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鬥」躋身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圖)

2020-11-24 環球網

資料圖片:2010年12月18日4時2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7顆北鬥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獨立發展、自主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同時也是國家正在建設的重要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於2012年前具備亞太地區區域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具備覆蓋全球的服務能力。 新華社記者 李明放 攝

「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將改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應用僅受人類想像力的制約」。在中國科協近日組織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2011年首場活動現場,科學家劉經南用這樣的話描述了「北鬥」的應用前景。這一天,「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成為現場的「明星」,我國多位衛星導航領域的權威專家,帶領大家感受了「中國北鬥」的風採。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格洛納斯)、歐洲的Galileo(伽利略)並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面對活動現場的多家媒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劉經南舉例說,目前,「中國北鬥」的授時功能已經在科學、金融和電力及通信中得到應用;在漁業、森林防火、水域及海洋信息監測、大氣環境監測等方面,北鬥的定位和通信功能也已發揮了作用;在汶川、舟曲的救災過程中,「中國北鬥」更是功不可沒。「那時,汶川已成信息孤島,第一支進入災區的武警四川總隊森警先遣隊,就是使用北鬥一號衛星導航手持終端機,與北京指控中心取得聯繫的。」

「當區域系統和全球系統建成以後,北鬥的威力將成倍增加,將具備和GPS完全一樣的功能!」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楊元喜介紹說,北鬥衛星導航具備了更豐富的功能,與目前市場上大家比較熟悉的GPS相比,它不但有定位導航功能,還具備通訊的功能。而且根據前期測算和規劃,北鬥投入民用的導航晶片價格不會超過GPS晶片。「應該從明年開始,我國的私家車主就可使用北鬥衛星的定位服務了。」

………………………………………………………………………………

探秘中國北鬥導航衛星:最高機密到民用歷時20年

"衛星之父"孫家棟談北鬥:終端設備須強調國產化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介紹說,中國「北鬥」系統堅持自主開發,兼容、漸進的發展原則,目前正按照「三步走」的戰略穩步推進:第一步已經完成,從2000年到2003年建成了一個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是2012年左右,建成北鬥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為亞太地區提供服務;第三步是2020年左右,建成由30多顆衛星組成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楊文志表示,組織「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系列活動,目的是充分發揮科學共同體、全國學會和大眾媒體的作用,結合社會熱點、焦點開展科普,建立一個科學家與大眾媒體溝通的渠道。將來,他們還將圍繞社會科普熱點,邀請科學家與媒體記者繼續開展面對面的交流。(光明日報北京3月23日電/記者 胡其峰)

●新聞資料

什麼是GNSS?

GNSS的全稱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它是泛指所有的衛星導航系統,包括全球的、區域的和增強的,如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洲的Galileo、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以及相關的增強系統,如美國的WAAS(廣域增強系統)、歐洲的EGNOS(歐洲靜地導航重疊系統)和日本的MSAS(多功能運輸衛星增強系統)等。

相關焦點

  • 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格局漸現 功能各有千秋(圖)
    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四大定位系統齊聚太空中國日前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送入太空。這次發射的是第四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將進一步提高北鬥導航試驗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還將進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有關試驗。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的格局逐漸顯現,這四大系統各有千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提供兩種服務方式,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
  • 從「北鬥」淺談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當下全球有四大衛星導航: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所有的衛星導航系統基本都由空間段(有效衛星)、地面控制段(衛星監測控制)、用戶段(用戶終端設備)組成。目前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基本情況: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簡稱為BDS)北鬥系統開始建設於2000年。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7月31日,我國的北鬥三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正式開通。從1994年開始啟動研發,2000年完成北鬥一號系統建設,2012年完成北鬥二號系統建設,到今天北鬥三號的全面建成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國家,終於不用再遭受雪銀河號的恥辱。
  • 全球有哪四大衛星定位系統?誰更勝一籌?
    打開APP 全球有哪四大衛星定位系統?誰更勝一籌?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它承載著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重任,衛星數量的增加為導航和定位精度的提升帶來新的可能。
  • 中國的GPS?--析「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圖)
    海珊,他們所使用的炸彈都是一種:聯合攻擊炸彈(JDAM),這些炸彈之所以都能夠精確的打擊目標,是因為他們都是通過衛星定位來實現定位,提供這種定位服務的正是由24顆美國衛星組成的全球定位系統--GPS。   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第三顆「北鬥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
  • 北鬥組網完成,幾分鐘了解全球四大定位系統的優劣
    6月23日,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併入軌,我國的北鬥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建設工作正式宣告圓滿收工。很多人都只知道美國的GPS系統和中國的北鬥系統,但其實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定位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的GPS系統、中國的北鬥系統、歐盟的伽利略系統與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
  • [視頻]新聞連結: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進入[新聞60分]>>    央視網消息(新聞60分):目前,全球目前已經和正在建設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主要有四個,他們分別是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中國的「北鬥」,這四大系統各有千秋。
  • 新一代iPhone仍然拒絕北鬥定位系統!全球四大系統,唯獨拒絕北鬥
    截止目前為止,全球的四大衛星定位系統中,蘋果已經接入了包括美國的GPS、歐洲的Galileo(伽利略)、俄羅斯的Glonass(格拉納斯),甚至連日本的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也在去年被蘋果添加進了iPhone的導航系統,唯獨中國的北鬥系統被蘋果排除之外了
  • 中國北鬥:已啟用全球定位服務,我們如何使用手機北鬥衛星導航?
    中國北鬥:已啟用全球定位服務,我們如何使用手機北鬥衛星導航?如今全球有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中國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美國的GPS衛星定位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定位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但是事實上,在之前我國並沒有衛星定位系統,而是打算加入歐洲的伽利略計劃中的,但是卻被歐洲告知伽利略不會對我國全面開放,為此我國決定退出了伽利略計劃,轉而一番自己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這才有了今天的北鬥導航!
  • 什麼叫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什麼是衛星定位系統?
    衛星定位系統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由一個多顆衛星以上的衛星群組成的衛星系統。這個系統可以保證在任意時刻,地球上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衛星,以保證衛星可以採集到該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度,以便實現導航、定位、授時等功能。而要能卻保這個系統能夠為全球進行定位服務哪莫就要有24顆衛星以上進行組網。
  • GPS定位?不全是!解析你不知道的四大全球定位系統
    主流定位系統除美國的GPS外,還有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是全球首個基於民用的全球衛星行為系統,是歐盟為了打破美國GPS系統壟斷而開發的定位系統,最早發布於2014年。除歐盟外,包括中國在內的6個國家也參與了其中。
  • 同為四大導航系統,GPS定位精度0.3米,中國的北鬥系統精度多少?
    同為四大導航系統,GPS定位精度0.3米,中國的北鬥系統精度多少?現在我們的生活許多方面都開始離不開衛星導航的幫助,不管是我們開車出門去旅遊或者是坐飛機之類的,都離不開它。而人們一提到人造衛星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GPS,而在全球,最著名的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美國的GPS。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對比
    2011年12月27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CNSS)正式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這是世界上第三個投入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在此之前,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建成並投入運行。
  • 為什麼需要北鬥?屬於中國自己的定位系統
    GPS系統,我國依然投入了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耗費了這麼多年的時間,建設了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究竟圖個啥? 01 GPS的誕生 早在1958年,也就是中國國內還一窮二白之時,美國人已經開始研究使用衛星構建全球定位系統的計劃了。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2020年6月23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將最後一顆北鬥組網衛星送入太空,至此中國完成北鬥導航系統所有46顆組網衛星的部署,標誌著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的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繼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之後,第四個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北鬥一號系統的建成並投入使用,首先解決了我們國家有沒有的問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兼具導航定位和短報文通信的通導融合模式,是我國對世界衛星導航領域的重要貢獻,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實事求是地說,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相比,北鬥一號仍有不小差距,但「服務全球、造福人類」是中國北鬥人的初心。於是,北鬥二號系統建設提上日程。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中國的北鬥:體現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天上的七星北鬥,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我國開始研究利用衛星進行地面定位服務,始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然而按照空間定位原理,對地球上一個目標點進行定位,至少需要3顆衛星;考慮到時間誤差,精確定位至少需要4顆衛星。
  • 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各有優勢,如何利用定位系統實現民用價值
    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論民用市場目前還是gps衛星定位系統的天下,畢竟gps系統早誕生那麼多錢,各方面產業鏈更趨完善,民用晶片和產品價格更優惠,這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隨著國家大力發展北鬥定位系統,逐步應用到各類物流運輸,客運,危險品運輸,渣土車,工程車等等監控車輛上面,隨著北鬥系統的日趨完善
  • 北鬥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
    中國北鬥系統的發展在20世界70年代,我們才開始了衛星導航系統的自主研發。陳芳允院士作為我國著名的航空專家,他提出了利用兩顆同步定點衛星進行快速定位的設想。然後,中國利用衛星系統開展了雙星定位實驗,證明了這一設想的準確性和可行性。
  • 北鬥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
    陳芳允院士作為我國著名的航空專家,他提出了利用兩顆同步定點衛星進行快速定位的設想。然後,中國利用衛星系統開展了雙星定位實驗,證明了這一設想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比如汶川大地震時,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災區和援助部隊間取得聯繫;北京奧運會期間,北鬥系統提供實時導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