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2021-01-13 澎湃新聞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2020-05-11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自弱於人

【拼音】zì ruò yú rén

【解釋】五代時羅紹威請朱溫合力殺牙軍引起兵變,再遭朱溫討伐,羅紹威從此勢單力弱屈服於朱溫之事。也作「拔毛寒鳥」。

【出處】見《新五代史·梁太祖本紀》。魏州節度使羅紹威蓄謀殺盡魏軍牙軍,向朱溫請求支援以防兵變,朱溫率兵北徵。名義上是討伐滄州劉仁恭,兵過魏州,實際是策應羅紹威殺牙軍。當時魏州有兵士二萬多人,聽說城中弟兄遭屠殺,各自佔據貝州、澶州、博州叛亂,推舉大將史仁遇為主帥。朱溫派大將各個擊破,討伐達半年之久,魏州兵士死傷多半,從此羅猶如被拔掉羽毛的飛禽,成了光杆司令,從此自感力不從心,示弱於朱溫。

摘自:《大名成語典故》

原標題:《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名鼎鼎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4回:「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大名鼎鼎,還怕有不曉得的。」近義詞有:赫赫有名、名揚天下,反義詞有:無名鼠輩、無聲無息,大名鼎鼎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定語;用於人和事物。大名鼎鼎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大名鼎鼎(dà míng dǐng dǐng)成語釋義:鼎鼎:聲威盛大的樣子。
  • 臥冰求鯉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臥冰求魚,臥冰求鯉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臥冰求鯉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臥冰求鯉(wò bīng qiú lǐ)成語釋義:臥在冰上以求得鯉魚。指忍苦孝親成語出處:晉·幹寶《搜神記》第11卷:「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
  • 成語典故:白龍魚服
    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 ,記有這樣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有一條白龍,變作一條魚,到人間來玩兒。他在清清的河水裡,遊來遊去,很覺有趣。忽然,漁人豫且走來,看見這條魚倒不小,就一箭射了過去。白龍傷了一隻眼睛,負痛而逃。他很生氣,就去向天帝告,要求懲治豫且傷害神龍的大罪。
  • 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時間:2020-12-29 12:44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成語洛陽紙貴用來形容文章廣受歡迎,這個典故的原型是什麼?
  • 中國成語典故英文翻譯(1)
    翻譯考試中遇到中國成語典故恐怕是考生都比較頭疼的事情,在平時的準備中多積累一些,考試時就不會那麼被動了。我們接下來會陸續推出一些中國成語的英語對照表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人難稱百人意You cannot please everyone.一氣呵成Never make two bites of a cherry.
  • 成語典故:紅拂綠綺
    紅拂女 網絡圖「紅拂綠綺」這一成語中的「紅拂」「綠綺」都有一段美麗動人的故事。「紅拂」是一位女子的名字。隋唐的時候,有一位淪落風塵但卻出淤泥而不染的奇女子,本姓張,原名張出塵(一說張初塵)。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遊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遊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梁孝王劉武請司馬相如作賦,司馬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孝王極為高興,就把自己收藏的名為「綠綺」的名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司馬相如得贈「綠綺」,如獲珍寶。
  • 成語典故:手不釋卷 談笑自若
    今天講的成語是手不釋卷,談笑自若。手不釋卷這句成語是說手中不肯放下書籍。形容勤奮好學或讀書入迷。三國時期,東吳有位十分善於領兵作戰的人,名叫呂蒙。這個呂蒙家境貧困,十幾歲就從軍打仗,而且十分勇敢,屢立戰功。
  • 狡兔三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移花接木、掩人耳目,反義詞有:甕中之鱉、坐以待斃,狡兔三窟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狡兔三窟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狡兔三窟(jiǎo tù sān kū)成語釋義: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別多;用來躲避災難禍患。現多比喻掩蓋的方法多;隱身的計劃周密。
  • 巴蛇吞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一蛇吞象,反義詞有:知足常樂,巴蛇吞象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人貪心不足。巴蛇吞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巴蛇吞象(bā shé tūn xiàng)成語釋義:巴蛇:傳說中的大蛇。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
  • 疾惡如仇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義不容辭、見義勇為,反義詞有:從善如流、同流合汙,疾惡如仇是褒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疾惡如仇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疾惡如仇(jí è rú chóu)成語釋義:疾:厭惡;憎恨;惡:指壞人壞事。痛恨壞人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成語出處:漢 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惡如仇。」
  • 成語典故中的長度單位
    今天小編帶你走進成語典故,去探尋幾個古代的長度單位。 成語解釋:「墨」「丈」「尋」「常」是我國古代「尺」以上的四個不同量值的長度單位。比喻不太長的距離。 連結度量衡:「墨」「丈」「尋」「常」在這個成語中均指我國古代長度計量的單位。
  • 家徒壁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家徒四壁,反義詞有:家給人足,家徒壁立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家中貧窮。家徒壁立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家徒壁立(jiā tú bì lì)成語釋義: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就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蹟的事。相傳女媧摶土造人,並化生萬物 ,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今天人們用這個典故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鬥爭精神。
  • 工力悉敵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勢均力敵、不相上下、不分軒輊,反義詞有:天壤之別、截然不同,工力悉敵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指不相上下。工力悉敵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工力悉敵(gōng lì xī dí)成語釋義: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敵:相當。雙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
  • 小屈大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小屈大伸,小屈大申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小屈大申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小屈大申(xiǎo qū dà shēn)成語釋義:猶言先稍受委屈而後大有作為。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隙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楊光以發輝也。」近 義 詞:小屈大伸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成語典故:油然而生的由來
    這一成語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多指某種感情。典故出自西漢經學家、禮學家商丘人戴聖編著的《禮記·祭義》:「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
  • 畫眉舉案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畫眉舉案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夫妻間。畫眉舉案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畫眉舉案(huà méi jǔ àn)成語釋義:畫眉:指漢張敞為妻畫眉毛的故事;舉案:指漢朝孟光為夫送飯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愛。
  • 成竹在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胸有成竹、心中有數,反義詞有:心中無數、不知所措,成竹在胸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成竹在胸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成竹在胸(chéng zhú zài xiōng)成語釋義: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成語典故:池魚林木
    這一成語中的「池魚」指池中的魚。意思是池中的魚受連累而遭禍害;「林木」指林中的樹,這一成語的意思是林中的樹無辜遭了禍害。比喻無辜而受連累,遭禍害。又叫「林木池魚」。典故出自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淮南子·說山訓》。
  • 鑄成大錯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陰差陽錯,反義詞有:痛改前非,鑄成大錯是貶義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貶義。鑄成大錯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鑄成大錯(zhù chéng dà cuò)成語釋義:鑄造一把大銼刀。借指造成大錯誤。錯:錯刀;古代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