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油然而生的由來

2021-01-19 豫見你我他

「油然而生」中的「油然」,意思是自然而然地。「生」即發生、產生。這一成語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多指某種感情。

典故出自西漢經學家、禮學家商丘人戴聖編著的《禮記·祭義》:「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眾不生易慢焉。故德輝動於內,而民莫不承聽;理髮諸外,而眾莫不承順。故曰:『致禮樂之道,而天下塞焉,舉而錯之無難矣。』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故禮主其減,樂主其盈。禮減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禮減而不進則銷,樂盈而不反則放,故禮有報而樂有反。禮得其報則樂,樂得其反則安。禮之報,樂之反,其義一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君子說,禮樂不可片刻離身。深刻體會樂的作用並用以陶冶內心,平易、正直、慈愛、誠信的心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有了平易、正直、慈愛、誠信之心,就自然感到精神快樂,精神感到快樂就會心神安寧,心神安寧就會生命長久,生命長久就會通達乎天,通達乎天就會感到神明。天雖不言,而四季的交替從不失信;神雖不怒,而人人敬畏其威。這就是深刻體會樂的作用從而陶冶內心的結果。深刻體會禮的作用並用來修治自身的外貌,就會給人以莊重尊貴之感。這種莊重尊貴之感又會使人感到威嚴。如果內心有片刻的不和不樂,鄙卑詐偽的念頭就會乘隙而入;如果外貌有片刻的不莊不敬,輕易怠慢的念頭就會乘隙而入。所以說,樂這個東西,是影響人的內心的;禮這個東西,是影響人的外貌的。樂的極至是和,禮的極至是順。內心和悅而外貌恭順,那麼民眾只要看到他的臉色就不會與他相爭了,只要望見他的容貌就不敢有輕慢的念頭了。

由此可見,面色和善、發自內心而民眾莫不樂於聽從,行動中規展現於外,而民眾莫不樂於順從。所以說,深刻的體會禮樂之道,並將它用來治理天下,就沒有什麼難辦的事情了。樂這個東西,是感動、影響到人的內心的;禮這個東西,是感動、影響到人的外貌的。所以禮注重謙遜退讓,樂注重豐滿充實。禮雖注重謙讓,但也要自勉精進,通過自勉精進表現善與美。禮承擔謙讓的功能,而不自勉精進就會銷蝕意志;樂雖注重豐滿充實,但也要自我抑制,不然就會由於充實過頭而導致放縱。所以禮講究往來報答,而樂講究自返回本真。禮做到了,就會令人快樂;樂做到返回本真就令人心安理得。禮的往來報答,樂的自我抑制返回本真,都是為了做到恰到好處,所以二者的意義是一樣的。

《禮記》又說,音樂和舞蹈,是讓人快樂的,這是人之常情,不可或缺。人有了快樂的事,一定要通過聲音來表示,一定要表現於動作,這也是人之常情。聲音和動作,作為表達人的心情變化的手段,也不外乎就這兩點了。所以人不能沒有快樂,快樂又不能不通過聲音和動作表現出來。但對這種表現如果不給以引導,就不能不出亂子。先王認為出亂子是件丟人的事,所以特地制定《雅》《頌》之聲加以引導,使聲的曲調足以讓人感到快樂而不放蕩,使其文辭足以講求義理而不塞窒,使其聲調的曲折與平直、複雜與簡單、剛強與柔和、急促與緩慢足以感動人的善心就可以了,不要使放蕩之心與邪惡之念影響人心。

由於《禮記·祭義》中說「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就有了「油然而生」這一成語。

宋代朱熹《朱子語類》:「所謂用;莫是孝弟(悌)之心;油然而生;發見於外。」 (劉秀森)

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

相關焦點

  • 油然而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油然而生,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發生;產生。多指某種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出自:西漢 戴聖《禮記 祭義》:「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近義詞有:情不自禁、自然而然,反義詞有:漠然置之、戛然而止,油然而生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好思想等。
  •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2020-05-11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臥冰求鯉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臥冰求魚,臥冰求鯉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臥冰求鯉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臥冰求鯉(wò bīng qiú lǐ)成語釋義:臥在冰上以求得鯉魚。指忍苦孝親成語出處:晉·幹寶《搜神記》第11卷:「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
  • 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時間:2020-12-29 12:44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成語洛陽紙貴用來形容文章廣受歡迎,這個典故的原型是什麼?
  • 成語典故:白龍魚服
    後漢張衡的《東京賦》中,有一句話道:「白龍魚服,見困豫且(白龍化為魚形,被困於豫且)」,就是引用了這個典故。後來的「白龍魚服」這句成語,也就是從這裡來的。舊時人們借用這句成語來比喻貴人微服出行(隱藏身份,化裝到民間去)。
  • 中國成語典故英文翻譯(1)
    翻譯考試中遇到中國成語典故恐怕是考生都比較頭疼的事情,在平時的準備中多積累一些,考試時就不會那麼被動了。我們接下來會陸續推出一些中國成語的英語對照表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語典故:紅拂綠綺
    紅拂女 網絡圖「紅拂綠綺」這一成語中的「紅拂」「綠綺」都有一段美麗動人的故事。「紅拂」是一位女子的名字。隋唐的時候,有一位淪落風塵但卻出淤泥而不染的奇女子,本姓張,原名張出塵(一說張初塵)。後來,司馬相如以「綠綺」琴挑卓文君的典故廣為流傳,成為我國古代愛情故事的經典。「紅拂綠綺」這一成語,就是指能於流俗中識名士,敢於追求自己幸福的古代奇女子。卓文君深夜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私奔,使卓王孫大怒,聲稱女兒違反禮教。但卻不忍心傷害她。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成婚,卓王孫連一個銅板也不給女兒。
  • 狡兔三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移花接木、掩人耳目,反義詞有:甕中之鱉、坐以待斃,狡兔三窟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狡兔三窟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狡兔三窟(jiǎo tù sān kū)成語釋義: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別多;用來躲避災難禍患。現多比喻掩蓋的方法多;隱身的計劃周密。
  • 成語典故:手不釋卷 談笑自若
    今天講的成語是手不釋卷,談笑自若。手不釋卷這句成語是說手中不肯放下書籍。形容勤奮好學或讀書入迷。三國時期,東吳有位十分善於領兵作戰的人,名叫呂蒙。這個呂蒙家境貧困,十幾歲就從軍打仗,而且十分勇敢,屢立戰功。
  • 小屈大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小屈大伸,小屈大申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小屈大申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小屈大申(xiǎo qū dà shēn)成語釋義:猶言先稍受委屈而後大有作為。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隙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楊光以發輝也。」近 義 詞:小屈大伸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巴蛇吞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一蛇吞象,反義詞有:知足常樂,巴蛇吞象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人貪心不足。巴蛇吞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巴蛇吞象(bā shé tūn xiàng)成語釋義:巴蛇:傳說中的大蛇。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
  • 春秋時的一小國,被晉國消滅,誕生了多個成語典故!
    對於虞國來說,在春秋時期被晉國消滅,並因此誕生了「假道滅虢」、「唇齒相依」、「唇亡齒寒」、「輔車相依」等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一首先,虞國(前1046至前655年),姬姓,也稱北虞。周康王時期,分封周太王次子仲雍的曾孫虞仲於虞(今山西平陸縣北),從而建立虞國。
  • 數不勝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不計其數、多如牛毛,反義詞有:屈指可數、寥寥無幾,數不勝數是中性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數量極多。數不勝數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數不勝數(shǔ bù shèng shǔ)成語釋義:數:計算;勝:盡。數都數不過來。形容數量極多;很難計算。
  • 成語典故中的長度單位
    今天小編帶你走進成語典故,去探尋幾個古代的長度單位。因此,「毫」「釐」「絲」「忽」在這個成語中均是指我國古代長度計量單位。《孫子算經》載「蠶所吐絲為忽,十忽為一秒,十秒為一毫,十毫為一釐,十釐為一分」,可見「毫」「釐」「絲」「忽」都是「分"以下的小量值長度單位,十進位。到了宋代則把「秒」改成了絲;清末時又把長度的小單位定到「毫」為止。
  • 家徒壁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家徒四壁,反義詞有:家給人足,家徒壁立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家中貧窮。家徒壁立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家徒壁立(jiā tú bì lì)成語釋義: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 畫眉舉案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畫眉舉案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夫妻間。畫眉舉案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畫眉舉案(huà méi jǔ àn)成語釋義:畫眉:指漢張敞為妻畫眉毛的故事;舉案:指漢朝孟光為夫送飯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愛。
  • 工力悉敵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勢均力敵、不相上下、不分軒輊,反義詞有:天壤之別、截然不同,工力悉敵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指不相上下。工力悉敵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工力悉敵(gōng lì xī dí)成語釋義: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敵:相當。雙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
  • 疾惡如仇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義不容辭、見義勇為,反義詞有:從善如流、同流合汙,疾惡如仇是褒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疾惡如仇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疾惡如仇(jí è rú chóu)成語釋義:疾:厭惡;憎恨;惡:指壞人壞事。痛恨壞人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成語出處:漢 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惡如仇。」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就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蹟的事。開天闢地4.開天闢地:這個成語來源於徐整《三五歷記》,「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
  • 成語典故:「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的由來
    先行奉上標題中問題的答案:(1)「北風其喈,雨雪其霏」中,喈指風雨疾速的樣子;(2)成語「一犬吠形,百犬吠聲」出自漢代王符《潛夫論·賢難》,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隨聲附和。詳情請見相關字詞條,無興趣內容請自行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