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你想太多了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因為一條「加拿大科學家發現來自宇宙深處神秘電波閃光」的新聞,朋友圈都炸翻天了,大家興奮的點基本是這幾個方向:

1.要不要回應疑似宇宙的神秘電波信號

2.外星人可能真的要來了

3.外星人來了我們打不打得過

好像每一次關於宇宙太空或是未知事物的探索和發現,最後都會經過各方誇張加戲最終聯繫到對外星人的想像上。然而事實是,至少在現如今的人類歷史上,所有曾聲稱是外星人目擊者的人,最終無一例外都無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

不禁讓人想起魯迅老師的名人名言: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1.

不過只要不是魯迅diss的那種,想像力總歸是美好的。

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想像,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紀的科幻小說中。

2世紀古羅馬的諷刺作家琉善(Lucian),被認為是世界上首部科幻小說的作者,他在作品《一個真實的故事》(True History)中描述了一個月球冒險的故事,主人公前往月球,被一陣持續了七天的旋風吹到空中後抵達目的地。在月球上,他們驚奇地發現那裡人們的坐騎是長著三隻頭的禿鷹,還遇到了體型有12隻大象那麼大的跳蚤。

東方文化中也不乏對外星人的想像,日本10世紀時有一部文學作品《竹取物語》,講述了一個藏身於竹子裡的名為輝夜公主的故事,輝夜長大後告訴別人其實她是從月球來的,而且必須回到月亮。看起來有點像拇指姑娘和田螺姑娘的故事,但卻是古人第一次將主人公與外星球聯繫起來。

最早的宇宙想像者們似乎格外青睞月球,17世紀的法國作家西拉諾·德·貝爾熱拉克(Cyrano de Bergerac),在《位於月亮上的另一個世界:帝國與聯邦》書中,還描寫過一個住著巨人怪獸的月球。這些外星巨人們竟然也創立了一個歐洲式的宮廷社會,他們甚至還會辯論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和基督教神學。

2.

工業革命以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進化論、相對論、核裂變、量子力學、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為人類在對宇宙的想像中,增添了不少理論知識的註腳,天馬行空的預見和想像與被證實的科學事實交織,現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就興起於這一時期。

也是從這一時期起,人類對在外星人的幻想中,加入了戰爭的動機。

1895年,喬治·威爾斯開始寫作《世界大戰》,1897年寫成系列。威爾斯書中的火星人在巨大的三腳架中穿行,他們被刻畫得非常強大且可怕,人類士兵根本無法抵抗,這些外星人「同時具有生機勃勃、強大、非人類、瘸腿和像怪物一般的特點。」幸運的是,最後人類通過細菌拯戰贏得了戰爭,拯救了地球。

1906年,巴西藝術家恩裡克·阿爾維姆·科雷亞為威爾斯的《世界大戰》畫的插圖,在他的筆下火星人的戰鬥機器被畫作千軍萬馬的巨蜘蛛。

儘管如此令人恐懼,在隨後的一個世紀裡,威爾斯的《世界大戰》依然無數次被搬上舞臺和熒幕,人類對外星人的想像力和好奇心,也逐漸在現代社會到達巔峰。

1948年,著名的動畫片導演查克·瓊斯(Chuck Jones)在兔八哥系列卡通中塑造了火星人馬文(Marvin)的角色,馬文穿著了一條剪成很多長條的短裙,裙子不是像世紀戰魂一樣拖到膝蓋,而是像鼓起來的芭蕾裙一樣,他還戴一頂插了羽毛的綠頭盔。儘管模樣滑稽,作者給他賦予的性格卻是極端好鬥,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毀滅地球。

還有一些經典的科幻小說,1937年奧拉夫·斯塔普雷頓(Olaf Stapledon)的《造星人》,1953年阿瑟·克拉克(Arthur Clarke)的《童年的終結》,1965年弗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沙丘》,還有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伊恩·班克斯(Iain Banks),這些科幻創作者們構思的未來世界,都不乏來自外星球的霸主和獨裁者,在他們想像中的外太空世界裡,往往跟人類一樣,有著英雄、宇宙飛船、艦隊和王國。

儘管後來的文學、電影作品中,也有像史匹柏鏡頭下的ET,或是《星際旅行》中的史波克(Mr Spock),那樣友好、善良、與人類和平相處的外星人。

但相信外太空充斥著異形、三體人,或是《火星人玩轉地球》裡的虐待狂矮人的科幻作品,依然佔據絕對主流。在現代人的想像中,外星人的標籤通常是:醜、高級、侵略性強。而外星人面對地球的態度,往往是高級文明面對低賤物種的不屑一顧。

劉慈欣在《三體》中甚至為宇宙賦予「黑暗森林」的秩序: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

這被絕大部分書迷們視為解釋了上世紀最受人注目的宇宙謎題——費米悖論。

1950年,義大利物理學恩裡科·費米(Enrico Fermi)和同事們思考宇宙中究竟是否存在智慧外星生物時,他推斷,如果其他生命可以在星際間穿越,那麼他們肯定已經發現了我們,也會到地球上一探究竟,「那麼他們在哪兒呢?」

但說到底,那也是科幻想像。連劉慈欣自己接受採訪也說,支撐黑暗森林理論的科學邏輯和觀察實驗都是不嚴密的,並沒有被現代宇宙學所證明,更沒有反證。

人們總是願意賦予科幻小說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因為科學不容易被大眾消化,而科幻小說卻易讀易理解。事實上,在迄今為止人類對宇宙的想像中,出發點其實都是人類社會本身。

3.

不過反過來,科幻想像雖然不能代表科學,但人類的想像的確會促進科學的探索。

19世紀末,因為科幻氛圍的興起,從歐洲到北美掀起一場對火星的觀測熱潮。美國富豪珀西瓦爾·洛維爾(Percival Lowell)就堅信火星上存在生命,他甚至專門修建了一座私人天文臺,用於開展相應的觀測研究。儘管60多年後,1964年,人類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水手4號」傳回第一張火星的照片,火星被證實為是一顆荒蕪寒冷的星球,沒有火星人,也沒有運河。

1959年,物理學家朱賽普·柯克尼(Giuseppe Cocconi)和菲利普·莫裡森(Philip Morrison)在《自然》(Nature)上發表過一篇論文,文中指出可以利用無線電天線探測到外星智慧,兩位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等恆星周圍存在著某些文明,他們的科學興趣和科學潛力遠超現如今我們已知的文明」,甚至這些外星人已經「建立了某種交流方式,並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被我們知曉」。

這被視為科學界探索外星文明計劃的開始。


宇宙的探索發展到21世紀,人類擁有了更高級的探測器、飛船、衛星,捕捉信息更加清晰的望遠鏡、天眼、攝像機。對宇宙的想像也從未停止,就像劉慈欣說的,人們願意從科學角度來思考宇宙文明的圖景是好事。

至於外星人存在與否,或是到底什麼時候到來,只需保持冷靜的興奮,畢竟,或許「它們已經進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分析顯示星際穿越花費甚高,危險重重」;或許「整個銀河系也已經城市化了,而我們人類只是生活在無聊的郊區之中」;抑或許地球已經成為了一個孤立地帶,「僅供外星遊客和社會學家參觀展覽」。

外星生命存在的積極擁護者、著名的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一句話:非同凡響的主張需要非同凡響的證明。(Extraordinary claims require extraordinary evidence.)

參考:Philip Ball《為何我們對外星人的想像如此貧乏?》

手機淘寶搜索「談資發紅包」,搶淘寶年貨節通用現金紅包,每天3次,最高888元。

相關焦點

  • 《三體》告訴你遇見外星人之後的幾種可能,你還想找外星人嗎?
    霍金先生在世的時候就曾警告過外星人,人類不是試圖尋找外星人,那樣是很危險的,而小編最近也再次重讀了《三體》這部小說,總結了當地球文明遇見外星文明之後的幾種可能。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外星人在哪?說到這個問題,不得不提一下費米悖論,一天,費米和朋友吃飯的時候,無意中問了一個問題,他們都在哪兒呢?」這句問話引出的科學論題,被稱為「費米悖論」。
  • 著名科學家警告:人類應遠離外星人!科技差太多
    著名科學家警告:人類應遠離外星人!科技差太多 時間:2018-03-03 09:12:1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Sophie周 編輯:Sophie
  • 給總是想太多的你:你是美麗的「大腦多向思考者」
    你知道何謂「大腦多向思考者」嗎?當你較常用右腦思考,觀察敏銳善解人意會是你的特點,但也是你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想法太多的腦袋,「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定有人會想:「有人會因為自己太聰明,受盡折磨或變得不幸嗎?」
  • 給總是想太多的你 ‖ 大腦多向思考者
    一定有人會想:「有人會因為自己太聰明,受盡折磨或變得不幸嗎?」事實上,這的確是「想太多」的人常有的情況;只是他們一開始並不承認自己比別人聰明,反而只說自己的心沒有喘息的機會,就連到了夜深人靜時,腦袋裡依然充斥著數不盡的想法。這些人對非常細微的小事也會感到疑心、疑慮,甚至敏感,因而對人生感到厭倦。
  •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多向思考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稱之為」容易想太多「,」敏感度比較高「的一類群體。這是一本非常有具有人性關懷的心理輔導書,它的作者是被譽為法國「國民心理師」的克莉司德·布提可南(Christel Petitcollin)。本書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神經學和行為學等眾多學科領域。
  • 披露點外星人的天機
    〈披露點外星人的天機〉看見太多對外星人的瞎猜,我覺的大家很可憐…我講一點點吧。不信當故事聽。外星人要霸佔地球,替代人。許多人幼稚的把外星人想的挺好,那東西推動整個現代科學的工業化發展,現代科學就是它們控制人搞出來的。所以化工汙染催毀人類,因為它們那套在它們星球行,拿到地球環境來根本就不行,與地球生態圈格格不入。
  • 有一種危機感,叫做「想太多」
    在這些幾乎壓垮我們的危機感中,究竟有多少是因為現實中的我們「想太多」呢?專心做眼前,別「想太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那種所謂的毒雞湯——「還不努力?你已經被同齡人落下了!」,或者是這種「有這三種特徵?你可能要被失業了!」。這樣的文章或者短視頻層出不窮,深夜躺在床上玩手機呢的你,看到後是不是心裡一驚,點進去看了以後越來越緊張,仿佛自己每一項指標都符合。
  • 當你遇到外星人時會想到什麼?
    當你遇到外星人時,你會想到啥?普通人大概只能心裏面蹦出「我草」兩個字,然後一部部曾經看過的外星人科幻電影瞬間湧進腦海......其實,你還能思考得更多更遠。下面說說,如果我遇到外星人,還能想到些啥?蟲洞或許存在,但是如果外星人真能有這種技術,是絕不會來和你這種低等生命交流的。這就像一個經典比方說的。沒有人會蹲下來,和路邊的螞蟻建立兩者文明間的交流。好吧,既然飛船速度不會超光速,路途又極其遙遠(最近的可能有生命的星球起碼也有幾光年),你可以想像它們能來一趟得有多不容易,簡直比西天取經還心累。
  • 「可靠」的網絡貸款、「好賺」的兼職刷單,你想太多了!
    「可靠」的網絡貸款、「好賺」的兼職刷單,你想太多了!來源:天水公安原標題:《「可靠」的網絡貸款、「好賺」的兼職刷單,你想太多了!》
  • 宇宙那麼大,你的好朋友有沒有可能是《瘋狂的外星人》
    你聽說過"天眼望遠鏡"嗎?它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位於貴州省黔南州,它的用途是捕捉來自地球之外的信息。它曾經發現過許多脈衝星的信號,甚至有一天還捕捉到一條來自其他星球的信號,有人說這就是外星人發射給我們的信號。那大家覺得呢?
  • 怎樣避免過度思考,想太多?7條讓你快速提高行動力的建議
    每當事情經歷過後,這些人又總是會想:如果……會怎麼樣,假如……會怎麼樣。總是想著做好所有的準備才開始一項計劃,常常擔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情況,陷入了無盡的思考和分析的循環之中,到最後卻往往什麼都沒做成。本期的話題,唐歌就和你來聊一聊:怎樣避免過度思考?如何克服想太多?
  • 科學家警告:遠離外星人 人類科技落後他們太多
    據CNET北京時間3月3日報導,遇到外星人時我們應當怎麼辦?跟他們愉快地玩耍,談論談論性和足球嗎?知名理論物理學家、紐約城市大學教授加來道雄(Michio Kaku)給出了一個建議:跑。在最近發布的一段Big Think視頻中,加來道雄就我們與外星人之間對話的場景進行了一番形象的分析,「在森林中時,你會主動與小松鼠交談嗎?」
  • 《愛我你就別想太多》原來出自青島,你都看到了哪些美景
    最近看到《愛我你就別想太多》劇中很多美麗的風景煞是眼熟,但就想不起來這是哪裡的風景,為此事一直糾結。前兩日有朋友到訪,安排住在了青島金沙灘希爾頓酒店,忽然發現了秘密。 由陳建斌、李一桐和潘粵明領銜主演的都市愛情喜劇《愛我你就別想太多》,最近正在熱播中。
  • 搞笑動畫電影《HOME》:外星人入侵地球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每天下班後閒來無事,看一部搞笑又減壓的電影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畢竟辛苦工作了一天只想宅在家裡煲劇。這期小青要為大家推薦一部比較冷門的動畫電影,輕鬆搞笑的氛圍,為辛苦了一天的你解解壓。這部電影《Home》,中文名字是《瘋狂外星人》,可不要以為中文名看起來像小孩子的動畫片一樣,其實國外的動畫電影是老少鹹宜的。好電影需要精良的製作和飽滿的劇情,這部電影也不例外。
  • 人類無法證明外星人是否存在,那麼是否可以說外星人就是存在的?
    舉個例子,我說你身邊可能有無數個會纏繞著你,你相信嗎?不相信?那你就證明每走鬼在你身邊,你能證明嗎?顯然不能!說你身邊可能有鬼的人顯然弄錯了方向,從科學的角度登分析,他不應該讓你證明沒有鬼,而他自己必須證明有鬼!
  • 未來外星人襲擊地球可能嗎??
    你說你用什麼防衛,而且外星軍隊的龐大不是你們能想像的。當飛船都是機器人去建造的時候,當n+y年的時候你認為有多少龐大。 外星科技不是你們能想像的,外星人不稀罕地球。更加不會沒事攻擊,你以為是搶石油搶資源啊。
  • 分享霍金的智慧---外星人的秘密
    所以霍金先生說「光從數字上就可以得出存在外星人的結論。」其實,最令人費解的問題不是宇宙存不存在外星人,而是外星人的存在形式。霍金先生認為,水汽是生命必須的東西,只要有水汽存在的星球,就可能存在著外星人,而且,它們可能還長有眼睛,像地球上的生物一樣長在前端。其實,不僅我們在尋找外星人,外星人也可能在尋找我們。有一個神秘的事件,發生在1977年8月16日,俄亥俄州的一個射電望遠鏡抓取到了外星文明發來的無線電波。
  • 「外星人尋找」之SETI@Home項目
    外星人在哪裡?宇宙中我們是否孤單?這些問題總是引起我們的好奇心,其實尋找外星人計劃起至今為止一直在徹夜不息的在執行,地球表面的射電望遠鏡組成的虛擬鏡陣,在掃描天空中每一平方釐米的空間,然後將收到的電磁波進行解讀,甄別出那些信號是自然界產生,哪些信號是非自然界信號,從中尋找外星人存在的蛛絲馬跡,多年前震驚全球的「hello」事件,就是該計劃的成果,雖然後來證偽了外星人的存在。
  • 政府隱瞞外星人存在真相:真相驚呆了!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保羅-赫勒指責很多國家的領導人故意向公眾隱瞞外星人存在的真相,同時呼籲他們公開與UFO有關的檔案資料。他在卡爾加裡大學發表主題演講時說:「很多媒體無法接觸到這些文件。你必須不斷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夠獲得臨界物質。公眾會說『總統先生或者首相先生,我們希望知道真相,我們現在就要知道,因為它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 《瘋狂的外星人》看起來高大上的外星高科技 弱點也太多
    在影片中,黃渤和沈騰依舊很搞笑,不過這次的對象換成了外星人,比較之前的影視角色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喜劇情節燃爆的同時,特效技術也讓人大開眼界,不過最讓人意外的是外星人的高科技有時候弱點也很多,看起來高大上的尖端高科技,卻暴露了大量的漏洞和不足,顯然並不是所有的外星高科技都是那麼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