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森堡:我不喜歡擺出那種清高的樣子

2020-11-29 StarFace

「怎麼才能讓人獲得無限的知識呢?

就是你想辦法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

讓人愛上博物館,

愛上這個世界。」

《名人面對面》

訪 | 河森堡

說這句話的是近兩年最火的博物館講解員,他在國家博物館的編號是1997,更多人會叫他的網名河森堡。2017年,他在一席上《進擊的智人》的演講,短時間內點擊量突破千萬,他用37分鐘的時間讓觀眾重新認識智人歷史。

河森堡不是那種喜歡照本宣科的講解員,他說講解員小學便能當,但是可能大學教授也當不好。他是那種特別會為講解「加戲」的講解員,擅長設置懸念,懂得烘託氣氛,在適當的位置幽默一把。在很多觀眾眼中,河森堡的故事有趣易懂,河森堡說這些是小時候習得的本領。

河森堡:北京人老有這麼一種勁兒,假如我和你說話,把你逗笑了,這說明我比你高明,但是如果對面也是一個北京人的話呢,雙方就會進入一種幽默感決鬥的狀態。每個人都壓制著自己想笑的衝動,然後試圖把對方逗笑,很多北京孩子都是這樣的。

田川:平時去逛博物館或者其他地方的時候,你會聽其他講解員講解嗎?

河森堡:會啊,我甚至會專門花錢請一個講解員給我講。大部分的講解員的狀態,就是給我一個標準詞,然後我背下來,接下來在哪件文物前面背哪段詞,背完之後我工作就結束了。你也不能說他做錯,因為這畢竟就是上級給他安排的任務,很少有那種非常入戲的講解員。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標準,就是看他講了多少標準文本之外的內容,比如他自己的感懷、他自己的經歷、他自己的觀點,他在講這些內容的時候情緒是怎麼樣的。如果一個講解員他不愛自己工作的話,他其實沒有精力或者沒有意願去加這些額外的內容的。

河森堡最初也當過那種背詞的講解員,但他發現觀眾根本沒興趣聽,於是決定尋找自己的風格。在入職第二年,河森堡參加一次講解比賽,他的講解在現場得到很好的反響,但是結果不僅沒有得到認可,反而受到了狠狠的批評。這一次打擊讓他萌生辭職的念頭。

河森堡:其實我的講解方式,過去在國家博物館是比較另類的,並不是受所有人認同的一種方式。

田川:但是因為什麼讓你覺得,我不要辭職,要繼續走下去?

河森堡:因為我覺得辭職實際上是一種認輸,就是說,OK好,我承認我無法勝任這個工作,那我滾蛋吧,這就是辭職信的含義,但是我不想認輸,我是一個被格鬥運動洗禮了十幾年的人。你知道你被擊倒,這個是可以容忍的,但你要自己認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田川:你有什麼樣的一個本錢,可以這麼有底氣去挑戰大家,挑戰一個框架式的這種模版?

河森堡:8年前的時候我22,那時候正是一個人,就是體力和精力比較巔峰的時刻,就好像很多數學家,往往20多歲的時候有那種突破性的進展。我作為一個講解員,那個時候也正是一個人最有創意,最有進取精神,最有拼搏意識的時候。那個時候,你讓我老老實實規規矩矩把這個紙上的字全都給背下來,至少我的性格不允許我這麼做。當你練武的時候,任何不可靠的知識和技能都會讓你付出很大代價,你會被人暴打。我作為一個博物館講解員,誰真正有資格評價我講的好還是不好呢?我給誰講,誰就有資格評判我。

河森堡的堅持迎來了轉折,在2016年的網際網路上,科普開始流行,河森堡的一位朋友聽完他在國博的講解後深受感動,推薦河森堡去網上直播科普。他開了一個叫「我在國博講故事」的欄目,便越來越多人知道了他。

河森堡:我在地鐵裡會被人揪住,或者在展廳門口也會被人突然抓住,有一個大媽會一把hold住我領子說,就是他,化成灰我都認識,就跟指認強姦犯似的,問你是不是河森堡?

田川:有感覺很爽嗎?

河森堡:當時很得意啊,就好像一個窮了很久的人突然得到了一大把筆錢,當然是很嘚瑟的,現在我就淡然很多了,可能是脫敏了吧。

河森堡本來夢想報考戲劇文學專業,但卻輾轉被調去了學計算機,2010年在首都師範大學畢業時,他剛好看到了國家博物館的校招,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卻一下子當了9年的博物館講解員。用滿滿的浪漫感、儀式感來看這個世界,這樣習慣,河森堡到現在依然沒有改變。

河森堡:我在畢業的時候,只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不想做和計算機有關的工作。我喜歡那種跌宕起伏,起承轉合、有情緒的東西。我老覺得博物館是一個自帶背景音樂的詞。假如說現在你寫小說,需要讓男主角和女主角相識,在哪相識好呢?你說在這個機關食堂裡頭相識,大街的拐角互相認識,一個咖啡廳認識,還是在博物館認識?如果兩人在博物館認識的話,你會知道啊,這個勁兒就起來了。

田川:起來什麼勁兒了?

河森堡這個戲劇感都起來了,博物館是一個自帶深沉和浪漫的地方。

歷史可以講到醫學、化學、甚至地理,在河森堡的講解世界裡所有學科渾然一體,他說世界因此才有趣。

河森堡:如果你要問我什麼是一個好的講解員的話,我覺得一個真正好的講解員,應該是站在門口的一個引導者。就是你想辦法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頭讓人愛上博物館,愛上這個世界。這樣一來,他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也可以靠自己搜索或學習繼續獲取知識。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特別像那個牽媒拉線的人,一小夥子,一個小姑娘,倆人之間要相親,我就特別想促成他們倆之間的戀情。我說這個世界可美了,使勁為大家描述它的美好,它的玄妙。最後大家真的愛上了這個歷史,愛上了這個世界,我覺得這是講解員的價值所在。怎麼講並不重要,重要是講什麼。好像很多人誤以為我有什麼了不起的技巧,可以把無聊的事情講得有趣,我沒有這個技巧,沒有人可以把無聊的事情講得有趣。

田川:這樣的一個知識儲備,或是你這種自發性的學習能力是從何培養的?

河森堡:從家庭來。我爸還是一個挺浪漫的人,你說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中國隨處可見驚人的匱乏,大部分人都只是勉強維持溫飽而已。但我爸還挺有追求,他喜歡攝影,他喜歡旅遊,他還喜歡看書。我就在心裡隱約地感受到一點,就是多讀書多知道些事情是好的,至少我爸塑造了我精神底層的很大一部分。我記得當時中國號稱第一部進口好萊塢大片,詹姆斯·卡麥隆的《真實的謊言》,票價是30塊錢一個人,我和我爸兩個人需要花60,當時我媽就非常反對,因為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塊錢。你說你去電影院看多貴啊,我爸毅然決然地帶著大概五六歲的我去電影院看。我雖然不知道我在看什麼,但看起來好棒。

河森堡:我很多同學,無論是中學同學,還是大學同學,發展得都很好,他們一年幾十萬幾十萬的,甚至還有上百萬的拿著。那時候我看到5000塊錢的薪水都覺得很高,你再清高再怎麼淡泊的人,恐怕也沒法避免多想一想吧。

被同齡人逐漸地拋離的壓力,讓河森堡更渴望經濟自由。成為網紅後兩年,他不斷接拍廣告、參演綜藝,他微博粉絲從29萬漲至400萬,增長的人氣為他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收入。他的心結也終於被解開了。

河森堡:我覺得不甘於平庸應該是人的一個常態。我願意做出一番成績,我願意得到人的稱讚,願意得到大家的關注,我願意賺很多錢。這就是年輕人應有的態度,我不喜歡擺出那種清高的樣子。我現在30歲 ,而且是一個生活在北京的男性,生活壓力當然很大。我如果說我累了,歇會兒,等我回頭緩過勁來,我再繼續來賺這錢。可能回頭緩過勁來發現,這個機會就過去了。那些覺得紅塵滾滾受不了,就是想出世,想找一個安靜的地呆著的,往往是在紅塵裡頭摸爬滾打之後,才發出了感慨。如果你連紅塵都沒入過,又何談出呢?

田川:你是很享受在紅塵當中摸爬滾打,然後成就一番事業?

河森堡:至少現在是的。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話,我是一個滿懷理想的現實主義者。

田川:我知道你的現實是要賺錢,是要養家餬口,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生活條件,那你的理想呢?

河森堡:我想成為一個世界講解員,我在講述的是這個世界,而不再僅僅局限於某個博物館 。

田川:你會擔心被遺忘嗎?

河森堡:我不擔心。因為它一定會被遺忘的,尼爾吉普森、馬龍白蘭度這樣的這樣咖位的人,現在你在大街上,讓行人看他們照片,能認出他們來的,我覺得恐怕不多吧,他們都可能被人遺忘,那為什麼我偏偏是個個例呢?我覺得是幾乎一定會被遺忘的。 但我必須得坦誠一點,其實就我現在微博的流量和互動情況來說,比之前還要好。現在在傳統媒體或者在網際網路媒體上曝光,不如前段時間了,可是那些真正願意與我交流的網友卻沉澱下來很多。

河森堡每天會堅持更新微博發一下每天的見聞、感受,還會與粉絲分享一些自己腦洞大開的想法 。他想像自己退休以後的極致無聊生活,他會考慮過自己成為超級英雄之後該怎麼辦。

河森堡:比如說這個《守望者》裡有一個超級英雄曼哈頓博士,說最聰明的人類對於他來說,和最聰明的白蟻沒有什麼區別。但就這麼一個超級英雄,還幫助美國政府去打越戰,我就覺得非常奇怪。假如有一天我成為超級英雄的話,我什麼都不做,我一定會飛到唐古拉山的深處,然後找一沒人的地呆著,絕對不能插手世俗的事物,因為我不知道我這麼做到底是對還是錯。

田川:你並沒有為了這個世界去做一些什麼,怎麼可以稱為是超級英雄呢?

河森堡:你想,假如商朝時期出現一個超級英雄,他可能到處抓周朝人搞活人祭祀,或者說納粹德國要出現一個超級英雄呢,那他會到處逮著追著猶太人殺嗎?我覺得既然你有超越人類社會的神力,你就應該有高於人類社會的立場。

田川:我看到你的微博,在今年1月28號,你發了一個這樣的圖片,你說這頭牛簡直就是我本人了。以一種尷尬的姿態生活在夾縫中,想向生活低頭,但因為客觀原因又低不下去。是一種什麼尷尬的狀態?

河森堡:假如現在在那個狀態下,我說我不想幹了,也不去博物館上班了,然後我也不寫文章了,也不寫小說了,所有輸出內容我都不做了 。我未必做得了這個選擇 ,你會發現我不想歇著 ,我沒法歇著,我的經歷鼓舞了一些講解員,但假如我在想有一天我不做這工作,他會覺得,你看河森堡這傢伙就是稍微有點起色就不幹了,我甚至會覺得我辜負了他們。

田川:你不會覺得你是在為別人而活嗎?

河森堡:每個人都為別人而活啊。

編導:張悅言

編輯:劉夢琪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下載「鳳凰秀」APP

關注【名人面對面】

相關焦點

  • 河森堡 「硬核」北京青年
    我認為,作為一個好的講解員,最重要的是去不斷地挖掘深的內容,給觀眾帶來內容上的驚喜,讓他們因此喜歡上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我覺得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地方。」河森堡說。國博工作的同時,河森堡不遺餘力地在社群網絡分享知識,他把知乎、微博等網絡平臺當作自己博物館之外的新戰場。同樣的知識,他用新穎的方式講出來,引起了越來越多網民的關注。
  • 進擊的「網紅」河森堡:知識,也可以很有趣
    而合起書來一看作者名字:河森堡,好像還真是一個挺眼熟的外國名字。而事實上,河森堡是一個1988年出生於北京的地道中國小夥,這是他為自己起的網名,以此致敬自己的偶像大物理學家海森堡。「我小時候就非常仰慕他,但是我知道我這一生都不可能取得他那水平的成就,所以就把自己降了一格,大海之下為江河,他是海森堡,我就是河森堡了。」
  • 河森堡做客《文化十分》:歷史教會我拒絕平庸
    網易娛樂10月23日報導 近日,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做客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節目在每年有700多萬參觀量的國家博物館,河森堡的每次講解都會被人群緊緊包圍,參觀者在他的指引和講解下仔細關注著展出文物的細節,不少參觀者表示,河森堡的講解方式十分特別,引人入勝:「本來是一個很立體的文物,通過他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了每一個文物之後那個時間的記憶點,讓我們覺得每個文物都活起來了。」
  • 河森堡:博物館講解員書寫有趣的人類史
    開始,河森堡逐漸成為一位科普類的「知乎大V」和「知識型網紅」:參加《一站到底》和《圓桌派》、做知識付費節目……「知識傳播者」的身份加上不錯的外形和聲音條件,喜歡他的粉絲越來越多。本月,在《進擊的智人》新書交流會現場,河森堡剛一現身,觀眾席中頓時爆發出了幾名女粉絲興奮的尖叫聲,頗有幾分明星登場的感覺。  對所有事物來說,有贊有彈亦是常態。
  • 知識網紅河森堡: 「我害怕平庸」
    「一年前,我不會想到生活能變成這個樣子。」河森堡說。  進擊的講解員  轉折發生在今年3月。河森堡在「一席」上一段37分鐘的人類學演講視頻,成了網絡「爆款」。  演講主題是「進擊的智人」,現場聽眾大概兩百人左右。  河森堡先講北京猿人,直言他們並非我們的祖先。北京猿人為何在東亞地區消失?
  • 河森堡:人類歷史表象之下的真相
    隨著河森堡的聲音響起,我們仿佛回到了70萬年前,跟著偵探河森堡,從一個個線索之中解決被忽略的歷史問題。在我們對結果感到驚愕害怕的同時,也不由得發自內心地佩服偵探,同時自問,為何他能如此順利的解決「頭骨數量偏多」的問題呢。原來他是憑藉一個個細節的發現,根據常識與邏輯做判斷,一步步做出自己的推斷。這便是我們應該向他學習的東西。
  • 天天向上河森堡資料微博照片家庭背景 河森堡有女友嗎
    河森堡:錯誤率驚人 自信感爆棚  然而在真正的答題環節,河森堡的錯誤率卻出奇的高!「我知道正確答案,就是想給大家秀一下而已。」在節目中河森堡這樣為自己解釋,他表示自己故意答錯題目,只是為了秀一下格鬥武藝。
  • 訪談︱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我要傳播的是「硬核」歷史觀
    河森堡:我很早就對文史感興趣,我們家在文化上比較寬容,父母不要求我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學業上,所以我有很多精力去探索課本以外的東西,我什麼都喜歡知道一些,就看了不少書。我本來想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爭取寫出偉大的故事來,但卻進了計算機系。
  • 為啥你老公分不清口紅色號?河森堡告訴你
    「匱乏」塑造了黑猩猩,也塑造了人類歷史  河森堡,本名袁碩,1988年生人,首都師範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卻因為從小熱愛歷史,在畢業那年毅然應聘了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如今已經做了8年。2017年,河森堡的一段《進擊的智人》人類學演講視頻走紅,從此開啟了他的「知識網紅」之路,參加過《一站到底》和《圓桌派》,也做自己的知識付費節目。
  • 河森堡、梁邊妖,拒絕「知識偶像」標籤
    河森堡雖然有許多粉絲,但他仍然最看重國博講解員這項工作。  什麼越來越值錢?知識。前有「知識付費」的浪潮,各種付費閱讀和付費問答層出不窮,就算有人折戟沉沙也阻擋不了後來者的熱情高漲。近有「直播競答」的全民狂歡,各種商業大佬紛紛撒幣,原本流量堪憂的直播平臺意外迎來了第二春。
  • 河森堡做客文化節目 與馬未都竇文濤暢聊火鍋
    河森堡認為,火鍋是一種特健康的食物,現代人雖然很注意口腔衛生,但仍然會被牙疼困擾,就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吃的太多。河森堡跟大家科普道:「碳水化合物吃到嘴裡後會化解成單醣,單醣和微生物接觸後產生有機酸。」河森堡表示,牙齒最外層的牙釉質強度是非常高的,僅次於金剛石,在正常情況下可以滿足任何生活需求,但是有機酸在牙齒上一附著,就把牙釉質全毀了。說到此處,河森堡拿復活節島上的人們舉例:「因為島上淡水很少,所以都用甘汁水代替,結果那邊的孩子14歲左右就開始蛀牙,20歲牙齒基本上都壞了。」河森堡一番生動有趣的科普,讓不少網友醍醐灌頂,紛紛留言表示:「不愧是河森堡,漲姿勢了!」
  •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做客《讀書人》 自嘲是狼狽青年
    ­  近日,國博講解員河森堡以年輕一代的文化人代表受邀做客優酷文化類讀書節目《讀書人》,與俞敏洪、Selina、江一燕等各界大咖嘉賓通過讀書分享個人故事,讓觀眾深入了解自己的心路歷程。國博講解員河森堡­  推薦書籍《當幸福來敲門》 調侃自己是狼狽青年­  本期節目中,河森堡選擇了 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生平的 真實寫照 《當幸福來敲門》。
  • 跟隨河森堡「漫遊」全球博物館
    又一個「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特別會講故事的科普作家、國博明星講解員、暢銷書《進擊的智人》作者河森堡聯手鼴鼠世界製作組,再推新作《了不起的博物館》。在這本新書中,河森堡將成為你的私人講解員,帶你逛遍全球頗為知名、頗具特色的27家特色博物館。
  • 河森堡與蘇寧拼購「開講啦」
    河森堡與觀復博物館  知識網紅河森堡於《一站到底》舞臺成名後,就以淵博的學識贏得了一票粉絲。  同樣是10名幸運的拼友獲得了這次與河森堡一起參觀觀復博物館的機會  河森堡的講解不僅僅局限在展品本身的價值上
  • 河森堡做客《天天向上》 現場講解獲汪涵稱讚
    ­  上周五晚,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做客人氣王牌綜藝《天天向上》,與京劇大師王佩瑜、人民日報編輯等分享各行業領域中的奇妙故事。­  河森堡­  此次來到節目中的四組嘉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節目中,主持人汪涵親切的表示自己跟博物館有著十幾年的淵源,並稱自己也是湖南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
  • 河森堡處女作似「有少年感」的《人類簡史》,陶虹對之評價很準確
    開始,河森堡逐漸成為了一名科普類的「知乎大V」和「知識型網紅」:參加《一站到底》和《圓桌派》、做知識付費節目……「知識傳播者」的身份加上不錯的外形和聲音條件,喜歡他的粉絲越來越多。本月,在《進擊的智人》新書交流會現場,河森堡剛一現身,觀眾席中頓時爆發出了幾名女粉絲興奮的尖叫聲,頗有幾分明星登場的感覺。對所有事物來說,有贊有彈亦是常態。
  • 河森堡《中華好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百年興衰"
    近日,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做客浙江衛視《中華好故事》節目。  舞臺上的河森堡儀容整潔帥氣,侃侃而談。作為講述嘉賓,河森堡引用了光緒初年山西地區的一段災荒歷史——「丁戊奇荒」這一血淋淋的歷史性案例,闡述了自己對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的獨特見解。河森堡表示:「這場饑荒,無論是從波及範圍還是人口損失來看,都可以說的上是中國歷史中最恐怖的災荒之一,一些災荒親歷者的回憶讀起來更是讓人毛骨悚然。」
  • 河森堡:70後的生活已經擺進了博物館
    河森堡,本名袁碩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 微博粉絲366萬人氣是一個中性的東西,我可以利用人氣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這也意味著更多一分的謹慎。    2018年,我完成的最讓自己滿意的事,還是與思考有關。我寫了一本新書叫《進擊的智人》,這是我的第一本書,通過它我也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作家。
  • 跟「網紅講解員」河森堡「打卡」全球博物館
    《了不起的博物館》由特別會講故事的科普作家、國博明星講解員、暢銷書《進擊的智人》作者河森堡,聯手鼴鼠世界製作組共同推出。河森堡是國家博物館的「明星講解員」,因在知乎開闢專欄「我在國博講故事」而被人熟知,之後在多個媒體平臺開設個人專欄,用獨特而生動的方式講述科普知識,極富感染力的演講深受讀者歡迎。
  •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我害怕平庸 29萬粉絲不算網紅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  12萬知乎關注者、29萬微博粉絲,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仍認為,自己離「紅」還差遠了。  「Papi醬在網上2千萬粉絲,我100萬粉絲都沒有。這怎麼叫走紅呢?」  在袁碩看來,「網紅講解員」是網友的調侃——至少目前走在大街上,還沒到有陌生人喊他「河森堡」的地步。  「河森堡」的知乎主頁顯示,截至3月9日,他一共回答了87個問題,分享了8篇文章,其中不少都是歷史文化類知識。同時,他還舉行過3次Live知識分享,參加人數超過6100人。  而他的微博每天都在更新,會轉發科技領域的文章,也會自己寫作歷史知識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