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老人咽癌不能手術碘粒子植入2天即出院

2020-12-04 人民日報

小女兒照料術後的胡江暉老人

「治療前連喝水都覺得喉嚨痛,結果治療的第二天竟然就能吃得下一個包子了。」患有咽癌的75歲胡江暉(化名)老人接受碘粒子植入治療後,第二天飲食就恢復正常。老人的女兒對父親恢復如此迅速感到十分訝異和驚喜。

6個月前胡江暉老人因咽喉疼痛半年,症狀加劇前往當地醫院檢查,被確診口咽癌。「一開始只是偶爾發作,我以為只是慢性咽炎,但之後痛得越來越厲害,連水都喝不下。」老人沒想到「慢性咽炎」竟然變成了口咽癌。

為求進一步治療,老人在兩個女兒的陪伴下來到長沙珂信腫瘤醫院就診。長沙珂信腫瘤醫院頭頸、胃腸腫瘤外科醫生鄒中華介紹,老人入院時身體一般狀況很差,「患者本身年紀較大,是高血壓二級極高危型,有冠心病、慢阻肺、肝囊腫、左腎結石等病史,外科手術風險過高,極易發生心肌梗塞。」

為了儘快解除老人的病痛,鄒中華醫生立即申請專家會診為胡江暉老人尋求新的治療方案。經過討論,長沙珂信腫瘤醫院微創介入專家白海山教授最終決定為老人做碘-125粒子植入術。

3月16日下午,胡江暉老人接受了碘-125粒子植入術治療。治療僅耗時1小時,過程順利,期間老人未感到不適。白海山教授介紹,此次總共有40顆直徑不超過1毫米,長不超過5毫米的粒子有序分布在病灶中。「碘-125粒子屬於微創手術,放射劑量小,放射能量能被完全利用。」

讓胡江暉老人和他的小女兒詫異的是,手術不僅沒有給老人的身體造成任何負擔,反而迅速緩解了老人的症狀。「當天傍晚才做完手術,第二天早上我父親就能吃完一個包子了,真的很神奇。」小女兒表示,碘粒子治療的效果超出了她的想像。「父親明天就可以出院了,老人這也是頭一次來長沙,我打算先帶他到處看看,玩一玩。」

碘-125粒子究竟怎樣與腫瘤作戰的呢?白海山介紹,碘-125粒子植入術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的一種,它是在CT等超聲設備引導下,利用穿刺針植入腫瘤病灶,通過釋放持續、短距離的放射線,對病變組織進行直接照射,使其遭受最大程度的輻射損傷和破壞,直至「爆破」死亡,有效期最長有半年時間,「這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輻射範圍僅1.7釐米左右,對周圍正常組織損傷極小。」

「對於一些其他治療手段無法治療或者治療失敗的患者,也可以嘗試該項技術治療。」白海山直言,對於患者而言,放射性粒子治療過程幾乎不會出現不適症狀,疼痛減少,療效卻有增強。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對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舌癌、婦科腫瘤等各類實體腫瘤及轉移的淋巴結、骨、器官轉移灶均能有效治療。

相關焦點

  • 碘粒子植入 胃癌晚期病人活了13年!
    很多癌症患者,被確診時,最怕聽到的就是"晚期"兩個字,不能手術、不能化療、生存期往往只有幾個月。今天(9月21日),全國放射性粒子治療腫瘤學術大會在南京召開,記者了解到,依靠一個小小的碘粒子,晚期癌症病人也可以長期存活。碘粒子治療,已經成為癌症治療新的利器。
  • 身體裡有208顆放射性碘粒子!39歲的他,全靠這些小東西救回一命
    陳先生和吳主任合影「有時候想想,自己也挺慘的,31歲就確診了肺癌。」說起自己的病情,陳先生把日子都記得清清楚楚,2012年5月確診右肺癌低分化癌伴縱隔及肺門多發淋巴結轉移,病情嚴重錯失手術機會。經過多學科診治,化療和放療結合,當年年底複查時,好消息傳來,腫瘤基本消失了。但2016年2月,陳先生的複查結果顯示:腫瘤復發伴右肺放射性肺纖維化。
  • 局麻下微創手術,讓91歲「偏癱」老人恢復自理能力
    近日,在鄭州市第十五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病房,聽到91歲張老太太洪亮的回答,何世傑主任欣慰地笑了。這是一份意想不到的喜悅,家屬也很慶幸採納了大夫的治療建議。20多天前,張老太太的右手突然拿不住筷子、右腿走路也不利索,且病情越來越重。家人帶她來到鄭州市第十五人民醫院,經過CT檢查,發現老人是「慢性硬膜下血腫」,遂入院到神經外科病房。
  • 小粒子的大作為,帶你了解碘125粒子植入治療腫瘤
    什麼是碘125粒子植入治療125碘粒子植入治療,是一种放射治療腫瘤的方法,是惡性腫瘤綜合治療的一種有效技術,屬於近距離內放射治療的一種。哪些患者適合該治療方式對於某些經手術後,出現復發或者局限轉移的腫瘤,125碘粒子植入具有優勢。此外,還可作為常規放射治療的補充和協同治療的手段,會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它不但可以作為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而且對部分腫瘤可以作為優先選擇的治療方法,例如前列腺癌治療。
  • 老人植入鈦合金鋼板1年斷裂 醫院稱手術符規定
    老人植入鈦合金鋼板1年斷裂 醫院稱手術符規定 2012年06月23日04:34 來源: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 80歲腸癌老人術後5天出院,專家教你觀察大便來發現結直腸癌
    近日,年過八旬的劉阿婆因心臟不適到醫院就診,原以為是心臟疾病,醫生卻意外發現已患直腸癌,需要儘快安排手術治療。可是劉阿婆年齡大,且患有心肺等多種慢性疾病,手術難度極大。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二科團隊的精心治療下,不僅為劉阿婆成功實施經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而且術後僅五天就順利康復出院。
  • 闌尾切除也可做日間手術 下午手術第二天上午就出院
    術後第二天,醫護人員評估劉女士各項指標均達到出院標準。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通訊員 梁輝 陳金輝)11月26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完成首例日間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次日上午,患者劉女士順利出院。臨走前,她握著護士的手激動地說:「都說闌尾炎做手術要住四五天院,沒想到在你們這裡做完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太方便了。」55歲的劉女士患慢性闌尾炎有五六年時間,每次腹痛發作就吃點藥或者去診所打點滴。11月24日,劉女士腹痛再次發作,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天心閣院區普外科門診就診。CT檢查發現,其闌尾開口處有一個直徑約1釐米的結石,並導致炎症,需手術切除。
  • 粒子刀植入技術治療癌症有哪些優勢
    廣州仁愛姚波教授表示,在以往傳統治療癌症的方法有三種,即手術、化療和放療。而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腫瘤治療的高新技術被研發出來,粒子刀療法就是其中代表。放射性碘粒子植入瘤體是微創介入療法中的一種較為新穎的療法。
  • —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後病人的腫瘤消失了
    不幸的是3年後腫瘤再次復發,與3年前相比王大爺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加之做過一次手術胸膜腔黏連嚴重,如果再次手術難度太大。王大爺的家人也走訪了全國最好的醫院最後決定進行全身化療加局部放療的治療方案。然而化療的副作用讓本就身體狀況不是很理想的王大爺更加雪上加霜,手術做不了化療又不能耐受,這可愁壞了王大爺一家人。
  • 闌尾切除也可做日間手術,下午手術第二天上午就出院!
    11月26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完成首例日間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次日上午,患者劉女士順利出院。臨走前,她握著護士的手激動地說:「都說闌尾炎做手術要住四五天院,沒想到在你們這裡做完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太方便了!」
  • 昆明icl晶體植入手術多少錢?費用高嗎
    核心提示:很多人想通過ICL晶體眼鏡植入重獲高清視力,但是學業、工作繁重,要計劃好手術所需時間才好請假。那麼,做ICL晶體植入術要做些什麼準備,從初診到出院需要多久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ICL晶體植入手術。   昆明icl晶體植入手術多少錢?
  • 我院首場機器人輔助手術,2名患者術後1天順利出院
    「要是依著我的心思,昨天就準備出院回家!」11月26日上午,患者張女士在濟南市中心醫院肝膽胰外一科病房中,等待醫生為她辦理出院手續。11月24日,65歲的張女士因為膽囊腺瘤、膽囊結石,成為濟南市中心醫院首場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2名患者之一。
  • 解放軍第455醫院專家精心施救 「90」後老人康復出院
    中新網上海4月19日電 (王際發 任群 錢鵬)近日,在解放軍第455醫院肝膽外科主任蔡珍福、醫療和護理團隊的精心治療護理下,患有「胃竇」腺癌,曾命懸一線的「90」後老人康復出院。臨行前,激動的老人緊緊握住蔡主任的手久久不願鬆開……第455醫院肝膽外科主任蔡珍福與團隊商討制定手術方案。
  • 僅膠囊大小 亞心總醫院為99歲老人植入無導線心臟起搏器
    8月7日,武漢亞心總醫院心臟中心介入團隊順利將一粒膠囊大小的起搏器植入患者體內,成功為一名99歲老人植入一枚無導線起搏器。膠囊大小的心臟起搏器。(通訊員 供圖)今年99歲的任爹爹(化名)因出現長期慢房顫,最慢心率只有33次/分,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朋友的介紹下,家人帶他前往武漢亞心總醫院心臟中心門診就醫。
  • 老人氣管吸進豌豆致肺中長出豆苗(圖)
    神奇老人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11日報導,美國麻薩諸塞州布魯斯特市75歲老漢羅恩·斯維登在過去幾個月中一直不停咳嗽,患有肺氣腫的他以為自己病情又惡化了。今年5月30日,羅恩因為左肺突然衰竭被送往醫院搶救,醫生沒有在他的肺臟中查出癌腫瘤,倒反而在他的左肺中發現了豌豆苗。  醫生以為是癌腫瘤  醫生為羅恩進行了一系列醫學檢查,包括為他的肺臟拍攝X光照片。結果醫生發現,羅恩的左肺中長有一個新的「增生物」,醫生懷疑它可能是一個癌腫瘤。
  • 3位老人肺癌,平均年齡90歲,老年人怎樣防癌?
    今天有些邪氣,肺癌病人特別多,最年長的3位病人,平均年齡90歲,恐怕都不能手術了……癌細胞是沒有良心的,不懂得尊老愛幼,要提高警惕!下面分享一下今天的肺癌病例,有憂有喜,希望對大家有啟發:3位高齡肺癌,疏忽了很多人說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不容易招癌細胞,就算得了癌,往往發展也很慢,真相是什麼呢?
  • 75歲以上,帕金森患病率為2.5%
    75歲以上,帕金森患病率為2.5%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3.21 星期三 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及良好的護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狀。目前應用的治療手段雖然只能改善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的進展,也無法治癒疾病,但有效的治療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他告誡老人,多參加體育鍛鍊,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接觸有毒的物質,可以預防帕金森病的發生。
  • 上海專家完成首臺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植入手術 打破傳統禁忌
    (陳靜 胡楊)記者2日獲悉,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一位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植入了上海首臺具有全自動抗磁共振(MRI AutoDetect)功能的起搏器,該起搏器具有可「一鍵開啟」的「核磁模式」,開啟後的14天內患者可根據需要無限制接受磁共振檢查,在確保安全的同時大大節省醫生和患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