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2021年伊始,快遞櫃行業迎來了一起大額投資事件。
1月7日晚間,順豐控股公告稱,豐巢開曼擬進行融資,投資方擬合計出資4億美元認購豐巢開曼新發行的4.84億股普通股。豐巢開曼此次投前估值為30億美元。
除了豐巢之外,通達系、電商巨頭近期也有不少動作,快遞櫃行業的新一輪競爭似乎一觸即發!
多家資方入局豐巢
順豐控股公告顯示,公司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亮越有限公司(下稱「亮越有限」)持股的參股公司Hive Box Holdings Limited(下稱「豐巢開曼」)擬進行融資。
此次投資方共有6位,包括上海摯信資本旗下Trustbridge PartnersVII,L.P、紅杉資本旗下SCC Growth VI2020F,L.P、鴻為資本旗下Redview Capital InvestmentVII Limited以及Asia Forge(Cayman)Ltd、All-Stars PEIISPVI Limited和All-Stars PESPX Limited。
上述投資方合計出資4億美元認購豐巢開曼新發行的4.84億股普通股;同時為實現對優秀人才的有力吸引,豐巢開曼擬新增預留6961.34萬股普通股用於員工股權激勵。豐巢開曼原股東不參與新增股份認購。本次交易完成後,順豐控股對豐巢開曼的持股比例將從10.06%稀釋至8.73%。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定價是豐巢開曼與投資方本著公開公平原則友好協商的結果,過程中綜合考慮了智能快遞櫃市場發展潛力、豐巢開曼市場地位、格口數量、運營效率等因素,最終確定豐巢開曼本次投前估值為30億美元。這也意味著此次交易完成後,豐巢開曼估值可達34億美元,約220億元。
新一輪競爭開啟
除了豐巢,通達系和電商巨頭在快遞櫃市場也動作不斷。近日,智能快遞櫃服務商易達貨棧宣布獲得3500萬元戰略投資,投資方為京東、蘇寧和拼多多。
天眼查顯示,去年12月28日,上海兔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退出,新增股東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0%。2020年,中通將末端建設確定為公司重點推進的項目,而兔喜旗下的末端產品便包括兔喜快遞櫃。
此外,中通還通過收購接手了海爾旗下日日順智能快遞櫃業務。中通方面曾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公司從2018年底開始大力發展末端,截至2020年三季度,共計建設約65000個末端站點,另外還鋪設了8500個快遞櫃。
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快遞櫃作為派件的暫存櫃,像物流鏈下遊的出水龍頭;作為攬收快件的寄遞櫃,像物流鏈上遊的吸水龍頭。在沒有規模化粘性客群支撐的情況下,智能快遞櫃企業需考慮生態價值優化,水管鋪的越多越完善,快遞櫃的出水口效應和磁吸口效應才能最大化,最終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
不過,中國的智能快遞櫃普及率還不足,使用率和消費類粘性也不夠高,目前快遞櫃行業正處於「鋪水管」的布局階段。
此外,疫情之下,各類無接觸配送服務興起,給快遞末端配送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稱,快遞櫃市場距離上千萬組有很大缺口,快遞櫃市場正在進行升級換代,除了常溫,冷運的生鮮肉類等都要能放;如果放眼中長期,根據現在人口結構和產業規劃,快遞櫃市場規模將是超幾何級的。
不過,在巨頭合併、融資、收購等一系列動作背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快遞櫃行業仍處於普遍虧損的狀態。有行業人士表示,由於物業和運維等成本難降,消費普及率不足,快遞櫃還局限於通過收寄件來營收。
目前來看,在快遞櫃行業,豐巢穩坐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去年5月,豐巢開曼的子公司豐巢網絡與中郵智遞及其股東籤署一攬子交易協議。交易後,中郵智遞原股東退出,中郵智遞成為豐巢網絡的全資子公司。兩家巨頭合併後,豐巢的市佔率接近70%。
但是,行業第一也面臨著持續虧損的難題。此次融資公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豐巢開曼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4.6億元,虧損約8.46億元。2019年全年,豐巢開曼虧損7.81億元。
記者:蔡淑敏
編輯:沈玉潔
責任編輯:畢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