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葬場被火化是一種什麼體驗?

2021-01-13 全球檔案館

火化時究竟是一種什麼體驗呢?館長先來一個隨堂測試:你覺得人體除了部分骨骼和鋼釘之類的醫療器材,還有什麼會在火化後倖存下來呢?

首先如果裝了心臟起搏器是肯定要取出來的,因為電池在高溫環境下會爆炸,雖然家屬一般會在表格上標註是否安裝了起搏器,但為了穩妥,工作人員還是會親手檢查的,因為曾經發生過家屬誤填表格導致起搏器誤炸焚屍爐的烏龍,一旦發現起搏器,就會用手術刀將其取出。

而鋼釘、人造股骨頭之類的植入物則可在焚化之後分揀出來。理論上來說家屬可以申請要回這些物件,但火葬場實際上幾乎沒有收到過這樣的請求。

這些植入物一般會被丟棄,現在歐美一些公司會對其進行回收,將其中的鈦、鈷和不鏽鋼融化之後製作成路標、飛機和汽車的零件。額,外國人的腦迴路真奇葩。

為了防止火葬場的道德風險,國外會有法律規定賣死者遺物得到的錢只能捐獻給慈善機構。

接下來,如果死者是一位女性,而且隆過胸,那麼胸部植入的假體有可能會被提前取出。因為矽膠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化學性質極其穩定,不會發生燃燒,而它的沸點是2950攝氏度,焚化爐的溫度只有1000攝氏度左右,這說明你身體裡的矽膠既不會燒掉也不會氣化,最終會變成一灘黏糊糊的液體粘在焚化爐底部,工作人員不得不用鏟子將其鏟掉。所以剛剛那個隨堂測試,你們都答對了嗎?

一般來說火葬場業務比較忙的時候是需要排號的。

這時可能會有一種情況允許插隊,那就是死者的體重嚴重超重!

在歐美一些流行土葬的國家,胖子也是很煩惱的。首先家屬需要提前和殯葬公司溝通,因為死者體重太大,可能額外增加兩三個工作人員去抬,這要加錢;標準的棺材寬度約為0.6~0.7米,如果的體重超過300斤,那麼就需要定製特大號的棺材,五個叉起步吧,寬度一米五左右,這樣躺進去會相對舒服一些,當然這也要加錢;

同時因為寸土寸金,公墓的尺寸一般是標準化的,基本無法容下一個超大號的棺材,如果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超大坑位,你有可能不得不交兩份坑位費。

上面這一套算下來,土葬一個體型較大的人可能需要多交5000到2萬塊錢,於是有一些囊中羞澀的家屬會選擇火葬。

當然火化也會遇到問題

焚屍爐門的標準寬度是0.8米左右,部分火葬場會配備一米三左右的門,用來服務體重一噸以下的超級大胖子。並不是所有的火葬場都有這樣的設備,所以在火化之前記得對火葬場做好背調哦!

通常來說正常人脂肪含量在百分之10到百分之20之間,嚴重肥胖的人脂肪含量會超過百分之三十。點燃這些脂肪需要額外的燃料、更長的時間和更小心的操作,當脂肪快速燃燒時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同時釋放出來的濃煙有可能阻塞機器。

如果當天的火化名單上有一名體重嚴重超重的人,那麼很有可能被插隊,當天第一個被火化,因為焚屍爐的磚塊還是涼的,可以額外吸收一些熱量。

在入爐之前一般會被放在特定的「容器」中,那種高貴的純實木定製棺材是不適合用來火葬的。盛放屍體的容器通常由松木、膠合板構成,或者乾脆用一個紙盒代替。

在那之前,佩戴的珠寶首飾、起搏器、假肢、矽膠之類都會被移除,當然假髮還是可以隨身攜帶的,除此之外你會得到一個金屬名牌,它會陪死者走到最後,用來分辨哪一堆是死者,而哪一堆是隔壁老王。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點火了,我們先來參觀一下這個專屬套間吧!

上面這間主臥是用來盛放固體形態和液體形態的殘骸的,室溫900攝氏度左右;

下面這間比較狹長的次臥是用來釋放氣體的,室溫1000攝氏度左右。

在整個環節都會有工作人員密切關注並控制最適宜的爐內環境,相當貼心是不是?

點火30秒

人的毛髮、衣物會被全部燒光

點火十分鐘

暴露於火焰的皮膚和肌肉組織中的脂肪開始炭化,發出滋滋的聲音並開始收縮,經常擼串的同學可能對這個過程相對熟悉一些。

有趣的是,肌肉組織分解之初首先會收縮,肌肉的收縮導致它附著的肢體對應收縮,死者的拳頭、手臂和四肢都會彎曲,頭部會向前傾斜,整體姿態就像一位蓄勢待發的拳擊手。當然這種程度的收縮不會讓屍體坐起來,否則氣氛就有些詭異了

點火二十分鐘

大部分軟組織已經燒毀,很抱歉此時已經不能使用人臉支付功能了。肋骨外翻,胸腹部的體液會跟隨著吃進去的最後一頓晚飯一起噴出來,身體所有器官都會脫水收縮。

點火三十分鐘

顱骨開始破裂,人類會經歷人生中腦洞最大的時刻,思想會跟隨著顱內的液體沿著骨縫噴薄而出。

點火四十分鐘

顱骨變身翻蓋兒手機,記得妥善保管掉下來的頭蓋骨哦,大腦終於重見天日,它距離越獄最近的一次還是在嬰兒時期囟門沒有閉合的時候呢。肋骨開始扭曲並四散跌落,內臟此時看起來就像發黑的海綿,小臂不見了,此時可以客串一下鐵鉤船長。

點火五十分鐘

肌肉組織和內臟基本都沒了,此時變成了一具真正意義上的骷髏。

點火六十分鐘

主室中只殘留一些灰燼和骨頭殘渣,此時,身體的大部分都已經移駕次臥了,在次臥充分除味除雜質之後,就可以徹底奔向大氣層回歸虛無了。主臥中剩餘的3到5斤殘渣會被放進一個看起來像餅乾盤一樣的東西裡,然後被研磨成粉狀物質,接下來就可以裝盒兒了。嗯,這個小盒兒才是永遠的家......

整個火化過程至此就算告一段落了。塵歸塵,土歸土,不論一個人生前是富甲一方還是名聞天下,最終都會在這方寸之間煙消雲散。如果你在繁華的世界迷失了自我,又恰好刷到了這篇文章,不妨稍稍駐足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吧......

相關焦點

  • 你真的了解火葬場嗎?全方位解釋火化過程
    我們都知道火葬場是用來做什麼的,但是我們通常無法親眼看到死去的親人被火化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對火葬場的完整解釋。
  • 為何逝者火化時,親屬能聽到「叫聲」?火葬場工作人員告知真相
    最好的做法,那就是火化。為何逝者火化時,親屬能聽到「叫聲」?火葬場工作人員告知真相,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經歷過,在逝者火化的時候,能聽到發出來的奇怪的「叫聲」,而這個時候長輩一般都會讓小孩出去,不會多說什麼,其實有些老一輩人覺得就是火化之時太痛苦發出的慘叫。但事實真的就是如此嗎?
  • 火葬場工作人員稱:有一種遺體不能燒,家屬要求也不行
    雖然現在大多數人在死亡之後都會被火葬,但是有一種人死後火葬場的員工也不敢火化。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火葬在人類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算長。從遠古時期開始一直到整個封建社會,人們大多數都採用土葬的方式來埋葬死去的人。不僅如此,有些奴隸主階級還會要求奴隸或者是其他與死者有關聯的人陪葬。生於公元前259薨於公元前210年的秦始皇就是最特殊的例子。
  • 火葬場的員工透露,有一種屍體無人敢燒,即使家屬懇求也不可以
    中國人講究安土重遷,落葉歸根,這是我們家族情感記憶的一部分,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土地是越來越少,慢慢我們從原來傳統的埋土過渡到火化。義莊到火葬場,從土葬到火化,但是有一點卻改變了。古代義莊是來者不拒,任何人都可以停留屍體,而火葬場則不一樣,它並非所有人的屍體都可以火化,即便是家屬求情也不可以。
  • 火葬場員工透露:有一種屍體誰也不敢燒,就算是家屬要求也不允許
    ——《北邙行》唐:張籍 打從中國古代開始,入土為安魂歸故裡就是中國人的一種喪葬觀念,無論年輕時在哪裡發展有多少的成就,到老年也不過是一捧黃土的事。 而在死去之後國人也極盡哀榮,把喪葬看作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古代的喪葬制度發展到現在便是要經過守靈,火化,送行,入土等一系列非常繁雜的典禮,才能極盡一人的哀榮。
  • 火葬場人員透露,有一種屍體誰都不敢燒,即使家屬要求也不行
    假如這個時候還施行土葬的話,每個人死後都要佔據一塊土地,那麼未來估計我們就沒有地可以用了,因此,我們以前的喪葬方式就必須要改變了,於是開始推行火化。雖然大家並不喜歡火化,但是為了社會的發展,很多人還是接受了這種方式來告別自己的一生。專門用來火化屍體的地方,就是火葬場。但是根據火葬場的員工透露,其實有一種屍體是誰也不敢燒的,哪怕是親屬要求了都不行,那麼到底是是什麼樣的屍體呢?
  • 火化後真的裝不滿骨灰盒?工作人員揭露火化流程,告訴你答案
    人們生來就對火葬場有很強的敬畏,那麼火化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流程?而為什麼一個人死後被火化卻為什麼沒有辦法裝滿一個小小的骨灰盒呢? 一、喪葬制度的變遷,以及火葬的聞名 對於喪葬制度的重視是歷來古人的傳統,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在數千年的文化傳承裡,國人奉行落葉歸根的文化傳統。
  • 火葬場員工的真實心聲 冷酷卻真實
    Q:怎麼會有勇氣到火葬場工作?A:為什麼不敢來?死人最不可怕,雖然不會跟你說謝謝,但會乖乖聽話,不會亂跑,不像活人不知何時會陷害你。我平均每天燒48具遺體,這工作像開飛機,只是這機票都是one way。我也沒看過鬼,有時值班一個人睡在火葬場,以為看到鬼影,但走近看,都只是白布或樹枝。
  • 火葬場員工透露,有種遺體沒人敢燒,即便家屬要求也不行
    將中國傳統的土葬改為安全、環保的火葬,火葬場由此誕生。沒有死亡證明的遺體火葬場員工透露,有一種遺體沒人敢燒,即便家屬要求也不行。這種就是沒有死亡證明的遺體,現代社會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有一套規範的流程。若這種事情真的發生了,火葬場在沒有任何憑據的情況下直接將人火化,那火葬場不是成了人間慘劇的幫兇嗎?所以沒有死亡證明,就無法進入喪葬程序,火葬場自然也不會對屍體進行火化。即便家屬要求當即火化,火葬場也不敢執行,因為這是要負責任的。
  • 為什麼火葬場月薪過萬,卻留不住人?離職員工揭露其中的黑幕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魚哥聊社會為什麼火葬場月薪過萬,卻留不住人?離職員工揭露其中的黑幕我們知道從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的喪葬方式就改變了,從原來的土葬改成了火化。很多人認為這是為了防止殭屍的出現,其實這個是子虛烏有的。將土葬改成火化其實為了是節省土地和綠化環境!殭屍這種東西只是電影之中的事物在現實的生活之中也是不存在的!那麼火化就一定需要火葬場。
  • 火化時為何能聽到「哭聲」?工作人員:並非迷信,其實有科學依據
    例如在火葬場,很多人總是疑神疑鬼,甚至還表示,在火化屍體的時候,還偶爾能夠聽到哭聲,結果在網上傳的神乎其神。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還是得相信馬克思主義,工作人員對此給出了科學的答案。一、火葬場的哭聲自從城市化以來,土地的利用率以及價值正在不斷的飆升,因此,過去農村的土葬制度很快得到的變革,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火化。
  • 在瀋陽去世後可不可以不火化?
    其實,火不火化需要看當地是否有規定,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一些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但是需要根據當地的規定決定。下面瀋陽陵園網告訴您瀋陽地區人去世了以後是否可以不火化。
  • 你撒的骨灰可能核輻射超標,美國一火葬場竟然受到放射性汙染
    因為被送進火葬場屍體,在死前可能曾接受過放射性藥物治療。 而專門處理屍體的火葬場,就存在著安全隱患。 他們需要確保,火化一位曾注射過放射性藥物的屍體,會不會造成汙染。 結果顯示,當時用的火化設備,包括火化爐、真空過濾器和碎骨機上都被檢測出了輻射水平升高。 這其中,最主要的輻射來自病人曾用的放射性元素鑥-177。
  • 尼泊爾火葬場附近,總有小孩時刻等待有人死去?知道真相脊背發涼
    不過尼泊爾這個國家和印度的關聯卻比較緊密,文化很多方面也都受到了印度的影響,例如尼泊爾的喪葬文化就和印度很類似,是要先將遺體火化之後再放進水中的。不過有不少去尼泊爾旅行的人都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那就是在尼泊爾的火葬場附近,總是有一些小孩在那裡時刻等待,他們是在期待有人死去嗎?
  • 為何火化屍體時,爐內有時會有「哭喊聲」?工作人員說出原因
    但有一種職業,雖然工資很高、福利待遇很好,也沒有很高的門檻,但是膽子小的人可不敢做這個,有些人甚至想都不敢想自己在那種工作環境下的場景。究竟是什麼樣的職業,讓人如此聞風喪膽?那就是作為火葬場的員工,這份工作著實需要勇氣,因為他不僅每天都要接觸許多具屍體,而且火葬場的員工還得輪流守夜。
  • 人死後是如何進行火化的?火化工介紹全過程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人死後,有兩種埋葬方式,一種是土葬,一種是火葬。目前我國提倡所有人死後必須進行火化。
  • 火葬場門前的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讓人很不舒服
    但大部只能選擇火葬的方式,而火葬場門前的一副對聯道盡人生真諦,上聯是「早來晚來都得來」,說的就是人早晚都會有一死,都需要到這裡來進行火化。對聯一般都由上下兩聯和橫批組成,據說這火葬場的下聯就讓人很不舒服。
  • 火葬場工作人員透露,有一種屍體無人敢燒,就算家屬要求也不行
    火葬場的員工也曾介紹,有一種人在去世後,即使家屬同意也無法將其火化,這又是為何?有的地區認為火葬是一種殘忍的手段,只有犯有重罪或者有違道義天理的人才會被罰以火葬,如果子孫將親人火葬就會被看成不孝子孫,現在農村依舊採用土葬除了受到觀念的影響外,在農村有大量多餘的土地可以將親人安葬。
  • 火葬場真能把人燒成骨灰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過去,一般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其用土掩埋,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環境等方面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把逝去的死者送去火葬場進行火化,然後把骨灰收集起來。火葬場真的像電視裡一樣能把人燒成全部都是灰嗎?現在我們接受信息的來源都是電視或者網上,但網上、電視上的事情不一定都是真實的,他可能需要某種節目效果,就把事情編成那樣,並不是真實的。
  • 廣州火化將告別大煙囪 親屬能親眼觀看遺體入爐
    舊火葬場的大煙囪將被拆除。莊小龍 攝  新火化爐6月投入使用,火化時無煙無塵無味,親屬能通過弧型玻璃看遺體入爐,舊火葬場將建成骨灰寄存處本報訊(記者王麗鳳見習記者吳璇)昨日,殯葬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位於銀河園的世界上最先進的廣州市新的火化爐已完成試點火,並將在六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新火化爐的材料全部從德國進口,並將實現屍體火化的無煙、無塵、無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