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新研究首次提供了確鑿的實驗數據,支持了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蚊子不能傳播新冠病毒的論斷。
小小的蚊子,大大的聒噪。小到擔心被咬,大到擔心傳播疾病。蚊子能傳播愛滋病?蚊子能傳播新冠?「磚家」在培育冬天也能生存的蚊子?小小的腦袋大大的疑惑。今天我們帶你全面了解你所憂慮的蚊子。
01全國蚊子最多的地方一巴掌能拍死45隻
「啊!有蚊子!」這是夏天必不可少的感嘆句。但究竟是哪種蚊子在咬你呢?
迄今為止,有據可依的蚊子及其亞種已達3600多種。但並非全世界所有的蚊子都能在中國找到蹤跡。在中國,如果你運氣爆表,能見識到370多種蚊子。而如果你運氣沒那麼「好」,那麼在你周圍潛伏著最多的,就是按蚊、庫蚊、伊蚊三種。
其中,按蚊早在5100萬年時,便已出現在了地球上,並在漫長的歲月中進行了多次演化。
發展至今,蚊子已成為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動物之一,除了南極洲外,世界各地都能找到其蹤影。
蚊子的種類千奇百怪,個頭也可以很驚人。「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可能會「要你好看」。
2018年,在四川青城山發現了一隻世界最大的蚊子,腿伸直能夠達到25.8cm,著實是讓人瑟瑟發抖。
可別以為蚊子只是咬了你一口罷了,攜帶著多種病毒的蚊子堪稱「殺人於無形」。經由蚊子傳播的疾病數量高達八十餘種,包括腦炎、登革熱等,堪稱動物界的冷面殺手。
天黑請閉眼,「殺手」請睜眼。想知道殺手在哪裡嗎,讓我們請出預言家。
從2018年開始,相關機構在每年夏天推出預報,可以看出,蚊子出沒最多的地區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南,而內蒙古、新疆等內陸地區則鮮有蚊子現身。
對於蚊子而言,溫暖溼潤的南方是它們繁衍生長的好地方。有專家學者指出,蚊子成年比率關於溫度呈現近似正態分布的關係,而關於相對溼度呈線性關係。因此,在蚊子最多的省份「決賽圈」中,廣西成了蚊子密度排行榜的第一名。
蚊子們大多選擇在氣溫20℃到30℃左右的時期出沒,這就導致7月成了蚊子最猖獗的時期。但可不要掉以輕心,暑熱漸退的中秋前夕也是蚊子出沒的高發期。
然而我國目前有記載的蚊子最多的地方,卻不是在長江以南。
新疆哈巴河北灣地區與拉丁美洲的亞馬遜河、非洲的查德湖、坦葛爾喀湖並列為世界四大蚊蟲密集地。夏季蚊蟲高峰期,僅僅5分鐘便可在一頂帳篷內捕獲1054隻刺擾伊蚊。
在哈巴河北灣地區,每年洪水過後,就會出現大量的沼澤。加上7、8月份的高溫,就為蚊子的繁衍提供了先決條件。而無風、少天敵的環境,也使得這裡成了蚊子的溫床。
而在世界範圍內,蚊子密度最高的地方卻在北極。不過,那裡的蚊子並不是我們平日裡所見到的那種,而是專門生活在北極地區、體型巨大的北極蚊子。
北極蚊子同樣也需要相對溫暖的環境。
它們在夏季到來、冰雪融化時,就開始在沒有天敵的北極大肆繁衍。而在溫室效應的作用之下,北極蚊子的成活率不斷上漲,其密度也隨之提高。
在食物不多的情況下,北極蚊子的泛濫對當地生態,尤其是被其當作主要食物的北美馴鹿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02蚊子更青睞穿深色衣服的人
不過,不管蚊子多猖獗,有些人就是不得寵幸。而有些人,就算呆在蚊子鮮少出沒的地方,也能被咬的一腿包。
關於招蚊子的原因,相關研究層出不窮。例如,70年代就有實驗想要通過檢驗蚊子肚子裡血液的血型探究它對血型的偏好。不過這個實驗本身存在缺陷,結論並不可靠。
而除此之外,人們對於蚊子咬人的看法也存在許多誤區。
想要防蚊,首先請大家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研究指出,蚊子最青睞的顏色是黑色,而白色則鮮少被蚊子盯上。這可能和蚊子趨暗的習性有關。趨暗不僅使它晝伏夜出,也使它更容易攻擊顏色更深更暗的地方。
而相較於顏色,二氧化碳則更能夠影響蚊子的捕獵情況。一項由中國農業大學、英國巴斯大學和約克大學的學者聯合發表的研究表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對蚊科物種形成的影響大於溫度。
二氧化碳的濃度不僅影響了蚊類的進化與演變,也使得蚊類天然就帶有了受二氧化濃度影響的基因。
因此,一定時間呼出二氧化碳濃度更高的人更易受到蚊子的襲擊。
這就意味著,新陳代謝快的群體是蚊子偏愛的對象,包括但不限於:青少年、肥胖人群、孕婦等群體。所以,對於一些人來說,減肥不單單是為了身形好看、身體健康,更是為了防蚊防蟲。
此外,有研究認為,氣味同樣也是吸引蚊子的重要因素。氣味所包含的內容就很廣泛了,包括一些化妝品、護膚品的氣味,甚至本身自帶的體香,也可能成為招蚊子的重要因素。
但千萬不要以為自己不塗化妝品就不招蚊子了,汗液也同樣能夠吸引蚊子。相信我,就算汗液揮發了,體表細菌在分解汗液的時候產生乳酸、氨氣、尿酸等化學物質,也依然殘留在你的皮膚上。
再結合蚊子喜歡溫暖的屬性,發現了嗎?大量運動過後氣喘籲籲、汗流浹背、全身滾燙的你就是蚊子愛的「盤中餐」。
我們還搜羅了一些招蚊子的原因,少中一條,被蚊子襲擊的概率就小一點。
03防蚊必備,你需要神器嗎?
蚊子成了夏日頭號公敵,防蚊也就成了人們夏季的頭等大事。
在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最典型的防蚊手法是利用蚊子對於某些動植物的避害性。例如艾草,就憑藉其濃烈的馨香,成為故人驅蚊的重要工具。而雄黃,不僅白娘子害怕它,蚊子同樣也對它「敬而遠之」。
隨著時代變遷與科技進步,如今驅蚊的手段更加豐富,相關的商品也是花樣翻新。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相關企業對於驅蚊技術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與「驅蚊」相關的專利超過1.63萬條。
不過,從淘寶的數據看,傳統的蚊香佔據著驅蚊產品偏好榜的第一名。相較於價格較高的滅蚊燈、驅蚊貼,平價的蚊香對於更多的家庭來說適用度更高。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化學類的驅蚊產品仍可能具有一定的風險,特別是對於寶爸寶媽。
調研顯示,80後是消費驅蚊用品的主力,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他們夏天保護孩子幼嫩肌膚的決心。如果有,那就再買一個「寶寶金水」。
這些「0毒」「長效」「防蚊神器」背後是老母親們操碎的心。
數據來源:
1.郭翔宇,周陽陽,趙孟君.基於差值擬合的登革熱病毒傳播研究[J].數碼世界,2020,(5):60.
2.新疆哈巴河縣|夏季蚊蟲肆虐,無人敢住,為何他們卻選擇留下?
數有範兒工作室
編輯 | 陽熠
設計 | 妖渡
版面 | 蒼耳
責編 | 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