成本。
  • 【復材資訊】用碳纖維製作一副撲克…
    【復材資訊】用碳纖維製作一副撲克… 2021-01-0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能源車「不能承受之重」:跑車用的碳纖維正在走向民用車
    此外,汽車重量每減小10%,還能帶來加速性能8%左右的提升,制動距離也將縮短2~7m,而且,碳纖維材料獨有的良好減震性對於汽車的NVH性能以及智能駕駛元器件的保護都有正向作用。因此,即便碳纖維複合材料在技術、成本上還面臨一系列長遠問題,但是對汽車減重節能帶來的卻是「躍進式」的推動,這成為材料行業嘗試種種破局之路的源動力。
  • 【復材資訊】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藝
    本文通過與高強鋼、鋁合金、鎂合金等其他先進輕質材料的對比,介紹了碳纖維複合材料在使用性能上的多樣化特點及顯著優勢;並結合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部件典型應用案例,分析了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差異化快速成型工藝。1.1輕質高強高模CFRP由碳纖維增強相與樹脂基體組成,具有輕質、高強、高模的特點。其密度為1.5~2g/cm3,約為高強鋼的1/4、鋁合金的2/3,與GFRP、鎂合金相當。
  • 【復材資訊】連續碳纖維增強PPS預浸帶實現穩定量產
    常用的增強纖維有玻璃纖維(GF)、碳纖維(CF)、芳綸纖維等。碳纖維CF具有質輕、強度和模量高、耐腐蝕耐高溫、膨脹係數小等優點,當其作為增強體,與PPS複合使用時,能有效彌補PPS的自身缺陷,提升材料的應用價值。但是由於技術原因,之前國內的連續碳纖維增強PPS複合材料都要依賴進口,嚴重阻礙了國內市場的大範圍應用。
  • 柯銳世入選美國能源部公私合作項目 攜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柯銳世入選美國能源部 (DOE) 的一項公私合作項目,同時參與該項目的還有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NREL)。該項目旨在解決先進電池材料和電池生產中鋰離子製造效率的挑戰。
  • 碳纖維行業深度研究:技術、市場、格局、標杆啟示
    碳纖維復 合材料是指至少有一種增強材料是碳纖維的複合材料,其中最常見的 是樹脂基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由於 CFRP 比強度、比彈性模量 等機械性能,以及耐疲勞性、穩定性等相比傳統材料有明顯優勢,因 此在很多領域內對金屬材料,尤其是輕質金屬材料形成競爭取代的局 面。
  • 利用有限元模型驗證碳纖維材料超聲磨削工藝
    蘇州挪恩複合材料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定製加工方面擁有豐富的成功案例,針對碳纖維複合材料加工深有心得。據挪恩復材劉工介紹,國內很多機構都針對碳纖維的加工工藝進行研究和試驗,某機構曾利用有限元模型驗證碳纖維複合材料超聲磨削工藝。如果你對此很感興趣,可以接著看下面的文章介紹。
  • 「船舶與海洋」碳纖維增強浮力材料和7個博士
    復材網 在河南鞏義,有家由7位名校博士創建的公司——鞏義市泛銳熠輝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泛銳熠輝」)。他們研發的高性能碳纖維材料不僅為我國的航空、航天、潛水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還將一些高性能材料拓展應用到了民用領域。
  • 【復材資訊】船舶操控臺的碳纖維複合材料RTM成型工藝
    【復材資訊】船舶操控臺的碳纖維複合材料RTM成型工藝 2020-12-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可降解熱固性樹脂開發成功 用其製備的碳纖維復材可無損回收
    28191次閱讀 作者:仲科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03月25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團隊將螺旋環雙縮醛結構用於製備可降解熱固性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