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上萬的騎行和自駕還有徒步者不約而同地朝著拉薩的方向出發,川藏線上的每一個路碑處都有我們的停留與身影,很多人在路途中因艱難危險索性放棄了,很多人藉助外界的力量到達夢想的終點,還有很多人心懷虔誠,不敢遺漏每一個過程與姿態,他們有雄心,也有膽略,無奈冥冥之中的驅使,他們與自己的熱愛融為一個生命的軀殼,化作路旁的泥土孕育著格桑花的盛開。
川藏線:一般指從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薩的G318國道。全長2412公裡。這條從上海到西藏樟木的318國道,全程總長為5000公裡,橫跨整個中國,被《中國國家地理》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
我們從成都出發,先前有人提議從上海出發。但是鑑於路線太長,所以我們幾個驢友經過短暫的討論,還有對川藏線的一點點的了解,這些了解在現在回過頭來看,是非常少的甚至是可笑的。
我們在出發前根本不知道:川藏南線很多地方還會有八月飛雪的罕見天氣,泥石流和山體滑坡以及高寒缺氧、多發地震區這些地質災害任何一個都足以讓個體無法承受。但是我們初生牛犢不怕虎,一頭扎進了浩蕩的川藏南線。
現在看看那時的行為,真是感到後怕。十多天的雨季,讓騎行的路上充滿了艱辛。還好,路上有很多好心人的幫助,讓我們得以險中求勝。不然的話,大自然早讓我們永遠的留在川藏線了。感謝大自然讓我活著寫下這篇文章。
夠憑靠著自己的努力、毅力、魄力一點一點到達雪域天堂的人算是一個英雄吧!現在想來,近四個月的行程,兩千公裡的漫漫長路,一路的辛酸與難處放在歡笑的背後隱藏著,終究我們都活了下來,這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說走就走的旅行並沒有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我們在枯燥乏味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消耗著自己的熱情和青春,繁瑣的工作中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條條框框,我們渴望掙脫,渴望掙脫這些無形的枷鎖,讓自己找回那個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匆忙的腳步,丟棄的靈魂。
船停在碼頭是最安全的 ,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呆在家裡最舒服,但這不是人生的意義。
雅安開始,我們一路朝山拜水:在碧峰峽鎮遭遇泥石流;在折多山遭遇高反,舉步維艱,就是那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加上頭疼的很,根本就是手腳並用翻山;凌晨五點多起來,穿著羽絨服還在跺著腳哈著氣,耐心的等待著日照金山;在理塘睡覺到半夜遭遇強地震,青年旅社的牆體都裂開了很寬的縫隙;海拔4685的海子山野外露營,背靠背打了個盹,就感覺嚴重缺氧,甚至沒有力氣睜開眼睛只想睡覺。然烏鎮到南迦巴瓦的路上,有個來自天津的小夥子二十五歲,一場突如其來的雷陣雨讓他得上了感冒,到了半夜突然臉色發青,全身顫抖:我們全隊六個人環抱著他,不斷的給他說鼓勵的話,讓他不要嚇我們,但是。。。
當地救援隊到來後,那位小夥子,就那樣安靜的握著我們這群素不相識驢友的手,好像睡著了一樣。我感到太過壓抑,忍著淚來到外面,看著南迦巴瓦,不由得百感交集,想說什麼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在花灘鎮眼睜睜的看著一位來自甘南的小夥子騎友,迎頭撞上了一輛大貨車,在刺眼的遠光燈照射下,那位騎友就如夜空中的流星一般,一閃即逝去。
貨車攜卷著風,發動機怒吼著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在被燈光照亮的空氣裡,我們看到了無數隨風飄蕩的,冰涼的小雨裡還夾帶著黃豆大小的冰雹。漫天飛舞。
在青旅的那一夜,聆聽著外面的暴風雨。雖然那位相識不久的騎行者,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當第二天雨過天晴,總會看到幾位驢友默然的站在某個地方,低頭沉思或大口大口抽著煙,
堅持和放棄在這條通向天堂的路上不斷上演。每到看到一些自駕車從身邊打著喇叭駛過時,忽然發現318國道是那麼的長,那麼的遠;可是當只有一條腿的七旬老者,出現在我面前,他不緊不慢的雙手合十,全身匍匐在地上時,內心被深深的震撼了。。
同行的驢友每天都在自嘲自己為什麼選擇走318,每天都走的很累。每天都會有高反,頭暈腦脹,呼吸不暢.在雅江在巴塘在芒康,我們經歷了無數次的泥石流和山體突然的塌方:看似堅固的山體會在某個瞬間發出轟轟的巨響,緊接著就看到面前的山坡整個塌落下來,混雜著大量的沙石和墜石,迅速封死前面的路。有時,還伴隨著巨石碰撞破碎的悶響;時隔多年還是會在夢裡被驚醒。
我們無法徵服自然。所有的僥倖都是命運之神的護佑。在通麥在古鄉在工布江達,急轉彎凍雨冰雹以及逆風,每一種天氣都讓我們筋疲力盡。竭盡全力的推著自行車,好像推著千斤巨石,大口大口急促的呼吸裡,我們艱難的抬起頭,看著眼前白茫茫的一片,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還活在世上。唯有指尖傳來的,寒冷所帶來的疼痛才會讓神經為之一震。
海拔5013的米拉山口,凍雨讓自行車鏈條全部結上了厚厚的冰,零下7度讓我們瑟瑟發抖,太陽變成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點,山風吹拂著雪粉瀰漫在整個視野。一度懷疑我們能不能走出來,甚至對選擇這一行程持有過度懷疑態度。
但是,我們終究翻過了米拉山口。站在工布江達巴松措風景區,看著眼前的一派柳暗花明草長鶯飛的景色,風高雲自繞,霧重絮飄繁形容當時的心情再也不為之所過了。踮起腳尖遠眺著遙遠的拉薩市,不聞其人只聞其聲:正如倉央嘉措描繪的 在那高高的東山頂上,升起一輪皎潔的月亮,瑪吉阿米的臉龐,浮現在我心頭。
三千姑娘,八百喇嘛的梵唱裡,我們終於在一場大雪後抵達了拉薩。
雪後的拉薩顯得尤為安靜。沒有了往昔的喧鬧,沒有了往昔的車水馬龍。好像是冥冥之中有人給我們舉行了簡潔的歡迎儀式,但是在某一個角度來說,卻是那麼的隆重。
布達拉宮,是我們此次行程的最後一站。我們曾經很多次想像這座宮殿的宏偉和聖潔。但是當我們真正的站在布達拉宮面前時,卻又是內心充滿了震撼和敬畏!雪後的拉薩行人並不算太多,我們就這一安靜的與千年的歷史對視。好似時間在這一刻凝固了。
我們在這樣安靜的看著宏偉的布達拉宮,腦海裡則浮現出這一路歷經的艱辛和那些擦肩而過的人和事。看著被夜晚霓虹燈點亮的雪片,是那麼的安靜,又是那麼的靜謐。好似從未被塵世所驚擾。
飄飄雪花裡,一路同行的驢友再也無法控制自己,想個孩子一樣熱淚盈眶。我不知道此時的流淚代表了放棄還是激動。但,相對於剛剛開始出發時的,那種單純的興奮和激動,已經在不知道多少次的風吹日曬風霜雨雪櫛風沐雨裡逐漸消散,現在只剩下了豁達和堅韌還有坦然面對一切成敗的心態。
的確,人在大自然面前和歷史面前是多麼的渺小和忽略不計。但是人又是極為堅韌的。成長的路上,總有人不甘平凡,用勇氣和智慧去走他選擇的路。這便是凡夫俗子中的智者吧!
夢的遠方是西藏,西藏的遠方是阿里。拉薩即是天堂也是俗世。朝聖者未必都要在路上磕長頭。
朝聖者千裡迢迢,從四面八方一步一步磕著長頭抵達拉薩。其代表的含義早已超出了朝聖本身。在冬季升起的晨曦裡,在盛夏的夕陽延長的背影下,朝聖者一步一步用身體丈量大地,無言的丈量著心中那份關於自然,關於信仰,關於家園,最原始的虔誠。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朝聖西藏:西藏是一種不去治不好的病。
這裡是距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曾經有人說,世界上有兩種東西讓人敬畏:深邃的太空和高尚的道德。這輩子我們去不了太空就去西藏吧!夢的遠方是西藏,西藏的遠方是阿里。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最浪的自己在遠方。
雪山是上蒼留給人間的秘境。那裡有大自然最原始的粗狂和最張揚的風貌;無聖湖不西藏,無高反,不阿里。最美的風景在腳下:羊卓雍措、當惹雍錯、瑪旁雍錯、納木錯、拉姆拉錯、普若雍措、扎日南木措;經幡飄舞獵獵風馬:岡仁波齊、梅裡雪山、阿尼瑪卿山、尕朵覺沃、南迦巴瓦、貢嘎雪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西藏是山的海洋,湖的海洋。飲一瓢納木錯的聖水,去趟岡仁波齊的內圈,纏滿了經幡和哈達的十三金塔據傳是曾經吐蕃王殺了象雄王之後,惹怒了神靈而導致吐蕃王心神不寧,吐蕃王聽從了一位雍仲本教大師的建議,在這裡建了塔來救贖他的行為。
西藏以西是阿里。那裡聳立著神秘聖潔的岡仁波齊。
去岡仁波齊轉山應該是西藏之行的結束點。因為那是世界的中心也是精神世界和信仰之境的邊緣。當你在川藏線的雅安市騎行或者自駕開始,便註定了一路上必遭到風霜雨雪,踏遍黃沙常做客。
歷經千辛後再回頭看那蒼蒼茫茫的群山時,你的心境已經由剛剛開始騎行時的興奮好奇,轉變為豁達堅韌。面對他人為什麼去西藏的問題時,你會微微一笑。因為在路上的風風雨雨,只有你最清楚!
每一個還未踏上西藏的人,都嚮往有一天探訪這片千年雪域;每一位離開西藏的人,都堅信自己總有一天還會回來,來看看這片熱土上的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