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發現鳥神星衛星:鳥衛一

2020-12-01 IT之家

北京時間4月29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報導,剛剛度過自己26歲生日的「老兵」哈勃空間望遠鏡近日再立新功:在外太陽系的矮行星之一——鳥神星的周圍發現了它的一顆衛星。鳥神星是太陽系內目前受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承認的5顆矮行星之一,也是柯伊伯帶區域內亮度僅次於冥王星的第二亮天體。

這顆小衛星被臨時編號為S/2015 (136472)1,並有了一個「MK 2」的暱稱。這顆小衛星的亮度比鳥神星要暗弱1300倍。觀測發現這顆小衛星位於距離鳥神星大約1.3萬英裡(約合20921公裡)的位置上,其直徑大約為100英裡(約合160公裡)。相比之下,鳥神星直徑大約870英裡(約合1400公裡)。鳥神星本身也是在2005年才首次被發現的,其名字「Makemake」是用太平洋復活節島上土著人文化中的創造之神的名字命名的。

柯伊伯帶是海王星軌道外側的一個環狀區域,這是大約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遺留下來的冰凍殘留物分布區,幾顆矮行星就在這裡圍繞太陽運行。其中的一些此前就已經被發現擁有衛星,但對於鳥神星而言這是首次被發現其周圍存在衛星。

取得這項發現的觀測工作是在2015年4月份利用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廣角相機3號」設備開展的。哈勃望遠鏡擁有觀察明亮天體周圍暗弱天體的獨特能力,再加上其強大的解析度,讓天文學家們得以從鳥神星強烈的光輝中將這顆小衛星辨別出來。相關結果已經在近日的《小行星電子通報》(Minor Planet Electronic Circular)中進行了報告。

▲這張由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圖像顯示出鳥神星被發現的第一顆衛「MK 2」。這顆小衛星在圖像中位於鳥神星上方,由於鳥神星強烈的光輝,它相比之下顯得非常暗弱,幾乎難以看到

在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了他們在2005年,2011年以及2012年時用來發現了冥王星附近多顆小衛星相同的哈勃觀測技術。先前的研究顯示鳥神星周圍空間並不存在其他天體。這項觀測任務的負責人,美國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阿列克斯·帕克(Alex Parker)表示:「我們的初步估算顯示這顆小衛星相對我們的觀察角度是側面朝向地球,這就意味著很多時候當你對其進行觀測時,很容易因為被淹沒在鳥神星的光芒中而無法看到。」

一顆衛星的發現對於這個矮行星系統擁有重要意義。通過對這顆衛星軌道的測算,天文學家們能夠計算出這一系統的質量大小並據此推算其演化過程。另外,這顆小衛星的發現也進一步增強了科學家們此前的觀點,即很有可能絕大部分的矮行星都是擁有衛星的。

帕克表示:「鳥神星屬於較為少見的類冥王星天體,因此找到它的衛星具有重要意義。這顆衛星的發現將賦予我們重要的機會對鳥神星開展詳細的多的研究,而這在此前沒有發現衛星的情況下是難以實現的。」

當然,鳥神星衛星的發現將進一步增加鳥神星與冥王星之間的相似程度。這兩個天體的表面都已經被證實覆蓋著凝結的固態甲烷冰。就像此前科學家們對冥王星所做的研究那樣,對這顆新發現小衛星的研究將很快得到鳥神星的密度數據。這將是一項飛船關鍵的結果,因為它將讓科學家們判斷這兩顆天體的整體物質組成是否相似。美國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研究組負責人馬克·博依(Marc Buie)表示:「這項新發現揭開了外太陽系比較行星學的新篇章。」

研究人員未來還將需要更多的哈勃觀測時間以便確定這顆衛星的運行軌道是圓形的還是橢圓形的。初步的估算顯示,如果這顆衛星的軌道是圓形的,那麼它的公轉周期將是大約12天或者更長時間。

▲藝術示意圖:鳥神星和新發現的小衛星。鳥神星系統到太陽的距離要比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遠50倍以上

確定這顆小衛星的軌道形狀將幫助科學家們判斷其成因。一個緊湊的圓形軌道往往意味著MK2衛星可能是鳥神星與另外一顆柯伊伯帶天體相互碰撞之後的產物。但如果這顆衛星擁有一個拉長形軌道,那麼它是一顆被鳥神星引力場捕獲的柯伊伯帶小天體的可能性將會大得多。但不管是哪種可能性,其發生時間一般都在數十億年之前,當時的太陽系還非常年輕。

這項發現或許還將有助於解決另外一個與鳥神星有關的問題。此前對這顆矮行星開展的紅外波段觀測顯示其表面幾乎完全是明亮的,溫度很低,其中部分區域的溫度似乎要比其他區域稍稍更溫暖一些。天文學家們認為這種溫暖區域的成因可能是由於這些地區地表顏色稍暗,因此會吸收更多的太陽光。然而,除非鳥神星處於一種特殊的朝向狀態,否則隨著鳥神星的自轉,這些暗色區域的分布也應該會發生相應變化才對。但這樣的變化迄今從未被觀測到過。

此前開展的這些紅外波段觀測解析度不夠高,未能將MK 2與鳥神星本體區分開。研究組根據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最新觀測結果,提出此前在紅外波段中觀測到的那些相對溫暖的區域成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MK 2衛星暗色的地面。

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設想來解釋為何MK 2衛星會擁有木炭一般黑暗的地表,即便其圍繞公轉的矮行星的地表顏色跟白雪一樣潔白。其中的一種觀點認為,與體型較大的天體,如鳥神星等不同,MK 2由於自身引力太弱,無法像鳥神星那樣形成一個明亮的冰雪地殼,而是在陽光作用下不斷發生升華,即從固態變為氣態並散失,從而暴露出下部的暗色物質。如果情況的確如此,那麼這顆小衛星就更像是一顆彗星或者其他柯伊伯帶天體,後者中的很多地表都是由一層暗色的物質覆蓋的。

當冥王星的衛星冥衛一在1978年被首次發現之後,天文學家們迅速計算出了冥王星系統的質量。根據新的計算結果,科學家們發現這顆當時還屬於大行星的天體的質量要比在1930年代最初發現它時估算的質量數值小數百倍。由於冥衛一的發現,天文學家們突然之間意識到冥王星和其他大行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帕克指出:「這就是一顆衛星的發現將能夠帶來的測量精度的革命性改進。」

哈勃空間望遠鏡是一項由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聯合實施的大型國際合作項目。馬裡蘭州格林班特的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負責哈勃望遠鏡的運行管理;馬裡蘭州巴爾的摩的空間望遠鏡研究所(STScI)負責哈勃望遠鏡的科學操作,STScI本身是由美國大學天文研究協會(AURA)負責管理的。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驚人新發現:鳥衛一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在鳥神星(Makemake)周圍首次發現了一顆衛星,暫時名為「S/2015 (136472) 1」,暱稱「MK2」,按照國內的命名方式那就是「鳥衛一」。
  • 哈伯望遠鏡新發現:鳥神星具有小衛星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程君秋】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7日報導,美國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發現一顆小型黯淡衛星,圍繞著太陽系邊緣冰凍地帶的矮行星鳥神星(Makemake)運轉。據美聯社報導,科學家26日宣布,發現鳥神星衛星的團隊數年前也發現冥王星較小的衛星。
  • 你知道鳥神星嗎?它「長」什麼樣?這顆矮行星在哪裡?
    矮行星——鳥神星鳥神星與其他的矮行星冥王星、鬩神星和妊神星,一同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鳥神星比冥王星要稍微小一些,是柯伊伯帶從地球上看第二亮的天體(冥王星是最亮的)。這顆矮行星繞太陽一圈大約需要305年的時間。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鳥神星(Makemake)
    )鳥神星圖片版權(By Good202 - Own work from Fandom CC BY-SA 4.0)命名:鳥神星是以復活島拉帕努伊(Rapa Nui)原始部落神話中的神靈Makemake來命名,她是創造之神,生育之神。
  • 科學家首次發現太陽系內一科黑暗衛星,比鳥神星還要暗1300倍
    2005年是天文界重要的一年,那一年天文學家發現了鬩神星,決定重新對行星進行定義。同年,天文學家還在鬩神星的附近發現了鳥神星。天文學家一直沒能在鳥神星的附近找到屬於它的衛星,而且它的體積和質量比冥王星還要小,所以科學家將它定義為矮行星。最近美國西南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利用哈勃望遠鏡發現了鳥神星的衛星,為它取名為MK2。
  • 哈勃望遠鏡在太陽系中所見|哈勃太空影像展
    我是阿萊克斯科爾根(Alex McColgan),你正在看的是Astrum欄目,在這一期哈勃太空影像展中,我們會再一次探索一些由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在太陽系中發生的壯觀景象。圖:哈勃望遠鏡(來源:Youtube,下面的圖源大多來自哈勃望遠鏡)(此欄目之前已經介紹過54項發現)第55項,「海馬」星(海衛十四)。
  • 哈勃望遠鏡在太陽系中所見|哈勃太空影像展
    (來源:Youtube,下面的圖源大多來自哈勃望遠鏡)(此欄目之前已經介紹過54項發現)第55項,「海馬」星(海衛十四)。如果不是哈勃望遠鏡偶爾觀察一下,我們甚至會對它們更加陌生。關於海王星,哈勃的重大發現之一就是在2013年發現了一顆新的衛星,被命名為「海馬」(Hippocamp)。哈勃發現過許多衛星,尤其是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但海衛十四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可能是海衛八這顆較大衛星的一個碎片。的確,直徑400千米的海衛八經歷過一個動蕩的時期,表面有一些直徑達50-100千米的撞擊坑。
  • 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哈勃望遠鏡十大發現
    文字稿如下1990年4月24日,哈勃望遠鏡搭乘著發現號太空梭升空,開啟了30年如一日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生涯。誰能想到,它30年的辛勤工作,讓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上升了好幾個臺階。在他到達30年工齡之際,我們列舉一下它的10大發現。
  • 外媒攬要|12月15日晚報:哈勃望遠鏡發現類似於「第九號行星」的行星
    1、俄航天國家集團文件:俄核拖船將用時200天抵達月球俄羅斯衛星網:俄國家採購網站上發布的俄航天國家集團文件中顯示,俄羅斯核拖船「核子」可以用時200天向月球運送10噸貨物。此前消息稱,俄航天國家集團籤署了制定太空核拖船「核子」初步方案的合同,價值42億盧布。
  • 發現隱藏宇宙瑰寶,哈勃望遠鏡的新年「太空日曆」
    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開始籌劃建造一架太空望遠鏡,其可以避免地球大氣球的觀測模糊效應,拍攝到更加清晰的太空圖像。狼蛛星雲具備許多極端條件,其中包括:超新星殘骸、發現迄今為止最重的恆星等。
  • 哈勃望遠鏡發現海王星新衛星 命名 「馬頭魚尾怪」
    【環球網科技 綜合報導】日前,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英國國際性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刊發論文稱,美國加利福尼亞地外智慧生物搜尋協會(SETI)的研究院Mark Showalter及其同事們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研究海王星的內衛星和海王星行星環,發現了海王星從未被發現的第七顆內衛星。隨著這顆衛星的被發現,現已知海王星的衛星已經增長為14顆。
  •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重大發現
    從20年前哈勃空間望遠鏡被放入「發現」號太空梭的貨倉準備發射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宇宙將向世人呈獻出迥然不同的一面。地面上最強大的光學望遠鏡只能看到整個宇宙的一半。在1990年4月25日被部署入近地軌道之後,哈勃空間望遠鏡做為太空中的第一個大型光學天文臺立馬就做出了一系列的發現和突破。它也迅速地成為了空間天文學黃金時代的開路先鋒。
  • 哈勃望遠鏡的驚人發現
    哈勃望遠鏡的驚人發現哈勃望遠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太空望遠鏡,我們藉由哈勃望遠鏡探索到了很多的天文奇觀和新的發現。那麼,其中都有那些驚人發現呢?蟹狀星雲超新星殘骸蟹狀星雲是超新星殘骸。氣體總質量約為太陽的十分之一,直徑六光年,現正以每秒一千公裡速度膨漲。
  • 新發現,妊神星也有一個光環
    新發現,位於遙遠柯伊伯帶的矮行星妊神星(Haumea)也有一個光環,這是海王星軌道外首個發現帶有星環的天體。
  • 哈勃望遠鏡30年遙望深空,高光時刻之精確「哈勃常數」
    但是隨著發展放大鏡出現了,最後望遠鏡也出現了。大約在400年前,伽利略對普通望遠鏡進行了改造,放大倍數達到8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那也是人類「人類太空之夢」開始的時刻。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測到了木星周圍的四顆小天體,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
  • 回顧哈勃哈勃望遠鏡的歷史與成就,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成立30周年
    哈勃望遠鏡的名字由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使用,是1920年代當時山上最大的望遠鏡。加利福尼亞帕薩迪納附近的威爾遜天文臺,發現了我們之外的星系。天文臺哈勃望遠鏡是第一個放置在太空中的主要光學望遠鏡,這是最終的山頂。在大氣的扭曲之上,遠遠超過雨雲和光汙染,哈勃對宇宙的視野一覽無餘。科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觀測了我們太陽系中最遙遠的恆星和星系,以及行星。
  • 哈勃天文望遠鏡拍攝的10幅清晰圖像:不可思議!
    這張照片拍攝於2009年,清晰地顯示了土星的四顆衛星從左到右公轉,你可以看到兩個小衛星,土衛二號和狄俄涅,它們的兩個黑色陰影落在土星的表面上;較大的橙色土衛六號,大約是我們月球的兩倍大;在行星的邊緣,還有一顆冰封的土衛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