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位「天才」出爐!2020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

2020-10-17 科獎中心

近日,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俗稱 「天才獎」) 揭曉,21位各行各業的 「天才」 入選。



麥克阿瑟獎創立於 1981 年,為紀念銀行生命災難公司的創始人約翰·D·麥克阿瑟而命名,由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設立,目前的獎金是在五年內按季度分期支付 62.5 萬美元。
麥克阿瑟天才獎旨在表彰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創造性人才,每年評選各領域 20 名至 25 名傑出人士,並在 5 年中給每人提供總額 50 萬美元的獎金,讓他們能更自由地繼續探索。
自 1981 年以來,已有 942 人被提名為麥克阿瑟獎獲得者,年齡從 18 歲到 82 歲不等。該獎項被稱為 「真正無附加條件的最重要獎項之一」,不允許主動申請,提名由基金會邀請,並由大約 12 人組成的匿名和保密遴選委員會審查。大多數獲獎者往往在接到祝賀電話後才知道自己被提名了。
對於今年的麥克阿瑟獎,因新冠大流行而更加特殊。麥克阿瑟基金會主任塞西莉亞·康拉德(CeciliaA. Conrad)表示:
「在內亂、全球大流行病、自然災害和火災中,這個由 21 名特別有創造力的人組成的團體提供了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他們提出關鍵問題,開發創新技術和公共政策,豐富我們對人類狀況的理解,並創作出激發和激勵我們的藝術作品。」


以下為 2020 麥克阿瑟大獎 21 位獲獎人名單


Isaiah Andrews

頭銜:計量經濟學家
所屬院系:哈佛大學經濟系
所在地: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年齡:34
從事領域:經濟


Tressie McMillan Cottom

頭銜:社會學家、作家和公共學者
所屬院系:北卡羅來納大學信息與圖書館科學學院
所在地: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
年齡:43
從事領域:小說與非小說寫作


Paul Dauenhauer

頭銜:化學工程師
所屬院系:明尼蘇達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系
所在地: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
年齡:39
從事領域:化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Paul Dauenhauer 擁有威斯康星大學理學學士學位(2004 年)和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學位(2008 年)。2008 年至 2009 年,Dauenhauer 在陶氏化學公司核心研發反應工程組擔任高級研究工程師。2009 年至 2014 年,他曾在阿默斯特馬薩丘塞茨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setts at Amherst)化學工程系任教,之後加入明尼蘇達大學化學工程和材料科學系,現任蘭尼·施密特名譽教授。Dauenhauer 的文章發表在《綠色化學》、《ACS 催化》、《物理化學雜誌》和《能源與環境科學》等科學期刊上。


Nels Elde

頭銜:進化遺傳學家
所屬院系:猶他大學人類遺傳學系
所在地:猶他州鹽湖城
年齡:47
從事領域:生態學和進化/環境生物學,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


Nels Elde 擁有卡爾頓學院的學士學位(1995 年)和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2005 年)。Elde 從 2005 年到 2011 年是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於 2011 年加入猶他大學,現任人類遺傳學系副教授。自 2015 年起,Elde 共同主持《進化》播客。他的科學文章發表在《細胞》、《科學》、《自然》和《當代生物學》等雜誌上。


Damien Fair

頭銜:認知神經科學家
所屬院系: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共濟會大腦發育研究所
所在地: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
年齡:44
從事領域:神經科學與神經生物學


Damien Fair 擁有奧古斯塔納大學的學士學位(1998 年)、耶魯大學醫學院的 MMSc(2001 年)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學位(2008 年)。2008 年至 2020 年,Damien Fair 進入俄勒岡州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2020 年 7 月,他加入明尼蘇達大學,擔任紅葉捐贈的共濟會大腦發育研究所所長,並被任命為兒科系和兒童發展研究所的教員。他與尼科·多森巴赫博士共同創立了 nois Imaging,Inc.,該公司開發了用於臨床的 FIRMM 軟體。Fair 的文章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PNAS、Neuron、Science、《JAMA精神病學》、《生物精神病學》、《神經影像學》和 PLoS ONE 等科學期刊上。


Larissa FastHorse

頭銜:劇作家
所在地:加州聖莫尼卡
年齡:49
從事領域:戲劇藝術


Catherine Coleman Flowers

頭銜:環境衛生倡導者
所屬部門:農村企業與環境正義中心
所在地: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
年齡:62
從事領域:住房和社區/經濟發展、環境和氣候變化


Mary L. Gray

頭銜:人類學家和媒體學者
所屬院系:微軟研究院
所在地: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年齡:51
從事領域:媒體研究,文化人類學


N. K. Jemisin

頭銜:推理、虛幻小說作家
所在地:布魯克林,紐約
年齡:48
研究領域:小說與非小說創作


Ralph Lemon

頭銜:藝術家
所屬公司:Cross Performance公司。
所在地:紐約
年齡:68
從事領域:表演藝術、編舞和舞蹈


Polina V. Lishko

頭銜: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家
所屬院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
所在地:加州伯克利
年齡:46
從事領域:細胞、發育和系統生物學


Polina V.Lishko 擁有基輔塔拉斯舍甫琴科國立大學的專家學位(1996 年)和烏克蘭國家科學院的博士學位(2000 年)。Lishko 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擔任博士後獎學金,並於 2006 年至 2011 年在舊金山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擔任講師。2012 年,Lishko 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現任該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副教授。她還是巴克老齡化研究所生殖長壽與平等中心的副教授。她的文章發表在《細胞》、《科學》、《自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和《生理學雜誌》等科學期刊上。


Thomas Wilson Mitchell

頭銜:物權法學者
所屬院系:德州農工大學法學院
所在地:德克薩斯州沃思堡
年齡:55
從事領域:法律研究


Natalia Molina

頭銜:美國歷史學家
所屬院系:南加州大學美國研究與民族系
所在地: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年齡:49
從事領域:美國歷史


Fred Moten

頭銜:文化理論家和詩人
所屬院系:紐約大學績效研究系
所在地:紐約
年齡:58
從事領域:藝術/藝術理論/文化


Cristina Rivera Garza

頭銜:小說作家
所屬院系:休斯頓大學拉美裔研究系
所在地:德克薩斯州休斯頓
年齡:56
從事領域:小說與非小說創作


Cécile McLorin Salvant

頭銜:歌手和作曲家
年齡:31
從事領域:音樂表演與作曲


Monika Schleier-Smith

頭銜:實驗物理學家
所屬院系:史丹福大學物理系
所在地:斯坦福,加利福尼亞
年齡:37
從事領域:物理


Monika Schleier Smith 擁有哈佛大學學士學位(2005 年)和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學位(2011 年)。2011 年至 2013 年,她在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和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13 年,Schleier Smith 加入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教職,目前是該校物理系的副教授。她的文章發表在《科學》和《物理評論快報》等科學期刊上。


Mohammad R. Seyedsayamdost

頭銜:生物化學家
所屬院系: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
所在地:新澤西州普林斯頓
年齡:41
從事領域: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結構生物學,化學


Mohammad R. Seyedsayamdost 擁有 Brandeis 大學的理學學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2008 年)。在 2013 年加入普林斯頓大學之前,他是哈佛醫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的副教授。他還在普林斯頓環境學院和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任職。Seyedsayamdost 的科研成果發表在《自然化學》、《自然化學生物學》、《美國化學學會雜誌》、《PNAS》和《mBio》等期刊上。


Forrest Stuart

頭銜:社會學家
所屬院系:史丹福大學社會學系
所在地:斯坦福,加利福尼亞
年齡:38
從事領域:社會學


Nanfu Wang

頭銜:電影製作人
所在地:新澤西州,蒙特克萊爾
年齡:34
從事領域:運動圖像


Nanfu Wang 在上海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10 年)。Wang 還擁有俄亥俄大學(2012 年)和紐約大學(2014 年)的文學碩士學位。在被繼續教育計劃錄取之前,Wang 是一名小學教師。


Jacqueline Woodson

頭銜:作家
所在地:布魯克林,紐約
年齡:57
從事領域:小說與非小說創作

相關焦點

  • 當今天才長什麼樣?2020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1位華人入選
    「天才獎」) 揭曉,21位各行各業的 「天才」 入選。1981 年,為紀念銀行生命災難公司的創始人約翰·D·麥克阿瑟而命名,由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麥克阿瑟天才獎旨在表彰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創造性人才,每年評選各領域 20 名至 25 名傑出人士,並在 5 年中給每人提供總額 50 萬美元的獎金,讓他們能更自由地繼續探索。自 1981 年以來,已有 942 人被提名為麥克阿瑟獎獲得者,年齡從 18 歲到 82 歲不等。
  • 2020年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位社會學家1位人類學家獲獎
    MacArthur Foundation )近日公布2020年的「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入選名單,該獎項旨在跨領域地表彰擁有原創性、洞察力和潛力的優秀人才,每年評選各領域20名至25名傑出人士,獲獎人士在隨後的5年將以分期支付的形式獲得總額為62萬5千美金的獎金。由於該筆獎金旨在鼓勵獲獎者更自由地繼續研究探索,所以不附帶任何附加條件,也被認為是美國跨領域研究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 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紀錄片導演王男栿榜上有名
    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為紀念銀行生命災難公司的創始人約翰·D·麥克阿瑟而命名,由麥克阿瑟基金會於1981年設立。
  • 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4名獲獎者,沒有華人
    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4名獲獎者,沒有華人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7-10-12 09:55 來源:澎湃新聞
  • 2019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5位生命科學家獲獎,歷屆獲獎華人名單
    >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俗稱「天才獎」)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 該獎創立於1981年,為紀念銀行生命災難公司的創始人約翰·D·麥克阿瑟而命名,由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設立,基金會總部設在芝加哥,獎金頒發給在各個領域內具有非凡創造性的傑出人士,獲獎者一般被看做本專業內領軍人物。獎金額50萬美元,且沒有附加條件,獲獎者可自由支配。
  • 2020麥克阿瑟天才獎出爐,4位生物學家上榜
    日前,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公布了2020年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的獲獎名單。今年總計有21位傑出人士獲獎,其中4位從事生命科學領域工作的科學家獲此殊榮。圖片來源:John D. & Catherine T.
  • 2020麥克阿瑟天才獎出爐,4位生物學家上榜
    日前,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公布了2020年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的獲獎名單。今年總計有21位傑出人士獲獎,其中4位從事生命科學領域工作的科學家獲此殊榮。
  • 避孕藥研究人員波利娜·利什科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
    據麥克阿瑟獎得主波利娜·利什科稱,近40%的女性在一年內停止使用避孕藥,這凸顯了開發非激素避孕藥的重要性。她被選中為2020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她是麥克阿瑟基金會宣布的21名研究員之一。她笑著說:「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已經提交了無數的資助申請,因為我們的實驗室正處在一個充滿挑戰的預算環境中,當他們最初打電話告訴我我獲得了麥克阿瑟獎學金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嗯,那是個錯誤,我沒有申請。』」。「當然,你不申請,有人提名你。」利什科雖然喜訊連連,但只允許她告訴一個人,她的丈夫。她的兩個孩子和她的實驗室同事被蒙在鼓裡。
  • 王男栿入圍「麥克阿瑟天才」獎,美國疫情紀錄片明日首發
    來源:金馬影展官方訊息 IDFA公布非競賽單元名單 眾多優秀紀錄片脫穎而出 「麥克阿瑟天才」獎公布獲獎名單
  • 2019麥克阿瑟天才獎出爐,5位生物學家上榜
    >日前,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公布了2019年麥克阿瑟獎(今年總計有26位傑出人士獲獎,其中5位從事生命科學領域工作的科學家獲此殊榮。圖片來源:John D. &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麥克阿瑟獎又被稱為「麥克阿瑟天才獎」,旨在表彰和鼓勵個人的創造力。
  • 2名華裔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 麥克阿瑟基金會提供) 紐約舞臺設計師連咪咪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天才獎。( 麥克阿瑟基金會提供)來自藝術和科學領域、包括2名華人在內的24名傑出人士,29日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天才獎。得獎者將在未來五年獲得62萬5000元獎金。獲獎的華人,是柏克萊加州大學44歲的無機化學家楊培東,他尋求改變半導體奈米線和奈米線光子學的領域。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該共享的是基礎科學而非智慧財產權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該共享的是基礎科學而非智慧財產權 2020-11-20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
    他開創了碳 -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 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並因此獲得 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 「他是個天才,這個傢伙永遠充滿著熱情,並且有著滿腦子的想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家、沃爾夫獎得主約翰·哈特維格對華裔科學家餘金權的評價。
  • 張益唐獲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新聞—科學網
    MacArthur Foundation)近日宣布,將2014年度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授予21位獲獎者,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因在孿生素數猜想方面的突出貢獻獲獎。另外20位獲獎者包括科學家、律師、作曲家、詩人、歷史學家等,每人將在未來5年獲得62.5萬美元的資助,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哈佛大學雙學科正教授、三院院士莊小威
    2003年,31歲的莊小威獲美國國家自然基金成就獎、Beckman青年科學家獎和Searle學者獎。後面2項獎勵的獎金均為24萬美金。同年,莊小威還獲得了獎金高達50萬美金的麥克阿瑟天才獎,哈佛大學首頁新聞對此進行了報導,中科院院長致信祝賀。莊小威憑藉研究單個分子特性的傑出才能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華人女科學家 。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新冠病毒的疫苗接種保護率最高70%左右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特聘研究員、2016年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與比利時科學家盧克·塔爾維共同獲頒2019年度「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如今,餘金權教授已是全球頂尖研究所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教授,並因開創了碳—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而獲得2016年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麥克阿瑟天才獎。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前十年選擇難度不大的課題可能導致終身...
    他在惰性C-H鍵的選擇性活化和重組研究方面開展了非常原創的工作,例如弱配位作用促進的金屬鈀催化的C-H鍵活化、遠程C-H鍵活化和不對稱催化的C-H鍵活化等。餘金權教授已在Nature、Science、Nature Chemistry、JACS和ACIE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百餘篇學術論文,並獲得了Elias J.
  • 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更多精力要放在解決問題上
    他開創了碳 -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 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並因此獲得 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他是個天才,這個傢伙永遠充滿著熱情,並且有著滿腦子的想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家、沃爾夫獎得主約翰·哈特維格對華裔科學家餘金權的評價。這位擁有一頭爆炸式的捲髮,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的化學家,是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也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在今年5月召開的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餘金權與比利時科學家盧克·塔爾維共同獲得了2019年度「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楊培東:人工光合作用進入應用還需要很長時間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在31日於上海臨港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莫比烏斯論壇」上,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楊培東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人工光合作用現階段還是停在基礎科學的階段,進入到技術轉移層面還需要二三十年。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水、太陽能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和氧氣。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更多精力要放在解決問題上
    他開創了碳 -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 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並因此獲得 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他是個天才,這個傢伙永遠充滿著熱情,並且有著滿腦子的想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家、沃爾夫獎得主約翰·哈特維格對華裔科學家餘金權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