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08年中國大事:將選新國家領導人(圖)

2020-12-04 搜狐網
[提要] 今年我國將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還要舉辦北京奧運會,同時,今年的「兩會」是十七大之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兩會」,也是五年一次的換屆大會,將選舉產生國家機構領導人和全國政協領導人。神舟七號也將於今年發射,屆時中國航天員將首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2008年,可謂大事不斷,喜事相連。
 2008年1月1日零時零分,悠揚的鐘聲迴蕩在金陵古剎毗盧寺,羽壇伉儷葛菲、孫俊,劍壇女傑肖愛華等世界冠軍與南京市民一起撞鐘,用鐘聲祝福北京奧運會。新華社記者孫參攝

  新華網北京1月1日電(記者 張旭東、楊維漢、張景勇)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戰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

  在新的一年中,我國將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還要舉辦北京奧運會。可以預見的是,2008年將大事不斷,喜事相連。  

「兩防」確保宏觀經濟穩健運行

  中國經濟在連續5年保持10%以上增速基礎上,2008年能否保持穩健運行的勢頭,防止大的顛簸和起落,為社會所廣泛關注。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成為2008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2007年以來,物價持續走高,通脹壓力加大。自8月起,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連續4個月同比漲幅超過6%。其中11月上漲6.9%,創出近10年來的最高。豬肉等食品類價格上漲明顯,對城鎮群眾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生活帶來影響。

  明顯通貨膨脹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大敵。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將成為政府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基於當前經濟面臨的突出矛盾問題,2008年宏觀調控政策已作出重大調整,穩健貨幣政策實施10年後轉為「從緊」。從緊貨幣政策與穩健財政政策將聯袂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協調發展。  

「兩會」召開選舉新一屆國家領導人

  2008年的「兩會」不尋常,這是黨的十七大之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兩會」,也是五年一次的換屆大會。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將選舉產生國家機構領導人和全國政協領導人,組成新一屆政府。

  黨的十七大對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未來發展的新要求。「兩會」將對全年工作作出部署,對政府機構改革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改革事項進行討論和表決。

  這次「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將在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促進未來5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產生深遠影響。  

奧運夢圓神州

  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隆重開幕,這是永載中華史冊的日子。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將在28個大項、302個小項的爭奪中一決高下。北京帕運會將隨後在9月6日舉行。

  「民心因奧運而凝聚,精神為奧運而振奮。」無數國人為辦好奧運會魂牽夢繞、群策群力。千年古都北京為奧運會服務的各項「軟硬體」條件明顯改善,被注入了濃濃的奧運元素。奧運也融入了更多的中華文化元素。

  中國力爭把第二十九屆奧運會辦成一屆出色的世界大家庭奧運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中國將恪守承諾,依據國際慣例為奧林匹克大家庭和奧運會觀眾提供良好服務。通過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和諧的中國將展現給世界,也使奧林匹克精神在中國這一東方文明古國得到廣泛弘揚。  

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

  2008年,我國將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1978年年底,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拉開了改革開放序幕。

  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開始了中國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從封閉半封閉到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這次全會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時期的標誌。自此,改革開放經歷了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體制到各方面體制,從對內搞活到對外開放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的關鍵選擇。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法律促進社會公正和諧

  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反壟斷法、城鄉規劃法、就業促進法等一批重要法律將在2008年內實施。人們將在每一部法律的實施中清晰地看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軌跡,聆聽到社會進步的足音。

  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將對每一個勞動者和企業產生深遠影響。勞動合同法對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引導用人單位合理約定勞動合同期限等勞動者十分關心的問題作出規定,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有了更加有力的法律武器。企業所得稅法統一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不僅可以使國內企業得到實惠,而且有利於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結構。

  反壟斷法將於2008年8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禁止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多種壟斷行為,對促進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神七」發射 中國航天員將首次太空行走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將在2008年發射,屆時中國航天員將首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

  「神七」發射,將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又一次裡程碑式的突破。「神五」「神六」飛行中,航天員的任務主要是艙內操作和生活的自我照料。從「神七」開始,航天員活動的主動性大於被動性,對航天員的身體、技術和心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神七」氣閘艙等核心技術難關已被攻克,整船已進入綜合測試階段,包括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在內的我國第一批14名航天員,正在接受「神七」任務的選拔和訓練。按照預定,用於發射「神七」的長徵二號F火箭正全箭總裝。  

股指期貨醞釀推出

  股指期貨作為一項完善資本市場的重要制度,經過數年精心籌備,正在醞釀推出。

  股指期貨是以股票指數為交易標的期貨合約,是股票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股指期貨的推出,對於我國股票市場發展和金融結構優化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股指期貨能發揮套期保值的作用,可對衝股市風險和損失;另一方面,也能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定價能力。近年來,境外市場紛紛推出中國各類股票指數期貨產品,假以時日將可能影響我國股市走勢,還會對我國金融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按照「高標準,穩起步」的原則,積極籌建金融期貨市場,修改和制訂了相關的法規規章;成立了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目前,股指期貨在制度上和技術上的準備已基本完成,推出股指期貨產品的時機正日趨成熟。  

更多財力物力惠及人民生活

  黨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2008年,國家將拿出更多的財力物力來改善人民生活。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2008年城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將穩步實施,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實現全覆蓋。國家將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四大體系,推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國家已決定,將提高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水平,財政補助標準將從現行的40元提高到8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標準從20元提高到40元。

  2008年要在全國全面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情。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設,改進和規範加強經濟適用房制度,將成為政府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難問題的有力舉措。

(責任編輯:車東哲)

相關焦點

  • 十年APEC領導人服裝之2014年中國:新中式服裝
    2014年APEC領導人著新中裝合影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北京舉辦,這次領導人在合影留念時,所穿的是具有濃鬱中國特色的「新中式」服裝。2014年APEC領導人著新中裝合影     所謂「新中式」的服裝,既非唐裝,也非漢服,據介紹,此次的APEC領導人服裝是一系列展示中國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裝,其根為「中」,其魂為「禮
  • 國家公祭日 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儀式(圖)
    敘永兩河中學學生擺出「12·13」字樣 蘇忠國 攝  今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將進行現場直播,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國網也將同步直播。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日本攻佔南京後持續進行6周燒殺搶掠。
  • 2017下半年,中國還將發生這10件大事!
    【編者按】2017年轉眼將進入下半年,發生在中國的諸多「大動作」值得期待。人民網記者梳理出十件大事,將影響你我,引世界關注。  十九大是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十九大代表名額共230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2017年6月底前結束。  香港回歸20周年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 趣味盤點:中國哪些國家領導人是英語達人?
    其實,不止李克強,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外語水平都不是「蓋」的。11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第三屆經貿論壇開幕式並致辭。李克強用英文做即興演講擁有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李克強總理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2011年8月18日,李克強出席香港大學百年校慶的時候,用英語做了即興演講。
  • 2016年大事件一覽 2016大事時間表
    2016年將發生哪些大事?  2016年,中國將進入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周期,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走向,舉世矚目。2016年,也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三個年頭,除了已落地的「全面兩孩」政策,股票發行註冊制、不動產登記等重大改革將獲得哪些進展,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2016年,有哪些精彩等待著我們?
  • 中國2021年將怎樣?美國預測3件大事將發生,全球都要羨慕了
    圖為中國軍隊如今2020年還剩不到兩個月時間,那麼在接下來的2021年中國將會怎麼樣呢?對此美國再次做出了預測,那就是2021年中國將完成3件大事,每一件都能夠讓全球羨慕,這3件大事分別是在航天領域取得突破,軍事實力獲得進一步發展,國際影響力大大提升,這些大事都能夠讓中美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難怪美國現在開始擔心了。
  • ...回顧2019年外交工作並展望明年工作:七十年歲月崢嶸 新時代接續...
    七十年歲月崢嶸 新時代接續奮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回顧2019年外交工作並展望明年工作2019年,對中國和世界而言,都極不平凡。習近平主席先後7次出訪,主持四大主場外交,全面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偉大成就,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闢新境界。
  • 中國與全球經濟發展新展望
    然而,今年中國、日本、美國和亞洲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回升提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2017年的增長預期也從今年4月份的6.6%上調至6.8%,2018年的預測也從6.2%調高至6.5%。今年一年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4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這充分說明,中國和全球經濟正在持續向好。
  • 2019年中國木漿市場主要趨勢展望
    2019年木漿需求將繼續增加,新增木漿產能將逐漸消化 ●中國經濟增速預計保持在6%以上,紙漿需求量相對穩定 1月8日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經濟展望2019:陰霾漸至》,預測世界經濟增長將在2019年下滑至2.9%,預測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6.2%;1月21日,IMF下調2019年、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0.2和0.1個百分點至
  • 30年來發生了哪些大事兒? 跟《北京晚報》一起回顧吧!
    2017年12月24日訊,每到年底,咱總要總結總結過去,展望展望未來。2017年,您家發生了哪些高興的事、難忘的事呢?天安門城樓始建於1417年,也就是明永樂十五年,當時叫承天門,是皇城的正門。曾於1457年7月和1644年6月兩次被火焚毀。1651年10月,也就是清順治八年第二次修復改建,順治帝福臨特命改稱天安門。天安門城樓明天(1988年1月1日)就要對國內外賓客開放,它將成為我國人民與各國人民加深友好交往的橋梁。
  • IMF預測:到2025年,中國人均收入「接近最富有的1/3國家」
    報導稱,根據IMF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測算,到2025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排名將升至第70位,更加接近最富有的三分之一的國家。    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後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將達到25307美元。
  • 揭秘:什麼物件有資格冠以領導人之名?
    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在2014年隨習近平訪問荷蘭時,就被邀請為鬱金香命名,但和此前別國「第一夫人」不同的是,她沒有用自己的名字,而是為其取名「國泰」。 除了大家較為熟悉的「以花之名」,還有汽車、飛機、航母、包、魚等各種物品,都被冠以不同國家領導人或領導人夫人的名字,有的是因為傳統如此,有的是為了感謝領導人的貢獻,還有的是為領導人量身定製。
  • 【新常態•光明論】胡鞍鋼:十三五期間 ,中國將辦成這165件大事
    【新常態•光明論】專欄將通過採訪或約稿的形式,全面解讀習總書記在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刊發兩次參加習總書記經濟形勢座談會的胡鞍鋼教授結合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所撰寫的獨家解讀稿件,以饗讀者。 7月15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的主要指標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34063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
  • 浙江省2008年4月自學考試中國革命與建設真題
    浙江省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革命與建設試題課程代碼:1010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中國又有新動作了,2021年上半年將幹一件大事,全球期待不已
    據了解,中國的探月工程在近期圓滿結束,根據環球時報消息,中國即將又有新動作。中國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幹一件大事,全球都對此期待不已。中國空間站建造計劃中國的航天事業相較於其他西方國家起步較晚,直到上世紀90年代左右中國的航天技術才正式進入第二梯隊。隨著蘇聯的解體,美俄兩國在航天領域達成了驚人的一致,開始計劃研發國際空間站。
  • 2020年會發生哪些大事?
    2020年照三步走戰略安排中國將實現全面小康2020年2020中國將面臨著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困境,將有2400萬適婚男性找不到老婆、四川、重慶、及西南角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地區可見,這將是21世紀中國能看到的十分最大最接近日全食的日環食,日環食,外界是中國全境都能看到日偏食2020年,中國最後一位「流氓罪」負罪者牛玉強將出獄,「流氓罪"在1997年7月1日就已被永久地刪除2020年中國將會組成自己國家的太空站
  • MBM視野 | 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2021年展望
    ■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疫苗問世、宏觀政策回歸中性的基準情形下,2021年GDP增速預計將達8.8%。「內外雙驅」仍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展望2021年,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政策將從跨周期的角度考慮,為中國經濟在未來五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駕護航。當前,貨幣政策正從應對疫情衝擊的偏寬鬆狀態向後疫情時代的穩健中性取向回歸,「穩貨幣」「穩信用」或將成為今年末和明年初的政策基調。預計明年末社融和M2增速將分別回落至11.5%和9.5%。
  • 俄媒盤點:2020年震動世界的十件大事
    倘若事與願違,則新的中東衝突將在所難免。新冠席捲全球新冠疫情席捲全球——7000多萬人感染、150多萬人死亡,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陷入停頓。待在家中自我隔離的人開玩笑說:「躺在沙發上拯救世界。」但許多行業的人並未停止工作,特別是奮戰在與傳染病作戰一線的醫生。中國、歐洲和美國設立野戰醫院,購物中心和體育場館被改造成醫院和停屍間。
  • 每周大事(2020年11月14日~20日)
    每周大事(2020年11月14日~20日)提要 〇習近平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〇習近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〇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並發表重要講話 〇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盤點】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而日本則進入令和新時代,同時2019年還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這一年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交流都非常頻繁。讓我們通過以下熱點新聞盤點,一同回顧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