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植物有幾百種?或許你身邊就有,了解一下食蟲植物的機制

2020-12-05 猩猩科學頻道

筆者前段時間在影視劇《陸小鳳與花滿樓》中,看到這一幕,陸小鳳曾經在峨眉山一處小樹林裡被一棵樹伸出長長的藤條捆綁在樹幹上,動彈不得。對於發生在影視劇中的這一情節,大家是否心生疑惑,植物怎麼可能抓住人?實際上,世界上確實存在能夠捕捉動物的植物。

我們把能夠捕捉動物的植物稱為食蟲植物,顧名思義,就是吃蟲子的植物。這類植物和肉食動物有點相似之處,它們一般都具備引誘、捕捉、消化昆蟲、吸收昆蟲營養物質的能力,有一些比較大的食蟲植物甚至可以吃下體型比較大的小動物,如蛙類、小蜥蜴、小鳥等。每種食蟲植物大小都不一樣,目前已知的最大食肉植物之一的「豬籠草」,它的花可延伸長達2.5米,這類植物能夠捕食體型比較大的小動物。

食蟲植物

世界上已知的能夠捕捉、吸收蟲子營養素的食蟲植物有630餘種,除此之外還有300多種具有捕蟲卻不具備消化蟲子能力的植物,因此,具備捕捉蟲子能力的植物近千種。種類也算得上比較繁多,不知道大家平時生活中是否見過呢?

筆者認為,這些食蟲植物吸食蟲子並不是真正的食肉過程。它們主要生長在比較貧瘠的地方,缺氮等營養物質,只是通過消化酶慢慢地分解捕捉到的動物,然後吸收富含氮的營養液補充氮元素,所以因此而得名,看起來更像分解者。

食蟲植物

作為一種特殊的植物,它們是怎樣捕獲獵物的呢?它們的捕蟲機制主要分兩種:主動捕捉與被動捕捉。一、主動捕捉類:當蟲子靠近這類植物的捕蟲器,這些會採取快速的動作來將獵物制服,如有些帶有夾狀捕蟲器的植物會快速關閉它們的捕蟲器,使得獵物無法逃脫。二、被動捕捉類:和主動類相反,這類不會有任何動作制服獵物。

食蟲植物捕食過程

鑑於這類植物同時兼備動物、植物的某些特徵,筆者在此猜想,我們人類佔據食物鏈最高端,通過食用動、植物獲取營養物質,如果未來我們朝著類似食蟲植物葷素兼備的方向進化,既具備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又能正常食用動植物,我們會不會變得更美好?

喜歡筆者作品的的朋友歡迎添加關注,下期更精彩!如果覺得本文寫得還不錯,歡迎大家順手幫忙點個讚,文中如有不足之處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食蟲植物:具有捕食昆蟲能力的植物稱之為食蟲植物
    食蟲植物是一種會通過捕獲並消化動物而獲得營養(非能量)的自養型植物。食蟲植物的大部分獵物為昆蟲或節肢動物。它們大多都生長在較為貧瘠的地方,特別是缺少氮素的地區,例如酸性的沼澤和石漠化的地區。目前已知的食蟲植物全世界共10個科21個屬約600多種,典型的如豬籠草、捕蠅草、茅膏菜、瓶子草等。什麼是食蟲植物食蟲植物定義:具有捕食昆蟲能力的植物稱之為食蟲植物。食蟲植物一般具備引誘、捕捉、消化昆蟲,吸收昆蟲營養的能力,甚至是一些蛙類、小蜥蜴、小鳥等小動物,所以也稱為食肉植物。
  • 這種捕食動物的植物,非常美麗的食蟲植物,你知道是什麼嗎?
    這種捕食動物的植物,非常美麗的食蟲植物,你知道是什麼嗎?大多數的植物是依賴土壤中的養分為生,可是生長在缺少養分的地區的植物要怎麼辦呢?不知道大家是否每天都有攝取足夠的營養呢?但如果你想為那些生長在貧瘠土壤中的花草感到可憐的話,那就研究上的進化為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辦法。向我們呈現了其獨特的生物世界,那就是把自己的精和葉變成致命陷阱的植物,那些植物獲得了能溶解落入陷阱的獵物,而攝取其養分的技能,並向製作出其獨特的方法,吸引它們靠近,聽上去很有趣。
  • 你見過專門食蟲的「肉食植物」嗎?
    日前,巴西研究人員在該國米納斯吉拉斯州山區發現了一個大型食蟲植物的新物種,其高度最大可達1.5米,是美洲地區迄今發現的最大型的食蟲植物
  • 自然界十大肉食植物之一:捕蠅草,它成為最受國內寵愛的食蟲植物
    捕蠅草,(學名:Dionaea muscipula)英文名稱為Venus Flytrap,是原產於北美洲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食蟲植物,它的莖很短,在葉的頂端長有一個酷似「貝殼」的捕蟲夾,且能分泌蜜汁,當有小蟲闖入時,能以極快的速度將其夾住,並消化吸收。
  • 會吃蟲子會吃肉,這10種食蟲植物厲害啦
    我們都知道動物可以吃植物,而植物通常是從土壤中吸收營養來生長。那麼,你見過會吃蟲子會吃肉的植物嗎?有些食蟲植物(又名食肉植物)就是這麼厲害!現在,就和寵派養花大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常見的10種食蟲植物  1.
  •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吃人的肉食植物?讓我們一起走進肉食植物的世界
    當我們去到動物園的時候就會發現,獅子老虎這類兇猛的食肉動物或者眼鏡蛇和蟒蛇這類讓人不寒而慄的動物展區往往是人滿為患,可見人類對於有危險性的事物充滿了獨特的好奇心,當然,也正是這股好奇心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不過人的心理活動不是我們要探討的主題,我們要說的是肉食植物,因為大多數的人對此都充滿了好奇。一說到肉食植物,很多人在腦子裡馬上就會閃過吃人植物這一概念。
  • 食蟲植物——小人物逆襲之路上的典範
    在捕食者與被捕食者角色互換,動物淪為植物的食物時就極具戲劇衝突效果。能在大自然的舞臺上將這一劇情演繹得精彩絕倫,當屬植物界中最具明星範兒的食蟲植物。  在困境中踏出一條路來   食蟲植物是指能夠捕獵並且消化吸收一些昆蟲和節肢動物的植物類群,約有600~750種。
  • 海南周刊 |「食蟲植物」—— 我們不是吃素的
    能吃動物的植物,說真的,編者也只是在紀錄片裡見過,不曾想在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就有此類植物。  全球環境資金(GEF)海南溼地保護體系項目專家盧剛等人,一次不經意地對5種「食蟲植物」的發現,激發了熱愛自然科學者的極大興趣。
  • 揚大有個「食蟲植物」達人(組圖)
    揚大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一學生愛好「吃蟲子的植物」,4年前後養了30多種「食蟲植物」,可算是養食蟲植物的達人。  4年前,開始養食蟲植物  付彤,揚大大四學生,「上高中時,也就是4年前,偶然看到了食蟲植物,就感興趣了。」  考取揚大後,付彤把他的「寶貝」也帶過來了。
  • 為150餘種食蟲植物打造「世外桃源」 辰山植物園食蟲植物館對外開放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月7日報導:新年伊始,辰山植物園食蟲植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食蟲植物館位於溫室熱帶花果館內原下沉式廣場區域,在此創造出一個奇幻世界,亦如隱匿在綠林花園中的「世外桃源」。食蟲植物是一個稀有的類群,大約有10科21屬630餘種,大多生活在高山溼地或低地沼澤中。
  • 不會捕蟲的食蟲植物?
    食蟲植物不會捕蟲?What?那它怎麼長?它怎麼配叫食蟲植物?好吧,食蟲植物說到底它還是一種植物,不吃蟲並不影響它的正常生長,只要它的生長環境提供它生長所需的營養就可以了。但是不會捕蟲這件事,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不過既然叫食蟲植物,那它一定有捕蟲器官和食蟲器官。究竟是什麼植物那麼突然遁入空門了呢?讓上植君來為您揭曉~食蟲界有三大科,茅膏菜科、豬籠草科和瓶子草科。
  • 3種食蟲植物,真的會吃小蟲子,你見過沒有?
    植物的世界多種多樣,植物的長相也是形態各異,相信我們都玩過植物大戰殭屍吧,裡面就是有一種植物,叫做食人花,其實這就是食肉的植物,其實我們有時候也會叫它食蟲植物,這種植物主要就是通過吃一些小蟲子來生長的,大家都見過那幾種?
  • 植物食蟲,是被逼急了的 「 逆襲 」?
    一般來說,紮根於泥土的植物是弱勢的一方,常被動物捕食。不過,植物與動物的關係也並非一成不變。擁有亮麗的外表和炫酷捕獵技能的食蟲植物就將捕食與被捕食的角色互換,不斷上演小人物逆襲的戲碼。常見的食蟲植物:常見的食蟲植物有豬籠草類、瓶子草類、捕蟲堇類、狸藻類、茅膏菜類等等,它們或是分泌物質黏住蟲子,或是進化出瓶子陷阱來捕食動物,不變的是它們都愛吃肉、外表都很絢麗。植物捕蟲的原因:根據了解,具有捕食昆蟲能力的植物稱之為食蟲植物。
  • 食蟲植物捕食的秘密
    在我們看來,動物吃植物是正常的事。可是,你知道嗎?還有植物吃動物的。在眾多的綠色植物中,約有500種植物能捕捉小蟲,這類植物叫食蟲植物。你想知道它們是怎樣捕食小蟲的嗎?它的莖細而長,葉如細絲,有一部分葉變成了特別的捕蟲囊,囊口邊上生了幾根刺毛,還有一個能向囊內開的「門」。當小蟲隨流水遊人囊中時,就被關在裡面被狸藻慢慢地消化掉了。』茅膏菜也是一種食蟲植物,在我國東南各省常見。它的個子僅10釐米左右,葉片變成一盤狀捕蟲器,盤的周圍生有許多腺毛。
  • 食蟲植物——溫柔陷阱裡的秘密
    食蟲植物(insectivorous plants),是指能夠誘捕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能夠分泌消化液將其消化以補充自身養分的植物。其典型的代表如豬籠草和捕蠅草等。據稱有些這類植物甚至具有誘捕蛙類,蜥蜴和鳥的能力。       目前發現並確定具有食蟲性的植物已有600種以上。
  • 8種豬籠草,奇葩食蟲植物一覽
    2020年的綠植推薦大多重複綠蘿啊琴葉榕之類,今天我們玩點不一樣的,看看這些奇葩而又美麗的食蟲植物。第一個:豬籠草界的名牌,勞氏交葫蘆豬籠草(N. lowii x ventricosa,簡稱「LV」)沾勞氏的光,它的唇更加平滑寬大,內側呈現更強烈的鋸齒形,而成熟瓶的瓶蓋下面也有如同勞氏一般的黑色毛髮。在2012年10月把它提交註冊成了一個園藝種,名為 The Succubus (妖姬)。
  • 食蟲植物真的很兇殘嗎?它們為什麼要「食蟲」?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我們頻頻看到食蟲植物的身影,它總被賦予一種兇殘的形象,現實中真是如此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解密」食蟲植物,以及介紹一些代表性種類。能用植株的某個部位捕捉活的昆蟲或小動物,並能分泌消化液,將蟲體消化吸收的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
  • 150餘種食蟲植物迎來「世外桃源」 辰山植物園食蟲植物館開放
    圖說:巨大捕蟲堇及太陽瓶子草 園方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食蟲植物的世界,令人著迷。新年中,辰山植物園食蟲植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館位於溫室熱帶花果館內,如同隱匿在綠林花園中的「世外桃源」,勾勒出一個奇幻世界。
  • 4 種常見食蟲植物
    來看看會吃肉的食蟲植物吧!食蟲植物的英文是 Carnivorous plants,直譯過來便是「食肉植物」,常見有豬籠草、捕蠅草、毛氈苔、捕蟲堇等種類。這些造型奇特、長著絨毛、尖齒,看起來好像小惡魔的植物們多半生長在環境貧瘠的溼地,偏好酸性土壤與溼度較高的環境。
  • 8種豬籠草和外來食蟲植物名錄
    綠植的推薦大多重複綠蘿阿琴葉榕等,我們玩不同的遊戲,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奇異的美麗食蟲植物。第一個是水罐領域的知名品牌,勞氏風信子(N),lowiixventricosa,縮寫為「LV」)用勞氏光染色,他的唇更光滑更寬,他的內側更鋸齒狀,在成熟瓶蓋下,有黑色的毛髮像勞氏。在他被提交註冊為TheSuccubus(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