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蟲植物捕食的秘密

2020-10-05 花草蔬果物語

在我們看來,動物吃植物是正常的事。可是,你知道嗎?還有植物吃動物的。在眾多的綠色植物中,約有500種植物能捕捉小蟲,這類植物叫食蟲植物。你想知道它們是怎樣捕食小蟲的嗎?

狸藻

是我國各地池沼中常能見到的一種水生植物,雖然,它的名字中帶有「藻」字,但是,它是種子植物而非藻類植物。它的莖細而長,葉如細絲,有一部分葉變成了特別的捕蟲囊,囊口邊上生了幾根刺毛,還有一個能向囊內開的「門」。當小蟲隨流水遊人囊中時,就被關在裡面被狸藻慢慢地消化掉了。』

茅膏菜也是一種食蟲植物,在我國東南各省常見。它的個子僅10釐米左右,葉片變成一盤狀捕蟲器,盤的周圍生有許多腺毛。腺毛是植物上的一種分泌結構,不同植物上的腺毛所泌的物質不一樣。當小蟲爬到茅膏菜的葉上,腺毛受到刺激就向內捲縮,把小蟲牢牢地「捆住」。與此同時,腺毛也開始分泌消化液把小蟲消化掉。之後,腺毛又慢慢地張開,等待下一個受害者的到來。

捕蠅草在世界許多植物園都有栽培,是一種珍奇的食蟲植物。它的捕蟲器形狀很像一個張開的「貝殼」,「貝殼」的邊緣有二三十根硬毛,靠中央還生有許多感覺毛,當小動物觸動感覺毛時,「貝殼」在20—40秒之內就閉合上了,然後靠消化液把小動物「吃」掉。捕蠅草的一頓美餐大約要花7—10天的時間。

在我國的雲南、廣東等南方各省,你可以見到一種綠色小灌木,它的每一片葉子尖上,都掛著一個長長的「小瓶子」 (實為變態的葉),上面還有個小蓋子,蓋子通常情況下是半開著的。這「小瓶子」的形狀很像南方人運豬用的籠子,所以人們給這種灌木取了名字,叫「豬籠草」。奇妙的就是它的這個「小瓶子」。豬籠草的「瓶子」內壁能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貪吃的小昆蟲聞到甜味就會爬過去吃蜜。也許就在它吃得正得意的時候,腳下突然一滑,一頭栽到了「小瓶子」底上,瓶子上面的蓋自動關上了,而且瓶子裡又貯有粘液,昆蟲很快被粘液粘得牢牢的,想跑是跑不掉了。於是,豬籠草便得到了一頓「美餐」。

用瓶狀的葉子捕食蟲類的植物還有很多,在印度洋中的島嶼上就發現了將近40種。那些奇怪的「瓶子」有的像小酒杯,有的像罐子,還有的大得簡直像竹筒,小鳥陷進去也別想飛出來。但是要說構造的精巧、複雜,我國的特產一一豬籠草的「瓶子」是要排在第一位的。

進入夏天后,在沼澤地帶或是潮溼的草原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種淡紅色的小草,它的葉子是圓形的,只有一個小硬幣那麼大。葉上面長著許多絨毛,一片葉子上就有二百多根。絨毛的尖端有一顆閃光的「小露珠」,這是由絨毛分泌出來的粘液。這種草叫毛氈苔,也是一種吃蟲草。如果一隻小昆蟲爬到它的葉子上,那些「露珠」立刻就把它粘住了,接著絨毛一齊迅速地逼向昆蟲,把它牢牢地按住,並且分泌出許多粘液來,以把小蟲溺死。過一兩天後,昆蟲就只剩下一些甲殼質的殘骸了。最奇妙的是,毛氈苔竟能分辨出落在它葉子上的是不是食物。如果你和它開個玩笑,放一粒砂子在它的葉子上,起初那些絨毛也有些捲曲,但是它很快就會發現這不是什麼可口的食物,於是又把絨毛舒展開了。

你們從上面一定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食蟲植物食蟲全靠它們各種奇妙精緻的捕蟲器。但是,不要忘記這些捕蟲器都是由葉子變化來的。也許你會問,綠色植物不是自己能製造養料嗎?為什麼這些綠色植物要吃蟲呢?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這些植物的祖先都生活在缺氮的環境中,而且它們的根系又不發達,吸收礦質養料的能力較差。為了獲得它們所不足的養料,滿足生存的需要,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遺傳變異,一部分葉子就逐漸演變成各種奇特的捕蟲器了。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食蟲植物:具有捕食昆蟲能力的植物稱之為食蟲植物
    食蟲植物是一種會通過捕獲並消化動物而獲得營養(非能量)的自養型植物。食蟲植物的大部分獵物為昆蟲或節肢動物。它們大多都生長在較為貧瘠的地方,特別是缺少氮素的地區,例如酸性的沼澤和石漠化的地區。目前已知的食蟲植物全世界共10個科21個屬約600多種,典型的如豬籠草、捕蠅草、茅膏菜、瓶子草等。什麼是食蟲植物食蟲植物定義:具有捕食昆蟲能力的植物稱之為食蟲植物。食蟲植物一般具備引誘、捕捉、消化昆蟲,吸收昆蟲營養的能力,甚至是一些蛙類、小蜥蜴、小鳥等小動物,所以也稱為食肉植物。
  • 這種捕食動物的植物,非常美麗的食蟲植物,你知道是什麼嗎?
    這種捕食動物的植物,非常美麗的食蟲植物,你知道是什麼嗎?大多數的植物是依賴土壤中的養分為生,可是生長在缺少養分的地區的植物要怎麼辦呢?不知道大家是否每天都有攝取足夠的營養呢?向我們呈現了其獨特的生物世界,那就是把自己的精和葉變成致命陷阱的植物,那些植物獲得了能溶解落入陷阱的獵物,而攝取其養分的技能,並向製作出其獨特的方法,吸引它們靠近,聽上去很有趣。
  • 植物食蟲,是被逼急了的 「 逆襲 」?
    一般來說,紮根於泥土的植物是弱勢的一方,常被動物捕食。不過,植物與動物的關係也並非一成不變。擁有亮麗的外表和炫酷捕獵技能的食蟲植物就將捕食與被捕食的角色互換,不斷上演小人物逆襲的戲碼。常見的食蟲植物:常見的食蟲植物有豬籠草類、瓶子草類、捕蟲堇類、狸藻類、茅膏菜類等等,它們或是分泌物質黏住蟲子,或是進化出瓶子陷阱來捕食動物,不變的是它們都愛吃肉、外表都很絢麗。植物捕蟲的原因:根據了解,具有捕食昆蟲能力的植物稱之為食蟲植物。
  • 食蟲植物——溫柔陷阱裡的秘密
    大多數的食蟲植物都採用「守株待兔」的捕食方式。口渴的蟲子被圓葉茅膏菜的水滴吸引,之後便發現自己糾纏在黏性的腺毛叢中。勞氏捕蟲堇長滿膠黏的絨毛,能困住昆蟲的腳步,直到消化液開始工作。↑ 阿帝露茅膏菜達爾文被捕蠅草的迅捷捕獵速度和一擊必殺的力度而震驚,將其描繪為「世界上最奇妙的植物」。與茅膏菜屬植物不同,捕蠅草的捕食機制極其獨特,只對能被消化的物質或活的昆蟲感興趣。
  • 食蟲植物真的很兇殘嗎?它們為什麼要「食蟲」?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我們頻頻看到食蟲植物的身影,它總被賦予一種兇殘的形象,現實中真是如此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解密」食蟲植物,以及介紹一些代表性種類。能用植株的某個部位捕捉活的昆蟲或小動物,並能分泌消化液,將蟲體消化吸收的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
  • 食蟲植物-豬籠草
    丨 捕食是動物一項基本的本領,很多人都以為植物不會動,所以肯定不會。其實有些植物是會吃一些昆蟲的,它們是植物界中一個特殊的類群-食蟲植物。食蟲植物可以進行光合自養,同時又可以捕捉昆蟲,有消化酶來吸收昆蟲屍體中的氮元素。咱們今天介紹的豬籠草就是其中的代表。
  • 食蟲植物——小人物逆襲之路上的典範
    雖說食蟲植物擬態的機制與形式一直是科學家爭議的熱點,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種「喬裝打扮」使陷阱的捕食效率大大提升。但成功的吸引僅僅是第一步,成功捕獲並困住獵物也很關鍵。這類食蟲植物常會留出一個讓飛行昆蟲易於降落的平臺,當拜訪的昆蟲降落在平臺上開始吮吸陷阱提供的蜜汁時,便會一步步邁向光滑的陷阱邊緣。邊緣之下密集分布著向下指引的細毛,貪吃的小傢伙一旦失足,等待它們的將是一條不歸路。
  • 食蟲植物:美麗優雅的高山捕蟲堇
    食蟲植物:美麗優雅的高山捕蟲堇花木君自然界無奇不有,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鏈中,植物幾乎總是處於最底層,然而,卻有少數植物反其道而行之,能夠捕食動物,這就是食蟲植物,也叫食肉植物。瓶子草據統計,全世界有630餘種食蟲動物,分布於10個科約21個屬,有300多種只有捕蟲功能,而沒有消化能力,因此只能稱之為「捕蟲植物」。我們稱即有捕捉功能又有消化功能的植物為食蟲植物,一般來說只能捕食一些小昆蟲、小飛蟲的叫「食蟲植物」,而可以捕食小型哺乳動物或爬行動物,比如一些蛙類、小蜥蜴、小鳥等小動物,因而也稱為「食肉植物」。
  • 展現植物界「溫柔陷阱」辰山植物園食蟲植物展揭幕-植物,瓶子,食蟲...
    原標題:展現植物界「溫柔陷阱」辰山食蟲植物展揭幕  植物界中有這麼一類植物獵手,它們擁有魔幻般的地獄牢籠或溫柔陷阱,能捕食昆蟲或小動物。這兩天在辰山植物園展覽溫室珍奇植物館正在舉辦一場獨特的食蟲植物專類展,讓參觀者大開眼界。
  • 食蟲植物:茅膏菜資料整理
    2019年前幾天分享了一些食蟲植物相關的一些資料,比如:豬籠草、捕蠅草等等(歸納於公眾號底部菜單-造景合輯-水陸雨林-食蟲植物)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另外一種很著名的食蟲植物
  • 4 種常見食蟲植物
    來看看會吃肉的食蟲植物吧!食蟲植物的英文是 Carnivorous plants,直譯過來便是「食肉植物」,常見有豬籠草、捕蠅草、毛氈苔、捕蟲堇等種類。這些造型奇特、長著絨毛、尖齒,看起來好像小惡魔的植物們多半生長在環境貧瘠的溼地,偏好酸性土壤與溼度較高的環境。
  • 世界上品種最多的食蟲植物
    說到食蟲植物,大家想到的不是體積碩大的豬籠草,就是有較高顏值的瓶子草,又或者是會動的捕蠅草。
  • 為了活著,食蟲植物有多拼?-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在大自然的舞臺上,植物似乎一直扮演的是對動物「逆來順受」 的角色,可有時候動物也會淪為植物的「盤中餐」,當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角色發生互換,一出出曲折而離奇的故事就上演了。 在植物界,就有這麼一批「吃肉」的植物——食蟲植物。 01 什麼是食蟲植物?
  • 為了活著,食蟲植物有多拼?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在大自然的舞臺上,植物似乎一直扮演的是對動物「逆來順受」 的角色,可有時候動物也會淪為植物的「盤中餐」,當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角色發生互換,一出出曲折而離奇的故事就上演了。 在植物界,就有這麼一批「吃肉」的植物——食蟲植物。 01 什麼是食蟲植物?
  • 肉食植物有幾百種?或許你身邊就有,了解一下食蟲植物的機制
    對於發生在影視劇中的這一情節,大家是否心生疑惑,植物怎麼可能抓住人?實際上,世界上確實存在能夠捕捉動物的植物。我們把能夠捕捉動物的植物稱為食蟲植物,顧名思義,就是吃蟲子的植物。這類植物和肉食動物有點相似之處,它們一般都具備引誘、捕捉、消化昆蟲、吸收昆蟲營養物質的能力,有一些比較大的食蟲植物甚至可以吃下體型比較大的小動物,如蛙類、小蜥蜴、小鳥等。每種食蟲植物大小都不一樣,目前已知的最大食肉植物之一的「豬籠草」,它的花可延伸長達2.5米,這類植物能夠捕食體型比較大的小動物。
  • 世界上十大食蟲植物,捕蟲堇是一種粘液型的食蟲植物
    捕蟲堇是一種粘液型的食蟲植物,在它的葉片花莖和花瓣背面有一些短短的腺毛這些腺毛頂端能分泌出粘液並且能散發出一種誘惑獵物的氣味當獵物被粘液黏住時掙扎會刺激葉片表面的另一種腺體分泌消化酶將獵物溶解成營養液並吸收,捕蟲堇的消化能力是比較強的,被它消化後的昆蟲只剩下很少的殘渣,捕蟲堇在捕獲獵物時還能捲曲葉片,擴大葉子與獵物的接觸面加快消化速度,但其捲曲幅度不大肉眼是看不見的
  • 你見過專門食蟲的「肉食植物」嗎?
    日前,巴西研究人員在該國米納斯吉拉斯州山區發現了一個大型食蟲植物的新物種,其高度最大可達1.5米,是美洲地區迄今發現的最大型的食蟲植物
  • 植物能在水下捕食,是真的嗎?
    植物能在水下捕食,是真的嗎? 小真真最近對植物的探尋是收穫頗豐, 相信親們對各種奇特的食蟲植物, 已經不會那麼陌生了吧, 而小真真最近又在網上有了新的發現
  • 食蟲植物真的能吃蟲子麼?雖是新奇植物,但在國內養護已有15年
    食蟲植物是一個新奇特的物種,國內養護食蟲植物已經有十五年左右的時間了,現在養好一株食蟲植物不是什麼難事,養好食蟲植物的關鍵有兩點,第一就是專業的食蟲植物基質,第二食蟲植物的不可以用自來水澆灌,食蟲植物最好用雨水 純淨水,或者桶裝水 ,不建議種種子,種子假貨太多,發芽率也不高,早期護理難度也高,
  • 食蟲植物系列:毛氈苔的「粘黏世界」
    前面一篇文章我們認識了一下利用管狀捕蟲器進行捕食昆蟲的豬籠草。今天我們去看看另外一種捕蟲高手。有別於豬籠草,它不是用擺出一個「陷阱」的方式去捕捉昆蟲,而是利用一種類似「化學武器」的方式來捕捉獵物。它興奮的飛了過去,撲閃著翅膀,想要更近的觀看這美麗的植物。可一不小心,它的翅膀碰到了那在陽光下似七彩珍珠般的寶石。它感覺不對!這不是寶石,是一些黏黏的東西。它想要掙脫開來,可是黏液卻越來越多。而此時看似不動的植物,居然也捲曲起來,把它整個裹了起來。小蜻蜓掙扎了一陣,漸漸沒了力氣,此時它才想起了媽媽告訴它的一個叢林法則:「越是美麗的東西,越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