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唐獲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近日宣布,將2014年度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授予21位獲獎者,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因在孿生素數猜想方面的突出貢獻獲獎。另外20位獲獎者包括科學家、律師、作曲家、詩人、歷史學家等,每人將在未來5年獲得62.5萬美元的資助,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本年度的21位獲獎者中包括8名科學家,分別是:

Danielle Bassett,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家

Tami Bond,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環境工程師

Jennifer L. Eberhardt,史丹福大學社會心理學家

Craig Gentry,IBM 託馬斯•沃森研究中心計算機學家

Mark Hersam,西北大學材料學家

Pamela O. Long,獨立科技史學家

Jacob Lurie,哈佛大學數學家

張益唐,新罕布夏大學數學家

麥克阿瑟獎俗稱「天才」獎,創設於1981年,旨在表彰社會各領域最富創造力的傑出人才。獲獎者需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具有非凡的創造力;二是承諾基於已有系列成就,將來取得重大進展;三是具有促進日後創造性工作的潛力。獲獎者將得到可完全自由支配使用的62.5萬美元獎金。(科學網 梅進/編譯)

更多閱讀

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網站相關公告(英文)

 

相關焦點

  • 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4名獲獎者,沒有華人
    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4名獲獎者,沒有華人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7-10-12 09:55 來源:澎湃新聞
  • 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紀錄片導演王男栿榜上有名
    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為紀念銀行生命災難公司的創始人約翰·D·麥克阿瑟而命名,由麥克阿瑟基金會於1981年設立。
  • 2012年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公布—新聞—科學網
    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 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的天才張益唐,如今怎樣了?
    數學天才張益唐就是這樣一個永不言棄的人,他在艱苦的環境下默默鑽研多年,經歷無數次失敗與打擊卻始終沒有放棄,最終才得以大器晚成,一鳴驚人,拿下了世界級大獎。張益唐,1955年出生於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父母都是高知分子,父親更是電氣工程方面的教授。
  • 避孕藥研究人員波利娜·利什科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
    據麥克阿瑟獎得主波利娜·利什科稱,近40%的女性在一年內停止使用避孕藥,這凸顯了開發非激素避孕藥的重要性。她被選中為2020年麥克阿瑟「天才」獎。麥克阿瑟獎(俗稱"天才獎")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麥克阿瑟天才獎旨在表彰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創造性人才,每年評選各領域20名至25名傑出人士,並在5年中給每人提供總額50萬美元的獎金,讓他們能更自由地繼續探索。
  • 2019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5位生命科學家獲獎,歷屆獲獎華人名單
    >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俗稱「天才獎」)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 麥克阿瑟天才獎旨在表彰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創造性人才,每年評選各領域20名至25名傑出人士,並在5年中給每人提供總額50萬美元的獎金,讓他們能更自由地繼續探索。至2010年已有827名獲獎者,年齡從18歲至82歲不等。
  • 王男栿入圍「麥克阿瑟天才」獎,美國疫情紀錄片明日首發
    來源:金馬影展官方訊息 IDFA公布非競賽單元名單 眾多優秀紀錄片脫穎而出 「麥克阿瑟天才」獎公布獲獎名單
  • 華裔數學天才連獲美國大獎,感言:若在中國發展就取不到如此成就
    但如果這個孩子在海外讀完博後,不僅跑去當了餐廳服務員洗餐盤,還背宗忘祖,那讓那些支持他撫養他的人得是有多心痛啊,今天就讓我們來說說數學天才張益唐。搜搜張益唐可以看到他信息欄寫的是美籍華人數學家,原籍在中國上海,父親是一位電氣工程教授,不過張益唐卻沒有繼承父親的老路,而是選擇了數學這門在當時既冷門、又不好發展的學科。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哈佛大學雙學科正教授、三院院士莊小威
    2000年,28歲的莊小威獲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國家研究個人獎。2001年,29歲的莊小威進入哈佛大學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莊小威培養了40多名博士,並指導博士後的研究工作,她也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並聯合培養博士生。
  • 華裔數學家張益唐:逆境中的數學人生
    (張益唐夫婦。紐約《僑報》) 中國僑網11月26日電 美國《僑報》日前採訪了華裔數學家張益唐夫婦。張益唐儒雅平和,標準的學者形象,一直安靜地獨自坐在休息區沉思。如果不是夫人孫女士引見介紹,沒入休息區零零散散遊客中的張益唐並不引人注意。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新冠病毒的疫苗接種保護率最高70%左右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特聘研究員、2016年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與比利時科學家盧克·塔爾維共同獲頒2019年度「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來自官方新聞發布受疫情影響,身在美國加州的餘金權教授無法親自來滬參與頒獎,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第一時間聯繫到了餘教授並送上了祝賀。餘金權教授所在的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剛剛部分復工,「大家還是很緊張,工作耽誤很多」,餘教授快人快語,「疫苗上市前,不能大意!」
  • 21位「天才」出爐!2020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
    近日,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俗稱 「天才獎」) 揭曉,21位各行各業的 「天才」 入選。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該共享的是基礎科學而非智慧財產權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該共享的是基礎科學而非智慧財產權 2020-11-20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59歲獲世界級大獎,張益唐:還好我不在中國,不然取不到這個成就
    2013年5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名字突然轟動了整個數學界,他在世界數學界最負聲譽的《數學年刊》上發表了研究文章,證明了無窮多差小於7000萬的素數對是存在的,從而在孿生素數猜想這一全世界無人能實質推動的數論重大難題上,邁出了革命性的一大步,成為了破解數學領域最著名猜想之一「孿生素數猜想」的核心人物,59歲成功獲得世界級大獎麥克阿瑟天才獎
  • 2020年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位社會學家1位人類學家獲獎
    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 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MacArthur Foundation )近日公布2020年的「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入選名單,該獎項旨在跨領域地表彰擁有原創性、洞察力和潛力的優秀人才,每年評選各領域20名至25名傑出人士,獲獎人士在隨後的5年將以分期支付的形式獲得總額為62萬5千美金的獎金。由於該筆獎金旨在鼓勵獲獎者更自由地繼續研究探索,所以不附帶任何附加條件,也被認為是美國跨領域研究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
    他開創了碳 -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 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並因此獲得 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 「他是個天才,這個傢伙永遠充滿著熱情,並且有著滿腦子的想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家、沃爾夫獎得主約翰·哈特維格對華裔科學家餘金權的評價。
  • 北大數學天才張益唐:公費留學,寧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
    「很多去了美國的人,以後還會回來。連我現在都在考慮要不要回來。」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在《中國科學報》的採訪中這樣回答。早年求學經歷1955年張益唐出生在上海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是高知,優越的家庭條件為他創造了學習研究的環境。
  • 張益唐:寧願在美國刷盤子,也不願回北大教書,58歲突破世紀難題
    1977年高考恢復,他匆匆地考了一次,成績不太理想,但第二年重新再考,23歲的張益唐考上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張益唐在北大讀書期間非常突出,他不但是1978級公認的數學學習尖子,他還做過學生會主席,具有演講天才,喜歡文學、音樂。當時北大崇拜他的女生甚多。
  • 數學家張益唐,曾在美國端盤子打工,遭受白眼,58歲攻克世紀難題
    後來就想到了張益唐,希望他可以繼續去美國深造。張益唐答應了,去世界名校讀書,而且是公費,何樂而不為呢。1985年張益唐踏上了去往美國求學的徵程。他來到了世界頂尖的學府——普度大學,這所學校是世界名校,培養出了無數的人才。我國的兩彈元勳鄧稼先、火箭專家梁思禮、熱能工程專家王補宣,都是從這裡畢業。
  • 我國北大天才拒絕回國,三次輸給了時間,寧願在國外流浪!
    我國北大天才張益唐,憑藉他的成就完全可以獲得堪稱數學界皇冠的「菲爾茨」獎,但是由於三次與時間的錯過,丟失了這個榮譽。一次是在高考,原本可以提早進行高考的張益唐正好碰上了文革,文革時期高考制度被廢棄,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高考制度才得以恢復,張益唐參加高考時已經23歲,比適齡階段的大學生大了五歲,這也是張益唐第一次輸給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