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老公分不清口紅色號?河森堡告訴你

2020-11-29 濟南時報
  

  最會講故事的國博講解員、知乎高人氣科普專欄作者、坐擁300多萬粉絲的微博十大影響力大V、擁有性感大腦的知識型男……16日,頭上頂著諸多「標籤」的河森堡,帶著他的新書做客濟南,在泉城路新華書店與大家一起分享關於人類的故事,一起探討那些「硬核」的歷史。

「匱乏」塑造了黑猩猩,也塑造了人類歷史
  河森堡,本名袁碩,1988年生人,首都師範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卻因為從小熱愛歷史,在畢業那年毅然應聘了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如今已經做了8年。2017年,河森堡的一段《進擊的智人》人類學演講視頻走紅,從此開啟了他的「知識網紅」之路,參加過《一站到底》和《圓桌派》,也做自己的知識付費節目。
  河森堡的新書《進擊的智人》是一本講人類歷史的科普作品,全書用「匱乏」一詞串起了整個人類歷史。他介紹,幾年前,他在網上無意中看到了一位學者對黑猩猩研究的有關文章,文章的大體內容是黑猩猩和倭猩猩為何在外貌上差別不大,性情卻有著巨大的差異?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因為黑猩猩為了爭奪匱乏的資源,所以變得暴力。「這個研究雖然還沒有成為學界的公論,但卻讓我有了聯想,從我在國家博物館的知識沉澱來看,匱乏的壓力不僅塑造了黑猩猩,還塑造了我們人類,人類的歷史與『匱乏』兩字緊緊糾纏,我們之所以是這個樣子,人類的歷史之所以是這個走向,往往是因為有些必不可少的東西處於匱乏之中」。「文明都是在匱乏中開啟的,智人,伴隨著各式各樣的匱乏壓力,逐漸成為世界的主宰者。十萬年後的我們,依然生活在巨大的歷史慣性之中。」

把歷史講成了恐怖小說
  或許是博物館講解員的緣故,這本滿是人類學、生物學、考古學、地質學、地理學和天文學的書卻並不艱澀難懂,反而十分有趣,這也是河森堡所希望達到的效果。比如整部書開篇的第一句即是「島上『鬧鬼』了」,由此講述紐幾內亞島的食人習俗就很可能是由於當地蛋白質的匱乏,硬是將歷史講成了恐怖小說。
  再比如,在書中,他還解答了為什麼大部分男性都分不清口紅的顏色?他引用了美國進化心理學學者戴維·巴斯(David M. Buss)的「適應器理論」來解釋:在漫長的舊石器時代,由於男性的主要工作是狩獵,久而久之,他們的注意力就變得狹窄而集中。所以男性在購買東西的過程中通常目標明確、直奔目標、迅速付款,其中多少包含了些「狩獵」邏輯。相反,千萬年以來,女性的主要工作是採集,因此她們的注意力分配得更寬廣,可以看到很多男性難以察覺的細節。在漫長的舊石器時代,女性需要篩選各種各樣的果實,果實顏色上的細微差別可代表其成熟程度,在這種「篩選壓力」下,「女性的眼中演化出了更多有助於分辨顏色的視錐細胞,可以將那些適於食用的成熟果實挑選出來」。而這個時候,忙於狩獵的男性沒有演化出這些視錐細胞,要求今日的他們學會分辨口紅色號,就未免有些強人所難了。
  此外,人類皮膚為何如此光滑?為何先進入母系社會?為什麼小臉和精緻的下巴會成為現代社會美的標準?黑猩猩的「一夫多妻」和長臂猿的「一夫一妻」與無名指、食指長度又有什麼關係?……諸多有趣的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從博物館講解員到網紅,當被問到生活有哪些變化時?河森堡坦言:「累,像我同事現在都在家休息,而我卻在全國、全世界地跑。」雖然這種生活並非完全是他想要的,「但若是要回去,我還是不願意的」。 (記者石曉丹)

相關焦點

  • 「科普網紅」河森堡分享走紅秘訣:少理論說教,多陳述事實
    「大海之下為江河,他是海森堡,我就是河森堡了。」河森堡河森堡,本名袁碩,北京一位85後青年。已經在國家博物館當了8年的講解員。在網際網路時代,他從默默無聞的博物館講解員變成擁有300多萬微博粉絲的科普大V、知識網紅。
  • 河森堡:博物館講解員書寫有趣的人類史
    ■「獻給講解員們」  也許有人會忍不住要問,河森堡是誰?為什麼起了一個如此「洋氣」的名字?身為一名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袁碩在眾多場合解釋過「河森堡」這一筆名的由來:小時候因為仰慕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景仰他的知識與才華——相形之下,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儲備就像涓涓小「河」面對汪洋大「海」,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於是便給自己取名「河森堡」。
  • 河森堡 「硬核」北京青年
    這樣的稱呼令這位「有面兒」的北京人倍感尷尬,他心中的講解員不該是這樣!河森堡立志改變這種「誤解」,希望為博物館講解員正名。「我喜歡兩人比肩,貼身肉搏,能一目了然分出勝負的項目。」格鬥讓河森堡獲得了工作之外的另一種成就感。他喜歡這種乾淨利索的運動,不喜歡模稜兩可。河森堡說:「我之所以喜歡格鬥運動,是因為格鬥不是一個人的事,它是兩個人的事。講解其實也是這樣,是講解員和參觀者之間的互相感受。」河森堡坦言,這一切的動力都來自於懼怕人生平庸的態度。
  • 河森堡處女作似「有少年感」的《人類簡史》,陶虹對之評價很準確
    《進擊的智人》 河森堡 著 中信出版社「獻給講解員們」也許有人會忍不住要問,河森堡是誰?為什麼起了一個如此「洋氣」的名字?身為一名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袁碩在眾多場合解釋過「河森堡」這一筆名的由來:小時候因為仰慕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景仰他的知識與才華——相形之下,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儲備就像涓涓小「河」面對汪洋大「海」,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於是便給自己取名「河森堡」。從2016年在知乎平臺上回答「人類有哪些細思恐極的事?」
  • 河森堡:我不喜歡擺出那種清高的樣子
    河森堡不是那種喜歡照本宣科的講解員,他說講解員小學便能當,但是可能大學教授也當不好。他是那種特別會為講解「加戲」的講解員,擅長設置懸念,懂得烘託氣氛,在適當的位置幽默一把。在很多觀眾眼中,河森堡的故事有趣易懂,河森堡說這些是小時候習得的本領。
  • 河森堡與蘇寧拼購「開講啦」
    河森堡與觀復博物館  知識網紅河森堡於《一站到底》舞臺成名後,就以淵博的學識贏得了一票粉絲。這次蘇寧拼購獨出心裁搞了這場「拼知識」的活動,就是意在突破拼購範圍,告訴消費者,拼購原來還可以這麼酷。  同樣是10名幸運的拼友獲得了這次與河森堡一起參觀觀復博物館的機會
  • 河森堡、梁邊妖,拒絕「知識偶像」標籤
    河森堡雖然有許多粉絲,但他仍然最看重國博講解員這項工作。  什麼越來越值錢?知識。前有「知識付費」的浪潮,各種付費閱讀和付費問答層出不窮,就算有人折戟沉沙也阻擋不了後來者的熱情高漲。近有「直播競答」的全民狂歡,各種商業大佬紛紛撒幣,原本流量堪憂的直播平臺意外迎來了第二春。
  • 進擊的「網紅」河森堡:知識,也可以很有趣
    而合起書來一看作者名字:河森堡,好像還真是一個挺眼熟的外國名字。而事實上,河森堡是一個1988年出生於北京的地道中國小夥,這是他為自己起的網名,以此致敬自己的偶像大物理學家海森堡。「我小時候就非常仰慕他,但是我知道我這一生都不可能取得他那水平的成就,所以就把自己降了一格,大海之下為江河,他是海森堡,我就是河森堡了。」
  • 河森堡:人類歷史表象之下的真相
    隨著河森堡的聲音響起,我們仿佛回到了70萬年前,跟著偵探河森堡,從一個個線索之中解決被忽略的歷史問題。在我們對結果感到驚愕害怕的同時,也不由得發自內心地佩服偵探,同時自問,為何他能如此順利的解決「頭骨數量偏多」的問題呢。原來他是憑藉一個個細節的發現,根據常識與邏輯做判斷,一步步做出自己的推斷。這便是我們應該向他學習的東西。
  • 河森堡做客《天天向上》 現場講解獲汪涵稱讚
    ­  上周五晚,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做客人氣王牌綜藝《天天向上》,與京劇大師王佩瑜、人民日報編輯等分享各行業領域中的奇妙故事。­  河森堡­  此次來到節目中的四組嘉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節目中,主持人汪涵親切的表示自己跟博物館有著十幾年的淵源,並稱自己也是湖南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
  • 跟隨河森堡「漫遊」全球博物館
    又一個「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特別會講故事的科普作家、國博明星講解員、暢銷書《進擊的智人》作者河森堡聯手鼴鼠世界製作組,再推新作《了不起的博物館》。在這本新書中,河森堡將成為你的私人講解員,帶你逛遍全球頗為知名、頗具特色的27家特色博物館。
  • 天天向上河森堡資料微博照片家庭背景 河森堡有女友嗎
    河森堡:錯誤率驚人 自信感爆棚  然而在真正的答題環節,河森堡的錯誤率卻出奇的高!「我知道正確答案,就是想給大家秀一下而已。」在節目中河森堡這樣為自己解釋,他表示自己故意答錯題目,只是為了秀一下格鬥武藝。
  • 河森堡做客《文化十分》:歷史教會我拒絕平庸
    網易娛樂10月23日報導 近日,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做客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節目在每年有700多萬參觀量的國家博物館,河森堡的每次講解都會被人群緊緊包圍,參觀者在他的指引和講解下仔細關注著展出文物的細節,不少參觀者表示,河森堡的講解方式十分特別,引人入勝:「本來是一個很立體的文物,通過他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了每一個文物之後那個時間的記憶點,讓我們覺得每個文物都活起來了。」
  • 河森堡做客文化節目 與馬未都竇文濤暢聊火鍋
    河森堡認為,火鍋是一種特健康的食物,現代人雖然很注意口腔衛生,但仍然會被牙疼困擾,就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吃的太多。河森堡跟大家科普道:「碳水化合物吃到嘴裡後會化解成單醣,單醣和微生物接觸後產生有機酸。」河森堡表示,牙齒最外層的牙釉質強度是非常高的,僅次於金剛石,在正常情況下可以滿足任何生活需求,但是有機酸在牙齒上一附著,就把牙釉質全毀了。說到此處,河森堡拿復活節島上的人們舉例:「因為島上淡水很少,所以都用甘汁水代替,結果那邊的孩子14歲左右就開始蛀牙,20歲牙齒基本上都壞了。」河森堡一番生動有趣的科普,讓不少網友醍醐灌頂,紛紛留言表示:「不愧是河森堡,漲姿勢了!」
  • 跟「網紅講解員」河森堡「打卡」全球博物館
    ……這些答案,你都可以在《了不起的博物館》這本書中找到!《了不起的博物館》由特別會講故事的科普作家、國博明星講解員、暢銷書《進擊的智人》作者河森堡,聯手鼴鼠世界製作組共同推出。河森堡是國家博物館的「明星講解員」,因在知乎開闢專欄「我在國博講故事」而被人熟知,之後在多個媒體平臺開設個人專欄,用獨特而生動的方式講述科普知識,極富感染力的演講深受讀者歡迎。
  • 國博講解員變身"網紅"河森堡:有效有趣地講解歷史
    在每年有700多萬人次參觀量的「國博」同樣如此:一群不分長幼的參觀者圍著一個年輕人,有序地隨著他的手勢注意那些文物的細節,或皺眉疑惑,或長出一口氣而釋然——總之不論「走神」或「走人」都不容易。   在網絡空間,他是致敬量子力學家海森堡的「河森堡」。這是他的理想狀態。
  •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做客《讀書人》 自嘲是狼狽青年
    ­  近日,國博講解員河森堡以年輕一代的文化人代表受邀做客優酷文化類讀書節目《讀書人》,與俞敏洪、Selina、江一燕等各界大咖嘉賓通過讀書分享個人故事,讓觀眾深入了解自己的心路歷程。國博講解員河森堡­  推薦書籍《當幸福來敲門》 調侃自己是狼狽青年­  本期節目中,河森堡選擇了 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生平的 真實寫照 《當幸福來敲門》。
  • 知識網紅河森堡: 「我害怕平庸」
    講解員河森堡有更多時間處理自己的事情。  下午出發接受採訪前,他在家睡覺。當天上午,河森堡給某live平臺錄製視頻節目,一口氣錄了七集。  他說話輕言細語,禮貌地給你倒水。謝絕你給他點飲料的提議,雙手交叉放在桌上,沒有太多寒暄,示意你,可以開始了。  他有問必答,又難掩疲憊。  「知識網紅」河森堡不再僅僅是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
  • 「最紅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我見的大流量博主,沒有心情好的
    在網際網路中,河森堡感覺自己的人格「又發育了一次」。在微博粉絲數比現在少五個零的時候,河森堡什麼都敢說。遇到不喜歡的學者寫的書,他會說那是個白痴,書寫得可以扯下來擤鼻涕用。現在,作為「最紅國博講解員」,他會說:「這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學者,他的部分觀點給了我新的角度。」
  • 訪談︱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我要傳播的是「硬核」歷史觀
    【編者按】新書《進擊的智人:匱乏如何塑造世界與文明》出版,讓「特別會講故事的博物學者」、「科學大V」、知識網紅河森堡又多了一個作家的身份。在眾多身份中,河森堡覺得「國家博物館講解員還是我最重要的身份」,他要堅守在講解員崗位上,鼓勵更多的文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