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楊陶玉 記者 吳朝香
39歲的陳先生體內有208顆放射性碘125粒子。很多人聽到「放射性」,都為之變色,但陳先生卻說,這是帶給他第二次生命的「好東西」。
4月7日上午,是陳先生8年來定期複查的日子。他從老家趕到浙江省人民醫院,熟門熟路走到放療中心主任助理吳樹強副主任醫師的專家門診等候。相熟的醫生走過,跟他打招呼,問問他身體怎麼樣。
「無瘤一身輕啊!村裡人都說我一點不像個生病的人呢。」陳先生笑著說。
「這麼年輕,可惜了!」聽到這句話,他的心都涼了
很難看出,面色紅潤,談笑風生的陳先生,體內植入了208顆放射性碘125粒子。每顆粒子都很小,直徑不足1mm,長度不足5mm,別看個頭小,威力可不差,它們被植入腫瘤組織中,能由內而外有效殺傷腫瘤。正是依靠這些粒子,差點被判「死刑」的陳先生已經平安度過了近4年。
當天複查,吳樹強對陳先生的病情控制也表示肯定。「不錯,沒發現病灶,繼續保持。」
陳先生和吳主任合影
「有時候想想,自己也挺慘的,31歲就確診了肺癌。」說起自己的病情,陳先生把日子都記得清清楚楚,2012年5月確診右肺癌低分化癌伴縱隔及肺門多發淋巴結轉移,病情嚴重錯失手術機會。經過多學科診治,化療和放療結合,當年年底複查時,好消息傳來,腫瘤基本消失了。
但2016年2月,陳先生的複查結果顯示:腫瘤復發伴右肺放射性肺纖維化。隨後的一段時間,他共接受三種化療方案共6個周期治療,但3種方案療效均不夠理想。陳先生說,整整做了70多次治療,有一次在病房外,他聽到一個醫生輕聲說了一句「這麼年輕,可惜了!」瞬間就像被冰水澆了一頭,涼到底了。
多顆粒子被打入腫瘤組織內部
經過醫院多學科討論,吳主任告訴陳先生及家屬:放療後出現明顯的右肺纖維化,進一步外照射放療副作用大,風險高。
「是不是可以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吳主任向陳先生一家介紹,放射性碘125粒子是低能量的放射性核素,組織間植入可最大限度地貼近腫瘤組織,達到有效的殺傷劑量,同時由於其穿透力約1.7cm,鄰近組織隨著距離的增加吸收劑量明顯減少,從而不易產生熱點而損傷周圍的重要臟器。
「吳主任,我把這條命交給你們了!」出於這麼多年對吳醫生團隊的信任,陳先生決定試一試。「幸虧接受了這個手術,要不然我今天能不能坐在這裡都不好說。」
3D列印個體化模板粒子植入(資料圖)
2017年1月,陳先生首次接受右前縱隔及胸骨轉移灶放射性粒子植入術,58顆粒子打入腫瘤組織內部,慢慢消耗「敵軍」。隨後,因為其他部位發現轉移,陳先生又接受了2次植入手術,補充「粒子軍團」,持續圍剿「腫瘤」病灶。每次植入治療都是當天住院,第2-3天出院。
由於陳先生的腫瘤轉移多,為了精準布點,把每顆粒子放到準確的位置上,吳樹強團隊還藉助了3D列印技術。據吳主任介紹,事前根據患者的影像學資料,利用計算機系統計算好路徑,這種精確計算能夠有效避開血管、神經等危險結構,然後3D列印出模板,粒子要植入到哪個位置,一目了然。整個手術節省時間30-50%左右,而且安全簡便,使植入的粒子分布更符合術前計劃。「就像我們用手投擲石頭和用槍打靶一樣,3D模版的每個導引孔就像槍膛和準星,保證打靶的準確性,而徒手投擲石頭打靶就不言而喻了。」
從2018年最後一次植入手術至今,陳先生複查均沒有發現病灶,一直處於「無瘤」生存狀態,最早的病灶粒子已有3年多,控制良好,健康狀況良好。「我感覺自己就是個健康的人了。」
新聞+
什麼是粒子植入
肺癌為肺部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放射治療作為惡性腫瘤的一種治療手段一直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放射性粒子作為近距離放射治療,為復發及轉移性難治性晚期肺癌提供了另一種新的治療選擇。目前粒子植入已被臨床應用於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均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吳樹強介紹,碘粒子威力在於具有放射性,可釋放x射線和γ射線,但讓人放心的是,這些是低能量的射線。像陳先生這樣,多顆碘粒子分布在腫瘤內部,按照60天為半衰期,可提供約3個半衰期(200天左右)的持續照射,相當於多次超分割放療,在這二個月到半年時間內,不斷消耗腫瘤幹細胞,使腫瘤細胞死亡,有效控制腫瘤細胞的再增殖、再修復,最終腫瘤潰敗。而且,碘粒子認準腫瘤進行剿殺,對周圍正常組織損傷微乎其微。
但粒子植入的關鍵點是植入準確,由於人體結構的複雜性,不規則性,各種復發腫瘤的浸潤性等原因,粒子針的插值、深度、角度均會收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特殊部位的病灶準確進針更是難上艱難。可以說,結合3D列印模板輔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迎來了新時代——找準目標,又快又準。2018年至今,吳樹強團隊已經完成3D模板引導下的粒子植入手術60多例,患者普遍反映治療效果良好。
當然,很多人擔心將具有放射性的粒子植入體內,術後生活會不會受影響。陳先生說,術後半年內按照醫囑,他會穿一件鉛衣,只要穿著鉛衣,一切行動與常人無異。
吳樹強表示,因為粒子植入部位在治療初期的半年內都有療效,病人周圍會有一點射線,需要穿0.25鉛當量的鉛衣做簡單防護,只要穿好鉛衣,生活工作中都不會對他人產生影響。但安全起見,要特別避免與準備懷孕或剛懷孕3月內的孕婦近距離接觸,也要避免與嬰幼兒和兒童近距離接觸,儘可能與他們保持1米左右的社交距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