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橋梁平面、水準控制測量及質量要求
【學員問題】橋梁平面、水準控制測量及質量要求? 【解答】1、平面控制網可採用三角測量和GPS測量。三角測量和GPS測量等級的確定應符合規定。 2、平面控制網三角測量。三角網的基線不應少於2條,依據當地條件,可設於河流的一岸或兩岸。基線一端應與橋軸線連接,並晝近於垂直。
-
市政工程知識:橋梁平面控制測量要求有哪些
橋梁平面控制測量要求有哪些? (1)平面控制網應根據地形、地貌和橋梁形狀布設,小型橋梁可在原有導線網的基礎上做適當加密形成橋區加密平面控制網,但應儘量形成直伸導線,以保障測量精度。特大橋、跨河橋或跨高速公路橋的平面控制網,可根據橋形和地形及施工要求布設成三角網或導線網。
-
靜態GPS測量——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設計
平面控制當大地測量更多依賴於光學信號而不是空間的電磁信號時,平面控制點設置只考慮測站間通視,而不是方便到達。這樣建立的控制點難以到達就不足為奇了。不僅在建築物上和山頂,而且還在林中、發射塔旁、柵欄附近,通常會阻礙GPS信號。
-
詳解關於隧道工程中的平面控制測量!
為了保證隧道工程能按規定的精度正確貫通,即對於整個工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昨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關於隧道測量的要點,而今天將為大家帶來在平面控制測量的幾種方法,並詳細測量步驟。一:平面控制測量:在隧道工程中,它主要是為了測定各個洞口控制點的平面位置,以便於將設計反嚮導向地下,指引隧道開挖,最後按規定的精度來進行貫通。。
-
城市平面控制測量一般的規則
【學員問題】城市平面控制測量一般規則? 【解答】城市平面控制網的等級劃分,GPS網、三角網和邊角組合網依次為 二、三、四等和一、二級;導線網則依次為三、四等和一、二、三級。當需布設一等網時,應另行設計,經主管部門審批後實施。
-
公路橋涵施工時平面控制點的布設要求
1)橋梁及其他構造物平面控制點可與路線平面控制點同時布設。在特大橋的兩端至少分別布設一對相互通視的首級平面控制點。 2)平面控制點相鄰點間平均邊長可參照表3.2.2-4執行。四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網中相鄰點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500m,一級平面控制網中相鄰點之間的距離在平原、微丘區不得小於200m,重丘、山嶺區不得小於100m,最大距離不應大於平均邊長的2倍。 3)點位的位置應便於加密、擴展、易於保存、尋找,同時便於測角、測距及橋梁中線、橋墩、臺放樣。
-
橋梁高程控制測量要求
【學員問題】橋梁高程控制測量要求? 【解答】⑴ 首級高程控制網應布設成環形或附合水準路線,並與道路高程控制網聯測。 ⑵ 2000m以上的特大橋一般為三等水準測量,1000~2000m在特大橋為四等,1000m以下的橋梁為五等。
-
基於平面度測量的平面刮研方法
工作檯在安裝後由於裝配誤差等原因,通常需要對工作檯面進行刮研以滿足工具機對平面度的要求。現有技術中,通常是採用平板與工作檯面互研的方法,這種方法對平板的要求很高,平板的精度通常是 0 級,平面度誤差0.01mm 內,而對於大型數控工具機定製這樣一塊平板成本過高、難度較大,加上在互研的過程中,平板由於自身的重量而引起的擾度變形,會產生大量不需要的刮研點,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工作效率低。
-
平行平面之間距離的測量方法
在測量工作中將平行平面的距離測量分為功能檢查F和過程控制P兩種思路:功能檢查與過程控制的區別一、功能檢查在Calypso內的實現:該元素適合採取單點測量方式,可以多取點。2. 計算方法選擇外接3. 該測量方法模擬塞規測量的原理4. 挑勾元素麵板的距離即可二、過程控制在Calypso內的實現:1.
-
測量放線高程控制測量規定
【學員問題】測量放線高程控制測量規定? 【解答】一般規定1、高程控制測量精度等級的劃分,依次為二、三、四、五等。各等級高程控制宜採用水準測量,四等及以下等級可採用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五等也可採用GPS、擬合高程測量。 2、首級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應根據工程規模、控制網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選擇。
-
民航機場工程技術知識點:施工控制測量
施工控制測量 1.首級平面控制測量 首級平面控制測量採用二級導線網的形式。施工控制樁測角中誤差不大於±8″,相對閉合差不大於1/1000. 施工測量後繪製控制圖及成果表,圖上標註坐標、高程,並有施測人、覆核人籤名。
-
碼頭工程測量控制及放樣措施
2、現有資料: 施工圖紙一套,業主測量控制點傳真件一份。 2.1業主控制點複測情況:在接到業主測量控制點傳真件後,經監理交樁我們馬上對平面控制點J1、J2、J3三點進行了複測。 2.2碼頭起始控制依據:經與監理及業主等單位協商,**碼頭工程採用J2點作為測量控制起算點,以J2至J3的方位作為起算方位,以J2至J1的方位為校核方位,進行該工程的控制點加密及施工放樣。 3、平面控制點加密: 為了軸線控制及施工放樣方便,在碼頭附近按支導線法加密了K1、K2、K3三點。
-
大地測量控制點坐標轉換技術規程
4.2控制點精度表1 控制點的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坐標精度要求f)省市衛星大地控制網C級點、D級點:點位坐標歸算到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後,可作為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的控制點。g)其他大地測量控制點:點位坐標轉換到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後,可作為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的控制點。
-
平面度測量的常用幾種方法及測量原理
平面度誤差是將被測實際表面與理想平面進行比較,兩者之間的線值距離即為平面度誤差值;或通過測量實際表面上若干點的相對高度差,再換算以線值表示的平面度誤差值。在傳統的檢測方法中,平面度的測量通常有:塞規/塞尺測量法、液平面法、雷射平面幹涉儀測量法(平晶幹涉法)、水平儀/數字水平儀測量法
-
測量員實操技能講解——工程測量中如何加密控制點測量?
控制點是用來測圖和放樣的已知點,在已知點如有測不到的地方,就需要對控制點進行加密,達到全面測到測區的地形和建築的要求,控制點加密至關重要,關係著測量是否成功,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解工程測量的控制點加密怎麼操作?
-
檢測和調修千分尺測量面的平面度及平行度
■文/任 蓮 千分尺作為製造業中比較常用的計量器具,在使用中影響其示值誤差的主要因素是測量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的優劣,檢定及調修千分尺時,要嚴格檢測其測量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並對不符合要求的進行調整和修理,本文主要詳細闡明了測量平面度和平行度的方法,詳析說明了調修工具和方法,保證千分尺工作示值誤差符合規程要求。
-
測量員必須掌握的兩種控制測量方法
控制測量為地形圖測繪和各種工程測量提供了控制基礎和起算基準,具有控制全局,限制測量誤差的傳播和積累的作用,提高了測量的精度。控制測量也是各項測量工作的基礎,起到了基礎保證的作用。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解控制測量的幾種操作方法。
-
RTK技術在像片控制測量中的應用
在測區內有1990年測量的三等控制點四十餘個,但因城市發展和人為破壞,只有少數的控制點可以使用,大部分已經無法使用。 像控點採用ASHTECH Z-X型儀器進行測定,從測量結果來看,RTK 技術不僅可以滿足像控點的精度要求,而且可以大量節省測量時間,與傳統像控點測量方法相比顯示了較大的優越性。
-
靜態GPS測量——高程控制連接
117.高程控制連接高程控制點和整網連接通常不同於水平控制點的連接方法。實例項目的第一個時段專門討論所有平面控制點的連接問題。高程控制點沒有類似的方法。首先,大地水準面波動起伏與基線測量誤差不可區分。其次,高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每個站點與控制網中最近的相鄰點充分地連接。項目只有一個高程控制點,效果幾乎總是最好,示例項目圖中11點和14點就是這樣,見圖1所示。可以使用傳統的水準閉合線路將高程控制點的可靠正常高從傳遞到附近的工程點。
-
2013年監理工程師《進度控制》複習資料:樁基礎工程施工測量的質量...
1.建築工程樁基礎施工測量技術要求 設計和施工單位對建築工程的尺寸精度要求不是按測量中誤差來要求的,而是按實際長度與設計長度之比的誤差來要求的,對長度尺寸精度要求分為 2 種:一是建築物外廓主軸線對周圍建築物相對位置的精度,即新建築物的定位精度。二是建築物樁位軸線對其主軸線的相對位置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