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

2020-12-04 海峽資訊V

中國在網際網路行業方面的發展是蒸蒸日上,比如微信、支付寶、微博等軟體的大規模使用,這些早已成為中國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在網際網路的發展初期,中國在這方面沒有特別出色的人才,再加上沒有成熟的技術,從而發展比較慢。而中國通過不斷的學習,學習技術,並不斷進行研發,直到擁有自主發展的能力。

中國北鬥系統的發展

在20世界70年代,我們才開始了衛星導航系統的自主研發。陳芳允院士作為我國著名的航空專家,他提出了利用兩顆同步定點衛星進行快速定位的設想。然後,中國利用衛星系統開展了雙星定位實驗,證明了這一設想的準確性和可行性。

雖然中國在北鬥系統研發的第一階段存在很多技術上的問題,但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中國利用自己的力量打破了歐美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也為之後的進一步發展積累了經驗,培養了一批專業的人才。

隨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性能的不斷提升,它被運用在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比如汶川大地震時,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災區和援助部隊間取得聯繫;北京奧運會期間,北鬥系統提供實時導航等等。

GPS被北鬥衛星系統超越

美國衛星信號接收公司Trimble導航公司的數據顯示,在世界上195個主要國家當中有165個國家的首都(佔85%),北鬥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北鬥系統已經基本覆蓋了全球,它的定位精度可達到10米,測速精度可達到0.2米/秒。就以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為例,在這個擁有480萬人口的城市中,人民都特別喜歡用Deliver Addis,其原因主要是這家在線食品配送公司能將食物精準地送到客戶所在地。

這種精準性主要得益於中國的衛星導航技術。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這些國家取得的成功,也推動了中國在數據主導權全球爭奪戰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廣泛銷售,也是促使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全球覆蓋的原因之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在超越GPS,成為人們的新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海外網。

相關焦點

  • 北鬥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
    陳芳允院士作為我國著名的航空專家,他提出了利用兩顆同步定點衛星進行快速定位的設想。然後,中國利用衛星系統開展了雙星定位實驗,證明了這一設想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比如汶川大地震時,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災區和援助部隊間取得聯繫;北京奧運會期間,北鬥系統提供實時導航等等。
  • 在165個國家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都使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
    這種精準性背後的秘密是中國的衛星導航技術。這款應用程式的迅速增長部分是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所推動的,該導航系統最近取得的進展彰顯了北京在數據主導權全球爭奪戰中取得的成果。在阿迪斯阿貝巴經營一家日本餐館的老闆古河美幸(音)說,自她13年前從日本來到這裡後,「智慧型手機定位信息有了突飛猛進的改進」。
  • 中國北鬥衛星碾壓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軍民雙用優勢在哪裡?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1月25日文章,原題:在165個國家,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都使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黯然失色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一座人口480萬的熙熙攘攘的城市,在線食品配送公司Deliver Addis的人氣飆升,原因是其App能夠將食物非常精準地送到顧客的所在地。
  • 日媒:在165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令GPS失色
    來源:環球時報作者Toru Tsunashima,陳康譯在世界上195個主要國家當中有165個國家的首都(佔85%),北鬥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1月25日文章,原題:在165個國家,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都使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黯然失色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一座人口480萬的熙熙攘攘的城市,在線食品配送公司Deliver Addis的人氣飆升,原因是其App能夠將食物非常精準地送到顧客的所在地
  • --析「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圖)
    「北鬥一號」衛星導航系統與GPS系統比較  1、覆蓋範圍:北鬥導航系統是覆蓋我國本土的區域導航系統。覆蓋範圍東經約70°一140°,北緯5°一55°。GPS是覆蓋全球的全天候導航系統。能夠確保地球上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能同時觀測到6-9顆衛星(實際上最多能觀測到11穎)。
  • 什麼叫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什麼是衛星定位系統?
    衛星定位系統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由一個多顆衛星以上的衛星群組成的衛星系統。這個系統可以保證在任意時刻,地球上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衛星,以保證衛星可以採集到該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度,以便實現導航、定位、授時等功能。而要能卻保這個系統能夠為全球進行定位服務哪莫就要有24顆衛星以上進行組網。
  • 同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北鬥三號和GPS差距在哪?
    同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北鬥三號和GPS差距在哪?GPS系統也在升級,但是要想完全達到目前北鬥3的水平,還要再投入數百億美元,再用至少10年的時間。但真到那個時候,北鬥4恐怕也已經順利升空組網了。那麼北鬥3具體領先在哪裡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至少領先4點:第一,GPS的空間系統部分,共由24顆衛星組成。其中21顆工作衛星;3顆備用衛星,基本都位於距地表20200公裡的上空,運行周期為12小時。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7月31日,我國的北鬥三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正式開通。從1994年開始啟動研發,2000年完成北鬥一號系統建設,2012年完成北鬥二號系統建設,到今天北鬥三號的全面建成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國家,終於不用再遭受雪銀河號的恥辱。
  • 日媒:在165國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令GPS失色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日媒:在165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令GPS失色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1月25日文章,原題:在165個國家,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都使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黯然失色 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
  • 衛星定位系統是如何工作的,衛星定位的基本方法
    當今社會,衛星定位被廣泛用於多種設備的定位和導航,車輛防盜,物流跟蹤,共享經濟,智慧型手機等等。您考慮過這套系統是如何工作的麼?今天就讓我們以 GPS 為例來簡單地了解一下。衛星到地面上導航接收機的行程時間相差 1μs,也會造成大概 300m 的位置誤差。因此精確的時間對定位精度非常重要,這決定了定位精度。
  • 衛星定位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當今社會,衛星定位被廣泛用於多種設備的定位和導航,車輛防盜,物流跟蹤,共享經濟,智慧型手機等等。您考慮過這套系統是如何工作的麼?今天就讓我們以 GPS 為例來簡單地了解一下。 在某個電閃雷鳴的瞬間,我們都曾經嘗試著計算我們與閃電之間的距離。
  • 「中國北鬥」躋身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圖)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於2012年前具備亞太地區區域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具備覆蓋全球的服務能力。 新華社記者 李明放 攝「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將改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應用僅受人類想像力的制約」。在中國科協近日組織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2011年首場活動現場,科學家劉經南用這樣的話描述了「北鬥」的應用前景。
  • 什麼是衛星定位系統,衛星定位有哪些
    這個系統可以保證在任意時刻,地球上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衛星,以保證衛星可以採集到該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度,以便實現導航、定位、授時等功能。而要能確保這個系統能夠為全球進行定位服務哪莫就要有24顆衛星以上進行組網。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不僅能定位,還能為違法公司定性?
    「北鬥衛星不僅能定位,還能為違法公司定性」不久前,國家證監會藉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了對一家上市公司的查處。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隨著最後一顆北鬥「收官之星」成功定點,北鬥導航全球組網衛星宣布成功定點。用北鬥衛星定位系統找人,可以精確到10米。
  • 北鬥衛星系統創造「中國速度」,「三步走」邁入全球時代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最大限度擠出一小段頻率楊長風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全程參加或主持了從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到北鬥三號全球系統的論證設計、工程建設和組織管理工作。牽手北鬥,築夢太空。數十載問天路上,楊長風始終以衝鋒的姿態當先鋒、打頭陣,為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用北鬥精準定位了自己的大寫人生。
  • 北鬥三號定位系統開建 2020年35顆衛星全球組網
    北鬥三號全球定位系統啟動建設  記者從正在深圳舉辦的第六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暨首屆衛星應用國際博覽會上了解到,我國北鬥三號全球定位系統正式啟動建設,計劃今年底將發射四顆全球組網衛星。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有獨特的短報文通信功能,截至目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一號和二號系統已經順利完成組網。
  • 詳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獨立自主、穩定覆蓋全球
    中國此前已成功發射四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和十六顆北鬥導航衛星(其中,北鬥-1A已經結束任務),將在系統組網和試驗基礎上,逐步擴展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目標是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覆蓋全球的導航系統。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
    之後,我國「863計劃」倡導者之一的陳芳允院士,創造性提出「雙星定位」建設方案,即:把地心視為一顆虛擬衛星,再發射兩顆地球同步衛星構成星座,實現對區域內地面目標的快速定位。不同於美國GPS的四星定位,「雙星定位」這一方案,能以最小的星座、最少的投入、最短的周期,實現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從無到有。1994年,我國啟動北鬥一號工程。是時,美國GPS已完成全球組網。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萬眾一心彰顯制度優勢2000年,北鬥一號構建起兼具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的雙星定位系統,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具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2017年11月,北鬥三號系統首組雙星發射;2020年6月,北鬥全球組網成功,僅僅不到3年時間便完成星座部署。這次,中國不僅兌現了承諾,還比原定計劃提前了半年。
  • 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格局漸現 功能各有千秋(圖)
    這次發射的是第四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將進一步提高北鬥導航試驗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還將進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有關試驗。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的格局逐漸顯現,這四大系統各有千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提供兩種服務方式,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