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分裂中,一定會面對的「三大困惑」

2021-03-01 猿輔導星球

其實老師看到上面的10張圖,腦殼也疼。但是,要忍住疼,先給這9張圖分類(老師數學不是體育老師教的,圖⑩先放一放)。怎麼分呢,先看染色體的位置,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一、染色體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④⑤⑥;

二、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後期—⑦⑧⑨;


三、散亂地分布在細胞中——①②③⑩


分成上述三種之後,我們再挨個看,三個中期圖,最容易區分的是減數第一次分裂的中期,著絲點在赤道板上下排成兩排,可直接判斷圖⑥是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再通過是否有同源染色體來區分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關於怎麼找同源染色體這裡有個小訣竅給大家,找最大(小)的那條染色體,看看有沒有另一條和它一樣大(小),如果有,那就是有絲分裂中期,如圖④;如果沒有,那就是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了,如圖⑤。

三個後期圖的辨析,最容易區分的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沒有著絲點斷裂如圖⑨;圖⑦和圖⑧都發生了著絲點斷裂,可通過是否有同源染色體來區分,有同源染色體的,是有絲分裂後期,如圖⑦;沒有同源染色體的,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需要注意區分的是,著絲點斷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的是相同染色體,不是同源染色體。

現在看染色體散亂分布的①②③⑩四個圖,圖②有同源染色體聯會行為,所以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圖①中有同源染色體,但沒有聯會現象,因此圖①是有絲分裂前期。接下來看沒有同源染色體的圖③和圖⑩,這也是辨析細胞時期中大家最難區分的兩個圖。③和⑩的區別主要在於③有姐妹染色單體,圖⑩沒有姐妹染色單體,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是有姐妹染色單體的,因此圖③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

現在來說圖⑩,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所以不是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一次分裂,染色體中也沒有姐妹染色單體,也沒有相同染色體,說明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完成產生的細胞。圖⑩表示的其實是一個性原細胞(精原細胞或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之後形成的四個細胞(4個精細胞或1個卵細胞和3個極體)中的一個,可以是精細胞,也可以是卵細胞或者極體。

此處值得注意的是,在細胞實際分裂的過程中,我們是看不到圖⑩所示的細胞的,因為細胞分裂末期,染色體分別到達細胞的兩極以後,每條染色體逐漸變成細長而盤曲的染色質絲。同時紡錘絲逐漸消失,出現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體包圍起來,形成了新的細胞核。但是大家在平時做題時,會經常遇到圖⑩所示的細胞,而且容易和其他時期的細胞混淆,因此單獨將圖⑩列出來加以說明。

相關焦點

  • Nature:細胞分裂的真相是什麼?
    之前有研究認為,細胞在分裂成兩個子細胞之前總是增加等量的內容物,伴隨一些隨機波動。而這項研究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細胞在分裂前做準備,其實就跟大學生要畢業一樣。大學生沒準備好可能要五六年才能畢業,而細胞沒準備好就需要更長時間來生長,這篇文章的通訊作者Lingchong You博士說。
  • 細胞分裂
    在核分裂過程中母細胞把遺傳物質傳給子細胞。在單細胞生物中細胞分裂就是個體的繁殖,在多細胞生物中細胞分裂是個體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基礎。1855年德國學者魏爾肖(R.Virchow)提出「一切細胞來自細胞」的著名論斷,即認為個體的所有細胞都是由原有細胞分裂產生的,除細胞分裂外還沒有證據說明細胞繁殖有其他途經。
  • 細胞的減數分裂
    減數分裂發生在生殖細胞中。減數分裂的特徵:DNA複製一次,細胞分裂二次,形成四個子細胞。子細胞的DNA是體細胞的一半。減數分裂分為4個時期:減數分裂前間期、 第一次減數分裂期 、 第二次減數分裂前間期 和 第二次減數分裂。
  • 細胞分裂的秘密
    關鍵的挑戰在於胞質分裂行為完全依賴於細胞膜來形成分裂溝——而構建這一無細胞系統則必須除去細胞膜。認識到可利用玻璃上由兩層人工脂質構成的一個受控平板膜,來替代彎曲的、不斷移動的複雜細胞膜,使得這項研究工作成為可能。哈佛醫學院系統生物學教授Timothy Mitchison說:「我們真正構建出了細胞中發生的事件。
  • 發現細胞分裂中收縮環作用機理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日前表示,在一項旨在促進癌症治療效果的研究中,他們發現了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收縮環的作用機理。研究顯示,收縮環的作用是細胞分裂的一個重要步驟,它使得母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
  • 細胞學說——細胞分裂程序
    細胞學說是1838~1839年間由 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 動物學家施旺最早提出,直到1858年才較完善。1858年,德國病理學魏爾肖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源於先前存在的細胞」的著名論斷,徹底否定了傳統的生命自然發生說的觀點。至此細胞學說才全部完成。
  • 新的細胞分裂理論
    為了幫助科學家研究這一重要過程,艾倫細胞科學研究所推出了一種新工具,即集成有絲分裂幹細胞,可以顯示細胞分裂——或有絲分裂——在一般人類幹細胞中的樣子。集成的有絲分裂幹細胞是艾倫細胞科學研究所開發的一種新工具,用於可視化細胞分裂過程中人類幹細胞的樣子。
  • 專題5 細胞分裂
    (2020年山東省高考生物試卷(新高考)·5)CDK1是推動細胞由分裂間期進入分裂期的關鍵蛋白。在DNA複製開始後,CDK1發生磷酸化導致其活性被抑制,當細胞中的DNA複製完成且物質準備充分後,磷酸化的CDK1發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細胞進入分裂期。大麥黃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過影響細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農作物患病。
  • 細胞生物學之細胞分裂與細胞周期
    (概念、類型、結構特         點)和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概念、結構特點、活化的條件及CKI的負       調控)1、細胞周期的概念及細胞周期各時相的主要特徵答:細胞周期(cell cycle)是細胞從一次有絲分裂結束開始,經過物質準備,到下一次有絲分裂終了所經歷的全過程。
  • 山姆·費舍爾可能出現在任何遊戲中 除了《細胞分裂》
    從2013年8月20日《細胞分裂6》推出以來,這個系列就徹底的銷聲匿跡。在民間幾乎每年都會流傳育碧將公布《細胞分裂7》的消息,亦或者《細胞分裂7》正在開發的消息,但這些都沒有被證實。最重要的是,在這款遊戲發售後的一個多月,也就是2013年10月初,《細胞分裂》原作小說作者湯姆·克蘭西先生去世,這一事件的存在更加能夠讓人相信《細胞分裂6》就是該系列的最終之作。
  • 科學家在細胞外「重演」細胞分裂
    科技日報北京6月2日電 (記者劉霞)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了解細胞如何建立、移動、運輸和分裂背後的物理學。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團隊的最新研究首次在細胞外「重演」了細胞分裂過程,該成果將有助進一步洞悉細胞開展日常活動的物理過程,有朝一日催生出重大醫學突破,並為新型材料甚至人造細胞開闢新方向。芝加哥大學物理學教授瑪格麗特·加德爾和博士後基姆·韋裡奇領導了這項創新性研究。
  • 生殖細胞的形成——減數分裂
    二、成熟生殖細胞的產生—減數分裂 (一)有關減數分裂的解釋 1、 減數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個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發生的一種特殊分裂方式,不同於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減數分裂僅發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階段,它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細胞成熟、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分裂方式。
  • 細胞骨架與有絲分裂
    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細胞骨架在細胞分裂中所起作用仍存有疑問,如紡錘絲如何控制染色體在不同分裂時期的行為、有絲分裂末期細胞胞質分裂與何因素有關等。1細胞骨架的組成及功能概述細胞骨架是貫穿在整個細胞質中,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狀結構#這些蛋白質纖維可分為3類,分別是微管、微絲和中間絲(表1)。
  • 植物細胞在分裂過程中如何形成紡錘體?
    譯:Jinbo ShenHerrmann等揭示了kinesin-12E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快速配對中的作用研究背景:細胞分裂是母細胞產生兩個子細胞的過程。為了確保遺傳物質即染色體的均勻分配,分裂細胞可以形成紡錘體。
  • 對動植物細胞分裂的研究過程
    Strasburger, 1844—1912)、德國細胞學家弗萊明等許多學者的努力,才正確闡明了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並證明它們遵循著共同的規律。1875年,斯特拉斯伯格出版了《細胞組成和細胞分裂》,在此著作中清楚地描述了植物細胞分裂的複雜過程。弗萊明是研究動物細胞分裂的傑出人物。1879年,弗萊明描述了蠑螈細胞的有絲分裂。
  • 複習題之細胞的分裂與分化
    ,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神奇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③表示細胞分裂,④表示細胞分化     B大腦皮層主要由圖中的神經組織構成     C人體內的血液屬於圖中的結締組織     D細胞分化可導致細胞中遺傳物質改變     4、骨髓移植能治療白血病等疾病
  • 錯題整理——細胞分裂
    A.圖中細胞分裂時序排序為①→③→②→⑤→④ B.圖①細胞內DNA和染色體數目加倍C.圖②③細胞中均可能發生基因重組           D.圖②③⑤細胞中均含有兩個染色體組2.某種二倍體動物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幾個特定時期的顯微照片如下。
  • 細胞分裂過程首次在細胞外「重演」
    圖為細胞分裂過程首次在細胞外「重演」。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0日報導,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了解細胞如何建立、移動、運輸和分裂背後的物理學。現在,美國科學家首次在細胞外「重演」了細胞分裂過程。
  • 趨利避害竟是細胞分裂的「天性」
    人體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細胞分裂。細胞分裂通常包括細胞核分裂和細胞質分裂兩部分,母細胞會在核分裂過程中將遺傳物質傳遞給子細胞,維持生命遺傳信息的延續。在中學教科書裡,這一過程被描述為「平均分配」。應頌敏解釋道,細胞增殖、分裂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染色體DNA損傷的情況,但有時受損的染色體DNA並不能在細胞分裂之前完成自我修復。這一情況下,如果細胞分裂仍採用隨機分配,就會把受損的染色體DNA同時遺傳給兩個子細胞,再迭代相傳,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
  • 再談著絲粒、著絲點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的修訂
    筆者釋疑著絲點和著絲粒,找到二者的區別與聯繫,並對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及其特點再次修訂掃除困惑,為準確複習備考細胞分裂提供參考。一、染色體與染色質"狹義」的染色體指真核生物的染色體,由DNA、組蛋白、非組蛋白和少量RNA組成,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間期、末期以細絲狀形態呈現,前期、中期、後期以圓柱狀或杆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