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望遠鏡新發現:鳥神星具有小衛星

2020-11-29 環球網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程君秋】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7日報導,美國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發現一顆小型黯淡衛星,圍繞著太陽系邊緣冰凍地帶的矮行星鳥神星(Makemake)運轉。

據美聯社報導,科學家26日宣布,發現鳥神星衛星的團隊數年前也發現冥王星較小的衛星。

鳥神星寬只有1400公裡,它的衛星MK2直徑僅160公裡,由於表面為黑色,亮度比鳥神星暗1300多倍。鳥神星名稱取自於復活島拉巴努族(Rapa Nui)神話中的人類創造者與生殖之神名字。

哈伯太空望遠鏡廣角攝影機去年4月觀測到MK2,地點位於鳥神星20921公裡外。由於鳥神星光度太強,先前搜尋不到衛星。如今科學家需要進一步觀測,才能判定MK2軌道是圓形或橢圓形。

科學家說,這項發現提供進一步證據,證明遠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的柯伊伯帶(Kuiper Belt)的多數矮行星的確有衛星。

領導影像分析工作的美國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科學家帕克(Alex Parker)說,研究人員可通過MK2更深入研究鳥神星。

柯伊伯帶的矮行星中,鳥神星亮度僅次於冥王星。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發現鳥神星衛星:鳥衛一
    這顆小衛星被臨時編號為S/2015 (136472)1,並有了一個「MK 2」的暱稱。這顆小衛星的亮度比鳥神星要暗弱1300倍。觀測發現這顆小衛星位於距離鳥神星大約1.3萬英裡(約合20921公裡)的位置上,其直徑大約為100英裡(約合160公裡)。相比之下,鳥神星直徑大約870英裡(約合1400公裡)。
  • 哈勃望遠鏡驚人新發現:鳥衛一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在鳥神星(Makemake)周圍首次發現了一顆衛星,暫時名為「S/2015 (136472) 1」,暱稱「MK2」,按照國內的命名方式那就是「鳥衛一」。
  • 你知道鳥神星嗎?它「長」什麼樣?這顆矮行星在哪裡?
    矮行星——鳥神星鳥神星與其他的矮行星冥王星、鬩神星和妊神星,一同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鳥神星比冥王星要稍微小一些,是柯伊伯帶從地球上看第二亮的天體(冥王星是最亮的)。這顆矮行星繞太陽一圈大約需要305年的時間。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鳥神星(Makemake)
    )鳥神星圖片版權(By Good202 - Own work from Fandom CC BY-SA 4.0)命名:鳥神星是以復活島拉帕努伊(Rapa Nui)原始部落神話中的神靈Makemake來命名,她是創造之神,生育之神。
  • 新發現,妊神星也有一個光環
    新發現,位於遙遠柯伊伯帶的矮行星妊神星(Haumea)也有一個光環,這是海王星軌道外首個發現帶有星環的天體。
  • 科學家首次發現太陽系內一科黑暗衛星,比鳥神星還要暗1300倍
    2005年是天文界重要的一年,那一年天文學家發現了鬩神星,決定重新對行星進行定義。同年,天文學家還在鬩神星的附近發現了鳥神星。天文學家一直沒能在鳥神星的附近找到屬於它的衛星,而且它的體積和質量比冥王星還要小,所以科學家將它定義為矮行星。最近美國西南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利用哈勃望遠鏡發現了鳥神星的衛星,為它取名為MK2。
  • 哈伯望遠鏡捕捉到"阿特拉斯彗星"分裂成30塊
    哈伯可以觀測到與房屋大小一樣小的碎片,專家估計,整個慧核可能不超過2個足球場的長度。(圖/翻攝自NASA官網)通常彗星的分解過程不容易被觀測到,但哈伯太空望遠鏡日前捕捉到阿特拉斯彗星(ATLAS)分裂成30多個碎片的畫面,讓天文學家歡喜,對彗星的了解更進一步。阿特拉斯彗星在2019年12月29日被發現,當時被認為是20年來最亮的慧星之一。
  • 鬩神星百科 介紹
    鬩神星由麥可·E·布朗、查德·特魯希略和戴維·拉比諾維茨利用2003年10月21日的照片在2005年1月5日分析發現的。2003年10月21日,他們在美國加裡福尼亞州帕洛瑪天文臺的48英寸 Samuel Oschin 反射望遠鏡作例行觀察。由於鬩神星移動緩慢,小組的圖像自動分析軟體沒有發現該星體。
  • ❀這張哈伯望遠鏡拍到的照片到底是天國外星人基地還是海市蜃樓?
    這張哈伯望遠鏡拍到的照片到底是天國外星人基地還是海市蜃樓?1993年12月中旬,太空人維修過哈勃太空望遠鏡之後,短短幾天就出現奇蹟,望遠鏡聚焦在遙遠天際的一個星團,結果拍攝到宇宙中璀璨的天國世界!  現在,越來越多的古代神話被實物證明,是曾經存在的。
  • 國家地理紀錄片 哈伯太空望遠鏡 高清中文字幕
    哈伯太空望遠鏡,高約45,重約25000磅,運行於地球上空330哩,卻能看到數兆哩外的影像,超越已知的宇宙邊緣,揭開人類尚未知悉的太空秘密。哈伯解析度極高,若將之置於紐約世貿大樓上,它能夠看到華盛頓紀念碑上的銅板;哈伯望遠鏡之名則是為了紀念提出宇宙膨脹論的天文學家艾德文伯而來。小家所有資源均系網友上傳或者通過網絡收集,我們僅提供一個展示、介紹、觀摩學習的平臺,我們不對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正當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 夏威夷生育之神哈烏美亞為其命名的行星:妊神星
    妊神星是一顆新近發現的大型柯伊伯帶天體,被編號為2003 EL61,並被暫時暱稱為「桑塔」,它的自轉速度非常快,沒有任何一顆直徑大於100公裡的已知天體擁有如此的自轉速度。 在所有的已知矮行星中,妊神星具有獨特的極度形變。儘管人們尚未直接觀測到它的形狀,但由光變曲線計算的結果表明,妊神星呈橢球形,其長半軸是短半軸的兩倍。
  • 科學爸爸最新講座:韋伯太空望遠鏡終於要接手哈伯了?
    小夥伴們,前面跟著孫教授上山下海、登封造極去遍覽了世界各地的觀星設備和有趣的天文故事。但從本周開始,我們要將視線投向未來的太空中,看看人類在未來又將有哪些驚心動魄又趣味叢生的太空探索任務。終於要接手哈伯了?- 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最新進展(JWST)
  • 哈伯望遠鏡拍到天國外星人基地
    1993年12月中旬,太空人維修過哈勃太空望遠鏡之後,短短幾天就出現奇蹟,望遠鏡聚焦在遙遠天際的一個星團,結果拍攝到宇宙中璀璨的天國世界! 現在,越來越多的古代神話被實物證明,是曾經存在的。 今天看到一張20年前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宇宙中的天國世界。這是一個極為震撼人心的消息。
  • 哈勃空間望遠鏡三十年,宇宙科學機器的發展之路
    哈勃望遠鏡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新視野號」的冥王星任務中成功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在2005年到2010年期間,軌道天文臺為「新視野號」發現了四次新的探測目標,它們分別是:小衛星九頭蛇、尼克斯(冥衛二)、科波若斯(冥衛四)、斯提克斯(冥衛五)。但是,更重要的是,人們根據多年的觀測繪製了矮行星表面明暗區域的地圖。
  • 國家地理紀錄片 哈伯太空望遠鏡 高清中文字幕720P下載
    哈伯太空望遠鏡,高約45,重約25000磅,運行於地球上空330哩,卻能看到數兆哩外的影像,超越已知的宇宙邊緣,揭開人類尚未知悉的太空秘密。哈伯解析度極高,若將之置於紐約世貿大樓上,它能夠看到華盛頓紀念碑上的銅板;哈伯望遠鏡之名則是為了紀念提出宇宙膨脹論的天文學家艾德文伯而來。國家地理頻道於1997年9月首先在歐洲成立,而後陸續在亞洲、拉丁美洲和美國開播。
  • 哈勃望遠鏡提供了一個美麗的螺旋星系最完美的視角
    哈勃太空望遠鏡提供了觀察螺旋星系的完美視角,距地球超過1.3億光年的NGC5468,可使人們更容易發現產生塌縮恆星或者超新星的大爆炸。 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圖片,從左上角起順時針方向為:蝌蚪星系、錐形星雲、兩個碰撞的螺旋星系,歐米加星雲中新星的誕生。
  • LIGO發現新的引力波 中國慧眼衛星做出重要貢獻
    原標題:LIGO發現新的引力波 中國慧眼衛星做出重要貢獻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獲悉,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HXMT望遠鏡(以下簡稱「慧眼」望遠鏡)對此次引力波事件發生進行了成功監測,為全面理解該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閃的物理機製做出了重要貢獻,不僅以合作組形式加入了報告本次歷史性發現的論文(即發現論文),而且在論文的正文部分報告了觀測結果。該論文於10月16日正式發表。
  • 郭守敬望遠鏡發現變星新奧秘—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來自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的消息,雲南天文臺雙星與變星研究團組錢聲幫研究員等人日前在利用我國郭守敬望遠鏡的光譜巡天數據,並對盾牌座德爾塔型變星進行分析研究時
  • 哈勃望遠鏡發現海王星新衛星 命名 「馬頭魚尾怪」
    【環球網科技 綜合報導】日前,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英國國際性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刊發論文稱,美國加利福尼亞地外智慧生物搜尋協會(SETI)的研究院Mark Showalter及其同事們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研究海王星的內衛星和海王星行星環,發現了海王星從未被發現的第七顆內衛星。隨著這顆衛星的被發現,現已知海王星的衛星已經增長為14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