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月6日,世衛組織疫情負責人範克爾克霍夫記者會上表示,世衛組織及其他地區辦事機構,正在關注各個地區貂養殖場的生物安全,防止「溢出」事件的發生。
丹麥新冠病毒變異
所謂的「溢出」就是指和現在丹麥所發生的新冠疫情類似的狀況。根據媒體報導,丹麥多個貂養殖場都出現了水貂將變異後的新冠病毒傳染給人的事件。
在世衛組織就此事召開發布會的同時,丹麥政府開始對其國內所有的養殖貂進行捕殺行動,此外,丹麥北邊的7個城市都不得不因此「封城」。
本月4日時,丹麥公布了其國內新冠病毒通過人傳播給養殖貂後,新冠病毒在貂身上發生變異後又傳播給人這一消息。世衛組織也緊急向世界公布了該事件的具狀況。
在今年9月,丹麥一個半島上出現了12例感染者,患者的年紀從7歲到79歲都有,這些人中有八位從事貂養殖,其他幾例則來自當地小區。據初步了解,這些感染者的症狀和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類似。
經過研究,經過變異的新冠病毒會降低人體自我形成抗體的能力,這很可能讓現在正在研究的新冠病毒疫苗失去效用。經丹麥衛生部長透露,在丹麥發現的783個病例當中,有一半都和水貂相關。
據相關部門報導,如今丹麥已經有207個水貂養殖場都遭到了感染,上個月被感染的僅41個,而現在新冠病毒已經傳播到了日德蘭半島西部所有地區。
丹麥決定捕殺所有養殖貂
因此,丹麥決定將所有的養殖貂都殺死,降低它們將病毒傳染給人的風險。但這對丹麥來講,損失非常大。丹麥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水貂皮生產地,根據估算,捕殺全丹麥近1500萬的水貂會導致50億克朗的損失,但政府方面已經承諾會補償養殖場。
事實上,在疫情暴發後,水貂被養殖者放在糟糕的環境中,這些地方是病毒的溫床,所以這些水貂迅速感染了病毒。現在,全球有六個國家通報了養殖貂發現新冠病毒的情況。
而丹麥,早在養殖場持續出現疫情的時候,就一直被要求捕殺被感染的水貂,直到10月初,已經有約100萬隻水貂被捕殺。
世衛組織表示,貂被攜帶病毒的人感染後,可能成了病毒的宿主,使得病毒在貂中快速傳播,並且它們身上的病毒還極有可能重新傳播給人類,病毒又在人群中不斷蔓延,這種情況很讓人擔憂。但是,斯瓦米納坦表示,對於變異病毒可能會使新冠疫苗失效的擔憂可能為時過早。
文丨常樂 校丨竹染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