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一會華晨宇的《癌》,慌到不行,看篇科普平復心情!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核心提示:希望患者朋友們不要「談癌色變」,了解清楚治療方案,勇敢面對,積極治療,相信「絕症」也會變成「慢性病」!

不知道癌症患者朋友們是否聽過華晨宇的《癌》,這首無字歌用音樂生動地詮釋了「癌症」的發病全過程,從一開始的壓抑,到癌細胞的瘋狂生長,直至最後死亡。

「你得癌了」,不論是患者本人還是其家屬當聽到這四個字,想必頭腦中第一個念頭就是「死了死了,患了癌,死只是早晚的事」,接下來不能好好聽醫生話,不能好好活著了……在生活中不難發現總有一些患者,對癌症本身不了解,也不好好配合治療,這樣的結果只會加速死亡。以現在的醫學水平,即便是癌症晚期也可通過適當的醫學技術延長生命,目前「帶癌生存」、「與癌共舞」幾十年的患者也是大有人在。

一、並不是所有患癌都會致死

腫瘤包括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後者則是我們常說的「癌症」。其實癌症並不可怕,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診斷治癒,還有1/3的晚期癌症患者可以通過正規治療,獲得長期的生存。在中國,多數癌症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 要想完全治癒十分困難, 不少醫生遇到晚期患者也是束手無策。所以, 才會給人們造成這樣一種錯覺:一旦確診了癌症, 日子也就不長了。

實際上,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有很多癌症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

1.早期乳腺癌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一般治癒率可達90%。

2.大腸癌早期和中期的治癒率分別是80%以上和60%-70%。

3.早期宮頸癌早期發現的宮頸癌,基本可以達到100%的治癒率。

4.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率已超過90%。

5.隨著靶向治療藥物的問世, 惡性淋巴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超過了50%, 而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癒率更是高達80%以上。

6.絨毛膜癌、甲狀腺癌、間質瘤、皮膚癌等, 如能做到早發現、早幹預, 5年以上無病生存率可達80%以上。

7.隨著醫學的進步,越來越多癌症新療法問世,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了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中所做出的貢獻。免疫療法革命性地體現在通過激活或者增強人體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讓癌症患者有了新的希望。

二、癌症患者真的死於「癌症」本身嗎?

晚期癌症,大多數患者是不能被治癒的,只能通過醫學技術來延長生命。而這類患者中多數人的最終死因,並非癌症本身,而是死於其他原因,如:

營養不良

腫瘤細胞的大量繁殖加上放化療的副作用導致患者營養不良,患者有可能被活活「餓死」。據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權威研究結果顯示,營養不良直接導致的死亡高達20%,是惡性腫瘤患者的主要死因。

2.器官功能衰竭

如癌細胞轉移到腦內引起腦功能衰竭導致腦死亡。

3.外科急症

如食管癌侵犯縱膈的大血管,導致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致死;胃癌引起的胃穿孔;結直腸癌導致的腸道梗阻,腸穿孔等。

4.其他非腫瘤性的原因

癌症常見於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這一類癌症患者也可能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5.不好的心態

確診為癌症後,精神異常緊張,長期處於恐懼壓抑當中,直接導致病情惡化。

三、學會對積極治療說「Yes!」

癌症不像食物中毒,三五個小時就能鬧得「天翻地覆」,除極少數急性腫瘤細胞會迅猛生長「引人注目」外,大多數癌症的發生和癌變過程長、惡化慢,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正式將癌症納入了慢性病範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主任李槐教授也曾提出,希望患者把癌症當做慢性病一樣積極對待。既然是慢性病,那就要有與其長期鬥爭的決心,除正規治療外,還應養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

1.堅持用藥,謹遵醫囑;

2.飲食需遵循高熱量、高蛋白質和高維生素的原則,控制脂肪攝入,儘量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證食物多樣性;

3.中醫進補,增強機體免疫。如適當服用中藥靈芝類產品,能增強體質,輔助腫瘤治療與調理身體。北京大學醫學部林志彬教授曾在《醫學學報》上發表《靈芝三萜類化合物藥理作用研究進展》一文中明確指出,作為靈芝的活性成分之一的靈芝三萜具有直接抑制腫瘤細胞和良好的鎮痛作用;

4.保證規律作息,作息紊亂會導致內分泌紊亂,使機體代謝異常,容易加重病情;

5.適量的運動有助於預防和緩解疲勞、肌肉無力等多種不良反應;

6.保持好心情,好心情是癌症治療的一劑「強心劑」;

參考資料:

[1] 董超. 三成腫瘤可預防,三成腫瘤可通過早診斷治癒[N]. 保健時報,2018-08-23(005).

[2]張淑會. 防線前移,阻擊癌症要「趁早」[N]. 河北日報,2019-03-28(010).

[3] 早做這件事,三成癌症患者可治癒![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24(08):998.

[4]蔡政.別太恐慌 這幾類癌症可治癒[J].江蘇衛生保健,2018(12):19.

[5] 普外科曾醫生 北京協和醫學院 腫瘤醫學博士,「癌症患者並不是死於腫瘤,你知道真正的死因嗎?」.知乎

文|墨加 (來源 證券資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華晨宇的一首《癌》引起軒然大波
    華晨宇的《癌》其實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它不同於華晨宇的寫過的任何一種音樂風格,但我覺得也不能僅用「人聲實驗」四個簡簡單單的字就這樣把它概括過去。那個時候癌仿佛比以前更要猛烈,更要痛苦。他說他每次唱這首歌都有一種試著去傷害自己的感覺,以前並沒有深刻的理解,但最近的現場我覺得我好像理解到了一點,就是那種被癌細胞一點點吞噬,無力又無助的感覺。
  • 華晨宇|癌
    華晨宇全新創作無字歌《癌》首播 為萎靡音樂時代創新曲風
  • 不一樣的華晨宇——《癌》「痛」的聲音
    具體是怎樣的溝通和解釋讓花花動搖,我不清楚,但是《癌》這首無字歌,確是生動地展示了「癌症」這個病症的發展過程,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看到「癌症」帶給患者痛苦的全過程。花花用他遊刃有餘的唱腔,展示了一個孤獨黑暗壓抑的空間,從寧靜到爆發最後重歸寧靜的狀態。
  • 五首無字歌,華晨宇的《癌》超越《忐忑》被封神曲
    子芙:四月的鄭州天氣無常,我也將要記不清你的模樣這首歌的名字太長,長到難以記下它的名字;這是子芙寫給姐姐的一首歌,這首歌原來是有歌詞的,不過子芙說唱出來沒有彈出來的效果好,所以就保留了這段旋律的原汁原味;這首歌也許想表達的話太多,多到難以用歌詞來述說表達。
  • 從快男的無字歌到《癌》再到《假行僧》,感慨華晨宇真是個天才!
    從2013年的《快樂男聲》到今年《歌手》2018,華晨宇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站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能,五年過去,一個曾經「來自火星」的地球人以他瘋狂的音樂態度徵服無數觀眾,讓我們慢慢認識這麼一位個性十足的音樂才子。
  • 【現場】華晨宇的人聲實驗《癌》 震撼演繹地獄裡的吶喊
    無獨有偶,在熱播綜藝《明日之子》裡,華晨宇也說過,「很多人唱歌都喜歡把自己當做主角,就覺得這首歌是來為我服務的,其實不是,歌手的聲音,其實跟那些樂器沒有差別,他們是一樣的。」  也許你在聽歌或者唱歌的時候更多關注的是音準好不好,技巧使用的是否得當,真假聲轉換的是否靈活……其實,一首歌最關鍵的就是感情。沒有感情的歌撐死了就是一副華麗的空架子。
  • 華晨宇這首歌初聽都把我嚇哭了,太滲人,晚上的時候絕對不要聽!
    華晨宇再次打破常規演唱方式,《癌》這首人聲實驗作品是震撼的,90後的華晨宇正用自己的方式給樂壇裂變更多的希望和可能。《癌》也是無字歌,是華晨宇的第三次創作,沒有歌詞,依然令人強烈感受對《癌》的恐懼和壓迫感。
  • 華晨宇《癌》創樂壇新曲風
    華晨宇《癌》試聽他的音樂有喧囂,卻沒有浮華浸染;他的音樂有孤獨,卻不失溫暖縈繞;他的音樂是用雙手託出的真實,交到每個聽者的手上。 他是粉絲們眼中呆萌的「火星弟弟」,大家親切的稱他花花,他就是華晨宇。是的,花花無字歌《癌》首播啦!再次打破常規演唱方式,《癌》這首人聲實驗作品是震撼的,90後的花花正用自己的方式給樂壇裂變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 華晨宇歌曲《癌》,花花的又一無字歌,此處無字勝有字
    最喜歡聽這種無字歌了,因為它乾淨純粹,沒有一字一句的卡頓,而是從頭順暢到尾,連續不斷,不會受打擾,給人豐富的想像空間,用心去體會意境,虛無縹緲,瀚海闌珊,隨遇而安,任思想飛緒,無束縛之牽絆。華晨宇創作背景:2014年12月,華晨宇與藝術家陸揚在天娛十年「明天的派對」中展示了他們合作的藝術作品《Cancer Baby》,這是藝術家陸揚做了多年的一個主題,她把癌細胞具化為一個個Kimo Kawa(又噁心又可愛)的卡通寶寶,並且為此創作了一首癌寶寶之歌
  • 【FLAC】華晨宇.-.癌.單曲.無損音樂免費下載
    【資源簡介】又名: Cancer 表演者: 華晨宇 流派: 流行
  • 《與火星孩子的對話》,華晨宇的這首歌,每次聽都是淚流滿面
    一個字一個字聽下去,仿佛每一句都是自己的內心獨白。在別人的面前,被人成為愛笑的女孩。自己獨處時,總喜歡望著窗外,傻傻發呆,一種孤獨油然而生。曾經的自己,站在講臺向幾千人做演講,腿不抖,臉不紅。如今有人邀請自己給幾個小學生講課時,心裡卻有種聲音:我不行。聽著聽著,淚水不自覺地流淌下來。我是朋友眼中的活地圖,我是父母面前沒有困難的傻丫頭。
  • 華晨宇的個性很討喜,聽他的歌,看他的現場,都特過癮
    直到癌出來,我知道他值得追隨。華晨宇其實挺帥的,呆萌,霸氣側漏,古靈精怪,他唱的歌都很好聽,說真的,他的長相可塑性強到我一個女生被說長得像他我都開心。我想追隨他的思想和態度,以溫和善良的方式對待這個世界,作為歌迷給予他溫暖。其次,我以前都是聽慢節奏的抒情歌,最受不了搖滾,有點討厭rap,不喜歡吉他,認為追星花錢的大都腦殘,從不追星。
  • 華晨宇的花花世界
    比如在2015年的火星演唱會上,華晨宇在暗紅上的舞臺上鳴唱怪誕的作品《癌》,這又是一首他創作的無字歌,從頭到尾只靠著聲音、表情和動作來演繹。他毫無偶像包袱,完全把自己交給舞臺和觀眾,百分百地投入。出道後,華晨宇連發了兩張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異類》,銷售量一路飆升。對於專輯裡除原創之外的選歌,華晨宇更是盡心盡力。在出專輯前,華晨宇聽了無數的DEMO,不擅長寫詞的他聽了《煙火裡的塵埃》後,非要見詞作人林夕,而林夕反覆修改了3次才確定最終版。
  • 音樂以為華晨宇是「火星人」,「異類」的獨特風格註定不平凡
    管你什麼想法、我是我自己的表達、管你什麼看法、我的世界我來浮誇-《我管你》華晨宇聆聽音樂,感受生活。哈嘍大家好,昨日甜美情歌有沒有暖到你們呢?華晨宇的作品非常不拘一格,他的歌和其他歌手的歌真的不再一個層次上,有人說華晨宇的歌只有「火星人」才能聽懂。華晨宇很大膽,他敢於遵循內心的想法,根據自己的想像去創作歌曲,《異類》、《齊天》、《癌》等這些叛逆、痛苦的字眼都被華晨宇玩轉的行雲流水,最主要的是這些作品還非常好聽。
  • 樸樹不做實驗音樂,不聽後搖多年,反被華晨宇粉絲噴?
    近日樸樹以導師的身份參加了明日之子,在節目中樸樹的小粉絲周震南利用一些碎片時間問了樸樹幾個問題,問樸樹做不做實驗音樂,樸樹說不做,又問樸樹聽不聽後搖,樸樹說10年前聽,沒想到華晨宇的少部分粉絲聽到樸樹這麼回答覺得樸樹不尊重後搖,同時也不尊重花花,可這件事樸樹和華晨宇反而是不知道的。
  • 從《癌》說起
    《癌》是華晨宇很早期的作品,2014年,華晨宇和藝術家陸揚在一個藝術展覽中合作,陸揚將癌具象化一個卡通寶寶,創作了癌寶寶之歌。華晨宇對癌症的理解不同,認為不是色彩繽紛,可愛的樣子,就堅持自己的看法,創作了《癌》。《癌》是一首無字歌,全部由人聲吟唱完成,從痛苦呻吟到歇斯底裡,最後完全崩潰,展示出深深的痛苦感與恐怖感。
  • 華晨宇《與火星孩子的對話》,以旋律為光,感知被愛,你聽
    這是一首華晨宇作曲,華晨宇與歌迷「火星的孩子」共同作詞的一首歌,被華晨宇和火星的孩子們稱為「我們的歌」。就像有歌迷聽到華晨宇新歌《與火星孩子的對話》後說,原本很多想說的話,真正聽到的時候卻不知道該說什麼。遇到太盛大的事,與太美好的人,內裡的美好反而只能平敘,平敘不及接觸的千分之一,不知道該怎麼去形容這首歌曲,或者說這是一段對話,很感動,很溫暖,還有點羨慕。
  • 華晨宇,什麼時候聽歌成了一件折磨人的事?
    有人說華晨宇唱歌是在套公式,起初看他的表演感覺很別致,然而反反覆覆來回按照套路演,觀眾都聽覺疲勞了。尤其是他那一套豐富的臉部表情和大幅度的動作,如果沒有心理準備的話,分分鐘要被他那一驚一乍的表演給嚇到。這究竟是套路還是表演風格?
  • 華晨宇酒吧吸菸 粉絲反應相當暖心
    說起華晨宇,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在2013年的時候因獲得《快樂男聲》總冠軍被許多觀眾圈粉,很多人都驚嘆於華晨宇的高音,以及驚人的創作能力,是中國華語圈不可多得的優秀的歌手,除了他極高的才華,也有不錯的顏值,因此他的熱度和人氣都是極高的。
  • 那些簡單到爆的歌名,僅僅一個字卻讓人回味無窮,華晨宇上榜一首
    但其實《貝貝》這首歌也已經不算是非常簡單了,還有一些歌曲簡單到爆,歌名都僅僅只有一個字,但是卻能夠令人回味無窮,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這樣「不走尋常路」的歌曲。這首歌是李榮浩唱給剛滿十八歲少年的,那一個階段的孩子們內心驕傲,有著很多的衝突有著極其旺盛的生命能量,對於一切都有著可以改變的願景,但是卻又難免會遇到很多的艱難,於是他在這一首近乎宣洩般的歌曲中,加入了大量的語氣詞,每唱出一句就是大量的「嗯嗯嗯嗯嗯嗯嗯嗯……」二 楊千嬅《勇》楊千嬅因為在系列電影《春嬌與志明》中的傑出表現,而備受廣大網喲好評,但其實與此同時她也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音樂人,這一首《勇》聽上去其實很有陳奕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