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天氣有些反覆無常,時而高溫時而多雨,溫差可以說是反覆無常,而多變的氣溫也容易讓人生病,這時候我們就要多多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了,有些身上變化可能只是一小點,但是反映的問題就比較大,今天小編說的就是夏天手上長出透明「小疙瘩」,是上火了還是溼氣重?這些習慣要改。
這種情況大家應該也有出現過,就是手上突然出現一些透明的「小疙瘩」,並且還伴隨著一些瘙癢,讓人忍不住想要撓,感覺就像是長了小水泡一樣,非常的不舒服,有些人說這是上火,也有些人說這是身體溼氣重,那麼那種說法正確呢?
首先說說上火的情況,上火的情況有很多,根據身體器官的不同,可以分為、心火、肝火、胃火,而且上火還分虛火和實火,身體對上火的反映有很多,而在眾多上火情況中,有一種情況確實有可能導致手上長出小泡的情況,那就是血燥,血燥這個詞是源於中醫裡的一個名詞,往往是因為情緒緊張躁動所引起的。
血燥的情況下,容易出現「血燥生風」的現象,導致虛氣入體,從而導致身體皮膚虛浮,出現透明的小水泡,而這種血燥上火,可以是虛火也可以是實火,具體情況要看小水泡的情況如何,因此只能說有些上火情況是可能導致水泡產生,但是水泡產生不代表一定是上火。
那麼是不是有小水泡就一定是身體溼氣重呢?溼氣是風、寒、暑等幾大「邪氣」之首,往往是因為身體脾虛,導致溼氣入體,進而出現溼氣現象,比如說頭髮時常出油、舌苔顏色泛白舌苔比較厚等,而溼氣重的情況下,水汽凝結,會於皮膚,也會是可能導致小水泡的產生,因此說是溼氣重也有可能,不過前提是在排除了其他皮膚感染的皮膚問題之下。
那麼對於溼氣我們要怎麼應對呢?首先避免經常在空調房裡吹,空調風空氣封閉,氣體不流動,而且室內水分高,環境溼寒,很容易加重體內的溼氣情況。其次就是少熬夜晚睡,維持好身體的正常的新陳代謝,保證身體的循環正常,最後可以選擇自己動手煮點祛溼茶喝一下。
可以自己將紅豆、薏米洗乾淨,用溫開水泡開,然後飲用即可,紅豆和薏米一直都是祛溼氣的首選食材之一,泡茶來代替飲用水最合適不過,也能緩解一下身體的溼氣問題。
當然紅豆薏米茶也只是起到緩解輔助的作用,平時自己還是要保持好良好的生活習慣,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改變身體溼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