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武器為何能泛濫發展

2021-02-20 礪劍

與造價昂貴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比,殺人不見血的基因武器對人類社會有著更加潛在的生存威脅和巨大危害,這種武器一旦被載入活動的個體,該個體就會在群體中進行快速和大量傳播。這種武器之所以登上人類戰爭舞臺,有著以下特殊原因。

一是成本低廉。有人計算過,用5000萬美元建造一個基因武器庫,其殺傷效能遠超過50億美元建造的核武庫。美國曾利用細胞中的脫氧核糖核酸催化作用,把一種病毒的DNA分離出來,再與另一種病毒的DNA拼接成劇毒的「熱毒素」毒劑,用萬分之一毫克就能毒死100隻貓;20克就可使60億人死亡。

二是心理震撼。這種疫情武器最大的危害在於,從它的投放使用到蔓延發展都沒有明顯徵候,即使敵方發現這種疫情武器的使用,也會陷入束手無策和驚慌失措,從而極大地震撼和瓦解對手的軍心民心。

三是悄無聲息。疫情的製造者不必大張旗鼓和興師動眾,而只需悄悄的將病菌投入他國,或利用無人機、飛彈等飛行器把帶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他國,讓病毒迅速擴散、大面積繁殖,從而達到不戰而勝的效果。

四是後果嚴重。一定使用了這種疫情武器,很快會使敵方的人、畜在短時間染上短時間內無法治療的疾病,難以很快破譯其中的密碼並進行有效控制;使武器裝備染上無法洗消的汙染,使其喪失生活能力、作戰能力、甚至生命,還會迅速傳播。

五是難以醫治。人為製造的疫情一旦出現,其危害程度要當今世界現有的任何武器、包括核武器都要大,對於這種疫情無法通過躲避、遠離進行防範;在大批人群出現症狀後,很難儘快確定進行救治的辦法和手段。

研發和使用任何基因武器、生化武器,都是違反人道主義的行為,都是對人類的犯罪,都是對人類共同生存環境無可挽回的汙染。

聯合國從1945年10月成立至今,關於禁止發展試驗核、生物和化學武器的條約和協議先後頒布了十多個,特別重要的就有四次:1972年頒布的《禁止試製、生產及銷毀細菌(生物)和毒劑武器公約》,1975年頒布的《禁止使用生物化學武器協議》,1992年頒布的《禁止化學武器共約》,2004年4月頒布的《禁止核生化武器的條約》等,但少數國家以一己之私,研發核生化武器、基因武器的步伐一天也沒有停止過。

相關焦點

  • 基因武器已在無控的泛濫發展,我們應該如何打贏生化武器戰爭
    基因武器是運用遺傳技術,在致病細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對抗普通疫苗或藥物的基因,產生具有顯著抗藥性的致病菌,可在微生物體內接入致病基因,並可代代遺傳。這種生物製劑武器,屬於生物武器的第三代。生物武器是生物戰劑及其運載裝置的總稱。其殺傷破壞作用靠的是生物戰劑,這是一種用於殺人、牲畜和破壞農作物的致命微生物和毒素,舊稱細菌武器,因傷害太嚴重,被聯合國列為禁用武器。
  • 基因武器不該從科幻走進現實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美軍在有目的地採集俄羅斯人的生物樣本資料,這些生物樣本未來或將被用於製造基因武器。雖然美軍予以否認,但世界還是為之譁然。  基因武器是何方神聖?  較為科學解釋是指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修改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編碼,而研製出的新一代生物武器,能夠從基因層面對敵發動攻擊。
  • 基因病毒、細菌武器有多恐怖?為何被聯合國列為禁用武器之一
    基因武器為何物?其實它是一種運用遺傳學技術,在那些致命的病毒細菌中,接入足以對抗普通疫苗以及藥物的基因,並使其產生顯著的抗藥性的致命病菌,可在大部分微生物體內進行移植,並且進行遺傳。這種生物製劑武器,屬於第三代生物武器。
  • 【互動】人類的終結者--基因武器
    它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礎上,採用遺傳的方法,通過基因重組,把特殊的致病基因移植到微生物體內而製造出的新一代生物武器。從生物武器的發展看,基因武器也可稱為第三代生物戰劑。                      美軍士兵進行防化演習基因武器的起源和發展  基因武器作為更高級的生物武器,它的起源和發展與人類早期運用生物武器密不可分
  • 基因武器真的能影響未來戰爭嗎?
    美國空軍教育訓練司令部10月31日向俄媒澄清說,美空軍最大醫療部隊、第59醫療部隊的「先進分子監測中心」確實搜集了俄羅斯人的生物樣本,但目的並不是製造細菌生化武器。基因武器是指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修改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編碼,而研製出的新一代生物武器,能夠從基因層面對敵發動攻擊。
  • 如何看待之前有人說新冠是美國的「基因武器」,不會傳染歐美人?
    或許是針對亞裔的生物基國武器,只不過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亞洲人有幾千年的傳承,正如老話所說:吃過的鹽比米多走過的路比橋多。數千年的基因傳承自然比歐美基因更強大,病毒可是入侵亞洲人自然也可以更隨意的入侵歐美。 盜取了亞洲人的基因,卻忘了試驗一下百己的基因是否也同樣會感染。
  • 基因武器,為什麼被視為一種「末日武器」?
    隨著人類軍事技術的發展,一些未來武器正在成為現實,或許幾十年後,先進的武器已經不再是飛機航母,而是某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比如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基因武器「,實際上,有許多人擔心人類的未來將會因為基因武器的存在而毀於一旦。
  • 解放軍報:警惕人類的末日殺手 國外基因武器研製大揭秘
    ,基因武器的問世將不會晚於2010年。基因既能造福人類,也有可能製成基因武器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在民族主義和種族清洗死灰復燃的這個時代,我們對濫用人類基因組知識的行為萬不可掉以輕心。人類千萬不要扮演上帝的角色基因武器就是運用遺傳工程技術,按人們的需要,在一些致病細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對抗普通疫苗或藥物的基因,產生具有顯著抗藥性的致病菌;或者在一些本來不會致病的微生物體內接入致病基因,而製造出新的生物製劑。
  • 媒體揭秘三類基因武器
    基因武器是一種新型的生物武器,也叫遺傳工程武器、DNA武器,它是通過基因重組而製造出來的新型生物武器。根據其原理、作用的不同,可分為三類:    ——致病或抗藥的微生物    這類基因武器是指通過基因重組,在一些不致病的微生物體內「插入」致病基因,或者在一些致病的細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對抗普通疫苗或藥物的基因,從而培育出新的致病微生物或新的抗藥性很強的病菌。
  • 下一代殺傷性武器襲來,基因武器成為主要方向,十分恐怖!
    從人類誕生以來,歷經了冷兵器時代,熱武器時代,如今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的武器時代,在現代信息化武器的階段,飛彈和衛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武器,但是人類的發展一直朝前進步的,即便我們現在看來、核武器、飛彈、衛星這種在如今非常強大,但是說不準在未來的時間裡,還會出現更加強大、可怕的武器。有不少的人都在琢磨下一代的強力殺傷性武器究竟是什麼,如今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基因武器。
  • 「基因武器」,下一個劃時代的超級武器?專家:非常難開發
    當時,時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在情報界年度全球威脅評估報告中,將「基因編輯」列入「大規模殺傷性與擴散性武器」威脅清單中。英國路透社今年稍早時候在題為「下一個超級武器」的文章中說,2003年,人類基因組的排序工作完成,科學家們得以了解每段生物編碼的意義。不斷發展的技術以及基因工程卻可能為新危險打開大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化學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見證了原子彈的威力。
  • 27轉基因會不會是「基因武器」?你想多了,世界上沒這麼笨的武器
    文/洪廣玉27、轉基因會不會是針對黃種人的「基因武器」? 答:首先要說,人種(比如黃種人、白人)主要是個社會學的概念,雖然在外觀上看起來有差異,但在基因層面差異性極其微小,根本不足以據此研發所謂的專門針對某個種群的「基因武器」。
  • 「基因武器」來了?
    作者:千裡巖最近又有人在提起了「基因武器」這件事,還拿出來是17年前的「非典」作為例子。但是實際上,就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製造基因武器其實是不可能的。確實,從人類上個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之間逐漸研究明白DNA的結構和成分,到今天開始了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定以及各種克隆,在分子生物學上人類逐漸開始掌握了最底層的秘密。
  • 北極圈這麼冷,為何蚊子依舊泛濫?若南下我們冬天還能過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地球上有無數種生物,根據基因決定了他們不同的能力和不同居住地點。往往生物的能力,會發揮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做到連現代科技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地步。在極寒之地北極圈,依然有大量的蚊子泛濫,甚至比我們日常生活中還要多。
  • 轉基因是基因武器嗎?NO!它們風馬牛不相及
    轉基因與基因武器是兩種技術有人將轉基因與基因武器混為一談,轉基因與基因武器究竟有什麼關係?轉基因技術的原理是人工將供體基因片段導入到受體基因組中,從而達到改造生物性狀的目的。基因片段的來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體基因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人工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
  • 基因編輯,世界末日武器?
    然而,基因編輯技術是一種一正一反的雙向用途技術,既能作為正常的科學技術造福人類,也可以製造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從而威脅人類生存。據估算,用5000萬美元建造一個基因武器庫,其殺傷效能超過50億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庫。如果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伊波拉病毒」「愛滋病病毒」等製作成基因武器,其破壞性難以估量。因此,有的人把基因編輯技術稱為「世界末日武器」。
  • 基因武器:值得警惕的「潘多拉」魔盒
    就拿前沿生物技術來說,它既能增進人類福祉,也可鍛造武器,威脅人類安全。2日有媒體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證實,有人在有目的地採集俄羅斯人的生物信息。消息一出,即遭爆炸性傳播。俄媒隨即報導,2017年夏,美國空軍宣布招標採購12個「正常人類核糖核酸」樣品和27個「正常新鮮冷凍人體滑膜」樣品,所有樣本都應在俄羅斯採集。一些俄羅斯專家懷疑,這與美國正開發一種針對俄羅斯人的基因武器計劃有關。
  • 野雞明明已經「泛濫」,農村隨處可見,為何還是國家保護動物?
    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不計其數形態各異的生物,為了適應生態環境的發展,這些生物一直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經過不斷進化發展,動物也出現了包羅萬象的情況。比如同樣都是雞,但它的種類卻讓人眼花繚亂,其中就有土雞、野雞、生態雞等等。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農村隨處可見的野雞,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基因武器為什麼能使人類面臨滅絕的危險?
    利用海傳工程學的方法,人為改變致病微生物的遺傳基因,從而培養出危害性更大的新的生物戰劑,這就是基因武器的奧秘。轉移生物戰劑中「致病力強的基因」,可以製造出致病力更強的戰劑:或轉移「耐藥的基因」,可以製造出更耐藥的戰劑;一起轉移幾種有害的基因,
  • 學者稱「非典」可能是針對中國人的一個基因武器
    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世界上緯度高的城市遠不止北京一個,而新加坡緯度並不高,為何獨獨這些地方偏受非典病毒的青睞呢?10月份剛剛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最後一道防線———中國人基因流失憂思錄》一書也許為解開這個疑問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該書作者童增在此書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非典可能是針對中國人的一個基因武器!  童增為北京大學法律系碩士研究生畢業,曾長期從事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