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手不釋卷 談笑自若

2020-12-06 劉利婷講科普

今天講的成語是手不釋卷,談笑自若。

手不釋卷

這句成語是說手中不肯放下書籍。形容勤奮好學或讀書入迷。

三國時期,東吳有位十分善於領兵作戰的人,名叫呂蒙。這個呂蒙家境貧困,十幾歲就從軍打仗,而且十分勇敢,屢立戰功。所以很快升為偏將軍,成為孫權手下鎮守一方的重要將領。由於呂蒙從小沒有機會讀書,缺乏文化,所以當了鎮守一方的將軍以後,每次向孫權匯報地方上的大事,奏章都要靠別人寫.

有一次,孫權勸告呂蒙說:「你現在擔任著重要職務,掌管軍事,應該好好讀書,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呂蒙為難地說:「軍營裡的事務太繁忙,恐怕沒有工夫再讀書了。」

孫權聽後很不高興,批評他說:「你這話不對,時間是靠人擠出來的!我過去愛讀書,主管國家大事以來,雖然很忙,還是擠出不少時間,攻讀史書、兵書,收穫很大。漢朝光武皇帝,領兵打仗很緊張,可是仍然手不離書本。你為什麼不刻苦讀書呢?」

孫權的勸勉,使呂蒙受到很大激勵。從此,他花時間閱讀各類古書。一有空閒,他總是拿著一本書,聚精會神地閱讀,從前人的著作中汲取知識,受到教益。後來,他達到了博覽群書的地步,見識大大長進。

當時另一名將魯肅,奉孫權之命到陸口去上任,路過呂蒙的駐軍之地。魯肅因為呂蒙不大讀書,有點看不起他,也不想去看他。有人勸魯肅說:「呂將軍的名聲和官位一天比一天顯赫,不能用老眼光來看待,應該前去看望。」於是,魯肅就去拜訪呂蒙。

呂蒙設宴招待魯肅。兩人喝得有幾分醉意,呂蒙問魯肅道:「您受國家的重託,肩負重任。對於相鄰的蜀將關羽,準備用什麼計謀、策略來對付他呢?」

魯肅沒有好好考慮,隨口間答說:「到時根據情況採取應變措施吧。」

呂蒙又說:「現在吳、蜀雖為一家,但關羽確實是熊虎之將,對付他的計謀、策略怎麼可以不事先考慮好呢?"接著,他給魯肅講了好幾條對付關羽的辦法。

魯肅聽了之後,又是驚詫,又是感動。他覺得呂蒙跟以前大不一樣,並且有不少比自己高明得多的見解,就離開自己的座位,走到呂蒙身旁,拍著呂蒙的肩膀,笑著說:「我本來以為老弟不過有點軍事方面的謀略罷了。今天同你談了話,才知道你的學識淵博,才略出眾,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阿蒙了。」

呂蒙也笑起來:「不要用老眼光看人。士別三日,就應該刮目相看嘛」

談笑自若

這句成語是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自若:跟平常一樣。

三國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將領,名叫甘寧。甘寧是巴郡臨江(今四川忠縣)人。早年,他依附劉表,後來投靠了東吳的孫權。

甘寧打仗非常勇猛,他曾跟隨大將周瑜,擊敗曹操,進攻曹仁;跟隨呂蒙抗拒關羽。因為有戰功,他被孫權任命為西陵太守、折衝將軍。

赤壁之戰曹操失敗後,向江陵撤退。孫權和劉備組成的聯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了南郡。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抓住聯軍疲憊的弱點,擊敗了先頭部隊,致使曹操順利地跑掉了。

周瑜得知這一情況後大怒,準備調兵遣將,與曹仁一決雌雄。他叫道;「我非親自殺了曹仁不可!」

這時,甘寧上前勸道:「南郡與夷陵互為椅角,我看應該先襲取夷陵,然後再進攻南郡。請大都督三思。」

周瑜想了想,認為甘寧的建議有理,於是命他領兵攻取夷陵。

很快,甘寧便率軍一直打到夷陵城下,與魏軍守將曹洪激戰了二十幾個回合,曹洪敗走,領兵往南郡退逃。

甘寧命今部下弓孔使奪取了夷陵城下,甘寧手下兵很少,只有幾百人,入城後立即招兵,也不過千人。

當天黃昏,曹仁派牛金引兵與曹洪匯合,共五千多人,把夷陵城團團圍住了,曹軍架設雲梯攻城,被甘寧守軍擊退。

第二天,久攻不下的曹軍構築高樓,然後士兵在高樓上向城中射箭,頓時箭如雨下,射死射傷不少吳軍士兵。

吳軍士兵見勢不好,急忙去報告甘寧。許多將領聞訊後,都有些害怕,唯獨甘寧有說有笑,同往常一樣,毫不緊張。他命人立刻去收集曹軍射來的數萬支箭。

吳軍士兵見勢不好,急忙去報告甘寧。許多將領聞訊後,都有些害怕,唯獨甘寧有說有笑,同往常一樣,毫不緊張。他命人立刻去收集曹軍射來的數萬支箭。

箭被收集來後,廿寧吩咐部將說:「快去挑選優秀射手,與魏軍對射!」

由於甘寧率軍沉著頑強地固守,曹軍無法攻破城池。

後來,周瑜派來救兵,配合甘寧擊退了魏軍。周瑜為甘寧解圍後,親自慰勞守城的將士,並給甘寧記了一功。甘寧臨危不懼,鎮定自若,談笑風生,在軍中傳為美談。

今天的成語典故就講到這裡。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匯:談笑自若的典故
    「談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比喻遇事鎮定。」01、出處《三國志·甘寧傳》:「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02、典故三國時,東吳名將甘寧,勇力過人。他在赤壁之戰中立了許多戰功,後又跟隨大都督周瑜乘勝進兵,渡過漢水,直向南郡進發。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以逸待勞擊敗了吳軍先鋒蔣欽。周瑜大怒,點兵要與曹仁決戰。甘寧上前勸阻,認為與夷陵互為犄角,不如先以精兵襲取夷陵,再圖南郡。
  • 中華成語故事:「談笑自若」和「彈冠相慶」
    「談笑自若」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形容在危急、緊張的時刻,也跟平時一樣,說話笑容非常自然。「自若」,跟平時一樣。這則成語來源於《三國志吳書·甘寧傳》: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域中,土眾皆懼,唯寧談笑自若。「彈冠相慶」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因即將作官而互相慶賀。這則成語來源於《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捨同也。漢宣帝年間,王吉和貢禹有舊交,又同是琅邪人,他倆的資歷、才學也相差不多。貢禹曾多次被免職,王吉也並不得志。到元帝時,王吉忽然被朝中召去任命為諫議大夫。
  •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2020-05-11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常識備考:3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典故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常識備考:3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典故,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常識備考:3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典故,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
  • 臥冰求鯉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臥冰求魚,臥冰求鯉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臥冰求鯉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臥冰求鯉(wò bīng qiú lǐ)成語釋義:臥在冰上以求得鯉魚。指忍苦孝親成語出處:晉·幹寶《搜神記》第11卷:「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
  • 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時間:2020-12-29 12:44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成語洛陽紙貴用來形容文章廣受歡迎,這個典故的原型是什麼?
  • 成語典故:白龍魚服
    後漢張衡的《東京賦》中,有一句話道:「白龍魚服,見困豫且(白龍化為魚形,被困於豫且)」,就是引用了這個典故。後來的「白龍魚服」這句成語,也就是從這裡來的。舊時人們借用這句成語來比喻貴人微服出行(隱藏身份,化裝到民間去)。
  • 中國成語典故英文翻譯(1)
    翻譯考試中遇到中國成語典故恐怕是考生都比較頭疼的事情,在平時的準備中多積累一些,考試時就不會那麼被動了。我們接下來會陸續推出一些中國成語的英語對照表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語典故:紅拂綠綺
    紅拂女 網絡圖「紅拂綠綺」這一成語中的「紅拂」「綠綺」都有一段美麗動人的故事。「紅拂」是一位女子的名字。隋唐的時候,有一位淪落風塵但卻出淤泥而不染的奇女子,本姓張,原名張出塵(一說張初塵)。後來,司馬相如以「綠綺」琴挑卓文君的典故廣為流傳,成為我國古代愛情故事的經典。「紅拂綠綺」這一成語,就是指能於流俗中識名士,敢於追求自己幸福的古代奇女子。卓文君深夜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私奔,使卓王孫大怒,聲稱女兒違反禮教。但卻不忍心傷害她。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成婚,卓王孫連一個銅板也不給女兒。
  • 狡兔三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移花接木、掩人耳目,反義詞有:甕中之鱉、坐以待斃,狡兔三窟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狡兔三窟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狡兔三窟(jiǎo tù sān kū)成語釋義: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別多;用來躲避災難禍患。現多比喻掩蓋的方法多;隱身的計劃周密。
  • 小屈大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小屈大伸,小屈大申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小屈大申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小屈大申(xiǎo qū dà shēn)成語釋義:猶言先稍受委屈而後大有作為。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隙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楊光以發輝也。」近 義 詞:小屈大伸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巴蛇吞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一蛇吞象,反義詞有:知足常樂,巴蛇吞象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人貪心不足。巴蛇吞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巴蛇吞象(bā shé tūn xiàng)成語釋義:巴蛇:傳說中的大蛇。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
  • 成語典故中的長度單位
    今天小編帶你走進成語典故,去探尋幾個古代的長度單位。因此,「毫」「釐」「絲」「忽」在這個成語中均是指我國古代長度計量單位。《孫子算經》載「蠶所吐絲為忽,十忽為一秒,十秒為一毫,十毫為一釐,十釐為一分」,可見「毫」「釐」「絲」「忽」都是「分"以下的小量值長度單位,十進位。到了宋代則把「秒」改成了絲;清末時又把長度的小單位定到「毫」為止。
  • 家徒壁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家徒四壁,反義詞有:家給人足,家徒壁立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家中貧窮。家徒壁立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家徒壁立(jiā tú bì lì)成語釋義: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 畫眉舉案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畫眉舉案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夫妻間。畫眉舉案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畫眉舉案(huà méi jǔ àn)成語釋義:畫眉:指漢張敞為妻畫眉毛的故事;舉案:指漢朝孟光為夫送飯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愛。
  • 工力悉敵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勢均力敵、不相上下、不分軒輊,反義詞有:天壤之別、截然不同,工力悉敵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指不相上下。工力悉敵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工力悉敵(gōng lì xī dí)成語釋義: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敵:相當。雙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
  • 疾惡如仇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義不容辭、見義勇為,反義詞有:從善如流、同流合汙,疾惡如仇是褒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疾惡如仇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疾惡如仇(jí è rú chóu)成語釋義:疾:厭惡;憎恨;惡:指壞人壞事。痛恨壞人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成語出處:漢 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惡如仇。」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就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蹟的事。開天闢地4.開天闢地:這個成語來源於徐整《三五歷記》,「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
  • 胡肥鍾瘦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胡肥鍾瘦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形容書法各有其美。胡肥鍾瘦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胡肥鍾瘦(hú féi zhōng shòu)成語釋義:胡:三國時的胡昭;鍾:三國時的鍾繇。胡昭的字體肥,鍾繇的字體瘦。形容書法各擅其美。成語出處: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三國魏劉德升字君嗣,以造行書擅名,胡昭、鍾繇並師其法,而胡書體肥,鍾書體瘦,亦各有君嗣之美。」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形容書法各有其美。
  • 成竹在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胸有成竹、心中有數,反義詞有:心中無數、不知所措,成竹在胸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成竹在胸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成竹在胸(chéng zhú zài xiōng)成語釋義: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