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定位系統是如何工作的,衛星定位的基本方法

2020-11-04 HamRadio

當今社會,衛星定位被廣泛用於多種設備的定位和導航,車輛防盜,物流跟蹤,共享經濟,智慧型手機等等。您考慮過這套系統是如何工作的麼?今天就讓我們以 GPS 為例來簡單地了解一下。

在某個電閃雷鳴的瞬間,我們都曾經嘗試著計算我們與閃電之間的距離。方法是這樣的,從看到閃電開始計時,直至聽到雷聲,數的秒數(時間)乘以聲音的速度(約為 340m/s),即可得出大概的距離。



衛星導航的原理與此類似,衛星的位置是已知的,我們根據從衛星上發送的無線電波到達接收設備的時間來計算距離。確定的時間,構成確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構成一個以衛星為球心的球面。然後根據接收設備和多顆衛星的距離,確定球面的交點,進一步確定位置和高度。

衛星發射的無線電波以光速(大約300000km/s)傳播,到達地球表面衛星正下方的位置大約需要 67.3ms。信號每多行進 1km 需要 3.33μs。衛星到地面上導航接收機的行程時間相差 1μs,也會造成大概 300m 的位置誤差。因此精確的時間對定位精度非常重要,這決定了定位精度。



為了獲得更加準確的時間,每顆 GPS 衛星都配備有多個不同用途的星載原子鐘。原子鐘是已知最精確的時間計量儀器,每 30000 至 1000000 年的最大誤差不超過 1s。為使它們更加精確,從地球上的各個控制點定期對其進行調整或同步。

定位的一個前提是需要時時知道衛星的位置,衛星的位置可以通過地面站觀測得到,進而編制星曆(軌道數據),地面站把星曆數據注入衛星。

衛星會廣播發送自身高精度的星曆,系統時間,時鐘修正值,所有其他 GPS 衛星的近似軌道數據(年曆),系統健康狀況等。



為測定 3 個所需坐標(經度、緯度和高度)和精確的時間,至少需要接收 4 顆衛星的信號。

具體問題要更加複雜,比如空氣,電離層對電磁波速度的影響,多徑效應等等。軍用信號的加密,多顆微信相同頻率發射的信號編碼問題,都卜勒效應對頻率的影響,實際情況遠比本文介紹的複雜得多。



常見的 GPS 終端設備只需要接收,不需要向衛星發送信號。與 GPS 不同,中國早期的北鬥系統採用了另外一種定位方式,2000~2007 這段時間,中國發射了 4 顆地球同步衛星用於區域性北鬥系統。北鬥-1A 至北鬥-1D 在中國上空發送信號。在衛星與導航接收機之間通過交互方式定位。信號的發送和接收方式如下:

1,導航接收機向 4 顆地球同步衛星發送信號。

2,所有 4 顆衛星都收到該信號。

3,所有 4 顆衛星將接收到信號的準確時間發送給地面站(注意是地面站,不是接收機)。

4,地面站計算接收機的經度和緯度並確定其高程。

5,地面站將位置信息發送給地球同步衛星。

6,地球同步衛星將位置信息發送給導航接收機。



中國北鬥系統的雙向通信能力是其它導航系統不具備的。

相關焦點

  • 衛星定位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當今社會,衛星定位被廣泛用於多種設備的定位和導航,車輛防盜,物流跟蹤,共享經濟,智慧型手機等等。您考慮過這套系統是如何工作的麼?今天就讓我們以 GPS 為例來簡單地了解一下。 在某個電閃雷鳴的瞬間,我們都曾經嘗試著計算我們與閃電之間的距離。
  • 什麼是衛星定位系統,衛星定位有哪些
    什麼是衛星定位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由一個多顆衛星以上的衛星群組成的衛星系統。這個系統可以保證在任意時刻,地球上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衛星,以保證衛星可以採集到該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度,以便實現導航、定位、授時等功能。而要能確保這個系統能夠為全球進行定位服務哪莫就要有24顆衛星以上進行組網。
  • 什麼叫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什麼是衛星定位系統?
    長期以來我們談起定位系統我們不得不不提起GPS,而GPS也成為定位系統的一個代名詞,而這一說法真的準確嗎?這顯然並不準確,這我們的頭頂有的定位系統並非只有GPS一套,並且還有隻限於某個地區的定位系統,哪莫我們來談談那些定位系統。什麼是衛星定位系統?
  •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可以為公路、鐵路、空中和海上的交通運輸工具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它能夠軍民兩用,戰略作用與商業利益並舉。
  • 解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與局部範圍精確定位技術
    一直以來,如何通過定位技術來獲取節點位置信息都是物聯網應用系統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談到定位,讀者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衛星了,好吧,接下來我們首先談談關於衛星定位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工作原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由空間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戶終端組成。空間部分:當衛星按照特定的軌道運行時,作為地球表面的用戶終端來說,至少要接收3顆衛星才能定位本地的經緯度,至少4顆才可以定位海拔高度。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正式開通。GPS美國於 1973 年開始研發GPS。從 1978 年發射第1顆 GPS衛星,到 1994 年完成21顆工作衛星及3顆備用衛星的配置,1995 年4 月美國國防部正式宣布 GPS 具備完全工作能力。
  • 目前四大衛星定位系統中哪個更好?
    大家都知道,現階段世界上四種種類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即美國的GPS導航系統、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和歐盟的伽利略系統。美國導衛星導航系統是現階段美國最完善的導航定位和導航系統。該定位系統與1970年開發設計,歷經二十年,於1996年完成。衛星導航系統由28顆衛星構成,包含4顆預留衛星。現階段,合理布局早已完成。衛星導航系統最開始是由美國出自於國防目地創建的。
  • 聚焦衛星定位系統及技術、應用領域
    2020-08-03 06:28 來源:魯網魯網8月3日訊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這離不開有志之士的精誠團結、合作奉獻,「山大人」的身影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 聚焦衛星定位系統及技術、應用領域
    魯網8月3日訊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這離不開有志之士的精誠團結、合作奉獻,「山大人」的身影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 GPS衛星定位系統,原理與技術一文全懂
    GPS工作衛星的編號和試驗衛星基本相同。  地面監控系統:  對於導航定位來說GPS衛星是一動態已知點。星的位置是依據衛星發射的星曆—描述衛星運動及其軌道的的參數算得的。每顆GPS衛星所播發的星曆是由地面監控系統提供的。衛星上的各種設備是否正常工作以及衛星是否一直沿著預定軌道運行都要由地面設備進行監測和控制。
  •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其在現代交通運輸中的應用
    事實上,空間衛星系統的衛星數量要超過24顆,以便及時更換老化或損壞的衛星,保障系統正常工作。該衛星系統能夠保證在地球的任一地點向使用者提供4顆以上可視衛星。GPS工作衛星組網保障全球任一時刻、任一地點都可對4顆以上的衛星進行觀測(最多可達11顆),實現連續、實時地導航和定位。
  • 北鬥衛星如何風馳GNSS高精度定位?
    信息化時代,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在國家信息安全領域有重要意義,在商業應用方面也舉足輕重。北鬥三號具備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兩大功能,據了解,北鬥系統全球範圍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全球服務可用性99%以上。
  • --析「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圖)
    前兩顆「北鬥一號」衛星分別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發射升空,運行至今導航定位系統工作穩定,狀態良好。這次發射的是導航定位系統的備份星。它與前兩顆「北鬥一號」工作星組成了完整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確保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
  • 【科普】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洲Galileo衛星定位系統進展如何?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美國開發的第二個衛星導航系統[1],從建立之初就是軍民兩用系統。具有全球覆蓋、連續工作(全天候)、高精度的特點。GPS由空間段、地面監控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新政策的目的是確保美國天基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增強系統、後備支持及服務的拒絕與阻斷能力:(1)提供不間斷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可用性;(2)滿足國家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民用需求和科學與商業需求的增長;(3)保持卓越的軍用天基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4)連續地提供優於或與國外民用天基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及其增強系統相比有競爭力的民用服務;(5)保持其國際公認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基礎地位;
  • 高精度定位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助力疫情防控
    面對疫情暴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快速響應,融入多項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確保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測量標繪工作迅速完成;基於北鬥的無人設備,既能運送醫用物資又能實現防疫作業……北鬥馳援,讓防控工作更加高效精準,我們戰勝疫情的底氣與信心更足。
  • 3D地圖導航:衛星地圖定位
    並且衛星地圖實時是不可能的,至於為什麼請見後文,另外附上獲得高清衛星地圖的方法:【http://www.bigemap.com/source/clause.html】本文概要: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衛星地圖嗎?如何通過免費途徑獲得超清衛星地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衛星地圖嗎?答案是沒有!
  • 關於衛星定位,你想知道的一切
    北鬥作為衛星定位系統,目前在國際上已處於領先地位,而且已經滲透到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早的衛星定位系統,是美國在1960年代開發的子午儀系統,後續在70年代開發出了GPS定位系統,目前的GPS系統由24顆衛星構成。
  • 衛星到底是如何實現定位的
    > 衛星到底是如何實現定位的
  • GPS衛星定位原理詳解
    GPS是美國的衛星導航系統,由24顆衛星組成,其中21顆為工作衛星,3顆為備用衛星。24顆衛星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平面上,即每個軌道面上有4顆衛星。如下圖所示,衛星軌道面相對於地球赤道面的軌道傾角為55°,各軌道平面的升交點的赤經相差60°,一個軌道平面上的衛星比西邊相鄰軌道平面上的相應衛星升交角距超前30°。這種布局的目的是保證在全球任何地點、任何時刻至少可以觀測到4顆衛星。GPS衛星定位系統衛星軌道高度約為20200km,定位精度可以達到10m。
  • 全球有哪四大衛星定位系統?誰更勝一籌?
    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它承載著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重任,衛星數量的增加為導航和定位精度的提升帶來新的可能。 應用廣泛的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指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間的任何地點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3維坐標和速度以及時間信息的空基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其原理是衛星至用戶間的距離測量是基於衛星信號的發射時間與到達接收機的時間之差,稱為偽距,為了計算用戶的三維位置和接收機時鐘偏差,偽距測量要求至少接收來自4顆衛星的信號。