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十多年的時間裡,我國一直倡導城鎮化建設,就是鼓勵更多的農民到附近的鄉鎮買房置業,成為市民,這也是為了將農村有限的土地資源集中起來,發展現代化農業。同時,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深入,很多農村人口進城之後,購置商品房後,也逐漸安居下來。統計顯示,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從2013年的53.7%提高到了2019年的60.6%,城鎮人口增加1.17億人。
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近兩年,農村出現一個怪現象!就是之前離開農村的年輕人又回到老家來蓋新房了,他們主要在自家的宅基地上蓋起了三四層的小別墅,從外表上看,裝修得都很漂亮。於是,不少城裡人就覺得奇怪,不是農村的年輕人都喜歡跑到城市來過都市生活嗎?現在怎麼都要回家蓋房子了呢?對此,我們認為很多農村年輕人返鄉蓋房,背後還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這些年來,城裡的房價越來越高,就連小縣城都漲到八九千/平米了,農民們覺得在城市裡買房,不僅掏光所有積蓄,而且還要欠下銀行幾十年房貸,這樣在城市裡買房實在不划算。還不如把積攢下來的錢都用到老家農村的宅基地上面。更何況,現在農村經濟條件與城市相差不是太大,家家戶戶門前都有水泥路,清潔方便,農村也有大型超市、小飯館,城裡有的農村也基本都有,現在農村的各種基礎設施都已經很完善了,很多農村年輕人就想待在家鄉發展了。
再者,一些長期在大城市打工的農民工,他們知道大城市的房子根本買不起,只能想回到家鄉把自己家的房子造得更漂亮一些,等老了就可以回老家養老。現在農村蔬菜瓜果新鮮,水質也很乾淨,空氣也非常清新,生活節奏緩慢,正是養老的好地方。另一方面,·即使城裡有房子,也不如在鄉下房子更踏實,如果有一天不能待在城市裡,至少還可以在鄉下有個地方可以居住養老。
再次,農民工回鄉創業,重新建起新樓房。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地封城、封村、封小區,使得農民工在家困守三個月,即使疫情結束後,再跑到城裡來打工,覺得工作越來越不好找,不是人數已經招滿,就是企業效益不好不再招人。當一些農民在大城市裡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後,覺得與其在大城市工作難找,還不如在老家謀發展,現在老家有村辦企業,還有養殖業也可以去做一下。在城裡找不到工作的農民,就要回家創業,那就要把家裡的房子都重新翻造一下,開始新的生活。
最後,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開始住房改革,中國農業農村部宣布,為了能夠進一步推動相關建議、重視農村居民回鄉創業和居住問題,保護數億農民的權益,各地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另據媒體報導,一些村民已經搬到新的社區中心居住,這裡的基礎設施乎全部重建與城市社區沒什麼區別,政府還對農村居民關心的建設資金給予補助,減輕了農村居民的經濟負擔。根據規劃,到2022年,大多數農村地區將建成農村示範性住房。到2035年,農村住房改革基本完成,農村人的居住環境和農村面貌將會普遍得到改善。未來農民房子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過去是很多年輕人都跑到大城市去打工置業,希望自己能留在城市。而近年來,更多的年輕人都拿錢回到家鄉宅基地來蓋房,而且把房子蓋得也非常漂亮。主要原因是,城裡的房子越來越高,與其在城裡買房,不如在自家宅基地上蓋房產。再加上,國家現在也鼓勵年輕農民回鄉創業發展,農民回鄉後就會把自己的房子給造好了。更關鍵的是,國家現在重視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現在農村與城市的差距在越來越縮小,未來農村的房子也會有一定升值空間,所以大量農民工選擇回家建房,只要把房子建好了,農村的房子也是會有升值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